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6&rec=14&run=13

县领导人员名单

中共县委书记刘致兴*
刘成文
副书记王力
王登祥
吕耀珍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菅继志
副主任宋延亭
张荣生
李兆锋
张忠望
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力
副县长边茂田
郭建新(女)
李福友
吕德章
商新生
劳炳尊
县政协主席张同祥
副主席毛秀兰(女)
张储英
颜景玺
赵文斗
郝思英
马玉清
中共县纪检委书记杨守岭

【县情综述】 阳信县辖6镇7乡,853个行政村,总人口42.6万人,县域面积792.49平
方公里,耕地4.6万公顷。1999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6.43亿元,比上年下降1.3%。第二产业14.40亿元,比上年
增长22.3%。第三产业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全县工农业产值35.4亿元,比
上年增长16.4%。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县狠抓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特色农业,综合
效益明显提高,农业总产值实现8.3亿元,比上年增长8.5%。粮食总产达到3.15亿公
斤,棉花9.5万担,优质专用小麦和抗虫棉已成为种植的主导品种。为提高水果品质,
开展了“鸭梨质量提高年”活动,全面推广鸭梨双层袋、深色套袋技术和病虫害综合
防治, 水果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以鸭梨为主的水果总产量达2.1亿公斤,比上年增
长11.2%,商品果率提高了30%;在全力开拓市场,狠抓销售的同时,投资2000多万
元建成恒温库50余座,延长了销售期限,鸭梨醋、鸭梨汁的生产能力也不断增大,初
步形成了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一体化格局。畜牧业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强化疫病
防治,保持了平稳的发展。蔬菜、水产、冬枣、桑蚕等特色产业有了新的突破。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加快,乡镇企业总产值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地毯、抽纱、
服装、工艺、不锈钢制品等优势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并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县上下始终把建立骨干工业体系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一
手抓现有企业发展,一手抓新增长点的培植,工业生产实现了速度、效益、后劲同步
增长。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
成产值8.3亿元,销售收入10.4亿元,实现利税618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6%、24.5
%和35.2%。依靠科技进步对现有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全县工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
投入3.61亿元,引进各类专利和新技术、新产品十多项,培植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
平的新增长点40多个。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营管理得到加强,采取抵贷返租、租赁
经营、资产出售、复合式改制等形式,对13家企业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盘活存量
资产7000万元,减少企业债务4000万元。
对外开放迅速扩大。县委、县政府把对外开放作为阳信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重
点,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年新批准成立三资企业7家,实际利用外资780.7
万美元。投资1300万美元的长威二期工程建成投产,以韩国、台湾客商投资为主的外
资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招商引资对经济的支撑和拉动力明显增强。外贸出口持续增长,
社会出口总值完成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1999年举办的第十届梨花会和在美国、
港澳、广东等地举办的一系列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条
件。
财贸金融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在加大财源建设力度的前提下,财政收入保持较快
增长。实现财政收入1.0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00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9%
和24.4%。 在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基本保证了正常支出,连续8年实现了
财政收支平衡。金融部门积极融通资金,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企业改革、
重点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9.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
11.1亿元。
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2400多万元,
建成各类工程346项, 高标准方田6万亩,动土600余万方。农村电网改造总投资6000
多万元, 建设110千伏安变电站1座,架设10千伏线路82公里,改造农村低压台区658
个。新建和改造道路52公里,总投资2600多万元。通讯设施总投资1300多万元,安装
电话6400多部,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县城和小
城镇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力推进各个领域的科技进步,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
的拉动。 县财政投入科技经费220万元,加强和完善了科技示范、推广、服务体系和
科技信息网建设。实施科技项目42个,其中12个获得地级以上科技奖励。农业以推广
优良品种为突破口,加大科技示范和推广力度,促进了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工业以
引进开发新技术和专利产品为重点,加快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使科技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达到48%。落实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1人,聘任高
层次技术经济顾问42人。坚持教育优先,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教育质
量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
护三项基本国策得到进一步落实,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6‰以内,计划生育率达
到98.1%。地方史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医疗卫生事业均取得新的成绩。

(史玉志)

【计划生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阳信县计划生育工作在上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计划
生育工作先进县的基础上,不自满、不松劲,咬定先进目标不放松,各项工作取得了
突破性进展,计划生育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各级党委、政府把计划生育工作列入了重要议程,为了抓好落实,县委常委实行
分片包干制。书记、县长亲自协调督促,县直各部门都把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当作应尽
的职责。县委宣传部、组织部、纪委、财政局、民政局、公路局、工商局、教委等部
门认真落实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在省、地的计生专项考核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计划生育工作队伍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通过体制改革,专业人员达到了249名,
其中大专文化的63人, 高中或中专文化的169人,占专业人员的83%。同时,通过举
办业务培训班,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在全县计划生育队伍中大力发扬
5种作风。 即求实务实、实事求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严于律己、秉公办事;严
谨专一、勤奋高效;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作风。为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服务质量和
加强思想建设,积极倡导10种精神。这10种精神是: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勇于负责、
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平等待人、团结拼搏、刻苦学习、勤政廉洁自律、争先创优精
神。通过开展上述活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计划生育“硬件”建设有了较大发展。1999年,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购置了先进的
B超和乳腺、心脏、胸透等诊断设备。乡镇财政投资400多万元,对乡、村计划生育服
务站、室和人口学校的房屋、设施进行了改造和更新。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系列
化服务全面展开,计生工作初步由管理型走向服务型。
基层基础工作更加巩固,村级计划生育自治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到1999年底, 全
县计划生育“三为主”合格村达到699个,计划生育示范村达到384个, 分别占全县总
行政村数的82.1%和45.1%。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发展到865个,会员发展到4.2万人。
计划生育“三结合” 帮扶项目1489个,注入资金25.82万元。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了10.98‰,女性初婚晚婚率达到了99.94%,晚育率达到了98.86%,人口出生统
计合格率为100%,均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

(薛玉珍 韩福田)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为适应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自1997年始,阳信县委、
县政府把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作为调整粮食结构的重大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⑴依托科技,选准对路品种。县农业部门主动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山
东农大、烟台农科所等科研院校的合作,聘请专家、引进品种,通过试验、示范,筛
选出适合阳信发展的PH85-16、 济南17、935031等优质专用小麦品种30多个,建立了
品种资源储备库,1999年成立了山东阳信科研实验站,为省内外专家进行品种实验提
供场所,确保阳信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⑵规模种植,商品
化生产。1997年选择基础较好的6个乡镇进行试验示范,每个乡镇种植PH85-16在5000
亩以上,总面积达到4.5万亩,总产1800万公斤。1998年种植15万亩,以PH85-16、济
南17为主,总产6000万公斤。1999年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种植总面积达到35万亩,
占到有麦面积的78%。其中济南17号25万亩、935031、PH85-16各5万亩。⑶农商联手,
优质优价,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在农民交售小麦时,由种子技术人员进行品种和质
量认定,由粮食收储企业进行加价收购,优质优价,以质论价。1998年、1999年粮食
收购部门以每公斤优质专用小麦比普通小麦高出0.16元左右的价格收购,分别为农民
增收288万元、960万元。⑷培育龙头,按产业化要求发展生产。1999年,由县农业局、
粮食局两家联合成立了山东阳信瑞泽优质麦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优质麦品种的引进筛
选、试验示范、良种推广、信息联网、技术培训、指导,并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与
各乡镇和农户签订优质小麦种植收购合同,同时,积极与省内外加工企业联系,扩大
销路。迈出了由政府行政推动向市场调节,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⑸加强领导,
搞好协调。县乡都分别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了关于搞好
优质麦生产的意见,有关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保障了优质麦生产开发的顺利进
行。通过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开发,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粮食收储企业普
通小麦的顺价销售,实现了盈利经营;农业种子部门通过繁育、精选、加工、包装、
统供等经营活动得到收益;促进了当地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拉长了产业链条;扩大了
阳信知名度,阳信的优质麦生产开发被农业部《种植业快报》刊登,在全国作典型介
绍,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大众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阳信优质麦生
产经验。1999年,阳信县被国家确定为全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

(尹立军)

【交通事业取得历史性突破】阳信县交通局从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在大力搞好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各项工作均取得突破性进
展。
1999年共投入资金2437万元, 新建、改建公路52.36公里。其中滨温路一期工程
阳信至流坡坞段12.2公里, 投资1000万元;流温路温水东线改建工程19.45公里,投
资1037万元;新建公路21.71公里,投资400万元。基本形成了以国、省道为骨架,县
乡路为依托,乡村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交通基础设施达到较高水平,取得了本县
历史性突破。至1999年底,全县通车里程已达939.23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
118.6公里。
进一步加大公路养护管理力度。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了“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区域管理”的县乡村公路三级养护的管理体制,各级实行了养护承包责任
制。交通执法人员加强路政管理,依法治路,维护路产路权不受侵犯,最大限度发挥
了公路交通在经济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年底公路好路率达80%以上,管理和养护经验
在全区推广。
交通行业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县交通局坚持履行政府主管职能,坚持依法行政,
强化对交通运输市场的行业管理,客运市场、客运出租市场、货运出租市场、汽车配
件维修市场和搬运装卸市场规范有序。1999年成立了以县交通局牵头的治理公路“三
乱”办公室,在县监察局、纠风办等单位的协助下,采用明察暗访等不同形式积极开
展工作,依法治理,不留死角,确保了全县公路无“三乱”现象。
进一步深化交通企业改革。经调查论证将原运输公司、交通工程开发中心、土方
公司等4个交通直属企业实施资产重组, 组建了阳信县交通工程运输总公司,扩大了
企业规模,优化了结构,依靠企业整体优势,开拓经营,全年实现利税150余万元。
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争创文明行业,全局上下形成了一种讲学习、讲
政治、讲正气的良好气氛和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行业精神。
阳信县交通局被命名为地级文明单位。

(程振春)

【电业总公司实现“双冠王”】阳信县电业总公司坚持“把管理作为两个文明建设最
佳结合点”的工作思路,抓管理,抓队伍,抓行风,创一流,荣获全县行风测评第一
名、全区行业管理综合考评第一名,继1995年以来实现了五连冠,年内实现“双冠王”。
阳信县电业总公司把实现行业作风的根本好转作为树立企业形象的大事,建立行
风举报奖励制度, 设立了20万元的奖励基金和举报电话, 接受社会监督;全面实施
“彩虹工程” ,组织发放彩虹条144件,广泛征求用户意见和建议,赢得社会的信任
和支持, 博得了客户的赞誉。一年间,群众组织庄户剧团给电业总公司送戏6场,送
锦旗20面。
阳信县是农电“两改”试点县。县电业总公司把农电网改造作为“利民工程”、
“一把手工程”、“精品工程”、“效益工程”的头等大事。总经理曲金博亲自挂帅,
亲自部署,及时解决农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对工程项目实行终身质量责任制,对每
项工程都建立了质量责任档案;网改前,注重做好改造工程的科学规划,认真分析降
损的收益;严格资金使用审批程序,对每项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审计和
监督,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滨州地区行署在阳信召开“两改”现场会,推广了阳
信农网改造,农电体制改革的经验。
阳信县电业总公司强化安全文明生产,坚持以安全生产为目标,以安全教育为先
导,以加强班组安全管理为基础,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关键,以严格执行规章制
度为重点,以安全生产重奖重罚为激励,全方位地强化安全生产,确保无特大事故和
重大责任事故, 送变电事故率低于部颁标准,输变电一类设备完好率100%。1999年
实现供电量1.2亿千瓦时,线损率完成2.75%,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雷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