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8&rec=13&run=13

县领导人员名单

中共县委书记 刘士合
副书记王建泉*
魏克田
程作通
魏景芳*
王传民
李恩波*
周军
常委刘士合
王建泉*
魏克田
程作通
魏景芳*
王传民
李恩波*
周军
王瑜
刘继京*
牛利伟
杨万邦
马福祥
张金梅(女)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士合
副主任刘书忠
尹兆明
刘安方
国兴庭
史绪海
赵佃荣
李修瑞
县长王建泉*
代县长魏克田
副县长程作通
齐文长*
王桂香(女)
刘来河
刘淑勇
朱秀东
县政协主席宫敬宝
副主席李志华
傅东岳
李允贵
李汝义
曲延庆
韩玉花(女)
王沛发
张思越
中共县纪检委书记魏景芳*

【县情综述】邹平县辖14镇858个行政村,总面积1251.75平方公里。2002年底,
全县耕地面积6.15万公顷,总人口为69.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14万人,非农业人
口7.71万人。 人口出生率为11.4‰,人口自然增长率4.8‰。全县实现国内生产
总值84.1亿元, 比上年增长20.1%。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3.6亿元、
46.5亿元、 24亿元,同比增长0.5%、27%和20.6%,三次产业比例为16.2∶
55.3∶2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
亿元,增长1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0.11亿元,贷款余额53.53亿元,分别比年
初增加10.35亿元和14.74亿元; 财政总收入7.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3亿
元(新口径),分别增长30.3%和47%,连续16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粮田面积调减5万亩,总产46.5万吨;棉花22万亩,总产
2.02万吨; 蔬菜26万亩;桑园、杂果达到9700亩和1万亩。大牲畜存栏11.5万头,
其中奶牛1万头,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3.7万吨、9.2万吨和3.2万吨,畜牧业产值
7.56亿元,增长19.2%。长山山药、焦桥“安心”牌鸡蛋、伊怡鲜牛奶、三星玉
米油等12个农产品和加工品通过省级无公害认证。 完成成片造林2.5万亩和绿色通道
青阳1公里标准段, 新建完善农田林网8.6万亩。完成各类水利工程611项,投入
9078万元, 推广高标准节水灌溉2万亩,总面积达到16.8万亩。投资4000万元的
码头平原水库全部竣工, 库容量达到1200万方。以黛溪湖扩容截渗为主的黛溪河流域
治理和孝妇河沿岸人畜吃水工程基本完成。 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通过省级验收。农业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资金8500万元。
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势头。完成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28.4亿元,其中技术改造
15.5亿元。 实现新口径工业总产值95.1亿元,销售收入105.7亿元,利税12.8亿元,
利润7.8亿元, 同比增长41.8%、37.1%、27.8%和31.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达到160.2。 工业用电量达到18.6亿度,增长96.3%。开工建设工业重点项目19个,
实现投入24.2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7%。魏纺热电三期和第三生产区工业大楼及配
套工程、县热电厂二期扩建、亚视高档喷织大提花生产线、群星纸业2万吨原纸扩建、
开泰金属磨料等11个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或试运行,投产项目当年实现产值l0.38亿元,
利税2.04亿元, 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魏桥”牌棉纱、棉布被国家经贸委列入争
创国际名牌产品计划,西王6万吨结晶糖和亚视喷织大提花扩产被列入国债项目,广富
钢铁有限公司荣获全省“十大台属企业”殊荣。园区经济快速发展,高标准完成县工
业园和四个园中园整体规划, 开工建设项目20个,完成投入7.2亿元。全县县级以上
园区达到16个, 其中省级园区5个,入园企业占到全县企业总数的68%。招商引资实
现新突破, 全年引进项目170个,合同利用境外资金9070万美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
1751万美元、县外资金29.25亿元。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全年实现社会出口31.6亿元,
其中自营出口2.8亿美元, 同比增长47.1%和64.9%。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16家,
总数达到37家。
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亿元,增长11%,开工建设百万
工程项目251个,其中竣工投产198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3家,总数达到89家。全县
民营企业达到1444家,从业人员4.4万人,注册资金6.1亿元,同比增长15%、18%和
50%;个体工商户达到4.6万户,从业人员19.7万人,注册资金5.1亿元,同比增长19
%、24%和65%。向非农产业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8万人。
旅游开发步伐加快。 鹤伴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工,投资500余万元新
辟旅游线路4条、6035米;唐李庵景区二期工程基本结束,投资300万元完成塔亭修建
和树相改造。全年共接待游客48万人次,综合收入3000万元,同比增长32%和28%。
县城建设力度加大,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年城建项目36个,完成投入6.9亿
元。 南部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开工建设项目18个,投入资金3.5亿元。县政务大楼完
成投资2700万元。景观大道、行政中心四条南北路、黛溪三路南段改造、变电站、燃
气站、黄山广场绿化亮化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换热站、供水站、通信公司建设进展
顺利。世纪、阳光、建宇三个住宅小区开发面积15万平方米,完成汽车站东迁,“五
路十桥”改建工程全面结束。组建县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开工建设小城镇实事100项,完成投入3.47亿元。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44%。
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魏纺、电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改造,中小企业改革进展顺利,完成县机械厂、皮鞋厂、锅炉阀门厂破产重组。农村
税费改革顺利完成,人均减负29.83元,减负率20.23%。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健全完
善,顺利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县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推进
政府工作全面提速,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精减审批事项299项,清理规范性
文件156件, 精减率和废止率达60%和67%。组建县行政服务中心,年内受理审批事
项2.77万件,累计办结2.58万件,办结率93.2%。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组织实施县级以上科技计划53项,
其中省级5项; 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15项,星火奖23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被确定
为全国第一个“普九”巩固提高试点县;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高考本科上线、应
届生本科上线万人比,中考优秀生和职成教招生在全市“四夺冠”;总投资1300万元、
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的山东大学邹平学研产基地及“一站式”服务大厅综合楼主体完
工。以体育广场绿化、美化为主的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广泛开展群众文体
活动,成功举办首届读书文化节和第二届农民运动会。改革城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体制, 计生工作跃居全省先进行列。广播电视发展迅速,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8.1
万户。卫生医疗设施更加完善,专业设备达到省一类县市装备水平,投资2000余万元
新建的县医院病房大楼投入使用。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6家污染企业再提高工程通过
市级验收,六六河变清工程全面完成。全面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两个确保进
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加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双拥”模范县。农民人
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86元和7878元,增长4.8%和7%。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实施文明建县战略,深入开展精神
文明创建活动,西王集团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第七届村委会换届工
作顺利完成。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法轮
功”邪教组织。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及时化解各类矛盾,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台子镇被命名为“中国香椿之乡”】邹平县台子镇种植香椿历史悠久,所产椿
芽营养丰富、营养体大,香气浓郁,风味独特,质脆、多汁、无渣。经检测,鲜香椿
芽含糖3.6%、蛋白质6.2%、脂肪7.7%,百克含胡萝卜素1毫克、硫胺素0.1毫克、
维生素100毫克。 随着产业的发展及加入WTO的需要, 台子镇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
2002年3月申请并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注册了“鲁台”牌商标。4月,通过了
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土壤、水分、空气、香椿产品的抽样检验;
通过了省检测组对各类环境指标的检查,申批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被中国特产
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香椿之乡”。台子镇的香椿走上了名牌扩张
之路,与北京四家超市签定了香椿供货协议。为便于客商与椿农的购销,台子镇建起
了一个占地30亩的香椿专业批发市场。2002年,台子镇万亩香椿基地年产椿芽1350吨,
年产值720万元,亩收入在1500~2000元左右,其中椿粮间作技术属国内先进。

【长山镇被确定为“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邹平县长山镇依靠科技创新, 大
力发展三元杂交生猪,2002年10月, 被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农业发展银行联合
确定为“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被上海市确定为“生猪供沪定点单位”。
长山镇为进一步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注重规范化生产
和管理,提高商品猪品质。(1) 重视品种改良,大力培育“多元杂交猪”。指导养殖
场先后引进比利时长白、英系大约克、台系杜洛克、法系皮特兰等优良种猪近千头,
采用“长大杜”或“长杜大”“长大皮”三元杂交的办法,培育生产出三元杂交猪,
改善了品种退化、老化的问题。又以“太湖母猪”为基础,与长白、大约克、杜洛克、
皮特兰进行杂优组合的“五元杂交猪”。(2)提高防治疾病技术。养殖场先后在460头
妊娠母猪身上进行破坏性试验,探索母猪临产前50天注射免疫疫苗,取得成功,突破
了国内外理论界“孕期不防疫”的传统理论。(3) 实施仔猪床上阉割技术。对出生仔
猪在吃上母乳24小时后即实施阉割,极大地节省了防疫和喂养成本。(4) 强化监督,
严把产品质量关。把部分农户的生产情况登记建档,从仔猪出售之日起就对其生长进
行全过程严格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含残毒饲料及违规药品的使用,确保商品猪不出任
何质量问题,市场占有率逐年大幅度提高,使长山镇成为辐射全国、影响巨大的三元
杂交猪重要集散地。2002年,在河北、河南、安徽、内蒙古等省区及省内各地建立了
稳固的仔猪营销网络,与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结成了稳定的育肥猪
购销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生猪流通,极大推动了当地养猪业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当地
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年底,全镇畜牧小区达到15个,年生猪出栏达17万头。

【长山镇被省确定为“美在家庭”活动示范镇】邹平县长山镇坚持以“美化生活
环境,创造富裕生活,弘扬家庭美德,建设家庭文化”为主要内容,不断强化生活环
境的净化、绿化、美化,积极推进了家庭生活文明化、家庭教育科学化、家庭成员知
识化。2002年10月被省“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确定为滨州市唯一的山东
省“美在家庭”活动示范镇。
长山镇党委、政府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将“美在家庭”活动纳入全镇精神文
明建设和社会的整体规划中。(1) 针对经济条件好的村(户),重点引导人们在居室环
境、街道庭院的绿化、美化及家庭文化品位上提高档次,提高生活质量,引导家庭成
员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2) 针对经济条件居中的村(户),重点根据净化、绿化、美
化的要求,引导人们学习科技知识,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学科技、用科技,在致富的
同时,提高家庭生活质量。(3) 对经济条件较差的村(户),重点治理脏、乱、差,引
导家庭成员科学条理地收拾居室,整理庭院、清洁街道,创造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在具体的工作中,长山镇党委、政府注意与开展各项活动相结合。与“双学双比”活
动相结合,镇妇联与林业站、种子站、兽医站、农技站密切配合,举办了巾帼科技培
训班;与组建“巾帼文明队”相结合,组织各村成立了“巾帼文明队”,成员由“美
在家庭”示范户代表,科技致富带头人、文艺宣传及退休教师等组成;与道德教育、
法制教育相结合,大力倡导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引导广大农民辩明是非,维护稳定,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建立健康向上的科学文化
生活方式;与争创“十星级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相结合,在
评选条件中,相互补充;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相结合,在开展“美在家庭”活动的
基础上,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与互助互爱,奉献爱心相结合。

【山东西王集团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10月,山
东西王集团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表彰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是邹平县继魏桥纺织集团之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第二个单位,也是滨州
市所有行政村中唯一获此殊荣的。
西王集团突出发展主题,通过观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形
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规划、有措施的文明创建体系。企业由一个作坊式
的油棉厂迅速发展为拥有固定资产6.8亿元、职工2300余人的大型企业集团,辖6个子
公司,形成了年加工玉米50万吨的生产规模,在2002年全国淀粉糖行业二十强评选活
动中名列第一。西王集团着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和公
益活动,创办了《新西人报》,新建了西王广场,打造“健康西王、诚信西王、忧患
西王、快乐西王”的企业经营理念,塑造了干部职工的团队精神,树立起了良好的社
会道德风尚。西王集团对村庄进行了科学规划,建设了西王工业园。西王成为邹平县
第一个集体供暖村,土地集约经营,粮食统一供应,60岁以上的老人有生活和医疗补
助,初步形成了富有凝聚力、感召力的企业文化。

【山东西王集团获全国淀粉糖行业综评第一】 2002年7月,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按
照科学、准确、公正的原则,对企业规模,净资产收益、研发收入比、新产品技术及
产值率、销售收入、环境保护、质量保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信誉度等综合实力,进
行了全国淀粉糖行业企业综合评定,山东西王集团被评为全国十八强,并名列第一。
淀粉糖行业是高科技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淀粉糖是发酵工业制品乃
至许多食品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山东西王集团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2002年底淀粉
生产能力达30万吨,结晶葡萄糖、麦芽糊精等生产能力达13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淀
粉糖生产基地之一。集团公司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嫁
接,首创的卧式连续结晶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4项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项技
术获国家专利申请号,被山东省科委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

【邹平县被省授予“双拥模范县”称号】邹平县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取得显
著成效,2002年12月,被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授予全省“双拥模范县”
称号。(1) 邹平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全县广泛建立起覆盖
县、镇、村的双拥宣传教育网络,设立永久性双拥宣传标志86块,建立国防教育培训
中心3处,设立了27个国防教育培训站和860个民兵活动之家,形成了人人支持国防建
设, 人人参与双拥工作的浓厚氛围。2002年3月鹤伴山国防教育基地被省国防教育委
员会命名为“先进国防教育基地”。(2) 认真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全县建立起维
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服务处16个、涉军案件法庭7处、军人军属维权法律咨询站18个,
开通法律拥军专线16条,有利地保护了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义务兵优待金实行统筹,
义务兵优待金发放100%到位。定期抚恤补助按标准全部发放。(3) 积极开展军地互办
实事活动。无偿为部队铺设了一条长1000米、宽10米的“拥军路”。无偿支援部队耕
地30亩丰富“菜篮子”,出资8万多元为部队更换办公桌椅500套,向部队赠送微机18
部, 空调16台。 还无偿向部队赠送粮、油、肉、蛋、奶等食品,丰富部队官兵们的
“盘中餐”。部队在全体官兵中广泛开展“热爱邹平、建设邹平”和“把驻地当故乡,
视人民为父母” 活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全县建起28个双拥共建点,890个双
拥活动小组,双拥共建示范校6处,军民共建市场8个,军民共建街16条,军民共建商
场8个, 军民共建形式由松散型向集中型转变、由条块型向社会型转变、由联谊型向
互助型转变,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网络式军民共建新格局,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
邹平县两个文明建设。

(马秀娟 张佃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