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f&A=2&rec=163&run=13

  2002~2003年,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商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会议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积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调整流通产业结构,整顿流通经济秩序,大力开拓城乡市场,使全市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市场持续繁荣,200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4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完成2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4.4%。200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1.5亿元,同比增长15%,创出了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7亿元,同比增长19.8%,增幅居全省第2位。2002年,全市商业、物资、供销、医药四大流通系统实现销售收入33.7亿元,上缴税金5476万元,实现利润153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9%、21%和40.9%。2003年,全市商业、物资、供销、石油、医药、烟草、盐业7系统共实现销售收入50.4亿元,利润6698万元,税金1138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31%和46.76%,企业亏损户数同比下降7户。
  一、流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02年,根据全省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的要求,市商贸委组成调查组,对全市流通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提出了推进全市流通现代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建议。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会议,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流通企业为主体,以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现代批发市场为重点,以推广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的工作意见。会议的召开,使各级党委、政府提高了对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调动了企业发展新型流通业态的积极性。会后,各有关部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全市流通现代化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骨干流通企业迅速扩张。市政府重点扶持的10户流通企业拓展经营领域,加快了项目建设,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2003年聊城物资集团等10户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4亿元,利润632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4%、78.29%,有4户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4亿元。以培植骨干流通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2003年,市政府选择了10户流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组织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出台的扶持政策,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各重点流通企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创新经营模式,推广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经营规模稳定增长,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培植新的效益增长点。聊城物资集团2003年加快实施“新开国贸城、新开物流配送中心、聊城温州国际购物中心”三大重点项目的建设,其中投资3400万元、建筑面积1.5万m2的新开国贸城建成营业;投资3000万元、占地100亩的新开物流配送中心正在建设;规划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8万m2的聊城温州国际购物中心用地拆迁工作已经完成,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聊城百货集团在搬迁过程中,进行土地置换和资本运作,多方筹集资金,开工建设了2.9万m2的聊百商务大厦;租用东昌府交通局办公大楼,改造为7000m2的经营场所。
  3、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努力扩张经营规模。2002年,全市连锁企业发展到12户,门店101个,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形成了“利民大药店”、“昆仑超市”、临清“大家庭”等几个区域性知名品牌。聊城昆仑超市开业三年来,企业销售收入、上缴税金两项指标分别递增27%和45%。2003年底,全市连锁企业达到23户,直营加盟连锁门店发展到290个,年实现经营额6.9亿元;全市物流企业3户,完成配送额6.3亿元。聊城利民药业、聊城昆仑超市、临清糖酒茶站等连锁企业加速向周边县市城区和中心镇扩张,设立连锁门店。聊城利民药业确立了“塑品牌、建网络、上规模”的发展战略和“零售连锁化、批发集约化”的工作思路,以诚信为本、合作共赢的品牌优势,以集中购进、统一配送的规模优势,建设高密度、广覆盖的销售网络,去年新增连锁店32个,连锁门店数达到241个;聊城昆仑超市连锁门店达到5个,其中建筑面积1.2万m2的第5连锁店已经开业,企业年销售收入将突破亿元;临清糖酒茶站连锁门店达到8个。聊城交运集团货运中心、聊城鲁能燃料有限公司物流配送经营快速发展。2002年,聊城交运集团一期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的省六大集疏运中心重点配套项目之一的聊城货运中心场站,积极开展跨区域物流配送业务,与青岛海尔等10户工商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包厂运输关系,年实现配载收入1000万元。聊城鲁能燃料公司投资亿元建成了鲁西煤炭集散中心,2003年销售掺配煤103万吨,实现利润505万元。交运集团投资2800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1.89万m2的货物分拣中心和中转仓库,货运、贸易、信息、配送、仓储、包装、分拣、搬运等物流设施基本齐备,以配载站、办事处为基点建立起全国三级快运网络,与青岛、深圳创维、东阿阿胶、阿华制药等9户企业建立了包厂运输关系,2003年完成货物周转量8200万吨/公里,实现营业收入2240万元,成功地探索出一条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生产厂家实现双赢的物流发展路子。占地面积200亩的货运中心二期工程正在建设。聊城鲁能燃料有限公司配送煤炭102万吨。中石化、中石油聊城分公司和聊城烟草公司创新经营模式,发展加盟连锁、配送经营,有58户社会加油站和2.4万户烟草零售户加入了企业的物流配送网络。
  4、建设现代批发市场,改造提升传统批发市场,建设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市场体系。2002年底,全市集市贸易成交额过亿元的专业批发市场达到38户,其中过5亿元的6户。香江大市场占地50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建成开业,进入市场经营的商户达到4000户,开业两个月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聊城铁商场、龙山副食品批发市场总体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全市专业批发市场经营设施得到较大改善。2003年全市有各类商品市场478个,其中年成交额过亿元的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达到38个。已经形成10户辐射周边省市乃至全国的大型专业批发龙头市场。如聊城香江光彩大市场占地500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全部为框架结构的楼层商铺,已有4000商户入市经营,实现成交额28亿元;投资6亿元、占地600亩、商铺5000户的二期工程现役入使用。香江光彩大市场的建设,不仅全面提高了聊城城区市场经营设施的档次和规模,而且市场主办单位香江光彩大市场有限公司运作管理市场的模式、对外招商的方式、活跃市场的形式,为全市批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临清烟店轴承市场经过近几年的治理整顿和改造建设,已发展成为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入市商户1920户、经营型号5000余种、商品销往全国及亚欧20多个国家的大型轴承交易集散中心;轴承市场引资1.4亿元对市场经营设施进行改造,全部建成楼房式的独立商铺,国内知名轴承生产企业都在市场内设立了经销网点,并带动发展起投资100万元以上的轴承生产加工生产企业300余家,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0家。规划占地500亩,一期工程投资1200万元、占地242亩的聊城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进入征地筹备阶段,即将开工建设。其他如聊城铁塔商场、山东农机大市场、聊城钢管城等在设施建设、交易规模、辐射区域方面都有较快发展和提高。
  5、商业网点建设实现突破。2003年是全市商业网点发展最快的一年,仅聊城城区新建成营业的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达到4处,总建筑面积达到11.5万平方米。新东方广场的建成,结束了全市没有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的历史。香江光彩大市场一、二期工程的竣工,整体提升了城区市场经营设施的档次和水平。
  6、电子信息技术得到推广应用。部分流通企业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聊城昆仑超市与软件公司共同开发了较为先进的超市管理系统、自动补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经营管理实现规范化、统一化,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益。两年来,聊城利民药业零售药店、聊城百货大楼商场、聊城交运集团货运中心物流、聊城昆仑超市等5户企业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
  7、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2003年,商贸系统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零的突破。济南人民商场、上海多乐多、上海联华、上海华联、德农集团等国内知名商业零售连销企业集团相继入驻聊城,为全市流通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国合流通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2002年,各级流通主管部门加强督促指导,强化工作措施,稳步推进国合流通企业改革。2002年底,全市国合流通企业改革改制面达到94.3%,其中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占改制企业的34.8%。2003年底,全市商业、物资、供销系统实行改革改制的企业达到331户,占全部企业的81.37%,其中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146户,占改制企业的44.12%。特别是市直物资、商业、医药、供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展较快,原有33户企业中有28户企业实施了破产或重组,产权制度改制面达85%。2003年,全市各级流通主管部门会同体改、国资等有关部门,协调与金融等债权单位的关系,按照“因企制宜、灵活多样、租卖结合、放开搞活”的思路,以盘活资产、安置职工再就业、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为目的,稳步推进全市国合商业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1、市属企业改革取得突破。2002年,商业、物资、供销、医药系统市属32户企业中,已有14户企业完成破产终结手续,1户企业退出了国有资本,9户企业进行了重组,另有5户企业进入破产实施阶段,产权制度改制面达到90%。在抓好企业破产和国有资本退出的同时,积极开展企业的兼并重组,培植骨干流通企业集团。市物资系统对所属11户企业进行了破产重组,成立了聊城市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使企业产权关系得到彻底理顺,内部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集团运营效率大大提高。2002年,市医药系统以利民药业公司为龙头,联合8县(市区)医药公司组建了市医药集团总公司,使企业的经营实力明显增强,市场占有份额迅速提高。2003年,聊城物资集团在完成所属企业破产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转入盘活优化存量资产,控股、参股组建了聊城旧机动车交易中心、开航金属回收有限公司、燃料有限公司、青岛世纪红捷商务有限公司等新企业,构成了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效益支撑点。聊城医药集团将利民大药店和茌平等5个县级公司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建立了规范的“三会一层”机制。聊城百货大楼、聊城五交化站和储运公司的改革方案已经制定,进入改制实施阶段。
  2、供销系统棉麻企业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2002年,全市77家棉麻企业有27家企业破产终结,减债17.2亿元,另有43家企业进入法定破产程序。2003年底,全市供销系统66户棉麻企业完成了破产重组,共减债32亿元。国合流通企业改革优化了经济结构,盘活了存量资产,增强了企业活力。
  三、重要商品经营秩序得到有效规范。两年来,全市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按照省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市经贸、工商、药监、烟草、盐务等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开展了烟草市场、食品药品、集贸市场等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食品、药品、烟草、食盐、肉类等关系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商品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2003年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702起。
  1、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根据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了《全市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工商、质监、药监、卫生等有关部门开展了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全省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电视会议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对食品药品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共检查各类生产企业313家、个体工商户和门店3032家,查处制假违法案件116起,捣毁制假窝点12个,查获假伪商品货值254万元,销毁伪劣商品货值3万余元。
  2、生猪屠宰管理工作进展顺利。2002年,各县(市区)加强了屠宰管理。全市共设定点屠宰厂(场)149个,其中机械化屠宰厂8个,持有肉品品质检验资格证、屠宰技术人民资格证的上岗人员达到185人,年进点屠宰生猪25.3万头;查处违法屠宰案件107起,罚没非定点屠宰猪肉1.02万公斤,确保了城乡居民的食肉安全。聊城城区“放心肉“工程取得进展,批准3户机械化屠宰加工企业为市级定点屠宰厂,负责城区肉品供应;新建猪肉定点批发市场1处,“放心肉”专卖店发展到36个;城区日供应量200多头,进点屠宰率达到85%,让广大市民吃上了机械化屠宰的冷却肉、分割肉。各定点企业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定点厂(场)设施改造步伐,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做到宰前检疫、宰中检验,从源头上防止了病害肉、注水肉流入市场。市政府在阳谷县召开了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现场会,对2003年的屠宰管理工作进行部署。2003年,进一步加强了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管理,规范生猪屠宰经营秩序。一是组织实施了聊城城区“放心肉“工程。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放心肉“工程的意见》、《市经贸委关于市级定点屠宰厂的设置标准和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规定,东昌府区国泰食品公司等3户机械化定点屠宰厂被审定为市级定点屠宰厂,负责城区猪肉供应。聊城城区完全实现了肉品机械化屠宰上市,日供应量达到200多头,占城区猪肉需求量的90%以上。市经贸委组建了生猪屠宰管理办公室和稽查大队,进一步强化了对聊城城区生猪肉品经营秩序的管理。二是组织开展了定点场年审工作。市经贸委制定了《乡镇定点屠宰厂年审标准》,组织各县(市、区)定点办对全市149个定点厂(场)进行了打分评比,基本摸清了定点厂(场)的专业人员配备、设施改造情况,对乡镇定点厂(场)存在的承包经营、设施不达标的14个定点场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定点屠宰企业进行经营设施改造。全市定点屠宰厂(场)宰杀生猪41.7万头,占社会总屠宰量的82.5%,检出病害猪1192头,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共查处私屠滥宰违法案件736件,取缔非法屠宰窝点148个,罚没生猪产品1.3万公斤。
  3、煤炭、拍卖、旧机动车行业管理工作初见成效。2002年,共审查报批煤炭批发企业6户、零售企业10户,对25户批发企业的煤炭质量进行了抽样检测,对其中煤质不合格的企业进行了整改。按照“总量控制、有序竞争”的原则,经审查报批,设立拍卖企业1户。拍卖企业实现成交额7122万元,同比增长103%。聊城旧机动车交易中心吸引70户社会商户进场交易,完成交易额9800万元,同比增长8.8%。
  4、大力净化烟草市场。2003年,市烟草专卖局在市、县政府和有关行政、司法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力净化烟草市场。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烟草工作会议,徐淑满副市长与各县(市、区)分管县(市、区)长签订了治理卷烟市场目标责任书,并多次调度,督促烟草市场整顿工作的开展。去年全市共打掉制售假冒卷烟窝点205个,打击非法经营大户275人次,行政拘留49人,刑事拘留62人,使烟草系统利税、利润分别增长42.4%和48%。
  5、加大食品、农副产品专项整治力度。市工商局重点围绕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食品、农副产品等开展打假治劣专项活动,继续加强粮食、棉花、机动车、报废汽车、毒鼠强等重要商品的监管,2003年供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3475件,案值1200万元,受理消费投诉469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6万元。市药监局强化措施,依法查处无证生产、经营、使用医疗器械和制售假劣药品案件,去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0387人次,检查各类单位6318个次,查处假劣药品案件178起,罚没款208.06万元,捣毁生产窝点12处,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市盐务局加强盐政管理,共查处各类盐业违法案件1058起,没收盐产品432吨,罚款31万元,使全市城乡居民吃上了放心合格的食盐。
(市经贸委综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