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7&rec=37&run=13

【概况】2000年,全区人事编制部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
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积极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
改革纲要》的有关要求及人事工作各项方针政策,紧扣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按照“改
革、调整、完善、创新”的工作方针,求真务实,强化服务,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
务,为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认真完成各项基础性工
作的同时,突出做好机构改革的筹划、人才结构的调整、公务员制度的完善和各项人
事制度的创新等工作,通过加强调查研究、开展考察学习,逐步完善了机构改革方案,
通过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和考选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任职,加大了高层次人才
培养选拔力度,通过加强公务员培训、考核、奖惩工作和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进一
步完善了公务员制度,通过拓展人事代理业务、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促进了人事管理
制度的创新,通过强化思想教育和开展优质服务、行风热线、竞争上岗等活动,加大
了人事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力度,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人事计划,做好机构改革前期工作,为机构改革奠定坚
实基础。(1) 大力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升格、增设机构、增加编制和领
导职数。(2) 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人事计划。为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
资总额的计划管理,转发了《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划管理办法》,
结合实际提出了要求。参与了地区药检所移交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地区农校、卫校、
工业学校划归教育系统,地区安全生产办公室移交经贸委,地区锅炉检验机构及劳动
安全检测站移交技术监督部门,地区安全局上划等体制变动中人员移交等工作。下发
了《关于下达滨州地区2000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划的通知》 (滨人
字[2000]48号) ,分解了省拨计划,并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增人提出了具体要求和
政策界限。(3) 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对全区公务员的增减变动情况进行了认真统
计,摸清了全区公务员队伍的底数,实行了档案化、动态化管理,加强了公务员队伍
的宏观管理与总量控制。印发了《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意见》
(滨人字[2000]35号),把《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各项单项法规作为目标管理的
重要内容,促进了全区公务员队伍“优质服务年”活动的开展。按照中组部、人事部
《关于在地方机构改革中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通知》 和鲁人[1997]158号文件精
神,下发了《关于搞好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强化了公务员培训工作。全年
共举办调任人员培训班和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各一期,全区共有45名从非行政机关调入
行政机关任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参加调任培训,有93名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参加初任
培训。根据省人事厅下达的录用计划,经过面试、考核、体检等规定程序,为地区公
安局招录12名国家公务员。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组织了从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层单
位在公务员岗位上工作的工人和聘任制干部中考录国家公务员的工作。
二、大力实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工程,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1) 加
快人才市场建设步伐,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力度。年内共举办人才招聘洽谈会40场,
进场招聘单位达362家,进场求职人员11281人次,其中4664人次达成了聘用意向。同
时加快了网上人才市场的建设,实现了与省人才服务中心的联网,共输入本地人才信
息200多条。积极协助用人单位引进外地人才。3月份,配合两家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人
才交流会上引进10名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委托山东大学、
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为全区培养本、专科学生,共
选送学员105人; 经多方争取,与山东大学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共招收学员
164人,在这些学员中,乡镇以上的各级领导干部占60%;与山东行政干部学院联合举
办本、专科函授班,共招收学员82名。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组织
了《知识与经济》 电视讲座,全区共有1万余人参加培训,开展了继续教育证书审核
工作,审核证书3万余个。(2)积极推行人事代理制度,努力创新服务模式。配合企事
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推行以人事代理为代表的新型用
人制度,提供与人事管理相关的人事关系、档案、组织关系、职称、户口、养老保险
等多项服务,适应了经济成分多元化、用人方式多样化的需要,促进了人才管理社会
化。已与22个单位签定了人事代理合同,代理人员总数达528人。(3)深化职称制度改
革,扎实开展各项人事考试工作。经严格的资格审查及中级评审委员会评审,向省高
级评审委员会推荐晋升高级职称材料739份, 严格审查晋升中级职称材料2049份交中
级评审委员会评审。 为地直430名大中专毕业生确定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推荐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名,获国务院批准1人。为上年通过评审获得专业技术资格
的人员共9311人办理了资格证书。完成了2000年度各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的
资格审查和考务组织工作,全区有4975人报名参加经济、审计、统计等16个类别的技
术资格考试。组织了3146人参加的职称外语(古汉语)考试。认真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工
人技术等级考核工作,全区共有3041人报名参考。(4) 积极探索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
新路子。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必要的调控手段,广开就业渠道,为广大毕业生创造了
公开、公平、公正的择业环境。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在认真开展毕业生需
求情况调查的基础上,代行署起草了《关于认真做好2000年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
作的通知》(滨行发[2000]108号) ,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具体办法和措施。同
时,鉴于滨州高层次学历毕业生严重匮乏的形势,与地委组织部、地区财政局联合制
定下发了 《关于认真做好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和优秀专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滨人字[2000]49号),落实了高层次学历毕业生的安置政策,加大了吸引区外高层
次学历毕业生到滨州就业的力度。截至11月底,全区共为1295名毕业生办理了就业手
续,约占毕业生报到总数的35%,其中引进区外本科毕业生145名。为培养乡镇年轻后
备干部,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的结构,与地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从大中专毕业生
中选拔优秀人才到乡镇任职的考录工作,全区共考录学生42人。
三、认真做好事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工作,为促进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1) 圆满完成军转安置任务。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
的配合,全面落实了上级有关政策,做到了军转干部的工作、随调家属工作、子女转
学入学和全迁户住房“四落实” 。127名军转干部中进行政机关的73人,进事业单位
的51人,进企业3人。(2)妥善做好干部录用调配和知识分子家属子女“农转非”的审
批工作。完成了无棣等县78名乡镇选聘制干部、机关分流人员吸收录用干部工作。积
极做好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和特殊需要人员的选调派遣及省退役优秀运动员的安置工作,
全年共办理了64人的调配手续, 完成了省分配的2名退役优秀运动员的安置工作。开
展了公费出国留学人员选派和出国留学人员调查统计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
择优原则, 与地委组织部、地区人大工委联合,公开考试选拔了6名工作人员到地区
人大工委工作。按照政策公开、计划公开、审批程序公开的原则,为55名知识分子家
属子女办理了“农转非”审批手续。(3) 严格执行各项工资福利和退离休干部工作政
策。按照鲁人薪[1996]13号文件规定,开展了1999年度正常晋升工资档次工作。地
直机关事业单位列入正常晋升工资档次的共10743人,人均月增资30.43元。严格按照
上级有关文件规定,为地直机关事业单位1795名各类人员分别办理了确定工资级别、
改行工资标准、晋升级别工资或提高津贴比例等审批手续。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
实行机关事业单位由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的有关工作。为地直机关事业单位3246名离退
休人员增加了离退休费;为符合条件的164名干部和33名工人(其中提前退休52人) 及
时办理了退休手续。(4) 认真开展干部任免、年度考核和表彰奖励工作。全年审批科
级干部342名, 其中行政机关121人,事业单位123人,聘任职务98人。承办了地委管
理的部分领导人员的任免手续,涉及县级干部95人,做到了地委发文后,行署当月办
理行政任免手续,当月发放任命书。认真组织实施了全区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年度
考核工作。全区应参加考核人数83501人,实际参加考核82932人,其中优秀等次9177
人,称职(合格) 等次72080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19人,未定等次的1655人,被告
诫1人。与地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推荐全国表彰的先进集体5个、劳动模范和先进工
作者11人;推荐全省表彰的先进集体31个、先进工作者69人。同时,对在各行业、各
部门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大力表彰。由地委、行署、人大表彰的先
进集体和记功单位119个,先进工作者205人;与有关部门联合表彰先进集体和记功单
位285个,先进个人742人。与地委组织部联合开展了评选全区“十佳文明公务员”活
动。

(崔宏图)

【机构编制管理进一步强化】(1) 立足改革,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①按照
省编委关于在机构改革期间暂停增加机构编制的要求和地委、行署领导的意见,为严
肃编制纪律和财经纪律,下发了滨办发[2000]18号和22号文件,就冻结党政群机关
及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肃编制工作纪律作出
明确规定,为新一轮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②完成了技术监督部门上划工
作,完成了地区安全办公室移交地区经委的工作以及地区财政局等部门和单位的内设
机构挂牌和更名等机构管理事项。③扎扎实实开展机构改革的前期工作。地委成立了
以地委书记王宗廉任组长,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张执政,地委副书记安世银任副组
长,行署分管领导及地区纪委、地委组织部以及地区财政局、人事局、编办主要负责
同志为成员的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定了办公场所,组建
了工作班子,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日程、工作纪律和管理制度。制定了《滨州地区机
构改革工作方案》,并对全区党政机构改革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酝酿,及时向省机构
改革办公室作了具体汇报。同时按照鲁政办发[2000]14号文件《关于供销社改革中
几个问题的通知》要求,对地区供销社的机构、编制及经费渠道进行了重新核定工作。
④按照上级部署,认真完成了2000年全年机构编制统计和汇总工作,为全区机构改革
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2) 认真完成事业单位登记和年检工作。按照《山东省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省编办《关于做好事业单位登记检验工作的通
知》的要求,认真及时地做好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依法对事业
单位进行监督检验工作。(3)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按照地委、行署领导的意见,
先后赴德州、聊城、菏泽及东营、河南开封等市地考察有关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等方
面情况,并及时写出了汇报提纲。同时对全区党政群机关编制和人员情况进行了摸底
统计,对地直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问题和党政机关人员现状进行了重点调查统计。

(刘树峰)

【人才市场运行机制逐步完善】2000年,滨州地区人才服务中心围绕完善运行机制、
开发人才资源,服务经济建设这个核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人才市场运行机制进一
步得到完善。(1) 围绕完善人才招聘洽谈会的工作程序和运作方式,引导人才供求双
方进入市场。启用了设施先进的交流大厅;改进了洽谈会管理方式,并对求职人员实
行了免费入场政策;缩短了洽谈会间隔时间。以上措施,方便了招聘单位、方便了求
职者,保证了人才招聘洽谈会的顺利运行。全年共举办招聘洽谈会40场,进场招聘单
位362家,接待进场求职人员11281人次,其中有4664人(次) 达成了聘用意向。(2)网
上人才市场建设有了一定进展。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了人才信息网联网知识
培训,初步实现了与省人才服务中心的联网,除共享省人才中心信息外,整理输入本
地人才信息200条。(3) 人才市场的开发配置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年共有223名国家不
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办理了就业手续,74人实现了流动。在发挥人才
市场配置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市场的开发培训功能,本着“缺什么培养什么”的原
则,委托大中专院校为全区培养急需人才,先后向山东大学,山东工程学院等五所院
校送培学生105人。(4)人才市场管理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在依据《山东省人才市场
管理条例》做好相关审批管理工作的同时,重点是加大了以人事代理为主要内容的服
务力度,为各类用人单位提供与人事管理相关的系列服务。主要有,采取将有关文件
汇编成册、印发公开信、发放人事代理联系卡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人事代理制度
的有关政策规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并根据代理单位和代理人员的需要积极完善服
务项目,向代理人员提供人事关系、组织关系、档案、户口、养老保险等配套服务。
人事代理单位22家,个人委托代理达到173人,代理总人数达到了528人。

(董洪喜)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成效显著】2000年,按照“突出重点、狠抓服务、夯实基础、再
上台阶”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执行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
目68个, 引进专家组织的专家8人次,解决技术和管理难题53个。随团派出30多名专
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国(境) 外培训。3月份,在成都举行的“第九届引进日本花
甲专家项目洽谈会”上,投递专家需求5项。9月份在乌鲁木齐会议上投递需求23项,
全部被专家组织接收。推广旱育稀植水稻6000多亩;滨州农校引智示范园引进新品种
30多个, 推广面积3万多亩,在带动广大农民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发
展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1)对重点项目、重点专家靠上抓落实,搞服务,
取得明显效果。如为滨州印染集团聘请的德国印染专家克瑞姆先生,其曾在山东省临
沂、枣庄工作过,技术水平高,工作作风严谨,很有敬业精神。该专家来滨后,经过
短短十几天的紧张工作,便解决了棉布缩水率不达标这一长期困扰企业的难题,使有
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通知AATCC标准, 仅此一项企业可年增效益200多万元。 惠民县
“果树栽培改良技术”、阳信县的“万亩鸭梨品种改良”等重点项目也取得了很好的
效果。(2) 围绕滨州开展的“优质服务年”活动,为项目单位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引
智的成功率,尽量做到引进一项,成功一项。深入项目单位,认真调查研究,收集需
求信息,主动向各单位推荐外国专家及国外培训机构的有关情况,为其提供直接有效
的服务;经常与上级引智部门和兄弟地市沟通情况,了解国内外信息,争取上级业务
部门多推荐高水平的对口专家来滨,以便使申报项目个个是“精品”,尽量少做无用
功;为专家提供全面优质服务,为外国专家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项目的成功率。(3)
加强了对外语、科技、法律、市场经济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以适应
引智工作需要。同时注意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外国专家
组织的工作节奏,充分运用因特网和全省引智信息网,对每份传真、信函、电子邮件
做到及时准确处理,确保项目执行万无一失,促进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王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