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6&rec=85&run=13

【概况】1999年是国务院确定纺织三年扭亏脱困工作的关键年,全区纺织行业紧紧围
绕压锭、减员、扭亏三项任务,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在4万余名干部职工团结一致、
奋力拼搏、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到年底,全区纺织工业社会口
径统计,共有重点企业28家,其中大型企业12家。全区共拥有棉纺环锭76万枚,气流
纺1.65万头,普通织机1.4万台,无梭织机1148台,精梳机314台;年印染生产能力达
1.5亿米; 针织与毛巾类折用纱能力年达6000吨;拥有毛纺锭1.82万枚,粗纺呢绒生
产能力年达150万米;针织与梭织服装年生产能力600万件。
实现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明显提高和效益的大幅度回升。1999年,全区列入全省预
算内293家纺织企业统计中的19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9.05亿元,同比增长24.05%,
总额占全省16.39%, 居第一位;实现利税3.81亿元,同比增长37%,占全省利税总
额的21%,居第一位,其中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65.8%,占全省利润总额的30%,
居第一位;人均利税10244元,全省平均在5000元/人以下,居第一位;亏损企业1家,
亏损面5.26%,比全省低20个百分点;两项资金占用4.18亿元,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
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比重32%,低于指标(38%) 6个百分点。年内,各项重要指标均
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产销形势趋好,出口持续回升。进入第二季度,纺织市场形势因国家各项扶持政
策的逐步到位而明显好转,并开始保持了销大于产的良好局面。到年底各大类纺织品
生产量比上年同期增幅均在10%以上, 总产量跃居全省17地市前列。 其中,纱总量
10.7万吨居第一位,布总量3.2亿米居第二位,印染布总量1.2亿米居第三位,粗纺呢
绒产量191万米居第一位,针棉织品折用纱0.72万吨居第四位。产销率达到101.93%,
高出全省(97%)5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54亿元,同比增长10.3%;
完成出口交货值16.71亿元, 同比增长13.67%,高出全省平均增长5个百分点,出口
交货值在全省同行业中居第三位,占全区工业系统出口交货值的80%以上。
压锭工作进展顺利,争取了国家配套政策。到1999年12月18日,省下达滨州地区
的压缩落后棉纺能力的任务提前完成,两年压锭6.25万枚。在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
关心支持下,国家给予的压锭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压锭财政补贴(300万元/万锭)
按进度计划如数拨付到企业。列入国家第三批财政贴息技改专项计划的两个项目 (滨
州印染集团和滨州市针棉织品集团公司),共计投资3.8亿元;一个非试点城市纺织行
业结转及批准的兼并破产项目,一次性核销了1493万元。争取了压锭提前退休政策的
衔接和落实。滨州地区纺织工业局被国家纺织工业局授予“全国纺织突破口工作先进
集体”的荣誉称号,分管副局长侯毅获“全国纺织突破口工作先进个人”。
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纺织队伍保持了基本稳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
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增强,企业多元分流、再就业机制也逐步形成。到年底,
全区纺织累计下岗职工2356人,已分流安置、进再就业服务中心人数2151人,占下岗
职工的91.3%,基本生活保障金得到足额领取,使职工队伍得到基本稳定,为进一步
开拓新项目、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再就业争取了时间、空间。
年内,全区纺织行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山东魏桥纺织集团被授
予全国纺织行业先进集体, 王延平、侯爱英、薛丽芳3人被授予全国纺织行业劳动模
范;滨州印染集团、滨州针棉织品集团被授予全省纺织行业先进集体,吕纪文、刘曰
星、郁有国、周会、李红俊、冯向红6人被授予全省纺织行业劳动模范。

【企业改制取得进展】1999年,全区纺织行业提出了深化改革要在外转体制、内转机
制上下功夫,真正达到盘活有效资产,促进企业发展,增强效益的目的。在地委、行
署、经贸委、地直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和全力支持下,各大中型企业的改制
工作取得显著成果。⑴滨印集团公司经过两年多反反复复、不懈的努力,争取了与中
国华诚集团公司的合作上市,滨州市针棉织品集团公司作为股东企业之一也积极参与
了合作,1999年8月得到了国家证监委的批准,按规范要求经营运行8~12个月,即可
正式上市。⑵合资、合作。继1998年12月山东锦绣纺织集团与香港华润纺织有限公司
合资经营后,1999年初,滨州一棉剥离出生产经营性有效资产与魏桥纺织集团合作,
实施魏桥集团控股经营。改制后的滨州华润纺织有限公司和滨州魏桥纺织有限公司轻
装上阵,加快内部机制改革的步伐,强化企业各项管理,进一步适应了市场的需要,
使经济运行实现了良性循环,进入市场经济的快车道。全年,滨州魏桥和滨州华润实
现销售收入分别增长59.64%和17.40%;利税分别实现2842万元和2529万元;利
润分别完成1886万元1366万元,为全行业扭亏增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年底,惠民棉
纺织厂完成了与香港华润公司的合作经营,组建了惠民华润纺织有限公司,并于1999
年12月正式挂牌运营。 ⑶收购兼并、股份制改造。3月,滨州市针棉织品集团公司整
体收购了原滨州市织袜厂, 解决了200余人的就业问题,并利用其相邻的地理位置优
势,新上建设项目。滨州毛纺织总公司在地委、行署、经贸委和地区改革领导小组的
指导下,组成了强有力的工作组,经过慎重、细致、周密的工作,年底前确定了对所
属金昌公司多元投资的股份制改制方案,并进入了实质性操作,为总公司的深入改革
积累了经验,打好了基础。到年底,全区纺织工业企业改制面已达到80%以上。

【技术改造步伐加快】1999年,全区纺织行业已完成或正在运作中的续建、新建技改
项目共有10多项, 当年完成技改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22.5%。⑴能源、基础设施
投入。 魏桥集团新建4.5万千瓦热电项目,于国庆50周年前夕正式投产运转。山东亚
视集团扩建的7000平方米厂房年内投入使用。滨印集团“替代进口服装面料”专项,
完成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厂房扩建实施阶段的工作。 惠民二棉投资700万元新建8000平
方米厂房,为调整生产格局和纺部改造项目的实施创造条件。⑵高新设备投入。魏桥
纺织集团1779台(其中164台喷气、100台箭杆、70台片梭)织机改造项目年底前完成。
滨魏公司新增6套精梳机, 使精梳纱比重达40%。山东亚视集团投资2500万元引进36
台日产3400毫米特宽喷气织机项目,年内安装调试完毕进入正常运转,开始生产高档、
高附加值的服装面料。 锦绣集团投资60万元,新上56英寸布机100台,初见成效。滨
州华润纺织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 引进台湾产大雅双浆槽浆纱机一台,新上经纬纺
机产气流纺纱机一台; 惠民棉纺织厂“中试” 一万纱锭项目,已完成5000枚,投资
250万元。 ⑶高科技项目投入。滨州华城科工贸总公司的“禽霍乱蜂胶疫苗”高科技
生物技术项目,投资1600万元,通过国家级项目验收,并投入生产。

【加快科技开发增强竞争实力】1999年,全区纺织行业立足结构调整,围绕新产品设
计、 新原料的开发利用、功能性整理、发挥引进设备的先进技术性能等4项重点开展
工作,加快了技术创新和科技开发。滨州印染集团根据国内、外市场均存在高、中、
低三个层次需求而确立的“市场层次论”,作为企业的一项品种结构战略,最大限度
地开发了各个层次需要的产品。既保持了非洲人民传统消费纺织产品“仿腊印花布”
年销售3000万米的稳定渠道,又开发了利用绿色纤维(“天丝”产品)深加工,结合酶
处理和机械协同作用的后整理工艺生产出高档仿真丝面料去占领欧美市场。新开发的
“纤维素酶处理棉织物”产品获国家级新产品,增值税返还26.5万元;“腊仿花布”
获省级新产品,增值税返还8万元。滨州毛纺织总公司在已开发的“变性羊绒大衣呢”
并连续获省级新产品(1999年获得返还增值税148万元) 和国家级新产品的基础上,年
内又研织了高支超薄型呢绒,试投放市场便对消费者和客户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沾
化棉纺厂与青岛大学协作开发的“防缩免烫山羊绒衬衣面料”列入山东省技术创新项
目。山东亚视集团和滨魏公司相继开发了高支高密贡缎系列产品;亚视和滨印均开发
并保持了一定市场份额的特宽阻燃装饰布产品;惠民棉纺织厂开发的烧毛、高密丝光
产品都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强化质量管理】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提高产品质量和经
济效益, 深入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5月,召开了全区纺织工业优秀QC、现代
化管理成果发布评审会,有16个成果获奖,其中QC成果15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
三等奖2个; 现代化管理成果1个,获二等奖。推荐上报省纺织厅成果9个,被评为一
等奖2个(滨魏公司和惠民棉纺织厂各1个) ,二等奖7个(惠民二棉1个,亚视集团、沾
化棉纺厂、无棣棉纺厂各2个) 。同时,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取得可喜进展,滨
州针棉集团、滨州华润2家企业获得ISO9000质量认证证书,为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取得了质量信誉和通行证。年内,全区纺织企业棉布出口合格率达到94%,印染布出
口合格率达到97%,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95%,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90%。

【全力开拓市场】1999年,全区纺织行业抓住东南亚经济复苏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家
出口退税率提高、鼓励出口奖励政策,以及棉价与国际接轨后品种结构的及时调整时
机,有配额分配计划的企业主动争取上级主管部门一定的配额倾斜,实现增效2000万
元以上,在全国纺织出口同比持平的情况下,滨州地区纺织出口增幅实现13.67%。
同时,全区纺织行业积极参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协调并推动棉纺织企业进入棉花
市场, 区内有滨州市针棉织品集团和环宇纺织集团2家棉纺企业获得经营资格,为棉
纺企业向前延伸走产业化结构调整,实现一条龙产品开发铺平道路。

(张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