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f&A=2&rec=208&run=13

【工作综述】2002~2003年,全市新闻出版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于聊城经济发展为宗旨,积极开展了“扫黄打非”斗争,全面加强新闻出版管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努力促进新闻出版事业的繁荣,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舆论环境和出版物市场环境。2002年开展了“规范管理年”活动,开展了“十佳印刷企业”和“十佳发行单位”的评选活动;2003年开展了“管理创新年”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全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执法行为和执法程序更加规范,依法行政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新闻出版工作人员的政治和法制素质大大增强,形成了依法行政、文明经营和有序繁荣的良好局面。2002年,市新闻出版局被评为省新闻出版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单位、省新闻出版系统“管理创新年”活动先进单位。
  一、卓有成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不断净化出版物市场。2002~2003年,全市的“扫黄打非”斗争,紧紧围绕三个重点:一是以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法轮功”类出版物、淫秽色情出版物和打击非法印刷活动为重点,加大了对出版物市场的整治力度。在十六大召开前,全市“两会”、抗击非典、文化旅游节以及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组织了多次出版物市场集中检查行动。2002年,针对不同阶段出版物市场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进行了封堵和查处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打击走私光盘,打击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本”图书,打击盗版教材教辅读物,整顿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等5个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落实了“扫黄打非”责任制,建立起值班制度和情况汇报制度。2002年,全市共收缴非法书刊12万余册,非法音像制品、盗版软件4.8万盘(套);查缴“法轮功”邪教宣传品50余件;查处各类非法出版活动案件32起;取缔、关闭无证照和违规摊点30多个;端掉25家非法印刷黑窝点;行政处罚109人次。2003年,针对不同阶段出版物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多次专项治理行动。2~4月份,开展了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集中行动,7~9月份,开展了打击盗版软件的集中行动,9~11月份,开展了打击秋季盗版教材、教辅读物的集中行动。全年共查处非法出版活动案件67起,取缔非法印刷黑窝点28个,关闭无证无照书刊摊点30个,行政处罚90人次,收缴非法书刊15万余册,收缴非法音像制品、盗版软件10.7万余盘(套)。通过卓有成效的“扫黄打非”斗争,进一步净化了全市的出版市场,为聊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创造了稳定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新闻出版日常管理工作不断深化。2002年,市新闻出版局围绕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抓了对出版物市场和印刷市场的治理整顿,全市印刷企业、打字复印单位、发行单位通过清理整顿,换证培训,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在印刷企业严格实行印刷委托书制度和多项出版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出版单位的监管,保证了报刊宣传和图书出版的正确舆论导向,严格实施《报刊违纪违规警告制度》。进一步强化版权管理工作。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及《著作权法修订草案》,使版权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2003年,本着把新闻出版管理工作纳入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的目标,在关口前移、治标治本、长效管理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对全市346家印刷企业、346个复印打字单位、402个书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重新进行了《出版物印刷许可证制度》、《出版物发行备案制度》、《出版物寄运登记证制度》、《印刷企业5S管理办法》等7项规定。三是对部分印刷、发行单位实行了重点监管制度,确保这些薄弱部位不出问题。四是认真抓了量化管理、分级管理、考核年检等项工作,使全市印刷发行业更加规范化、秩序化。
  三、积极稳妥地开展全市报刊整顿工作。自2003年8月始,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市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工作会议,进行了周密部署和安排,制定了工作方案,召开了多次调度会,并组成联合工作组到市有关部门和县(市区)进行指导,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治理,全市共停办了19种报刊(含内部报刊);取缔了24种非法小报刊;完成了《聊城广播电视报》实行管办分离的工作;完成了《鲁西科技报》划转到聊城日报社的工作;申办《聊城晚报》的工作,已经省局同意,上报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同时,在报刊治理工作中,还抓了制止报刊摊派、整顿报刊发行秩序的工作。报刊征订秩序明显好转,没有出现非党报党刊“搭车“发行的问题,村、乡镇一级订阅非党报党刊的数量大大降低,切实减轻了基层和农民负担。
  四、全市新闻出版事业不断发展繁荣。2002~2003年,全市图书出版、发行网点建设、日历台历印制都创历史新高。市新闻出版局累计组织出版图书167种,内部报刊38种。2002年,为迎接、宣传、贯彻十六大,组织编写出版了一大批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宣传学习十六大精神的图书和文章;协助临清市委创办了《临清日报》,这是聊城市第一家县级党委机关报;配合“中国聊城·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组织编印了大型画册《聊城文化旅游商务指南》;精心编辑出版了《海源阁》、《江北水城》、《小博士》等杂志。2002~2003年,全市书报刊发行网点增加了43个,共组织举办了8次优秀图书展销活动,销售总码洋达1000万元,极大地丰富了全市人民的精神生活。2003年筹建了鲁西较大规模的铁塔市场“聊城图书城”,进驻商户达40余家。进一步扶持了临清日历台历市场的发展,2002年成立了日历台印刷业协会,帮助企业解决在印制和销售环节上的问题。目前,聊城市日历台历印制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全国最大的市场,每年生产的日历台历品种有数千种,产量近千万册,生产经营额占到全国的60%以上。
(翟健尚桂忠)

【新华书店发展概况】全市书店系统近两年销售额稳定在1.2亿元左右,利润总额保持在260万元以上,人均劳效达到28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店下达的任务。到2003年已连续12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3年聊城市新华书店荣获全省出版系统抗击“非典”先进单位;“全省新华书店业务审计规范经营先进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以经营为中心,紧抓业务不放松。首先抓好教材、教辅的征订发行工作,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把为教育服务放在首位,不搭配、不乱发,及时把教材送到每处学校,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被省店评为全省教材发行工作先进单位。
  其次,注重系统发行,搞好读书活动。在以往开展青少年读书活动的基础上,加大学生读书教育活动的工作力度,两年来共发行“学纲要,讲道德”活动图书60余万册;发行《走向世界的中国》50余万册;发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48万余册,这项工作受到全国读书教育活动组委会的表彰。
  三是狠抓优质服务,扩大一般书的发行。2002年7月,聊城市新华书店6000平米的营业办公大楼竣工并投放使用,成为聊城文化标志建筑,也是鲁西最大的现代化图书超市,图书品种达4万余种,人文化的服务、丰富的图书品种、良好的企业信誉赢得了全市人民的信赖。在加强一般书销售的同时,注重提高服务质量,读者是上帝,一切为读者着想已成为广大员工的思想理念,新华书店书好、服务好进一步深入人心。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两年来,市新华书店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结合工作任务,以党的理论、基本路线、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了“四项教育、六项活动”。各书店、各部门学习制度化,活动经常化,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四项教育、六项活动”,机关工作作风有了明显好转,谈论工作的多了,不正之风少了;节约的多了,浪费的少了,通过学习活动,全市书店系统广大职工思想政治觉悟、公民道德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加强,认清了当前图书发行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为改制与连锁经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开展了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广大职工人人关心书店发展,积极献计献策,2002年6月和2003年3月两次从多个方面共提出400多条建议,40人次受到表彰,职工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得到增强。
  三是开展了聊城市新华书店“企业精神“征集活动,结合新华书店光荣传统及自身特点,广大职工群策群力,开动脑筋,踊跃参与,写出近百条体现企业精神内涵的概括词,综合大家的智慧确定了企业精神为:以人为本、管理为先、图结务实、创新发展。这一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是举行专题报告会。市书店先后请聊城市委党校的教授做了“理想、信念教育”和“学习十六大精神”两场报告会,广大干部职工现场切身受到了教育,理想、世界观得到了升华,对十六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五是开展了“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复合型人才”活动。为了全面提高企业和员工的素质,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响应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市书店开展了“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复合型人才”的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一个学政治、学业务、学文化、学礼仪、学管理的高潮迅速在全市系统掀起,很多同志写了大量读书学习笔记,各县书店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带头,参与评选均获得好成绩。另外,为使书店员工服务工作更趋规范,市书店聘请礼仪学校的教师对职工进行了两期礼仪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3年7~8月份开展了全市业务大练兵和业务比赛,员工业务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
  三、加强党建工作,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1、经常组织各级党组织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了省委《支部生活》杂志社开展的十六大精神学习竞答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重大问题坚持召开各级党的会议讨论通过,使整体工作思想统一,落实畅通。
  2、在党员干部中开展理想信念、廉政纪律教育。市书店党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了聊城市纪检委举办的“预防职务犯罪图片展”,向党员下发《廉政教育读本》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警示教育,使各级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廉洁勤政,自觉维护党的纯洁性。
  3、坚持党员干部民主测评制度。为了使党员干部始终处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坚持每年由全体职工对党员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在两年评议中,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合格率达到85%以上,全体党员无一不合格,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4、对市书店及基层书店领导班子进行了考核调整。2002年4月经省书店和聊城市委宣传部考核,对聊城市新华书店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2003年下半年市书店党委先后对所属7个县(市)书店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全面考核,对每个书店的领导班子进行了综合评定,并逐人反馈了考核情况。根据工作需要,分别对临清、冠县、茌平、莘县四个书店的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提拔了一批年富力强、有较高群众威信的干部,进一步提高了基层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程先军孟庆琪)

【聊城日报社发展概况】2002~2003年,聊城日报社党组“一班人”带领全体员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抓业务出精品,抓管理出效率,抓经营出效益”的原则,积极推进办报体制改革,提高办报质量,强化经营管理,解放思想,争创一流,使报社的各项工作都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报社固定资产由原来的3000万元增长到5000万元;发行量在保持在6万份的基础上稳中有升,且发行网络进一步健全;报纸的质量、发行、印刷均跨入全省市地报先进行列。报社的第三产业不断壮大,报业集团初具规模。2002~2003年,报社连续两年荣获市文明单位、文明机关,山东省优秀报纸先进单位,山东省报纸发行先进单位,中国江北水城(聊城)文化旅游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报社党组“一班人”绐终注重新闻宣传工作,把它当作重中之重来抓,使该项工作有了较大起色。1、“三个代表”、“十六大”精神宣传轰轰烈烈,扎扎实实。“三个代表”、“十六大”精神的宣传贯穿2002、2003年的始终。为了密切配合好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宣传好这一重大主题,报社组织全体员工收看了十六大开幕式,并把十六大报告打印成册,人手一份,定期组织学习讨论,写学习心得,极大地提高了报社人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为更好地宣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报社党组多方调度,精心策划,积极开辟专栏,全力配合宣传。报社在一版、二版、三版和晨刊一版开设了“解读十六大报告”、“把十六大精神落到实处”、以及“三个代表在基层”等等大专栏,从不同的角度,或以专家学者的眼光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或短小精悍的消息、特写宣传把十六大精神落到实处的先进典型,或以长篇通讯的形式将视线锁定在身体力行实践“三个代表”的基层组织或先进个人身上。在这一过程中,报社派出精兵强将,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先后以通讯、消息、图片、言论等形式,发稿200多篇(幅)。另外,三版还利用10期“理论与学习”专版,重头刊发了学习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署名文章,报社理论部专门组织力量撰写的“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系列评论员文章,成为全市各行各业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借鉴文件,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受到了市有关领导的表扬和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重大活动宣传策划新颖,气势恢宏。2002~2003年,聊城市连续举办两届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并在聊城举行了山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同时,在2003年的岁末,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也到聊城市视察工作。报社党组一班人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每临大事有静气,将每一项重大活动策划得井井有条,报道得气势恢宏,做到了让领导放心,让读者满意。2002年打造“江北水城”品牌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是重中之重。聊城日报社精心组织认真策划,全力以赴做好“江北水城”宣传报道工作,先后推出了《举办水城旅游节,我们为了什么》、《举办水城旅游节,我们应做什么》、《文化旅游节的收获和启示》、《聚焦水城之秋观光周》等十几组重点报道和连续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2003年,在第二届中国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暨首届国际龙舟邀请赛前后,聊城日报社认真组织策划,先后推出了《关于第二届文化旅游节的话题》、《喜迎第二届文化旅游节》等五六组重点报道和连续报道。文化旅游节期间,报社总编辑亲自带队采访,成立了由文字、摄影记者组成的14人采访组,深入到文化旅游节各个活动现场,进行了细致扎实、全方位、立体式的采访报道。报纸每天拿出四个版面,全面刊登有关文化旅游节的稿件。在短短的七八天的时间里,聊城日报就刊发了有关第二届中国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暨首届国际龙舟邀请赛的消息、通讯、言论、特写、照片近300余篇(幅),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由于工作出色,成绩突出,报社被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有5名记者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第二届文化旅游节先进个人。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以往的十届全是在省城济南举行的,第一次在省城之外举行就到了聊城,聊城日报社经过精心研究认真策划,在一版显要位置设立了迎接大运会的倒计时牌、在晨刊一版开设了“当好东道主,喜迎大运会”的专栏,并推出了喜迎大运会系列特稿《激情之花金秋绽放》、《水城之帆乘风劲扬》、《魅力聊城光彩四射》的重磅报道。大运会期间,报社由总编辑、副总编辑亲自带队,深入到比赛现场进行采访,报纸不惜拿出北方晨刊一版整版的版面,设立了“聚焦大运”、“精彩瞬间”、“大运战报”、“大运明星”、“赛场花絮”等栏目进行组团式、全方位、图文并茂地报道,使人们在第一时间尽早了解赛况,瞩目赛场。大运会结束后,聊城日报又及时地推出了重头系列评述《大运会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为大运会奉献了什么》、《我们从大运会上学到了什么》等几篇总结性报道,为这次盛会的报道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据不完全统计,大运会期间,报社共拿出近20个版面,发稿300余篇(幅),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12月12日~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到聊城市视察,这是建国后党的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到聊城,也是胡锦涛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到山东。根据市委书记郭兆信的指示和要求,在总书记到聊城的当日要出一期充分展示聊城风采和560万人民干事创业精神风貌的报纸。时间紧,任务重,聊城日报社立即召开编前会,制定报道方案,拟定报道重点,之后,各路精兵强将立即奔赴采访第一线进行采访收集素材,编辑们则在编辑部精编细琢。通过一番紧张有序的工作,确保了在12日中午将该期报纸的第一版的大样及时送市委书记郭兆信审定。在记者部、摄影部和北方晨刊的采编人员共同努力下,这期服纸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充分肯定。胡锦涛总书记在聊城视察期间,由于地方记者未能随同采访,给新闻报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为全方位展示总书记来聊城视察的风采,及时领会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激发全市人民的干劲,早日实现跨越发展,吴文立、徐世栋两位同志克服重重因难,想方设法,听市委书记郭兆信,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秋波等陪同活动的领导同志回忆视察经过,与胡总书记所到各县村视察点取得联系,让与总书记有接触的人回忆当时的真实情景、具体语言等各类细节。经过几个昼夜的连续奋战,先后准确及时写出总书记来聊城视察的综合消息(《切实解决好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6篇新闻特写(《“我们都应好好学习孔繁森!”》、《“农民增收,我们高兴!”》、《总书记与俺说粮菜》、《总书记来到咱支部》、《“创新是最大的竞争力”》、《听蒋教授讲“理论”》)和7000多字的长篇纪实通讯(《亲切的关怀奋进的动力》),得到了市委书记郭兆信的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好评。新闻特写《“农民增收,我们高兴!”》一文获得山东省地市新闻一等奖。3、抗击非典的宣传有板有眼,卓有成效。2003年4月~6月,聊城日报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防治非典型肺炎宣传工作作为当时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引导舆论”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宣传,为全市防非斗争和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报社成立了防治“非典”宣传报道领导小组,由总编辑高文举任组长,并针对如何搞好宣传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和计划。同时拿出最精干的编采人员,对“非典”的防治动态予以密切关注,做到在第一时间拿出最准确、最权威的新闻报道。在版面安排上,报社几乎把一版至B4版所有八个版面全部拿出来安排了防非稿件的编发。在栏目安排上,报社先后开辟了“积极行动起来、搞好非典防治”、“一手抓好防治非典、一手抓好经济建设”等十几个栏目,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全市上下同心、抗击非典的波澜壮阔的画卷。在报道内容上,一是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二是全面宣传全市防非工作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经验。报社先后刊发了《全市防非工作纪实》(3篇)、《农村防非工作纪实》(上下篇)、《关注非典时期“蔬菜外销受阻现象”》(上下篇)、《非典悄悄改变生活》(6篇)、《走进隔离病房》等一系列报道和言论《莫把令箭当鸡毛》等,从方方面面展示了全市防非工作和各个层面,让广大读者对防非工作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三是大力宣传防非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四是积极宣传防非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让广大读者从中受到鼓舞,振奋精神。本报于5月19日以长篇通讯的形式报道了冠县东古城镇派出所指导员王同生,为防非典贡献出宝贵生命的感人事迹。报道刊发后,立刻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很多读者来信来电表达了对王同生的敬意,各级各部门也迅速掀起了向王同生学习的热潮。据统计,在非典防治的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聊城日报先后刊发当地防非新闻480件,刊发市外防非消息400余篇。在如此短的时间刊发如此多的同一题材的新闻,在聊城日报历史上前所未有。由于在非典宣传工作中成绩卓著,聊城日报社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集体二等功,有1人被省委、省政府记三等功,有2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个人。4、“五城”同创宣传多彩多姿,有声有色。创办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卫生城、省级文明城、省级园林城和双拥模范城“五城”同创是2003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又一个工作重点。围绕这一工作,聊城日报社精心组织策划,在报纸的显要位置先后开辟了“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上下齐努力创建卫生城”“全市上下齐动手,争创优秀旅游城”等专栏,推出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创建文明城市的话题”等系列评述十几组,先后刊发了有关消息、通讯、照片200余篇(幅),对聊城市一举通过国家旅游局的验收,被评为优秀旅游城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5、解放思想的宣传虚功实做,声势空前。2003年6月初,市委召开工作会议,要求全市各行各业解放思想,认真学习苏浙沪的发展经验,从而推动全市经济的大发展。为贯彻这次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报社抽调了精兵强将组成前方报道组,赶赴南京、常州、无锡、江阴、苏州、昆山、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11城市进行采访。记者在克服人地生疏、交通不便等困难情况下,写出了近百篇高质量的通讯、特写和评论。聊城日报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及时将这些带有经验性的、启发性的作品刊发,历时月余。这些作品的发表,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读者纷纷打电话感谢报社的编彩人员向全市人民奉献出如此多宝贵的精神食粮,并询问报社能否将这些作品集结出版,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指导当前乃至今后的生产生活。应广大读者的强烈要求,报社党组经过细致的研究,决定将这些作品集结出书。经过紧张的筹备,8月份,由市委宣传部部长魏惠育代序,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本报总编辑高文举作跋的《走马观大潮》一书面世了。该书的出版,成为聊城日报报业发展史上的亮丽一笔。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报社改革发展有了新突破。近几年,聊城日报社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深化新闻宣传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增强制度创新能力,逐渐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各项事业取得较大发展。1、通过深化内部改革,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着“庸者下,能者上”的原则,报社在2002年年底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改革。中层干部中实行了竞争上岗,报社员工都十分活跃,在19个竞聘岗位中有28人参加了竞争。在市委宣传部的监督和指导下,28名竞聘人员轮番上台演讲竞选纲领,然后全体报社员工投票选举产生了新的部室主任。其中原在岗的部室主任有13名受聘,1人落聘,有5名同志脱颖而出,首次授聘中层岗位。通过竞争上岗,转化了机制,激发了活力,净化了风气,锻炼了队伍,推动了发展。调整后,报社内部活力大增,各部室紧紧围绕党组提出的“抓业务出精品,抓管理出效率,抓经营出效益”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和认真落实竞争演讲中提出的工作目标和措施,搞好版面创新,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水平,为聊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更好的舆论氛围。2002年年底,聊城日报对奖金分配方法进行了大胆改革,充分调动报社全体员工为报社事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的积极性,提高各部室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利于工作、稳定队伍、促进发展和出精品、出人才的目的。这次改革奖金分配加大向质量倾斜,向采编一线倾斜力度。奖金分配系数1.0到2.0不等。高者与低者相差一倍,极大地调动了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受到了全体员工的一致赞同,员工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同时编辑部也实行了主编责任制。这次改革,在聊城日报社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激发了广大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2003年一年的平稳运行,报社改革出现了预期效果。奖金分配机制改革,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奖优罚劣,极大地调动了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2003年9月份,记者岳殿举发表作品70余篇(幅),量化分数达到了6300分,创报社记者单月量化分数历史之最。12月份,记者徐世栋发A稿19篇,量化分数达到6960分的高分,创下了报社单月A稿数量和量化分数的新纪录。实行主编责任制后,由于分工明确,责权清晰,报纸从形式到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涌现出了“普通人的经济生活”、“镜头里面看经济”、“记者行动”、“话题”等一批较有影响的栏目,大家普遍反映改革后的聊城日报版面活、内容新,宣传更加贴近读者、贴近生活。2、通过抓业务出精品,在省级以上新闻评奖中位次跃入前列。报社党组向编采人员提出“抓业务出精品”的总体要求。报社采编人员积极响应,他们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钻研业务,把出好作品、出精品变成自觉行动。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2002年聊城日报社在省内外新闻评奖中有60余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特别是总编辑高文举的《依法治?》一文首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开创了聊城日报社的先河。2003年,聊城日报社在省级以上新闻奖的评选中,共有62件作品获奖。在22件山东新闻奖作品中,一、二等奖的比重占70%。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山东报业中,聊城日报社获奖作品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总体位次跃入前列。3、通过抓管理抓经营,报业整体实力不断得到增强壮大。报纸印刷质量不断提高,连续三年被省评为优秀报纸,2003年又被评为省十佳报纸;报纸发行稳中有升,发行网络健全,投递质量运行良好,送达到位准确及时;第三产业不断壮大。由报社控股的温泉大酒店效益良好;报社参股的金羊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初具规模;报社参股的鲁西骨科医院正拔地而起。报社整体年创收1000余万元,人均创收在全省报业中名列前茅;报业规模正在健康有序地扩张。2003年8月,聊城日报社顺利接管了鲁西科技报,达到了资产交接清楚,人员安置妥当,实现平稳过渡的目的。鲁西科技报正按照崭新的理念、机制、方式投入正常的运营,并正在试办聊城晚报。
  三、强化责任,提高品位,报社各项工作有了新气象。2002~2003年,聊城日报社一直致力于抓员工学习、抓管理、制度完善等工作,常抓不懈,使各项工作呈现出一派新气象。1、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打造学习型队伍。为了提高报社员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流的采编队伍,报社每周抽出固定时间,由报社党组“一班人”带头,集体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常年坚持,雷打不动,实行学习签到制度,定期公布未到人员名单,无故不参加学习的人员将接受补课并受相应的处罚。报社先后集中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并邀请山东大学的教授讲授国际政治关系和新闻理论,此举为提高全体报人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打下良好的基础。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对员工的知识进行更新,有效地提高了报社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2002~2003年,编采人员在《青年记者》、《中国地市报人》、《中国记者》等专业刊物上先后发表业务论文近50篇。2、抓好员工行为规范,努力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报社以创建“文明机关”、“文明单位”为契机,严格工作纪律,打卡、查岗结果一月一公布,及时兑现奖惩,一年旷工超过15天者予以辞退,目前,报社基本杜绝了迟到、早退和旷工现象。同时,报社为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制定了加强报社员工作风建设纲要,人人恪守职业道德,报社呈现出你追我赶钻研业务,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良好氛围。3、抓好制度建设,促进报社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克服报社工作中的随意性,使报社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仅2003年一年,报社共出台了人事、后勤、财务、广告、发行等规章制度近20项。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不仅为报社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提高了行管后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功能。
(马发新张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