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5&rec=59&run=13

【概况】1998年,全区农业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为重点,狠抓间作套种和
良种良法配套, 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两个目标。全区粮食总产249.6万吨,比
上年增长36.6%, 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总产6.06万吨、蔬菜238.14万吨,分别比上
年增长20.2%和13.1%, 种植业产值73.35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农民人均纯收入2
283元,比上年增加327元。

【科技培训全面开展】地区和各县市结合“农业科技推广年”和科技下乡活动,年内
举办各类培训班1705期,系统培训农业科技人员4332人次,培训农民60.8万人次,其
中“绿色证书”培训2.59万人。在强化面授培训的同时,分别与滨州电视台、地区人
民广播电台、《滨州日报》社联合举办“科教兴农”栏目,进行媒体培训,“两台”
共播出讲座58期、 报社刊登15篇,农村科技信息网播出8篇。与妇联系统组织的“十
万农家女学科技活动”成效显著,全区2000多名农村妇女参加了省里组织的《山东农
业十大技术》知识竞赛,有6名同志分别获省一、二、三等奖。

【科技攻关实现新突破】(1) 良种选育。地区种子公司把科研开发、争创名牌作为树
立企业形象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抓,年内承担了省、地小麦、玉米、蔬菜良种
选育项目5个,所培育的良种全部注册了“黑马”商标。鲁麦23号优系等4个小麦新品
种(系) 选育获得成功,具备了高产抗倒特性,已进入省区试;经过连续5代以上育种
材料筛选分离,已育成抗病、抗倒、优质、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特点的玉米新品种组
合10个,已在海南加代繁育,1999年进入省区试;全区种子系统引进病虫双抗棉花新
品种系20多个, 3个进入省区试,以中棉所29号为主的抗虫杂交棉制种技术和产业化
生产已趋于成熟;10多个蔬菜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已成规模,省科委下达的虹豆新品种
选育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已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具有滨州特色的保护地栽培新品种
--滨州圆茄,在省区试中以品质好、产量高、果色果型商品性好等特点,名列同类第
一名,已成为滨州蔬菜生产的拳头品种。(2) 高产攻关。滨州地区已建立起稳固的小
麦良种繁供种体系,玉米制种推行统繁联供,棉花生产以推广高产品种--抗虫杂交棉
为主,为高产开发打下了基础,邹平县小麦玉米轮作高产开发田,亩产粮食1288公斤,
玉米高产攻关田,亩产玉米801公斤,创造了区内粮食单产的最高纪录。惠民县1.5万
亩棉花高产开发, 亩产皮棉113.7公斤,创造万亩以上较大面积开发单产的历史最高
水平。(3)软课题研究。由地区科委立项,对“八五”以来全区取得的126项农业科技
成果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进步进行了量化研究,农业
科技成果转化率为34.9%, “八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7.09%,填补了滨
州地区一项空白。(4) 科技成果。全区共实施县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74项,总计增产
粮食12.3万吨,棉花0.92万吨,蔬菜23.4万吨,新增纯收益2.85亿元。年内结题并获
地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共28项,其中省丰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地区科技进步
(星火)一等奖1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5项。

【科技服务又上新水平】地、县市两级农业部门以“科技下乡”为主要形式,以开发
示范工程带动为手段,建立业务联系点293个,技术、物资服务示范面积210万亩,覆
盖1989个村, 直供良种2500吨、农药178吨、农膜250吨、化肥786吨。“一减双保”
(减少瓜菜生产中的化学用药量, 保护生态环境,保证瓜菜产品农药残留量不超国家
标准)工程实施面积18.5万亩,占全区瓜菜面积的23.9%,使无公害蔬菜生产向规模化
方向发展。 “沃土计划”的实施,改善了施肥结构,秸秆还田359.5万亩、测土配方
施肥484万亩、微肥施用面积290.5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71.6万亩、26万亩和30.5万
亩。N、P、K施肥比例达到1∶0.45∶0.25,化肥利用率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科技示范再上新台阶】以各类项目建设为支撑,发挥项目区资金相对集中、管理体
系健全、技术力量较强的优势,地、县市农业部门采取外引和自主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将先进适用技术在项目区进行试验示范。抗虫杂交棉制种、优质专用小麦、绿色食品
生产、“四位一体” (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将沼气池、猪舍、大棚、蔬菜等有机地结
合在一起,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的能源生态系统) 工程等科技示范都上了
一个新的台阶。 抗虫杂交棉制种3000亩,产种10万多公斤,价格高达76元/公斤;优
质专用小麦面积15.8万亩, 比上年增加15万亩。建设“四位一体”试点工程5处,建
设生物质气化站一处。以滨州农业高科技示范园为代表的各类示范园建设已发展到上
百个,占地近4万亩,已完成总投资6158万元,产值达1.4亿元。全区各类示范基地面
积53万亩,带动农户17.5万户,取得社会效益1.35亿元。

【全区农村经济管理趋于规范】(1)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突出两个特点:一是按中央要
求全部由以乡为单位改为以村为单位计提村提留和乡统筹费; 二是实行 “总量控制
(农民负担总额控制在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4%以内) ,一定三年不变”。1998
年全区农民负担总额(含以资代劳)为5.03亿元,人均167.91元,占1996年人均纯收入
的9.47%,其中,“三提五统”(“三提”指村级三项提留: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
“五统”指乡级五项统筹: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乡村道路建
设) 总额2.54亿元,人均84.82元,占1996年人均纯收入的4.78%,均控制在规定限额
(10.4%和5%) 之内。(2)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1997]16号和鲁办发[1998]1号
文件精神,把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认真做好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作为党在
农村的重点工作来抓,地委、行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的意见》,积极稳妥地整顿“两田制” (口粮田:按人口平均分配;经济田:招标方
式承包) ,依法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费管理,年内完成土地承包合同
的村占20%, 计划1999年春播前完成土地承包期延长工作,实现户户、地地有合同,
份份合同规范化。(3) 全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得到加强,行署办公室印发了《滨州地
区农村集体资产清理登记工作实施意见》,地、县市农业部门统一对工作人员进行了
专题培训,年底有三个县完成了登记工作,两个县基本完成。(4) 坚持“规范管理、
防范风险、控制规模、稳步发展”的方针,保证了农村合作基金会稳步发展。全区融
资余额为10.97亿元,投放余额8.26亿元。农村财务管理坚持乡镇“双代管”(乡镇代
管村资金、代管村账务) ,村村设立固定公开栏,7月和1月的5-10日为固定公开周,
狠抓六个规范 (统一办公制度、账务处理程序、代管制度、张榜公开制度、账表单证
据和检查制度) ,全区实行农村财务“双代管”的乡镇已达90%,90%以上的村建立了
民主理财领导小组,使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趋于规范。

【强化农业管理与执法】发挥农业部门管理职能和行业执法体系的作用,保证了农业
安全生产,维护了农民利益。以种子经营“三证” (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
证、检疫证) 管理和杂交种质量管理为重点,年内全区12家杂交种经营单位通过了省
年检,对140份《常规种子经营许可证》和100个代销证进行了年检,抽检玉米制种面
积5090亩, 品种12个;化验化肥样品84个,代表化肥4523吨;审批农药广告9个,安
排农药试验14项, 换发农药经营许可证487份。配合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积极开
展“打假保春播活动” 和“打假护农月活动”,全年共查处种子案件132起,检查农
药经营单位128个,查处违规经营农药品种175个,查封假冒伪劣农药20余吨,假化肥
128吨。

【夏蝗防治取得全面胜利】1998年境内无棣、沾化等县夏蝗大发生,面积之大、密度
之高为三十年来所仅见。 全区夏蝗发生面积45.8万亩,为常发面积的2倍多,蝗虫密
度为常发密度3倍到10000倍,最高密度达10000头/m2,为防治指标的5000倍。夏蝗大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上年秋残蝗密度高,面积大;残蝗发育好,产卵量大,越冬死亡
率低; 暖冬天气和春雨偏多等气候条件极有利夏蝗发生。5月28日全国夏蝗防治工作
会议在无棣县召开,农业部副部长白志健、山东省副省长陈延明及11个有蝗省市的农
业厅长参加了会议,为山东省和滨州地区坚决打好灭蝗战役带来了强劲东风。在省、
地治蝗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采取“先打点,后打面,先农田,后荒地,先高密度,
后低密度,先治早,后治晚”的治蝗策略和地面人工防治与空中飞机防治相结合的方
式,全区出动1800多人,调用飞机两架,使用机动车辆175部,使用农药184吨,累计
完成防治面积47.5万亩次,夏蝗发生区虫口密度全部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夏蝗防治
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马兴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