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聊城市分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f&A=3&rec=144&run=13

2005年,农发行聊城市分行积极适应粮改新形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严加强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积极支持粮棉流通市场化改革,深化内部改革,强化经营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办好农业政策性银行,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不良贷款较年初减少477万元,超计划405万元,不良贷款比例51.4%,较年初下降1.92个百分点,实现了不良贷款“双降”的目标;资产利润率-1.99%,同比提高0.13个百分点;收入成本率31.75%,同比上升3.67个百分点;人均利润-42.59万元,同比减亏2.27万元;人均存款47万元,同比增加23万元;中间业务收入40.17万元,超计划4.17万元。实现利润-8816万元,比计划减亏2216万元。
认真贯彻粮棉信贷政策,发挥支持粮棉流通职能。一是贯彻执行政策,积极稳妥地支持粮棉购销活动。积极支持了粮食购销活动,全年累计发放粮食贷款35113万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35774万公斤,收购价款34830万元。其中,发放中央储备粮贷款18014万元,收购粮食17068万公斤;发放地方储备粮贷款2215万元,收购粮食1171万公斤,支持了储备粮的轮换、增储和购销;发放粮食流转贷款14884万元,收购粮食17535万公斤,重点支持了2004年未出现库存差额、积极配合农发行监管的粮食购销企业以及已取得收购资格且符合农发行贷款条件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民营购销等其他企业。支持企业累计销售小麦39906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7871万元,收回贷款36534万元。支持了棉花购销活动。累计发放棉花收购贷款9230万元,支持企业收购皮棉143967担,棉籽313753担,收回棉花贷款6603万元,重点解决了符合贷款条件的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短期流动资金需要。二是加大客户营销力度,审慎积极地开展商业性贷款业务。2005年,不断加大客户营销力度,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审慎积极地办好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的贷款业务,加强对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了国家级、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地、市级以上政府确认的骨干加工企业,实行了新业务的有效发展。全年新拓展商业性贷款项目4个,贷款12300万元。在2005年聊城银企合作项目推介会上签约企业11个、金额3.9亿元,进一步强化了支农工作力度。三是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确保补贴政策的落实。加强了与地方党委政府、财政、粮食主管部门的工作协调、联系和沟通,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为履行监督拨付职责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粮食风险基金管理,确保粮食风险基金拨付使用的合规性。特别是加强对粮食风险基金直补农民补贴资金拨付使用的管理。2005年应直补种粮农民8686万元全部到位。
从严规范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一是狠抓了基础管理。健全并完善了“财务审查委员会”、“贷款审查委员会”,进一步加强费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基建管理,加大财务开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严格了贷款审批流程。开展了会计出纳检查辅导。分别于3月、6月对各营业机构进行了全面会计检查辅导;结合银监部门关于开展案件防范专项治理、预防操作风险的要求,开展了内控制度落实情况检查,进行了下半年的检查辅导。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会计出纳、联行结算各项制度规定,确保了会计核算安全无事故,实现了会计工作“五无”、“六相符”和出纳工作“五无”。开展了建设节约型单位活动,提出了加快建设节约型单位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和相关要求,对于培养全体员工良好的节约习惯,进一步建立节约工作长效机制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以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上线运行为重点,做好应用程序的推广和维护,使会计数据成功迁移,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提高了会计信息化水平。二是加强了监督检查。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责,开展了对会计决算报告和经营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稽核、养老保险稽核和全面稽核,对有关支行2002年以来各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现场审计,依据《呆帐贷款认定及核销稽核操作规程》,对临清、冠县、茌平支行呆帐贷款上报材料进行了稽核认定,全年共投入稽核工作日145个,稽核支行4个,延伸检查企业37个,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水平。以执行制度、落实制度为重点,围绕财会、信贷、大宗物品采购等开展了效能监察,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了执法监察,树立了依法治行意识,提高了依法治行水平。三是严格了信贷计划管理。全面实行信贷计划分类管理,坚持对年度、季度信贷需求计划、夏秋季收购资金需求计划进行了科学、认真的预测;根据商业性贷款业务的拓展情况对商业性贷款计划进行了周密的分析和预测;根据省行下达的信贷规模按旬认真进行监控,适时进行调整,全年各项信贷计划执行到位。加强了资金头寸限额管理,根据资金需求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资金头寸限额,并严格调控,未出现超头寸限额的现象。坚持“小额勤调”的原则,及时调整资金余缺,既保证收购资金支付的及时供应,又减少了无效资金占压,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四是狠抓了安全防范工作。2005年,开展了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共巡回检查辅导6次。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保卫规章制度的落实,安全保卫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努力防范化解信贷风险。一是加强监管,确保贷款安全。加强了贷款的全程监管,在购入环节,认真审核企业提供的购进凭证,保证购进凭证的真实性;棉花收购严格执行总行价格上限政策,杜绝虚报收购数量、等级、质量,骗取收购资金现象的发生。积极协调粮棉销售,针对个别县粮食部门流转粮食销售不积极、库存量大的实际,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销售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借助多方力量弱化贷款风险。9月份,针对粮改清产核资情况,主动协调市银监局采取“约见谈话”的方式,从东阿县粮食购销企业存款中一次收回1310万元流转粮贷款,从其他县购销企业收回保护价粮食贷款1256万元,协调阳谷县购销企业销售归还玉米贷款本息378万元。二是严格程序,确保商业性贷款安全。贷款发放前,认真审查支行贷款发放手续的合法合规性;与支行行长签订责任状,明确监管目标,细化监管措施,严肃责任追究制度。在对商业贷款批复的同时提出贷款管理意见,明确第一责任人、管理方式和防范风险的措施。商业性贷款从资金支取到收购入库、从库存监管到出库通报、从货款回笼到收贷收息均明确了操作规程,使信贷人员在管理商业性贷款上做到有规可依。三是严把关口,开展粮棉企业贷款资格认定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对全市42家粮食企业和14家棉花企业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资格认定。经评审,共评出粮食A级企业19个,BB级企业5个,B级企业11个,C级以下5个。在信用等级评定的基础上,按政策要求共认定具备贷款资格的企业30个。评出棉花AA级信用企业4个,A级信用企业8个,BBB级信用企业2个。经省行批复,农发行12个棉花企业具备贷款资格。经省行对A级(含)以上企业进行实地审查,其评定和认定相符。认真开展了客户等级分类工作。经过省行初步评审,认定黄金客户2个,优质客户5个。四是加大力度,依法维护债权。密切关注粮食企业动态,积极收回粮食不良贷款。阳谷支行通过督促粮食企业销售粮食归还粮食可疑类贷款351万元。努力做好棉花破产企业的债务清偿和追索工作,全年共收回破产棉花企业贷款117万元,减少了贷款损失。
强化绩效考评,努力提高经营效益。一是加强存款的管理,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对支持的粮棉购销企业,将其全部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加强监测,并按规定用途监督使用,特别是加强了对销货回笼款的跟踪监测,促其及时归行。对粮棉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积极主动地提供开户和结算服务。6月份,开展了存款突击月活动。年末存款11444万元,比年初增加4440万元。二是深入挖掘收息潜力,努力提高经营成果。对新拓展粮棉购销和龙头加工企业贷款利息,达到了月结月清。对低质存量贷款,因企制宜,一企一策,落实收息责任,做到应收尽收,全年从企业实收利息3001万元。加强财政补贴资金清收工作,年初对新增财务挂帐地方应承担的50%的利息各县(市区)列入了年度财政预算。810万元补贴资金全部到位收息。2005年底,综合利息收回率68.74%,其中粮食99.61%,棉花6.42%。三是积极开展代理保险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各行全部取得了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市分行与四家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兼业代理合作协议,各行也分别与开展业务协作的保险公司签定了保险兼业代理合同,积极稳妥地开展了代理保险业务。全年共办理代理保险金额3.3亿元,累计代收保费305万元,实现代理保险手续费收入26.6万元。
(王士韬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