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6&rec=36&run=13

【概况】1999年,全区人事编制部门坚持人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按照
年初确定的“推进一项改革,实施两大工程,建设三支队伍”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
各项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搞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为全区经济
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事人才保证。
一、以开展“三讲”教育和“干部素质提高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人事干部
队伍自身建设。⑴认真实施“三讲”教育,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地
委的部署和安排, 地区人事局自1999年11月2日开始,在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
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通过“三讲”教育,
初步解决了局党组及党组成员、县级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干
部职工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各项人事编制工作的开展。⑵深入
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学习活动,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为抓好各项学习活动,结合
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把每周四下午定为以支部为单位集体学习政治理论
和业务知识的时间。要求大家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特别是
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和江泽民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同时刻苦钻研本职
业务,精心研究人事政策法规,提高依法行政和执行政策的水平;认真学习行政管理
知识,增强科学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努力学习微机、法律、市场经济、金融管理等
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⑶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转变作风,提高效率。进一步
健全完善了本局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较好地约束和规范了全体工作人员的行
为。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使用文明用语,热情接待来访办事人员,形成立说立行、马上
就办的作风。⑷加强纪律监督,促进廉政建设。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认真执行组织人事
干部若干行为规范,山东省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本局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有关廉政纪
律,自觉维护党的干部人事工作方针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严格实行政务公
开制度,继续聘请人大、政协、纪检、组织等部门的有关领导担任政务监督员,加大
了社会监督力度。
二、加强机构编制和人事计划宏观管理,认真抓好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各项准备工
作。⑴机构编制管理进一步加强。按照地委、行署的有关指示,在不增加行政编制的
前提下,对交通、反贪局以及地区驻外办事机构等少数部门和单位的机构设置进行了
调整。按照全省中小学机构编制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的要求,与教育、财政部门联合
组成核编小组,对县市乡镇各学校的教职工编制情况进行了认真考察测算、核定。经
地委、行署领导同意,制发了滨编[1999]6号文件《关于暂停新增机构编制的通知》,
冻结了党政群机关和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开展了事业单位年检工作,全区
2848个事业单位中已有2499个办理了登记手续。与行署办公室、地委组织部联合组成
考察学习小组,赴德州、聊城、淄博、东营进行有关机构改革和人员轮岗分流、清理
清退等方面的调研活动,并及时向地委、行署写出了调查报告。在行署有关领导的带
领下,与有关部门的领导一起赴青岛考察了解工业各经济主管部门机构改革及市委各
工委设置运作情况,并起草了考察报告。借鉴青岛等市地的经验,地委批准成立了地
委经贸工委。⑵人事计划管理成效显著。经行署领导批复后,冻结了机关事业单位人
员的调入。坚持工资基金月审核制度,加强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使各级机
关、事业单位的增人势头得到有效遏制。1999年,地直机关事业单位因任命、统配、
调配等原因共增加各类人员529人,比上年减少了39.7%。
三、以人才服务和引进国外智力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步伐。
⑴人事代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在大力宣传人事代理制度的基础上,变“坐等代理”
为“主动上门”服务,广开渠道开拓代理业务。进入地区人才市场实行人事代理的人
员达到了410人, 单位代理20家。一年来,共为65名代理人员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为
符合条件的184人调整了档案工资, 并完成了77名流动人员的户籍管理工作。⑵引进
国外智力工作扎实开展。继续把引进国外智力作为服务经济建设的着力点,遵循“巩
固、完善、提高”的工作思路,突出农业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全
年共完成引智项目50个。促进了滨州地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引智信息
网建设,实现了与省引智办及兄弟地市引智部门在引智数据和信息方面的资源共享。
⑶人才开发培训工作取得新成绩。继续在人才开发培训工作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
的办法,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与大中专院校的联系,积极为全区培养“永久牌”人才。
与往年相比,在办学层次、规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增大了本科层次的培
训比例。
四、以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促进干部队伍建设为目标,努力深化各项人事制度
改革。⑴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完善。完成了全区公安系统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的任务。
采取按编制过渡的办法,即有多少编制就过渡多少公务员,超编人员待过渡的办法,
完成了除无棣县以外其他六县市公安系统人员过渡公务员的工作。为进一步规范全区
国家公务员的行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国家机关的整体效能,向全
区国家公务员下发了《山东省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学习手册,为地直政府机关工作
人员制发了统一的工作名牌,对促进各部门转变工作作风,推行政务公开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⑵年度考核和奖励表彰的激励机制已经形成。认真组织实施了全区党政群机
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工作。全区应参加考核人数8.19万人,实际参加考核8.12万人,
占应参加考核人数的99.06%;其中优秀等次8750人,称职合格等次6.96万人,不
称职、 不合格等次34人,未定等次的2807人,被告诫2人。严格制定表彰申报制度,
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奖励工作。在全省开展的“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中,坚持民
主公开的原则, 广泛听取意见,严格按评选标准评选出9名模范公务员候选人。会同
有关部门,推荐国家或省表彰的先进集体29个,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各类记功人
员共计145人, 并与地直有关部门一起,对在各行业、各部门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
先进个人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和表彰。在全区开展了“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评选
活动,共向地委、行署推荐71人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机关工作者)”人选。⑶职称
制度改革力度加大。制发了《关于全面推行竞争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通知》,在地区
环保局、地区人民医院、滨州农校等单位开展了竞争上岗试点工作。在职称评审工作
中,共收到高级职称材料896份,经过资格审查和中评委推荐评审后报省高评委791份;
对收到的2796份中级职称材料,在严格的资格审查后报送各中评委进行了评审。经过
积极申报,全区又有4人获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名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中国工程院院
士有效候选人, 7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⑷人事考试工作运转正
常。共完成13类人事考试的报名受理及考务组织工作,涉及各类人员1.01万人次。工
作中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进一步提高了人
事考试的信誉。⑸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完成了省人事
厅举办的“一推双考”县级干部任期培训班、省农业厅举办的大棚蔬菜技术培训班等
班次的学员选调工作。精心组织了“创业与成功”培训的考试、阅卷与合格证发放工
作,开展了继续教育证书的验证工作。在认真总结以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与省
行政干部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业余大专、本科班。
五、以服从大局、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妥善做好各项热点、难点工作。⑴军转
安置、毕业生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在军转安置工作中,认真贯彻全省军转安置工作会
议精神,落实中办发[1999]15号文件及上级的各项安置政策规定,妥善安置了省分
配全区的203名军转干部及76名随调随迁家属, 基本实现了军转干部的工作、团职干
部的职务、随调家属的工作、全迁户的住房“四个落实”,做到了部队、接收单位、
军转干部“三满意”。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代行署起草了《关于认真做好1999年
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认真做好毕业生报到、派遣工作。1999年全区
生源计划约为4867人,共有3247名毕业生到地、县市人事部门办理报到手续,有1041
人被安排就业。⑵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及离退休费标准工作圆满完成。按照国办发
[1999]78号文件和省人事厅的要求,及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并采取了先算账补发
工资和离退休费,后办理审批手续的办法,使这次调整工资和离退休费标准工作进展
顺利,保证了9月15日前把新增工资或离退休费发到每个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手中。
⑶知识分子家属子女“农转非” 工作如期完成。共为156名知识分子家属子女办理了
“农转非”审批手续,解除了这些知识分子的后顾之忧,调动了他们投身经济建设的
积极性。⑷人事信访工作收效明显。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坚持领导接访日制度,及时
发现和消除信访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积极参与地委开展的“千名干部下访”
活动,努力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加强了与基层的联系。
其他各项工作,如干部的录用、调配、任免,工资福利工作,离退休干部管理,
公务员回避、轮岗、竞争上岗,信息宣传和调研,军转培训等,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推动了整个人事工作的顺利开展。

(崔宏图)

【机构编制管理进一步加强】⑴按照省编委关于在机构改革期间暂停增加机构编制的
要求, 经地委、 行署领导的同意,下发了《关于暂停新增机构编制的通知》 (滨编
[1999]6号)文件,冻结了全区党政群机关及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努力为
新一轮机构改革,创造条件,减轻压力。⑵根据地委、行署领导的有关指示,在不增
加行政编制的前提下,为有关部门和单位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理顺,健全了工作职能,
理顺了工作关系。审批成立了地区政府采购办公室、技术创新办公室、个体私营经济
合法权益保护办公室,增设了地区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科,改组地区交通局更名为地
区交通委员会、财税大检办更名为财政监督局和地区反贪局的升格。⑶按照省编委、
组织部、人事厅、省工商局(鲁工商人字[1999]85号)文件要求,圆满完成了全区工
商行政管理系统机构编制上交省管理工作。同时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地区医药局改组地
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地区卫生局药政、药检工作职能、机构和人员编制移交地区药品
监督管理局的有关工作。按照省编委《关于调整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
(鲁编[1999]2号) 文件和行署专员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对地直及县市原分别设在人
事、民政、卫生部门的机关人事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和干部职工医疗保险职能、机构、
编制和人员,会同有关部门整建制进行了移交。⑷为切实解决机构编制膨胀、减轻财
政负担,依据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定编标准,对地直卫生、公路系统13个事业单位进行
实地考察,合理确定了职责范围,核定了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内设机构及经费管理
形式,本着严格标准,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了认真考察论证和审批工作。⑸按照全
省中小学机构编制工作会议要求和《山东省全日制小学职业中学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
定》(鲁政办[1999]46号) 文件精神,于8月中旬与教育、财政部门联合召开专题会
议部署核编工作,并组成联合核编小组,对县市直和乡镇各学校的教职工编制情况进
行了认真考察测算,认真抓了核编工作。

(刘树峰)

【全区“双清”工作成效显著】全区清理清退临时人员和超编超计划人员(“双清”)
工作, 自1998年11月份开展以来, 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取得较好成绩。为加强对
“双清”工作的组织领导,地委、行署以滨委[1999]51号文件公布了滨州地区“双
清”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经反复调查摸底,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使用临时人员6254
人,代课教师2892人,借调人员1954人,超编超计划人员3910人,需清理清退人员共
计1.5万人,占1998年底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数的15.9%。根据全省乡镇精简分流人员
座谈会要求和全区乡镇应清人数占全部应清人数的58.1%的实际情况, 全区坚持以乡
镇“双清” 工作为重点,抓住不放。为总结工作,推广经验,8月份召开了各县市分
管书记、组织部长、人事局长、编办主任和地直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全区“双清”工
作会议。 地委组织部、地区人事局、编办先后于4月份和10月份,两次组成调查组,
深入县市、乡镇进行检查指导。对全区工作进展情况,地区采取每月汇报一次 (乡镇
单列) 的定期调度制度,做到掌握情况准确,指导及时有力。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
“双清”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县乡清理清退临时人员、代课老师、借调人员、超编超
计划人员分别完成应清人数的84.4%、 94.8%、100%和17.7%。惠民县委、县府高
度重视,于9月底率先完成“双清”任务。

(安儒民)

【人才资源开发取得新进展】 ⑴抓基础建设,强化服务手段。投资200多万元租赁、
改造装修了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滨州人才市场大楼, 设上下两个总面积约600平
方米的交流大厅;完成了与省人才信息系统的计算机联网,并配备了大型电子显示屏,
通过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结合,初步实现了人才信息资源的共享;配置了先进的
计算机及办公通讯设备,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水平;完成了人才市场大楼的信息综合布
线,为今后的智能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新滨州人才市场9月9日开放以来,服务水平显
著提高,辐射能力明显扩大。⑵抓机制建设,创新服务模式。面向社会,打破国有、
集体、个体等条条框框的束缚,把每一个用人单位、每一个求职者作为平等的服务对
象,吸引两个市场主体摒弃传统的择人、求职方式,走向市场;配合企事业单位用人
制度改革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人事代理为代表的新用人制
度,提供与人事管理相关的档案、工资、职称、户口等系列化服务,促进了人才管理
社会化。 1999年代理人数200人、保管档案1496份、毕业生就业服务1046人、办理辞
职和人才流动手续36件。⑶抓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以提高整体
国民素质为目标,信息优势与人才开发相结合,以市场为龙头组织、协调、指导社会
力量多形式开发人才;扩大培养数量与提高培育层次相结合,提高了人才开发的针对
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加强了与名牌院校的合作。共向省内外11所大中专院校的14个
专业送培学生564人。 其中:本科293人、专科154人。⑷抓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社
会氛围。依法规范社会中介活动,保证良好的竞争秩序,办理人才招聘广告审批98件。
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和各种有效宣传手段,广泛宣传人才工作政策规定,让社会认识市
场、清楚人才市场能够提供哪些服务,促进了找工作、聘人才到市场的良好社会氛围
的形成。1999年进场招聘单位达145家、求职咨询登记5534人次。

(董洪喜)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再上新台阶】1999年,全区共执行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
50项,聘请国外专家58人次,解决技术难题61项,随团派出17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
人员到国(境)外培训,主要指标跃居全省前列。经过地区人事局申请推荐,山东活塞
集团的“高性能活塞设计”项目被列为1999年度全省20个重点项目之一,执行情况良
好。推广旱育稀植水稻6000亩,协助有关单位引进美国大口胭脂鱼8万尾。1999年9月,
为山东亚视集团聘请的日本印染专家平田英司先生, 短短的7天时间,就成功解决了
长期困扰企业的“还原染料染色”问题,使该公司产品能够远销澳大利亚和西欧各国,
年销售收入增加25%以上。在来滨州地区的专家中,有2人获国务院颁发的“友谊奖”,
有3人获省政府颁发的“齐鲁友谊奖”。

(曹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