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7&rec=14&run=13

县领导人员名单

中共县委书记祁维华(女)
副书记刘启盛*
何凤岐
李慎猛*
刘长生
常委祁维华(女)
刘启盛*
何凤岐
李慎猛*
刘长生
袁炳银
张本胜
吴佃军
韩勇*
刘占勤*
尚洪立
石淑芬(女)
刘秀忠
侯国芳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曹洪儒
副主任司金英(女)
李宝清
孙全祥
田有增
徐廷荣
袁海芳(女)*
县长刘启盛*
何凤岐
副县长尚洪立
齐文长
步兵
康永彬
刘希安
袁海芳(女)
县政协主席王占宝
副主席张德新
成功文
宫洪利
李洪喜
李寿星
王洪昌
邱立
中共县纪检委书记袁炳银

【县情综述】惠民县总面积1364平方公里。2000年辖12镇9乡,1282个行政村(居委会),
1303个自然村。 年底全县总人口61.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4万人口。人口密度
为456人/平方公里。 男女性别比为103:100。人口出生率11.16‰,人口自然增长率
4.19‰,“九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3.6‰。全县有汉、回、满、佤、拉祜、
白、傣、蒙古、水族等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300多人。
2000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6亿元,比1999年增长11.5%,比“八五”末增
长6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25元。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2.7:36.0:31.3,三次
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亿元、12.1亿元、10.5亿元。分别比“八五”末增加1.95亿元、
6.12亿元、 6亿元,三次产业比例实现了由“一、二、三”型向“二、一、三”型的
历史性转变。2000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57亿元,比上年增长24.9%,
比“八五” 末增加3.91亿元。200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亿元,增长12.8%,
比1995年年均增长16.4%。 地方财政收入1.18亿元,支出1.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5.8%、 14%。 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佘额16.02亿元。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13.58亿元, 比“八五” 末增加5.34亿元, 贷款余额11.3亿元,比“八五”末增加
2.3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以2378元,比上年增加90元,比“八五”末增加1115元。
职工平均工资6670元,比“八五”末增加2949元。
2000年惠民县被确定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 全年农业总产值实现21.25亿元,
比上年增长7.4%,年内全县耕地总面积7.35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3.85万公顷,总产
量20.27万吨;玉米种植面积2.94万公顷,总产量18.01万吨,棉花种植面积1.47万公
顷, 总产1.73万吨,增长27.2%,花生种植面积3315公顷,总产9977吨。主要作物良
种使用率已达100%。新建桑园6600亩,桑园总面积5340公顷,蚕茧产量3249吨。蔬菜
面积29万亩, 瓜菜总产99.1万吨,增长3.4%。食用菌大棚发展到1.5万个,总产4.5万
吨,增长18.4%。年内全县林木覆盖率达26%,用材林面积3135.2公顷,经济林1.94万
公顷, 林网面积10.84万公顷;经济林中果园面积8070公顷,新发展冬枣、红、黑提
葡萄等名、 优、 特、稀果品13850亩,果品总产8.46万吨,增长17.6%;林业总产值
3.2亿元。年内全县大牲畜存栏15.88万头,猪存栏17.56万头,羊存栏16.53万头,家
禽出栏479万只,兔出栏6.5万只,肉类总产4.08万吨,禽蛋产量4.75万吨;全县畜牧
养殖专业村260个, 养殖大户3782个;畜牧业总产值5.1亿元。全县水产品产量1.1万
吨,增长20.7%。年内全县共拥有农机总动力77.64亿千瓦,农村用电总量达4200万千
瓦小时,化肥施用量(折纯)164.6万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55万公顷,为总耕地面积
的75.5%。 2000年末实现工业总产值34.72亿元,销售产值12.1亿元,增加值10.53亿
元。工业企业单位4860个,限额以上企业42个,完成工业增加值3.53亿元,实现利税
9302万元,利润4142万元。国有企业12家,产值3.29亿元;集体企业20个,产值5.43
亿元; 有限责任公司5个,产值3.37亿元。全县个体工商户2.05万户,个体私营经济
总收入44.1亿元,上交税金3000万元。年内共实施新建、技改项目40个,总投资2.75
亿元。
2000年,全县基本建设投资6770.08万元,比上年增长168.1%,建筑业总产值4亿
元, 实现利税817万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28万平方米。全年用于污染防治的环境
保护总投资4429.2万元。
年内全县通车总里程1296.3公里, 干线公路183.4公里。全县民用运输汽车3044
辆,公路客运周转量8266万人次,货运周转量8086.3万吨公里。年内全县电话普及率
为每百人7部, 上网用户1200户,电信业务总量1529万元;移动通信业务总量2100万
元;邮政业务总量532万元。
2000年全县外贸出口总值2812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1000万美元。引进港台项目
5个, 实际到位资金268万美元。有限额以上零售与批发贸易企业7家,资产合计1.86
亿元。其中国有贸易企业5个,销售总额2.04亿元,集体贸易企业2家,销售总额0.62
亿元。限额以上餐饮企业1家,营业收入340万元。全县集市贸易市场86处。重点乡镇
工贸园区10个, 集工商业户1391家。全县经工商注册私营业户6503家,从业总人数2
万余人。
2000年末, 全县取得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已达11960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
的4470人。有14项科研成果获地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年底全县拥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
高中4所,初中24所,其中新创建国办民助寄宿制中学(光远学校)1所。职业中学2所,
小学136所。在校学生总数8.82万人,专任教师共有4857人,幼儿园306所,入园幼儿
1.34万人,幼儿教师515人。年内高考本科录取327人。
年内全县有县、 乡文化馆、站22处,图书馆19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 全县有线电视接收站17个,电视覆盖率100%。有20个乡
镇医院和21个乡镇防保站, 共有病床1166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551人。有2处地直
医疗机构驻县城内。 全年参加各级运动会,获省级金牌5枚、银牌8枚、铜牌6枚。县
老年门球队获亚洲杯第三名。
2000年全县救济金支出39.4万元, 救灾金支出231.3万元,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
险累计20.8万人, 基金金额3150万元。 人均住房面积超过20平方米,新增住宅面积
9.28万平方米, 人均寿命达72岁。小城镇拥有道路400公里,小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
80%。

(孙兵曹其泉)

【惠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2000年,惠民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生
态农业示范县。惠民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和全省粮、棉、桑、果
生产基地和全国畜牧业十佳县之一,为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实现向农业强县跨跃,
县委、县政府首先确立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农业和农村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力度,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加快特色主导
产业步伐,大力发展无公害、低残毒、无污染的有机农产品,把生态农业发展成21世
纪全县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根据全县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区域生态经济关系及农业环境的差异性,全县划
分为四个生态农业区,即:北部的粮─棉─渔生态农业区,面积36.4万亩,中部的瓜
─菜─林─牧生态农业区,面积50万亩,东部的桑蚕─食用菌生态农业区,面积60.6
万亩,南部的粮─果─菜─林生态农业区,面积57.7万亩。各生态农业区的建设坚持
立足实际、相对集中、统一规划,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发展。
为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组成了由生态农业专家和有关单位业务人员组成的技
术指导小组。调整充实了县委主要领导挂帅的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
制,县长与重点乡镇的乡镇长签订了无公害蔬菜生产责任状。县政府还设立了无公害
农产品开发奖,规定通过申请检测、认证,获得国家级、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
申请并通过省级农业环境保护认证,无公害产品基地达万亩以上的乡镇分别给予奖励。
6月,县政府制订了《惠民县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规划》,9月,下发了《关于加快生
态农业建设的意见》,为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提供政策保证。为加快生态农业新技术、
新成果转化速度, 全县初步成立了2处生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2000年,从国家农
业部引进实施了《10万亩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推广》和《中德华北地区集约化环境战
略研究》 两个项目。确定了5个重点乡镇作为无公害瓜菜生产技术推广基地,统一制
定了《无公害瓜菜生产技术规程》。
2000年,大年陈乡惠红牌红富士苹果,惠蜜牌蜜桃通过了农业部(济南)无公害农
产品监测中心产品认证,填补了全区无“无公害”农副产品的空白。

(成印强孙兵)

【惠民县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 1999年6月,惠民县被省农业厅、财政厅、
团省委联合确定为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试点县。 2000年7月15日,全县跨世纪青
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正式启动,县政府出台了《惠民县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试点
县工作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对全县村级领导干部以及具有高、初中文化程度的35岁
以下的青年农民轮训一遍,使其掌握2~3项农业实用技术,并辐射带动全县14万青年
农民全面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为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培养后备人才,增强后劲。至2000
年12月,培训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充分利用省、地、县配套资金为县教学基地设立
了培训教室、 档案室、微机室、教材库,配套了微机、教材等教学设备,为6个重点
乡镇教学基地购置了电视机、放像机、教学光盘等电教设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
同时,从全县16~35周岁的青年农民中选出4200名青年农民进行短期培训,其中县级
班600名, 乡级班3600名,设有蔬菜、果树、植保、兽医、桑蚕等10个专业、84个教
学班。从中择优选送50名学员进入农业中等院校接受系统培训,3个重点乡镇的120余
名优秀青年被推荐接受中专学历教育,3000名学员获得绿色证书。全县建立县培训基
地1处、实习基地1处,乡镇培训基地21处、实习基地3处,扶持发展专业村105个,科
技示范户2.1万户,辐射带动10万名农民运用科技致富。

(王月琴)

【中棉所山东生态实验站在惠民县成立】 2000年8月12日,山东中棉棉业有限责任公
司暨中棉所山东生态实验站在惠民县成立。国家农业部、山东省农业厅领导为公司揭
牌。 来自全国10余个省60多个县的400余名棉花生产、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出席了庆
典并参加了现场观摩会。
山东中棉棉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与惠民县良种棉加工厂共同
发起成立的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公司依托中国
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科技、人才优势和惠民县良种棉加工厂的生产管理技术优势
和雄厚的资金实力,通过强强联合,致力于高科技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为主线产品的研
究、 开发、生产与经营事业。在公司10多名工作人员当中,有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
级职称3人,工商管理硕士1人。董事长韩长胜曾荣获“全国三年治理棉铃虫先进工作
者”“中国当代企业最佳形象”“滨州地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中国农业科学院
棉花研究所惠民生态实验站挂靠山东中棉棉业有限责任公司管理。

【构筑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惠民县抓住山东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新机遇,从2000年
开始,确立了以孙子故园、魏氏庄园两处项目综合开发为突破口,实施旅游业带动的
新战略。新的一年刚刚开始,惠民县便开始从规划着手,聘请山东旅游工程设计院专
家为孙子故园制定了新的总体规划。为确保新规划更加完善,聘请了中国军事科学院、
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旅游局、山东大学等单位二十余名专
家、领导对孙子故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审,认定该项目切实可行。同时对魏氏
庄园也提出科学完善的保护措施。山东省政府有关领导也专门听取了滨州地区行署和
惠民县政府关于孙子故园开发建设问题并做出重要批示。 6月份,受省政府委托编制
《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世界旅游组织专家专程考察了孙子故园和魏氏庄园,
在年终经国家旅游局专家评审组通过的该规划当中,孙子故园和魏氏庄园作为旅游景
点列入全省第八号旅游区。为把以两处景点作为龙头的旅游业培植成为全县经济新的
增长点, 惠民县组织专门课题组编出《“2000-2020”惠民县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和总
体规划》,详尽描述了全县近期与远期旅游产业目标、发展思路、资源开发、专项产
品设计、交通设施及环境建设、产业体系建设、市场开发等一系列原则与步骤。此外,
山东省政府划拨了上百万元专项资金启动孙子故园二期工程建设,国家文物局加大了
拨款额度投入魏氏庄园保护、维修,香港迅捷集团斥资2500万元实施孙子故园周边开
发,资金的注入拉开了实施产业规划,推动惠民旅游业升温的序幕。

(孙兵)

【山东光远中学成立】光远中学是以我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原中顾委委
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先生名字命名,并由其亲笔题写校名的滨州地区第
一家县级国办民助性质的寄宿制学校。
2000年7月, 惠民县教委副主任兼职教中心主任刘振庆,为探索聚集社会力量办
学的路子,在经过多方考察的基础上,决心利用县职教中心闲置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
楼创建一处新型学校。学校成立之初,在资金、师资、教具都没有的情况下,从零做
起, 艰苦创业,筹资、聘师、宣传、招生、拆迁、建设同步进行。首先从140名应聘
教师中择优录用了18名教师, 与从县职教中心调拨的5名教师组成光远中学第一批教
师队伍,并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筹建工作中。教师们自己动手,清理校园,整修校舍,
购置安装教具。 学校成立第一年就招收学生240名,设小学五年级、初中三年级各一
个班,初一、初二各两个班,班额40人,每生收学费3600元,生活费2000元,发展基
金1000元,累计吸引聚集教育投资330万元。
光远中学以“眼光放长远,志当存高远”作为校训。在管理上实行校长负责下的
全员聘用制,教师管理企业化,学生管理军事化,教学设施现代化。在教育思想上学
校追求提高总体教学质量,注意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学校实行小班额教学、导师导生
制、分层帮教和因生施教,突出计算机、英语、普通话、书法教学等十大办学特色。
在教学装备上学校实行高起点原则,首期为每位一线教师配备了计算机,每间教室都
配有闭路电视、空调、内线电话。并逐步实现现代化配置。在2000年底全县统考中,
光远中学初二数学获全县第一名,初三化学获全县第二名,初一英语获全县第三名。
学校在努力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还非常注意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利用学生课余时间
创办了音、体、美兴趣小组。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学校创办了英语广播站,
并聘请外籍教师上英语口语课。在生活上,学校为学生配备了生活指导老师与学生同
吃同住。学校实行统一食宿,教室、宿舍、餐厅的供暖、降温、供水、洗浴设施配套。
在饮食上,学校还为学生食堂聘请了营养师,根据学生青春期生理特点实施“学生奶”
计划,并按膳食平衡原则合理安排三餐,使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
至2000年底, 学校拥有教学楼122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1390平方米,新建654平
方米的餐厅。并设有图书室、实验室、计算机室,配备计算机63台,闭路彩色电视机
6台。 初步形成了设备一流,教学手段先进,管理体系科学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型
中学。

【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2000年,惠民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将惠民县土地资源优
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农业综合开发列入全县“八大”工程之一。为确保农业综合开
发工程的顺利实施,制定了《农业综合开发管理办法》《惠民县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
金管理办法》及2000年农业综合开发田间工程框架实施方案。在治理措施上,打破条
块分割的旧框框,按流域水系实施规划,连片治理,综合开发。在工程质量标准上按
高效农业的示范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质量标准、
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在资金管理上,严格落实“财政资金管理办法”,保证了开发
资金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杜绝了资金挪用现象。年内,全县共出动劳力20万人,
动土方175万立方米, 完成沟、 路、渠、林方田配套工程3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治理
2.5万亩。建成良种繁育基地0.15万亩,科技培训5000人次。建成冬枣密植园0.1万亩。
林木覆盖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26%。 作物复种指数由原来的1.35提高到2.0。回收农
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160万元,归还地区财政175万元,还款率100%。

(王剑)

【劳务输出红红火火】自1993年惠民县成立了全省第一家由政府兴办的县级劳务合作
公司以来,全县21个乡镇当年建立了劳务服务站,劳务输出工作越来越红火。为规范
县劳务市场的管理,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关于实行
以资代劳免除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公益性劳动的通知》《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
的意见》《劳务输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明确了劳务输出的管理办法、工作程
序和优惠政策。为将全县对外劳务输出纳入统一管理,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筹资10万
元,建成了100平方米的劳务服务大厅,配备了计算机和大屏幕电视。开通了“168”
劳务服务热线。设立了劳务信息网站,并建立了劳务信息数据库,实现了与全国各大
劳务市场的信息交流。 惠民县劳务输出公司已与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的150多家大型
企业集团建立了相互信任关系,涉及电子、服装、食品、运输、民航、海运、物业等
十多个行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劳动局、上海市外来劳动力管理中心把惠
民县确定为劳务合作基地。在劳务输出工作中,正确处理务工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的
关系,把维护务工者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在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前,对用工企业进
行实地考察,并协助劳企双方签订劳务合同,到用工单位所在地劳动、公安、卫生等
部门备案,并办理有关证件,确保务工人员的经济、人身合法权益。近年来,劳务输
出已成为惠民县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自1993年至2000年底,全县共向外输出劳动力
3万名,占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40%,外出务工人员每年为惠民县增加收入1.2亿元。

(李元新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