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孙子兵法”搞好班级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f&A=2&rec=225&run=13

李发顺

《孙子兵法》是一部战略著作,同时也是一部管理学著作。日常班级管理中,借鉴其丰富、实用的管理思想,将给我们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和收获。
  《孙子兵法》中一条著名的管理法则:“卒末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合两句为一句,就是“卒亲附而罚之,则可用也。”孙子又说:“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意思是一手用宽仁的手段去怀柔,使他们知恩;一手用军纪军法的手段去管束,使他们畏威,这样才能每战必胜。“令文齐武”的思想“迁移”到班级管理,则“文”主要是指通过教化、爱生使学生“扬长”;“武”主要指通过纪律、批评、惩罚使学生“避短”。二者相辅相成。管理班级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文武并用,刚柔相济、恩威并施,便是对“卒亲附而罚之”的管理法则更简明的注解。笔者曾问学生:“如果你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两个老师罚你写检查书。其中一个是你喜欢的老师,另一个是你讨厌的老师。受罚后,你心里分别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是:“前者越写越恨自己;后者越写越恨老师。”学生的答案道破了“卒亲附而罚之则可用也”的管理法则。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实施处罚教育,学生认为是爱护;反之,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奖赏学生,学生认为是哄人,教师处罚学生,学生认为整人,严重的甚至会导至师生间尖锐的冲突。可见,学生“亲附”老师,就容易接受各种教育,教师的赏罚都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相反,教师的赏罚都会成为教育的障碍。以实施处罚教育而言,学生未“亲附”而“罚之”他会觉得你是站在他的对立面教育他;学生已“亲附”而后“罚之”,他才会觉得你是站在他的心里帮助了他。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总之,让学生“亲附”老师,是实行处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怎样才能让学生“亲附”老师呢?最重要的有两条:教化和爱生。一、行“教化”之功,让心灵种上庄稼。一个有纯正的赤子之心的学生,对老师有本质的亲和力,容易“亲附”老师,相反,一个心灵滋生杂草,被各种不良品质侵蚀的学生却容易抵触教师的各种教育。去除杂草,“治本”的办法是在土地上种上庄稼,让杂草没有滋生的场所;同样,战胜学生种种不良品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心灵种上庄稼,用美德去占领心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因此,班主任应利用平时点点滴滴的时间,行“教化”之功,即进行忠贞爱国、自强不息、刻苦耐劳、宽容大度、尊老爱幼、尊敬师长、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方面的思想教育。一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像庄稼一样扎根学生的心灵,学生能择善而行,学生对教师的各种教育就会产生本质的亲和力。所以,班主任切不可忽视平时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品德教育,因为它为学生“亲附”老师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二、关爱学生,让心灵沐浴春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情感交流,教师把炽热的爱通过言行传授给学生,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关爱学生,具体地说,就是尊重、理解、欣赏、激励学生。班主任如果能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其追求,欣赏其亮点,激励其进步,信任其言行,把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调动到一个最高点,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受,那么教师就有了“不令而从”的威信。这正所谓“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催人”。因此,班主任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立场上考虑问题,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样就为处罚教育创造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让学生“亲附”自己是管理班级的根本,但仅仅有这“软”的一手是不够的,要把班级真正管理好,还需要有“硬”的一手。即纪律、批评、惩罚。孙子坚决反对一味的溺爱导致“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的治军方法。赏罚分明、刚柔相济,不仅适用于军队,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因此,一旦班级确定了班规、班法,任何学生触犯了班规、班法,都要令行禁止,明确处罚。一个班级往往是后进生犯错多,优生犯错少。一些班主任在后进生犯错时,往往严厉批评,从重处罚;优生犯了错误,则牺牲原则,姑息迁就,或视而不见,或从轻处理。结果,班规、班法空具条文,导致班级一盘散沙。同样是批评、处罚,后进生和优生要区别对待。后进生往往是“未新附”的学生,他们犯了错误,如果简单直接地“罚之”则“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因此,后进生犯错时,应采取先使之“亲附”而后罚之的曲线育人艺术。要使后进生“亲附”自己,就要求我们偏爱后进生,在他们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思想教育。同时能“披沙拣金”,找出他们身上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闪光点,”通过激励扶持他们的优点,让它发扬光大。待他们对老师产生“亲附”感后,才对他们重新反复的错误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处罚教育。优生往往是已“亲附”老师的学生,他们犯了错误,班主任绝不能姑息、迁就,应有敢于批评、处罚的魄力,否则就应了“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这句话。当一些问题首先在“优生”身上表现出来时,应先批、严批、先罚、重罚“优生”。如纪律差时,先批班干部;班长无故迟到,要他向全班同学作自我批评等。重锤敲击响鼓的弦外之音,后进生是听得出来的,他们会认为老师处理事情公正严明,而对老师心悦诚服,其自身错点自然会有所收敛。以上奖惩办法可概括为“奖疏罚亲”四个字。和自己心理距离疏远的“未亲附”的后进生,哪怕有小小的优点,也要激励、奖赏;和自己亲近的“已亲附”的优生有了过失,更要严格要求,从重处罚。这样才能凝聚每个学生的心,在他们心中树起较高的威信。
  班主任实施处罚教育时,应着重把握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有诚恳的、与人为善的态度。班主任处罚犯错的学生,是为了帮助、教育学生,是为了调动学生身上一切积极因素,而不是为了泄愤整人。因此处罚前一定要着眼于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明白为什么受处罚,使犯错的学生对教师的处罚心悦诚服,这样才能使其从内部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二是处罚时须含有让学生“亲附”的因素。同时要做到:寓处罚于尊重之中,寓处罚于教育之中,寓处罚于关怀之中,寓处罚于希望之中,寓处罚于激励之中。三是要采取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处罚办法,并把握好处罚的“度”。
  总之,班主任应深入研究“卒亲附而罚之”这一恩威并施的管理法则,并把它作为班级管理的有利武器。我们学习并运用孙子管理智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