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关于滨州地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报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6&rec=184&run=13

2000年4月10日, 《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惠风化雨润民心--山东省滨州地
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纪实”为题,全面报道了滨州地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全
文如下:

惠风化雨润民心
--山东省滨州地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人民日报社记者胡健严泉兴

滨州地区地处渤海之滨,却是一个穷乡僻壤。到1997年,全地区六县一市中还有
两个省级贫困县、1个国家级贫困县。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近几年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1998年和1999年全地区国内
生产总值分别以13.8%和12.5%速度增长。去年,全区粮食总产257.64吨,创历史最高
纪录; 工业完成增加值、利润、利税同比分别增长14.8%、52.7%、34.9%,外贸出口
同比增长41.1%,均列全省第二位。地区财政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水土还是这方水土,国家的扶持政策也没有变,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这里
的人变了:守着贫瘠土地的群众不再怨天尤人,而是拼命苦干;身处劣势环境的干部
不再自怨自艾,而是努力开拓。“人心齐,泰山移”,活力都源于强有力的思想政治
工作。
实干得民心
现今许多地方,修建高大漂亮的机关办公大楼,作为塑造地方形象、展现自己政
绩的窗口,滨州地委的办公楼却显得那么简陋和不起眼。这座建于1970年的楼房,房
间狭小,墙皮剥落,冬天透风,夏天漏雨,已被认定为危房。他们不是没有钱建造新
大楼,而是要把钱用在“刀口”上。
滨州北部无棣、沾化两县濒临渤海。面对浩翰的大海,两县80多万群众却饱受无
水缺水之苦。地下400米以内无淡水,400米以下的水又苦又咸,并且高氟高碘,长期
饮用会令人牙齿发黄,脖子肿大。因为穷乡恶水,无棣县马山子镇石山村12年没有娶
进一个媳妇,5个内征兵没有一个体检合格的青年。
几届党委、政府都为百姓吃水想尽办法,但都未根本解决问题。1998年初新一届
地委、行署领导班子走马上任后,毅然决定,把多年筹集准备用作重建办公楼的2000
万元用来解决群众吃水问题。这一决定广播后,百姓欢呼,有的村还鸣放鞭炮庆贺,
许多村民到村委会、乡政府表示,只要能解决吃水问题,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物
给物。经过8个月的努力,共投资1.6亿元,完成了小开河引黄水利工程,百姓称之为
“幸福水工程”。该工程可扩大灌溉面积110万亩,增产粮食15万吨。
在国家和省委、省府的支持下,1999年,滨州地委、行署决定再勒紧“裤腰带”,
在这两县扩建水库,修建水厂,铺设管道,将自来水送到家家户户。经过半年奋战,
两县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
去年11月29日,正式通水。水通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欢腾。帝赐街村村民自发
抬出7面大鼓, 像过年一样跳起了秧歌,燃放了上千挂鞭炮。石桥村男女老少涌上街
头,孩子欢叫,大人流泪。自通水后,这个村娶进了3个媳妇。
吃水工程是一项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它如同一座连心桥,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心
紧紧连在一起, 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孙家村86岁的张宝义老汉说:
“没想到快入土的人还能喝上自来水,这一辈子算是没白活! 还是共产党、社会主义
好哇! ”庞集村一位农民诗人在村头总管道口碑上撰文:“党之恩情兮,暖如春;…
…利民当今兮,惠子孙;饮水思源兮,勿忘打井人。”
整风暖民心
吃水工程顺利建设和引起的巨大反响,深深震撼滨州各级干部的思想:只要有人
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赢得人民的依赖
和支持,已成为滨州各级干部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1997年12月28日, 新任邹平县委书记崔建平报到, 却进不了县委大院,因为有
200多名群众在县委上访。 在这一年,该县每三四天就有一起因干部作风问题而引起
的群众上访。1998年伊始,新一届县委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县委、政府机关工作人员
工作日中午禁止喝酒, 农业局长因单位职工中午喝酒而在县电视台上作了检查。从3
月份开始,每两周抽出半天,县直机关职工义务劳动,疏浚河道,清洁街道。群众们
看到了党委政府的权威, 觉得有了盼头。1998年2月到年底,该县未出现一起集体上
访事件。
1998年被滨州地委定为“干部作风建设年”。地委书记王宗廉说:谋事先谋人,
要发展首先要抓干部。领导干部行为端正,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像倍增器、加速器、放
大器那样释放出巨大效能,凝聚民心,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公安、交通、税务等基层站所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支干部队伍
素质不高,直接影响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1999年,滨州地委决定把干部作风建设向
基层延伸,开展基层站所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
“十个大盖帽,围着一顶破草帽”,是群众对少数基层站所工作人员只顾部门利
益,作风粗暴的辛辣嘲讽。滨州地税局禁止工作人员吃喝纳税户,规定系统内职工在
工作日中午无故不在食堂就餐罚款10元。任何人对税务工作人员有什么意见,都可寄
信给“滨州地区地税局局长信箱”,并且无须付一分邮资。
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乱办事,这是群众对基层站所工作人员又一强烈反映。沾
化县流钟乡流钟村原来电价不稳,电工收费想要多少就要多少。经过整改,供电所对
农村电费实行微机管理,限价收费,而且直接派人到户查电表,一切都让群众看个明
白。群众心里感到了温暖。
下访稳民心
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滨州地区变群众上访为干
部下访,开展“千名干部下访”活动。1999年5月1日开始,1395名干部背着铺盖卷,
下派到392个村、43个困难企业倾听呼声。
村民百姓开始并不太欢迎,觉得以往也多次有干部驻村,但都是“上午到,下午
走,中午喝顿酒”,是个包袱。下访干部面对这种情况,决定从办实事做起,解其所
难, 帮其所需。滨州市小营镇张道村人均只有一亩耕地,而村东却有120亩荒洼地闲
置了10多年。驻村工作组组织考察论证,决定投入10万元,进行“上粮下渔”开发,
整治了这片荒地。一位70多岁的老农听说后,抓住工作组成员的手说:“老八路的好
作风又回来了。”惠民县李庄镇邢东村有座桥涵突然倒塌,影响4000亩土地排灌。驻
村工作组全体人员义务劳动,并请来了地区施工队,只用一天就修好了桥涵。村民们
一致要求,将此桥命名为“公仆桥”。
惠风化雨润民心,村民开始信赖下访干部,说出了掏心窝的话,从基层组织建设、
财务公开到村庄规划、土地延包,共提出意见和建议6392条。下访干部把这些群众关
心的难题,一件件全部写进了人手一册《百姓日记》。
民情有了,还要知道民意。地委书记致信《滨州日报》,向全地区发出倡仪,开
展“振兴滨州隆中对”活动,鼓励各界人士直言上书,为建设滨州、发展滨州出谋献
计。
这项“上书”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地区干部群众关心滨州建设和发展的热忱,
人人争先恐后当主人,谏真言。短短3个月,就收到建设性意见800余条。滨州地委将
这些充满群众智慧的良言灼见分析研究,形成了《滨州地区跨世纪发展战略》“白皮
书”。
民情能上达,民意能采纳。滨州出现了人和万事兴的局面。
去年全地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县县被评为省、地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计划生育
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 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全区经济快速发展,涌现了一
批名列全国榜首的明星企业集团, 其中有6项指标居全国第一位的山东活塞集团,自
营出口居全国同行业第一的山东魏桥纺织集团,全国首屈一指的“绿色化工企业样板”
山东鲁北化工企业集团……
现在的滨州春风化雨,落地生花,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