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5&rec=10&run=13

1998年,全区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初步统计,全区国内生产总值223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8亿元,增长13.4
%;第二产业增加值102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59.2亿元,增长13.7%。产
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7.7
%、45.7%和26.6%,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1998年,企业改制稳步推进, 全区乡及乡以上企业改制
1528家, 改制面达到86.7%;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有了较大突破,盘活和优化存量资
产8亿多元; 大中型企业改革取得新的成效,企业集团建设步伐加快,到年底已达60
余家。地区确定的八大企业集团健康发展;股份制改革进展顺利,股份有限公司在结
构调整、资产重组中发挥了“龙头”作用;“鲁北化工”配股成功,通过配股新增流
通股1800万股,从市场融资1.82亿元;运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职工持股会和原有
股份制企业增资扩股等形式,共融资4.15亿元,实现了行署确定的融资目标。流
通企业改革进展良好。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全年共组建专业合作社44家,使全区专
业合作社达到73家。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改革步伐加快。 全区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的373个,下岗职工
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多渠道安置下岗职工1.13万人,再就业率达60.4%,顺利完成年
初制定的再就业目标。养老、失业保障社会统筹覆盖面不断扩大,1998年末,分别占
全区城镇劳动者的71.5%和73.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稳步发展,全年共收取保
险费200万元,积累基金总额7500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
到13.79万户,从业人员29.25万人,注册资本7.8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21.9%
和23.4%。全区私营企业登记注册2993户,从业人员5.82万人,注册资本7.56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5.8%、22.4%和14.6%。全区私营企业集团发展到15个,专业
园区10个,专业村415个,比上年均有大幅度上升。个体私营经济纳税额1.31亿元,超
额完成年初制定的1亿元目标。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61.8
亿元,比上年增长13.4%。粮食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粮食总产249.6万吨,比上年
增长36.6%。其中,夏粮总产126.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秋粮总产123.4万
吨,比上年增长107.2%;棉花生产保持稳定,总产6.06万吨,比上年增长20.3%。
蔬菜及瓜类生产形势喜人, 总产238.14万吨, 比上年增加27.58万吨, 增长
13.1%。水果生产大幅度增长,总产40.66万吨,比上年增长29.7%。
林业生产形势看好。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285公顷,育苗面积1174公顷,分别比上
年增长63.2%和30.3%。森林覆盖率达16.9%。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畜牧业生产在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良好的
发展势头。全年肉类、奶类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9.3%和3倍。肉猪、牛、羊出栏分别
增长9.9%、13.5%和-1.0%。大牲畜年末存栏70.66万头,比上年增长6.0%。
其中, 牛存栏60.81万头,增长8.8%;猪、羊存栏分别增长23.0%和27.0%。

渔业生产喜获丰收。全年水产品总量为17.98万吨, 比上年增长19.5%。其中,海
水产品为12.22万吨,增长13.8%,淡水产品5.76万吨,增长33.6%。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 全区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288.4
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2%。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23.5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
%;联合收割机达1750台,增长110.8%。农村用电量4.85亿千瓦时,增长8.3%。全
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3.98万吨,增长15.0%。年末耕地面积38.93万公顷,其中,有
效灌溉面积28.54万公顷,增长1.5%。
二、 全区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全区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
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9.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1%;实现销
售收入145.05亿元, 增长17.81%;实现利润6.37亿元,增长28.14%;实现利税13.4
9亿元,增长19.61%。
轻重工业生产均衡发展。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3.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05%。
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5.74亿元,增长15.27%,重工业比轻工业快0.78个百分点。
产销衔接趋向好转。全区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
发展趋势看,由于产品结构有所改善,促进产销衔接逐步提高。一季度92.2%,二季度
升为94.6%, 三季度进一步提高到96.6%。全区重点调度的48种产品,本年产销率超10
0%的有25种,占52.1%。
经济效益总体水平逐步改善。反映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水平的七项指标, 除资
产保值增值率回落5.2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上升0.64个百分点外,其余五项指标比
上年都有所改善。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8.81%,增长0.05个百分点, 流动资产周转
率为1.76次, 加快0.0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7%,增长0.4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
产率达到24849元/人, 增长10.5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4.63%,提高1.47
个百分点。
骨干优势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好,带动作用显著。鲁北化工企业集团和魏桥棉纺织
集团,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实现利税4.49亿元, 增长2
3.6%, 实现利润3.70亿元,增长25.1%,分别占全区的17%、58%和33%。山
东渤海活塞集团、滨州印染集团、滨州化工集团等也都发挥了很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非国有经济保持快速增长。集体工业实现增加值17.07亿元,增长21.24%;股份
制工业实现增加值6.28亿元, 增长20.4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实现增加值
1.62亿元,增长133.29%;其他经济类型实现增加值0.7亿元, 增长39.99%。非国有
经济规模日益壮大,发展势头强劲。
三、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13亿元,比上年
增长16.3%。投资率达到22.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
15.29亿元, 增长19.2%,更新改造投资6.99亿元,增长36%。国有经济投资20.65亿
元, 增长19.5%。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地委、行署确定的“爱民工程”,小开河
引黄扩大治理工程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2亿元,给下游人民送去幸福水。滨州港建设、
鲁北化工放大工程、干线公路、电网改造、山东渤海活塞集团、魏桥棉纺织集团、金
汇玉米二期工程、滨州黄河纸业集团碱回收工程及禽用蜂胶疫苗等重点项目建设顺利。
建成或部分建成的项目,主要新增生产能力:硫酸4万吨/年,烧碱3万吨/年,合成氨
3万吨/年,农用化肥10万吨/年,市内电话自动交换机3万门,长途自动电话交换设备7
千路端,中等学校学生席位400个,医院病床463张。住宅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
度增长,由于住房制度改革力度加大,促进了住宅投资和房地产开发的快速发展,分
别完成4.4亿元和0.55亿元, 增长22.2%和6倍。城镇私人建房完成投资3.1亿元,比
上年增长42%。
建筑企业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积极开拓市场,使建
筑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共完成增加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全区资质
等级五级以上建筑企业224个,完成施工产值16.3亿元,增长8.1%。其中, 国有企业
39个, 完成产值3.03亿元,增长26.2%。区外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全年建筑企业在
区外施工产值1.9亿元,增长20%。
四、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1998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
3743.6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25.4公里,一级公路35.7公里,二级公路994.5公里,
专用公路60.8公里。 年末全区沥青路达7445.8公里。全区共建有黄河浮桥4座。全区
公路旅客运输量完成811万人, 比上年增长7.6%,完成客运周转量7.48亿人公里,比
上年增长26%; 公路货物运输量完成1249万吨,比上年增长0.8%,完成货运周转量
11.65亿吨公里, 与上年基本持平;水路运输完成运输量17.3万吨,完成水运周转量47
9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6%和18.7%。
邮政电信业迅猛发展。1998年,邮政部门完成邮政业务总量0.29亿元,比上年增
长7.8%;电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2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市农话交换机扩容达
4.6万门,总容量达到21.1万门;新增长途电话531路,达到2987路;全区电话普及率达
到5.48部/百人,比上年增长1.24部/百人;村村通电话面达79.5%,增长12.1%。
五、消费市场呈现出稳中趋升的运行态势。消费品市场商品货源充裕, 买方市场
形成,竞争更加激烈。全区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6.2%,扣除物价因素, 实际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前慢后快,阶
段性发展趋势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 上半年增长1.6%,下半年增长10.6%。城
乡市场同步增长。全区城镇零售额实现24.16亿元,增长5.8%,农村市场零售额实现
17.29亿元,增长6.8%。由于农村市场的开拓,农业丰收和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消费需
求实现能力增强,农村增幅比城镇快1个百分点。公有制零售额下降,非公有制零售额
增幅大, 且占有市场份额继续扩大。 国有、 集体商业完成零售额10.79亿元和
7.28亿元, 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9%和3.6%。非公有制实现零售总额23亿元,
增长15.5%,其中,个体经济发展活跃,实现零售额18.86亿元,增长18.3%。非
公有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有市场的比重由上年的51.9%上升到56.5%,成为拉
动全区市场发展的半壁江山。
市场物价继续低位运行。1998年,全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8.4%, 比上年下降
1.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7%, 下降0.3%。其中,粮食类下降5%,肉禽及其制品
类下降5.4%,水产品类下降0.8%,鲜菜类下降3.6%,衣着类下降0.4%,家
庭设备及用品类上升1.2%, 医疗保健类上升4.9%,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下降4.1%,
居住类上升3.1%, 服务项目类上升7.5%,农业生产资料类下降4.5%。物价走
低,对老百姓生活带来一些实惠,同时对活跃经济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外贸出口持续增长。1998年,滨州地区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积极
拓展新的国际市场,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保持了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全年完成
进出口总额2.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4%。其中,完成出口总额1.53亿美元,比上
年增长18.04%,市地自营出口8712万美元,增长1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632万美元,
增长22.3%。实际利用外资额基本持平。1998年,全区批准项目21个,新签合同金额
157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78万美元,下降1.16%。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形势看
好。 已投产海外企业4家,经营良好。新境外项目不断涌现,在谈、在建的海外投资
项目有9个。3个重点开发区初具招商引资基础。
六、 财政金融。1998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5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7
%,主要收入项目的完成情况是:增值税完成1.00亿元,增长11.97%;营业税完成
9645万元,增长20.41%;企业所得税完成1.54亿元, 增长24.38%;农业四税完成96
03万元,增长18.53%。财政总支出完成12.51亿元,增长15.73%。按现行财政体制计
算,收支相抵,当年结余67万元,连续七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全区地方财政收入亿
元县达到4个,其中,1998年新增2个。在地方财政支出管理中,着力优化支出结构,
加大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结合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保工资、保重点、保大局、保稳
定。其中,科技三项经费支出增长58.81%,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增长81.76%,教
育支出增长18.84%, 分别高于全区财政总支出43.08、66.03、3.11个百分点。筹措
资金5700万元,用于小开河引黄灌区扩大治理工程、滨州港等重点工程建设;建立粮
食风险基金4000多万元,促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落实纺织行业压锭补贴1423万元,
保证纺织压锭任务的完成;筹措资金1650万元,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
工作;筹措资金3139万元,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998年,全区金融系统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调整信贷结构,积极
组织存款, 加速信贷资金周转,各项存贷款增长基本合理,货币投放增加。截至199
8年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2.35亿元,比年初增加14.29亿元, 同比少
增加6.53亿元。其中,企业存款稳定增长,比年初增加2.16亿元,同比少增加0.88
亿元,呈逐步走稳态势。城乡储蓄低速增长,全区储蓄存款余额达112.93亿元, 比年
初增加11.16亿元,同比少增加6.71亿元。
各项贷款稳步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1998年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各
项贷款余额为131.95亿元,比年初增加14.45亿元,同比少增加4.94亿元。分季度看,
贷款呈现逐步回升趋势。分项目看, 工业贷款增加1.3亿元,农业贷款增加2.95亿元,
商业贷款增加6.74亿元。 有力地支持了全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全区累计净投放现金1
1.15亿元,同比多投放5.34亿元,增长91.89%。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险费收入1.96亿元,比上年增长8.95%。其中,财产
保险收入1.06亿元,人身保险9020万元。支付各类赔款6852万元,其中,财产保险支
付6073万元,人身保险支付779万元。
七、科教事业取得新进展,科技实力有较大提高。1998年, 全区共取得重大科技
成果145项, 比上年增加26.9%,其中,14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或星火奖,91项
成果获得地区科技进步奖或星火奖。 全区专利申请总量达658项,比上年增加76项,
鲁北化工企业集团被省专利局批准为鲁北专利科技园。全区有地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
人才194人,享受政府特贴的专家42人。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1998年,地、县财政投入科技三项经费1294万元,比上年增
长39.1%。全年落实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9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级56项,项目
拨款484.5万元,占全省的5.75%;周转金1500万元,科技贷款1.56亿元,无
偿补助经费比上年增加113万元,增长30.4%,创历史最高水平。
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初见成效。 1998年列省高新技术及发展计划2项、省
高新技术发展资金计划2项、省十大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工程项目1项,实施国家级
火炬计划2项,有力地促进了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
星火计划成绩斐然。 1998年全区共组织实施地级以上星火计划75项,总投资2.5
亿元。其中,省级星火计划9项,贷款2019万元;国家级星火计划3项,贷款2400万元。
举办星火技术培训班153期, 培训各类人才6.8万人次。评出地级星火示范企业9家,
星火示范乡镇6个,星火明星企业家21名,星火优秀青年106名。
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年末各类技术贸易和民营科技企业235家,比上年增加29家,
从业人员535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51人、技术经纪人61人、执法人员23人。全
年签订技术合同336份,技术合同额583万元,各类技术交易额7718.2万元,技术性收
入5036.2万元,创外汇60万美元,上交税金4531.9万元。
科技富民和科技创业工程成效显著。截至1998年底,科技富民工程共安排各类科
技项目179项,补助经费691万元,争取贷款3.13亿元,增加农业新品种47个, 培养星
火支柱产业6个, 认定科技示范乡镇、村、户等科技示范点300个。科技创业工程安排
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4项,补助经费853.3万元,周转金和贷款规模达3.16亿元。项目
实施成效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开发新产品61个。全区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10家,高新技术生产企业8家,技术创新龙头企业1家,技术创新带动企业3家。
教育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普通高等教育稳步发展。1998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在校生规模扩大,2所普通高等学校共招收本、专科生1551人,比上年增加26
9人,在校生3987人,比上年增加388人。中等教育发展迅速。全区有中等职业技术学
校29处, 在校生2.67万人,在校生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到51%,基本
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彻
底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局面。普通高中在校生2.59万人, 比上年增加1559人。
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 1998年,小学招生5.50万人,比上年减少495
8人,在校生32.11万人,比上年减少3218人; 普通初中招生5.70万人,比上年增加59
24人, 在校生18.47万人,比上年增加654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4%,在校生
巩固率99.8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56%,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巩固“普九”
成果的同时,学校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更加充分。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也得到空前发展, 1998年,全区有聋童学校7所,在校生756人,适龄聋童入
学率达92%。幼儿园2008处,在园幼儿8.71万人,3~6周岁幼儿入园率80.53%,
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95.84%。成人教育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成人高等学校招生701
人,在校生2400人;成人中等学校招生2783人,在校生6937人;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
校共培训41.27万人次, 扫除文盲2.41万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全区各级
各类学校教职工4.1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35045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
分别达到99.75%、87.87%和71.42%,分别比上年提高0.37、1.91、3.69个
百分点。
八、文化事业健康发展。1998年,全区共有专业剧团7个,演出937场。艺术表演
场所2个,艺术演出38场次。图书馆8个,总藏书量达67.09万册(件) 。艺术馆、文化
馆8个,举办展览43次,组织大型文艺活动120次。城乡电影放映2.52万场。全区在地
级以上文化部门主办的各类艺术活动中获奖254件(项),其中,省级58件(项),国家级
3件(项) 。全区文化系统在省级以上业务部门主办的各类艺术活动中入选、发表、展
出、播出的艺术作品177件(次),其中国家级66件(次)。
广播、 电视、新闻出版事业加快发展。1998年末,全区有广播电台7座,中短波
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2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1座。
电视人口覆盖率85%。 《滨州日报》发行4万份,内部出版图书杂志51种,共计6.67
万册。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区各类医院及卫生院124所,医
院病床7536张,增长0.9%。其中,卫生院病床2118张,中医院病床680张。全区卫生技
术人员10234人,其中医生4367人,护师2357人,增加160人;护士1090人,减少47人。
农村卫生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区7县(市)全部完成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
体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在山东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决赛中,获金牌33.25枚、银牌
37枚、铜牌41.5枚,总分1174.5分。金牌总数较上届省运会增加24枚,晋升了三个位
次,跃居全省第十位,代表团总分列全省第十。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9枚、银牌3枚、
铜牌9枚。 向省以上优秀运动队输送37人,其中国家队2人,八一队7人。成功地承办
了省十九届运动会武术、女子柔道预赛和乒乓球决赛。在全省群众体育工作评比中,
荣获“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奖”。
九、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提高。1998年, 全区职工平均工资57
1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据抽样调查,滨州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49元,
增长1%,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91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8 3
元,增长16.7%。
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稳步提高。全区各级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加强计划生育目
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1998年,全区人口增长仍处在
结构性回升期内, 但出生率升势明显减缓。滨州地区连续6年获得省委、省政府颁发
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最高奖励。
据公安部门统计,1998年末,全区总人口356.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7万人,
人口出生率12.56‰,人口死亡率6.44‰,人口自然增长率6.12‰。
(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