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8&rec=59&run=13

2002年,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使
“两个确保” (确保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
额发放) 继续得到巩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就业再就业局势基本
稳定,劳动关系日趋和谐,为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
两个确保继续得到巩固。 全市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职工13.2万人, 当年扩面
4125人, 较上年净增1963人,完成扩面任务的109.5%;收缴企业职工养老金1.77亿
元,完成年计划的100%,较上年增收1791万元,同比增长11.3%;清理历年欠费825万
元,完成省里下达任务的115.4%; 为25575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94亿
元。生育保险参保9.23万人,收缴生育基金117万,支付85万元;工伤保险参保8.3万
人,收缴工伤保险基金229万元,支付122万元。市局通过积极争取省厅的支持,争取
到省企业养老保险调剂金700万元, 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惠民、阳信、无棣、沾化
县和滨城区下拨调剂金2502万元,确保了按时足额发放。全市收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
保险金1.81亿元,为1.25万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1.74亿元,社会化
发放率99.6%。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13.7万人,征缴失业保险金156万元,完成全
年计划的92%,较上年增收376.3万多元。有6694人领取失业救济金,较上年同比增加
70%。 筹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1218.8万元, 其中财政917万元,社会筹集70万
元,企业筹集232万元; 先后为4169名下岗职工支付基本生活保障金1268.5万元,其
中发放基本生活费780万元,代缴社会保险费488.3万元。至年底,全市还有再就业服
务中心9个,在中心的下岗职工235人 (市直5个,70人) ;已出中心继续保障的3297
人(市直1747人)。全市没有因“两个确保”不到位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
促进就业再就业力度加大。 9月份,全国和省相继召开了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
滨州市于10月10日召开了由五大班子主要领导参加的高规格的全市就业工作会议。市
委书记王宗廉、市长孙德汉和常务副市长周清利作了重要讲话,就贯彻落实全国、全
省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通过“工业兴市”、实施“追赶战略”增加就业岗
位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至年底,全市有下岗职工2.27万人,其中“4050”(女40周岁,
男50周岁) 人员6317人;有失业人员4075人,其中“4050”人员1259人。本年度新成
长城镇劳动力有2.6万人, 其中大中专毕业生8000人,技校生2000人,职业学校毕业
生1000人,转复军人1000人,城镇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3000人,农转非1600人,上
年结转8500人。 通过多渠道、多元化实现就业约1.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3%左右。
全市各级职业介绍机构共搜集用工信息880条,用人需求3.8万人,办理进城务工许可
证2.5万份, 求职登记3.86万人,介绍成功3.3万人,成功率87%。全市各级就业服务
机构本年度共培训下岗职工2015人, 其中市直培训247人;代存档案3059份,代收代
缴养老保险79万元;组织劳务输出6000多人,增加城乡劳动者收入5800多万元。为北
京西客站务工的43名滨州籍人员解决了参加社会保险问题,在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
权益方面取得了突破。劳动服务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年内协调
帮助15家劳动服务企业按规定减免所得税289万元; 滨州交通运输集团天元实业有限
公司天渝QC小组和胜利油田华滨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预制厂QC小组分别荣获全国劳动服
务企业小企业优秀管理一等奖和三等奖。 年内全市新发展劳动服务企业14家, 安置
1245人, 其中企业富余人员586人、下岗职工335人、失业人员147人。至年底,全市
劳动服务企业80家、4100人,当年实现增加值7930万元,上缴税金1868万元,净利润
1011万元。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至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
现省政府要求年底全面启动的目标,参保人员达15.2万人。
职业培训教育健康发展。 5月20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鲁政发[2001]66号
文件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滨政发[2002]56号),
就有关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全市技校招收新生2925名,较上年增加94.4%;在校生
人数达到4402人。 当年1908名学生毕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3%以上。年内博兴县技工
学校和市技工学校先后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全市
共鉴定维修电工、电焊工、中式烹调师、棉纺业三十多个工种7016人,有6175人取得
了职业资格证书, 较上年同比增加105%。其中技师67人、高级工212人、中级工4256
人、初级工1640人。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以深入贯彻《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
对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签订、 鉴证和管理。全市年内共鉴证劳动合同26192份,审查
集体合同45份, 涉及职工12844人;纠正违规劳动合同1467份,审查厂规厂纪违规条
款167条;接待上访职工2868人次,处理人民来信59封。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29起,结
案293起,其中裁决109起,调解90起,其它方式处理94起,案外调解64起。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年内,检查用人单位1770户,涉及职工13万
余人次;取缔非法中介机构23户,清退童工29人,补签劳动合同6903份,追发劳动者
工资195万元,促缴各种社会保险费1329万元,纠正用人单位不合法规章条款145条。
办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53件,其中受理群众举报案件28件;立案33件,结案33件,其
中行政处理21件,到位金额115万元;行政处罚3件,到位金额0.55万元。通过开展保
护民工合法权益专项检查,追发工资40.4万元;为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机构改
革中, 经市编委批准成立了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编制4人,全额事业单位,授予行
政职能。大多数县区也相继成立了相应机构,其中邹平县批准编制10人。
劳动工资、 计划和劳动力管理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按照滨政发[2001]103号
文件的要求, 审批了市直企业工资增长方案及增长总额。其中市直52户企业、16228
名职工增加月工资14万元,人均月增87.51元。全市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126户,职工
71362人。 实行年薪制的企业4户,其中市直3户。完成了2001年度1408名城镇退伍军
人、转业士官的安置计划,并按规定安置随军随调家属和转业干部家属各25名和12名,
至2002年末, 全市市县属企业661户,职工16.37万人,实际在岗职工12.46万人,实
发工资10.98亿元,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8274元,实现利税25.94亿元。

(朱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