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7&rec=109&run=13

【概况】 2000年,滨州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
长1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3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30.5亿元,
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78.13亿元,增长14%。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6.47亿元,
是“八五” 末的2.64倍,“九五”期间年均增长21.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07亿
元, 占预算的105.67%,增长21.81%;“九五”期间年均增长24.31%。全区地方财政
收入亿元县市达到6个, 其中邹平县突破2亿元。全区财政总支出完成15.79亿元,是
“八五”末的2.10倍,“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6.01%。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区财
政收支相抵,当年净结余72万元,连续第9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为保证财政预算执行中新增支出的需要,地委、行署在正确分
析全区财政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确保18%、力争20%”的工作
目标,由各县市自行确定具体的增收任务,并分解落实到征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加
强对财政收入情况的调度,强化农业税收和非税收入的征管,协助税收部门依法治税。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纠正地方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2
号) ,清理地方自行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年内,全区完成地方
税收收入8.91亿元,增长22.82%,高于非税收入增幅5.03个百分点。分税种看,与生
产流通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的税种增长较快,其中增值税(25%部分) 、营业税、企业
所得税分别增长29.40%、11.67%、82.85%,三类税种共增收1.77亿元,占地方财政收
入增收额的89.41%, 拉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73个百分点。分所有制看,非公有制
经济提供的税收增长较快。个体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提供的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
40.47%、 239.95%,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1.99%、14.66%,均超过了集体经
济11.59%的比重。针对旱灾减产及农业税计税价格下调造成的农业税减收的实际,在
全区开展了契税、耕地占用税专项检查,契税、耕地占用税收入分别比年初预算增加
269万元、630万元。报经省财政厅批准,对丰年虫卵开征农业特产税,生产环节税率
8%,收购环节税率5%,形成了新的农业特产税源。无棣县、博兴县、阳信县成立了农
业税收征收管理局,为农村税费改革后加强农业税收征管做了准备。

【大力支持经济发展】2000年,全区各级财政部门正确处理“吃饭”与“建设”的关
系,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发挥财政导向作用,大力支持经济发展。(1) 认真落实积
极的财政政策,全区利用国债转贷资金3499万元,国债补助资金1050万元,重点支持
城市基础设施、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建设。财政部门坚持按基本建设程序、年度投资
计划、年度支出预算、工程进度及地方配套资金同比例到位的原则,加强国债资金及
项目管理,保证国债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效益。(2)全区财政支农支出1.3亿元,重点
支持了无棣、沾化群众吃水工程和滨州气象雷达减灾防灾系统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了畜牧、水产、林果等多种名、优、特产品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开发,改善了农
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3)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积
极支持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到年底,全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国有企业194家,
占国有企业总数的42.2%;年内组建国有控股公司制企业97家,股份合作制企业82家,
县市属以上工业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101家,股本总额33亿元,其中国有股占54.7%。
坚持“有进有退、退而有序”的原则,在滨州毛纺总公司、滨州化工集团大胆探索国
有股减持的方式,盘活国有资产1亿多元。(4)把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改
造作为重点,全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5677万元、科技三项费用支出2377万元,引
导企业、银行、社会等多方面投资,重点支持了滨州印染集团“特宽幅纯棉抗皱免烫
精细印花装饰面料” 、 魏桥纺织集团“高档宽幅纯棉提花色织布”、渤海活塞集团
“轿车发动机活塞” 、滨州化工集团“30万吨/年重交沥青”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
场前景好、财政贡献大的重点项目建设,增强了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5) 为帮助
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3月份成立了滨州地区中小企业投资担保中心,到年底
共为10户企业担保贷款1320万元,促进了企业发展。(6) 落实国家一般贸易出口收汇
贴息政策, 拨付企业贴息资金392万元,促进了出口创汇的大幅度增长。年内,全区
实现出口2.79亿美元,增长58.5%,其中一般贸易出口1.14亿美元,增长126.6%。(7)
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通过落实中央、省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
全区民营经济业户、从业人员、增加值分别增长7.4%、15.4%、21.7%。(8) 及时筹集
和拨付粮食风险基金6000多万元, 促进了敞开收购等粮食流通政策的落实。筹资210
万元,帮助各县市新建一座仓容260~300万斤的粮仓,缓解了粮食企业仓容不足与农
民卖粮难的矛盾。认真落实中央储备粮划转为地方商品粮的政策,全区划转5.05万吨,
从9月1日起纳入商品粮超储补贴范围。

【保证工资和社会保障资金发放】全区各级财政坚持“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
严格按照“保工资、保稳定、保法定支出”的顺序,把保工资放在财政支出的首位。
下半年以来,各级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正常发放的意
见》(鲁发[2000]14号),实行工资发放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部门分工责任制,落实
各项政策措施。 在地直和阳信、 无棣、沾化、博兴、邹平县直及部分乡镇,先后对
492个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的1.87万人实行了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办法,职工工资由财
政直接拨付到定点银行,定点银行记入个人账户,职工凭卡(折)随时提取,单位不再
列支人员经费,既保证了工资发放,又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单位吃工资“空额”和滥发
奖金等问题。为解决乡镇欠发工资问题,在地区财政局进行乡镇工资发放情况调查的
基础上,由组织、人事、财政等10个部门组成调查组,开展了“乡镇财政改革与发展”
调查,研究精简乡镇机构人员、县乡财政体制调整、农村教育布局优化等方面的具体
方案。加强财政资金调度,对工资发放困难的乡镇增拨调度款,及时拨付专项转移支
付资金,调整完善县乡财政体制,乡镇工资发放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全区财政筹集下
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3453万元, 收缴企业养老保险地级统筹资金489万元,积极督
促企业负担和社会捐助的社会保障资金缴纳,保证了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
休人员养老金的正常发放,维护了社会安定。积极稳妥地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博兴、阳信、邹平、无棣已实现初步“并轨”,地
直和其他县市正在稳步操作。 至年底, 全区共有再就业中心89个,中心内下岗职工
4972人,比“并轨”前分别减少86个、4308人。按照国家、省《关于事业单位参加失
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12月份在地直启动了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制度。

【深化财政支出改革】2000年,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开展“支出改革效益年”活动,加
快财政支出改革步伐。(1) 继续落实中央、省关于除教育等极少数事业单位外,3~5
年内取消其他事业单位财政经费的要求,在安排年初财政预算时,区别不同情况,对
事业单位的经费进行了压缩。(2)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把教育布局调整、体制改
革作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工作来抓。在滨州教
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并入滨州师专,滨州农业学校、卫生学校和工业学校划归教育
部门统一管理工作中,严把财务关、财产关,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3) 制定
了《地直机关2000年政府采购目录》《政府采购工作程序》,建立了政府采购联络员
制度和中标供应商售后服务动态考核制度, 对地直95家行政事业单位1999年6月至
2000年4月执行政府采购政策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逐步扩大。
年内, 全区政府采购总额6079万元,节约资金760万元,节支率11.12%。其中地直政
府采购总额4916万元,节约资金587万元,节支率10.67%。

【加强财政监督管理】(1) 预算外资金管理。全区完成预算外资金收入7.96亿元,其
中地县级收入4.56亿元,乡镇级收入3.40亿元;全区完成预算外资金支出7.46亿元,
其中地县级支出4.01亿元,乡镇级支出3.45亿元。全区对预算外资金集中政府调剂资
金4342万元,其中地直1649万元,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在总结公检法、工商等14个重
点部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票款分离”办法逐步扩
大到地直所有收费单位和各县市。清理收费项目,实行统一编码管理,取消部门收入
过渡户,收费委托有关商业银行代收,代收银行按规定级次将代收资金划归财政专户,
有效遏制了坐支挪用预算外资金及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等违纪行为的发
生。制定了《关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集中征收管理的意见》和《地级行政事业性
收费和基金集中征收管理(试行)办法》,在地直首先将滨州化工厂等11家企业、地区
水利局等10家执收部门的15个收费项目纳入第一批集中征收的范围。认真做好彩票发
行与管理的移交工作,加强对民政部门发行的电脑福利彩票、即开型福利彩票和体育
部门发行的即开型体育彩票的监管,全年共发行1490万元,按规定提取社会福利基金
272万元,已上缴财政专户242万元。(2)财政监督检查。协调地区国税、地税、物价、
审计部门,制定实施了统一的财经执法检查计划,实行“一家检查、信息共享”制度,
既避免了重复检查,减轻了企业、单位负担,又提高了经济监督的整体效果。结合财
政监督内容和方式的转变,开展了公有住房出售收入检查,国有土地出让金检查,建
筑行业劳保费收缴、管理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医药购销活动执法监察,企业会计信息
质量抽查等多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依法进行了处理,帮助有关单位建章立制,整顿
了财经秩序。(3) 国有资产管理。到2000年底,全区办理产权登记的行政事业单位国
有资产37.82亿元,企业国有资产49.07亿元。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在企业改
组改制过程中严把改制方案论证、清产核资、产权界定、资产评估、资产处置和产权
转让收入监缴等重要环节,并主动为企业改组改制提供政策指导和业务咨询,加快了
企业改组改制的进度,促进了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从加强国有股权管理入
手,认真审核了渤海活塞集团等拟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设置方案,积极鼓励上市公司
利用优质资产配股,帮助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5.62亿元。为防止“地改市”
和机构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 对地直86家行政事业单位1998年至2000年6月的国有资
产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检查面达51%,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国有资产处置申
报审批制度管理,试行国有资产保全责任制。(4) 会计管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
等多种媒体,深入广泛地宣传新修订的《会计法》。组织了“建行杯”滨州地区第三
届会计知识大赛, 选拔4名选手参加了全省会计知识大赛,获得第4名,其中1名选手
被省选拔参加全国大赛。加强新《会计法》知识培训,举办会计人员培训班60期,培
训7000余人;举办单位负责人培训班20期,培训800余人。以上措施,为新《会计法》
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11月份,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了“会计优质服务月”活动,期
间开展了争创“会计优质服务先进集体”“会计优质服务先进个人”“会计行业青年
文明号”及“会计服务与经济管理”有奖征文活动,促进了新《会计法》的实施,会
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完成了第四次会计人员普查工作,全区共有会计人员1.2万人,
根据普查结果建立了全区会计人员数据库,为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会计工作
水平打下了基础。(5)住房资金管理。沾化县从1月份起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至此在
全区范围内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至年底,全区缴交住房公积金单位1061个,缴纳
住房公积金人数7.18万人, 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1.1亿元,按单位统计住房公积金归
集率62%。 除惠民县、沾化县外,地直和其他县市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补贴理入
工资,企业参照执行,执行标准为:地直于7月1日起由18%提高到25%,提高标准部分
于2001年1月一次性补发;邹平县和博兴县25%、滨州市18%、阳信县10%、无棣县5%。
(6) 债务管理。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申请到中央
专项贷款2.35亿元,严格执行《山东省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专项贷款使用管理办
法》和《山东省清理整顿供销社社员股金会专项贷款使用管理办法》,按照统借统还
的原则,与县市政府签订转贷协议,及时拨付资金,并建立跟踪检查制度,严格贷款
使用范围,确保专款专用,保证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和供销社社员股金会的兑付需要。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1)全区各级财政部门以实施“五项工程”(保工资、保稳定,
大力实施“民心工程”;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大力实施“强优工程”;全面推行政
府采购,大力实施“阳光工程”;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规范财政执法检查,大
力实施“环境工程”;强化服务,转变作风,大力实施“形象工程”) 和落实“四项
承诺” (正常经费拨付,保证每月10日前将分月预算款项拨付单位;下岗职工生活保
障金保证每月18~20日单位随到随拨; 事业、企业单位养老保险金,保证每月5日前
经办机构随到随拨;对违反财经法纪的社会举报在10天内查处,并向举报人反馈) 为
主要内容,深入扎实地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2)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把手负责
制,在全区财政系统逐级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纠风工作责任状和财政执法责任书,
形成了“一岗双责”的运行机制。(3) 制定了《地级财政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
规范了财政账户的设置。(4) 完善内部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聘请社会特邀监督员,
定期向社会发放“廉政反馈卡”“优质服务测评卡”和“评选优质服务科室和优质服
务岗位考评表”,认真参与“行风热线”活动,及时发现、解决财政工作和队伍建设
中存在的问题。(5)通过竞争上岗择优任用5名副科级干部,在地区财政局首开公开选
拔干部的先河。2000年,在全区行风评比工作中,地区财政局连续4年保持了前3名的
好成绩,获得“纠风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地委、行署评为“十佳优质服务单
位”“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二五’依法行政先进
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被国家体育总局表
彰为“全民健身宣传周先进单位”,被省委宣传部表彰为“理论教育先进单位”。

(巴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