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区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e&A=1&rec=16&run=13

【历史沿革】德州在夏、商时为有鬲氏(鬲国)、有穷氏,系侯国。
秦废分封制改郡县制后置鬲县,至北齐废鬲县。汉置安德县,后经隋、唐、宋、元、
明、清各代及民国时期,又先后设置广川、长河、将陵、陵州、陵县、德县。自秦至
今2200余年,德州已六易其治所,各时期地域大小不一。
德州夏商时隶属兖州,西周以及春秋时期属齐国。战国时分属齐、赵二国。
秦分属齐郡、钜鹿郡、清河郡、上谷郡。
汉分属青州平原郡、济南郡、冀州清河郡、幽州渤海郡。
三国时属魏。西晋时分属平原国、清河国、乐陵国、乐安国、济南郡。
南北朝时期分属安德郡、清河郡、平原郡、乐陵郡。
隋代分属兖州平原郡、渤海郡、冀州清河郡、青州齐郡。
唐代分属河北道德州、贝州、棣州、齐州。北宋分属河北东路、右京东东路。金时分
属山东西路、东路、河北东路、大名府路。
元属燕南河北道、中书省河间路、济南路。
明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东昌府、京师河间府。
清分属山东济南府、武定府、直隶天津府、河间府。
民国初期分属山东省济南道、东临道、武定道、直隶省津海道。1928年分别直属山东、
河北省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津浦铁路以东各县分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边区、河北区一、二、三
专区,津浦铁路以西各县先后属冀南、运东六专区及沧南专区,齐(齐河)、禹(禹
城)部分属冀鲁豫一、四专区。解放战争时期至1949年分属渤海区二专区、泺北、沧
南专区和冀南二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5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当年批准设立德州专区
(德州专员公署),系由原渤海区的沧南、泺北两专区合并而成。当时辖吴桥、东光、
南皮、庆云、宁津、盐山、乐陵、商河、临邑、济阳、德平、德县、平原、禹城、齐
河、陵县及德州市17个县(市)。
本区建成后,其区划屡经变更。1952年10月,将1950年划归河北省的恩县、武城、夏
津划回德州地区。 同时将原属河北省的吴桥、东光、南皮、庆云、宁津、盐山6个县
划回河北省。并撤销陵县划归德县。
1956年至1961年,德州专区撤销,并入聊城专区,将乐陵、临邑、商河、济阳划归惠
民地区,齐河、平原、禹城、夏津、武城、德州市、德县划归聊城地区。同时,撤销
德平县,分别划归临邑、德县、商河、乐陵;撤销恩县,分别划归平原、武城、夏津。
1961年7月恢复德州专区, 又将1956年划归惠民地区的乐陵、临邑、商河、济阳和划
归聊城地区的齐河、平原、夏津、武城、禹城、陵县(196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德
县为陵县)、德州市划回本区。共辖11个县(市)。
1964年12月将原属河北省的宁津县和庆云县德州专区管辖。
1967年德州专区更名德州地区(德州地区行政公署)。辖德州市、乐陵市、禹城市、
临邑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庆云县、宁津县、陵县、齐河县、济阳县、商河
县13县(市)。
1989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商河、济阳两县和齐河县的桑梓店、大王、靳家
三个乡划归济南市。
199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德州地区,改设地级德州市,将原县级德州市
改为德城区。新建地级德州市行政区划与原德州地区行政区划相同。
1998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德州经济开发区。
1999年,德州市辖德州区、乐陵市、禹城市、临邑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庆
云县、 宁津县、陵县、齐河县和德州经济开发区,共2区2市8县,67个镇126个乡5个
街道办事处。 2000年夏季,德州市对乡镇进行了调整合并,辖2区2市8县,77个镇37
个乡11个街道办事处。
2006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
截止到2009年底,德州市辖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临邑县、平原县,夏津县、武
城县、庆云县、宁津县、陵县、齐河县11县 (市、区) 和德州经济开发区、德州运河
经济开发区两派出机构。2001年至2007年全市乡(镇、街道办)数量有小幅调整。全
市共有乡镇、街道办事处132个(34个乡,78个镇,20个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