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e&A=1&rec=22&run=13

【后羿】夏朝东夷族首领,有穷氏(今德州)部落长。一作夷羿,云姓,善于射箭。
曾夺得太康王位,后因不理民事,被家众杀死。神话传说尧时十日并出,植物枯死,
猛兽长蛇为害,后羿射去九日,射杀猛兽长蛇,为民除害。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经学大师。史记》称:
"董仲舒,广川人也。"广川(今德州)人,专注《春秋公羊传》。其学以儒家宗法思
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霰成封建神学
体系。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教育上主张以教化为"提防",立太学,设庠序。
著有《春秋繁露》及《董子文集》。现德州城区有"董子读书台"遗迹。董仲舒是孔子
以后,自秦汉至清代二千年间,对中国政治宗教思想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今陵县神头镇人,汉太中大夫,博学广识,能
言善辩,一生多有著述。善于以诙谐的语言和方式,陈说国政大事,甚得汉武帝赏识。
其事迹在《史记》、《汉书》中均有记载。

【邢侗】 (1551~1612),字子愿。明晚期书法家,临邑邢家柳行村人,官至陕西行
太仆卿,与当时的书法家董其昌齐名。人称"南董北邢",邢侗曾把唐宋名家书法上石,
名《来禽馆帖》,其中《唐人双钩十七帖》尤其著名,著有《来禽馆集》。编纂了第
一部《临邑县志》。

【颜真卿】 (709~786)字清臣,琅琊(山东临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天宝十
二年(753)任平原郡(今陵县)太守。天宝十四年(755)值"安史之乱",颜真卿联
络河北十七郡太守起兵平叛,被推为盟主。唐玄宗遂诏拜为户部侍郎兼平原郡太守。
786年被劝降叛将李希烈杀害。 现存颜真卿手书《东方朔画赞》、《东方朔墓碑》两
块,为书法艺术之珍品。

【弥衡】 (173~198),汉末文学家,字正平。临邑县的德平镇人。少有才辩,长于
笔札。性刚傲慢,不为权贵所容,独与孔融友善。曹操欲见之,衡自称狂病不肯往,
被罚作鼓吏。他当众裸身击鼓,羞辱曹操。曹怒,将他遣送刘表,复不合,转送江夏
太守黄祖,终被杀,时仅26岁。其代表作为《鹦鹉赋》,此外还有《鲁夫子碑》《颜
夫子碑》《吊张衡文》。书曲"击鼓骂曹"即源于此人。

【董养性】(1614~1672),字迈公,号毓初。乐陵市董家人。性情朴实,家贫好学。
生平潜心理学,对四书五经均有注释。著有《四书订疑》22卷,《易经订疑》15卷,
《易经启蒙订疑》4卷和《春秋订疑》14卷等,考订详明,远见卓识,人称"江北第一
才子"。曾任宁国府通判。

【朱红灯】 (1862~1899) 原名朱占鳌, 又名朱逢明, 泗水县人。 光绪二十四年
(1898),到大李庄(今齐河县)舅父家设坛组织义和拳。是年六月率众攻打洋教堂,
惩治恶霸,并于次年二月率师与茌平、博平义和拳联合,改名义和团。同年10月11日,
朱红灯率队北援平原义和团,击溃平原县天主教堂和知县的联合镇压,同年11月21日
朱红灯不幸在博平花园寺被捕,12月24日被残杀于济南。

【窦建德】(573~621),隋末农民起义首领,武城县人。隋大业七年(611)率部起
义,后投高泊起义军,任军司马,首领高士达牺牲后,他继为领袖,称将军,拥众十
余万。617年于乐寿(今献县)称长尔王,年号丁丑。河间之战,歼灭隋将薛世雄部3
万余人,随即攻下河北大部郡县,次年称夏王,建都乐寿,改年号为五凤,国号夏。
619年迁都铭州(今河北永年)。621年李世民围攻王世充,他率军驰援,兵败被杀于
长安。死后,魏州(今河南安阳)人民建有夏王庙纪念他。

【宋九嘉】(1213前后),金朝诗人,字飞卿。夏津县人,曾作过县令和应奉翰林文
字,后患失音病,闲居家中。他的诗多反映人民疾苦。《途中书事》一诗真实反映了
天灾人祸重压下饥民逃荒的悲惨情景。

【田雯】 (1635~1704),字纶霞,号山姜,晚号蒙斋,德城区吕家街人。清康熙三
年进士,授中书,曾督学江南、督粮湖北,后任江苏、贵州巡抚,刑部、户部侍郎。
为官廉正,多有建树,著有《蒙斋年谱》4卷、《黔书》3卷、《长河志籍考》10卷、
《古欢堂文集》12卷、《山姜诗选》5卷、《幼学篇》4卷等,均收《四库全书》。

【卢见曾】(1690~1768) , 字抱孙,号澹园,别号雅雨山人,德城区黄河涯镇人。其
形貌矮瘦,时人谓之矮卢。曾先后任清朝四川洪雅县知县、颖州(今安徽阜阳)知州、
两准盐运使(治扬州)、直隶滦州知州、永平府知府。乾隆三十年(1765), 乾隆南巡,
路过德州,亲书"德水耆英"匾额赐之。乾隆三十三年(1768) ,卢见曾被诬告,死于狱
中。卢氏工诗文,为人豪爽,好与文士交结,精明能干,足智多才,勤于吏治。他平
生著述丰富,所著《雅雨堂诗集》、《雅雨堂文集》、《雅江新政》、《出塞集》、
《感旧集》、《金石三例》、《雅雨堂石集》、《山左诗钞》等统称《雅雨堂丛书》,
共计11种128卷。卢见曾一生还积极从事刻书活动,是清代中期著名的校勘家。

【卢荫溥】(1760~1839) ,字霖生,号南石,德城区黄河涯镇人,卢见曾之孙。卢荫
溥一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从政五十多年,历任军机大臣、吏、户、礼、
兵、刑、工各部尚书,并多次奉诏出使,按事决狱,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大学士加
太子太保、太子太傅之衔。其为官"专心职守"、"殚心竭力"、"老成练达",为清朝中
期 "股肱"、"耳目"之臣。道光十九年(1839)被晋加太子太傅之衔后不久,病卒。

【王金铭】王金铭,(1880年1912年)字子箴,山东省武城县人。 1898年当兵入伍,
颇得长官赏识,后提升为正目(班长)。1908年,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
1909年发起成立了武学研究会,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1912年1月在滦州正式成立北京
革命军政府,王金铭任军政府大都督,施从云作总司令,张建功为副都督,冯玉祥为
总参谋长, 原州衙改为军政府, 废除宣统年号。革命失败后,王金铭不幸被捕,于
1912年1月被杀害,时年32年。193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分别于北京西山和山东泰山
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典礼,追任王金铭为陆军上将。

【王祝晨】(18821967)名王世栋,字祝晨。山东齐河县人。因其体态胖大,意志坚强,
人称"王大牛"。是山东教育事业的先驱者、民国初年"山东四大教育家"之一。教育家。
1913年,会同刘冠三等创办济南私立正谊中学。先后在曲阜省立二师、聊城省立三师、
济南省立一师、 济南高中、齐鲁中学、四川绵阳国立六中任教。1922年~1926年任省
立第一师范校长。曾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结交周恩来等。
1948年9月济南解放不久, 王祝晨担任济南中学校长。1950年后,历任济南市各界人
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一、二、三届副主席,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教育厅副厅
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一、二届代表,全国人大一届代表。
1954年参加全国人代会期间,王祝晨提出"立即着手编写各省地方志"的建议案。1957
年被任命为山东省地方志资料编纂委员会副主任。1967年9月11日病逝于济南。

【宋哲元】(1885~1940),字明轩,山东乐陵县赵洪都村(今属乐陵市)人。宋哲元
幼年家贫,刻苦读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军,入随营学校北洋陆军陆建章
部随营武备学堂。毕业后服役于冯玉祥部,历任哨长、连长、营长、团长。1922年参
加直奉战争,升任二十五混成旅旅长,是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1924年参加北京政变,
10月冯部改编成国民军,宋哲元任第一军第一师(后改为第四师)师长。1925年秋改
任热河特别行政区都统。他曾在承德避暑山庄里成立蚕蜂学校推广种桑养蜂,振兴热
河农业。还兴办军械厂,小批量仿制德国驳壳枪。
1926年任国民军北路总指挥、西路总司令,先后在南口、多伦等地指挥所部对直奉联
军和晋军作战。 1926年9月五原誓师后,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军联军北路军总司令
兼暂编第1师师长、 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4方面军总指挥。1927年11月任陕西省政
府主席。 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中,任冯玉祥军第4路总指挥。战败后冯玉祥余部退
居晋南地区。负责北方军事善后的张学良将其整编,该部缩编为陆军第3军,下辖3个
师, 宋哲元任军长,归东北军序列。1931年6月,宋哲元部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
九军。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三天,宋哲元即率第29军全体官兵,向全国发出"抗日
通电",表示:"哲元等分属军人,责在保国。谨率所部枕戈待命,宁为战死鬼,不作
亡国奴, 奋斗牺牲,誓雪国耻。"1932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兼察哈尔省
政府主席。
1933年1月, 日军攻占山海关。宋哲元奉率29军由山西阳泉移驻北平以东的三河、宝
坻、蓟县、玉田、香河一带驻防训练,准备抵抗日军入侵。1933年3月8日,宋哲元奉
张学良电令接防长城线喜峰口到宽城附近阵地。随后,指挥第29军将士在长城要隘喜
峰口、罗文峪与日军展开血战。第29军以大刀队与日军展开搏斗,经过激战,消灭日
军6000余人,获喜峰口大捷而震动全国。1935年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将,任平津卫戍司
令、冀察绥靖主任和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河北省政府主席。
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后曾幻想和平解决,缺乏作战准备,导致北平、天津很快陷落。
1938年春, 任一战区副司令,不久染上肝病,于1940年3月辞职改任军事委员会委员
并回到其夫人长淑青的故乡四川绵阳疗养。1940年4月5日病逝于绵阳。国民政府追升
其为一级上将,遗体安葬于绵阳富乐山。冯玉祥、沈尹默、于右任为墓碑题词。朱德
和彭德怀联名挽联: "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能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
有人在,可勿忧乎九泉。"

【时传祥】(1915-1975) 山东省齐河县人,中共党员。1929年参加工作,生前系北京
市崇文区清洁队(现北京市崇文环卫三队)工人。
时传祥是崇文区环卫战线的一名普通掏粪工人。他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崇
高精神,在平凡的环卫岗位上无私奉献一生,为首都的环卫事业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1929年,年仅14岁的时传祥逃荒到北京当了一名掏粪工。解放初期,由于工作努力,
在工友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他被推选为前门区粪业工会委员兼工会小组长,他经常带
领大家开展忆苦思甜教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党恩。1958年,崇文区清洁队改用
汽车运粪,他与工友们一起钻研,进行技术革新,增加了掏粪量。他不仅立志自己一
生投身环卫事业,而且非常关心环卫事业的后继与发展。从1962年开始,他承担起对
分配来的初、高中毕业生的传帮带任务,帮助青年人树立"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
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时传祥以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他
向人们生动诠释了劳动的光荣和生命的价值,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典范。
他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齐河县建有时传祥
纪念馆。

【任继愈】任继愈(19164152009711),字又之,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
宗教学家、 历史学任老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1916年4月15日生,山东省平原县
人。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8年毕业。1942年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北大文科
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留北京大学任教,1956年晋升为教授。
1916年4月15日生于山东省平原县。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8年毕业。1939年
考取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 师从汤用彤和贺麟教授攻读中国哲
学史和佛教史。 194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42-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历
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
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佛教著作选读、隋唐佛教和逻辑学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
学担任中国哲学史课程。 1955-1966年担任《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编辑。1956
年起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副博士研究生。1964年,
负责筹建国家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长。1978年起招
收宗教学硕士生、博士生,1985年起与北大合作培养宗教学本科生,为国家培养大批
宗教学研究人才。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曾多次在国外讲
学并进行学术访问。
1987年至2005年1月, 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兼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
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基金宗教组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
长、学术界的代表,王羲之艺术研究院学术顾问,当选为第四、五、六、七、八届全
国人大代表。199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87年至2005年任中国国家图书馆
馆长。 专著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
集》、《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老子全译》、《老子绎读》等;主编有《中国哲
学史简编》、《中国哲学史》(4卷本)、《中国佛教史》(8卷本,已出第1、2卷)、
《宗教词典》 、 《中国哲学发展史》 (7卷本,已出第1、2卷)等;此外,还主持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的编辑出版工作;主要论文收集在《汉唐佛教思想论集》
和《中国哲学史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