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4&rec=9&run=13

中共市委书记刘宝庭
副书记隆方同
陈维玉
成乃长
刘相庆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德金
副主任王希海
范道彭
褚殿英
郭昌桂
崔守安
张广礼
市长隆方同
副市长成乃长
王金生(女)
刘立志
赵振祥
孙剑锋
顾清森
市政协主席刘维村
副主席卢桂芳(女)
王文礼
田荣华
汤勇征
段娟秋(女)
丁立华(女)
杨秀珍(女)
郑安然
刘保祥
中共市纪检委书记刘桂芳

【市情综述】滨州市辖6乡6镇5个办事处,916个行政村,总面积1040平方公里。全市
耕地面积4.5万公顷, 人均耕地0.1公顷。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3.14亿元,比上年
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9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8.15亿元,第
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35%、14.45%、15.62%;工农业总
产值7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其中工业总产值61.4亿元,增长22.2%,农业总产
值10.05亿元, 与上年基本持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96亿元,增长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增长17.4%; 完成财政收入1.4亿元,增长27.9%;城镇
居民生活费收入5200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民人均纯收入1968元,比上年增加168元。
1997年底全市总人口为58.29万,比上年末增加0.34万人,增长0.5%,其中农业
人口39.88万,非农业人口18.41万;人口出生率9.6‰,自然增长率为2.5‰。
1997年,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共十五大精神,正确处理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风暴灾害,
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农业除粮食略有减产外,林牧渔菜四业稳步
增长, 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到70%。新建了天华乳制品厂、年产300吨的
粉皮加工厂和年出口速冻蔬菜5000吨的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等龙头企业。里则镇万亩菠
菜、堡集镇万亩韭菜、单寺乡万亩西瓜和滨城镇、杨集乡连片的万亩水产等基地已建
成或部分建成。 秦台农业综合开发区已经起步。沈阳协合集团3万亩土地开发已开工
建设。滨州福明公司1200亩开发项目进展顺利。滨州万福畜牧有限公司综合生态农业
开发项目已初具规模。 北京佳邦经贸有限公司3万亩农业综合开发正在规划、设计之
中。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70亿元,增长15.2%,其中工业产值53.3亿元,增长22.5%。
个体私营业户发展到2万余处, 从业人员6.9万余人,产值占乡镇企业的70.3%。
工业,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6.8%。通过开展“项
目年”活动,技改投入加大,累计完成投资3.9亿元,增长18.4%。天华集团的电脑绗
缝、 毛巾厂的新增2台平网印花机、12台剑杆织机和引进经编机及溢流染色机,二化
的年产300吨除草剂、年产500吨破乳剂等项目已建成投产。这些项目的完成,为全市
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商品流通进一步扩大,城乡市场繁荣。财政、金融、保险发
展步伐加快。地方财政收入连续11年实现收支平衡。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30亿元。
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改革以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为
主要形式,有16家市属工业企业改制为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造纸、毛巾、针织、
建工4个企业股票上市已经省政府批准,正在操作。组建了滨州针棉织品集团等7家集
团。对市地毯纱厂进行了出售,完成了首家市属工业小企业的非公有化改造。对市织
袜厂依法实施了破产。 先后对63家流通企业进行了改制。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9家。
乡村集体企业已改制123处, 占总数的70.7%。对外开放和横向联合不断扩大。完成
自营出口160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4%,出口交货值完成2.75亿元,建成三资企
业8家, 实际利用外资1103.84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220.8%。发展较大横向联
合企业9家, 总投资5.03亿元,建成后可年实现税金6500万元。在滨城设立滨州市外
资工业园,金汇玉米、长虹摩托、天绿原食品等企业先后落户,香港高卫有限公司生
产电脑软件项目已签订意向书。市自来水公司与香港国际国泰集团合作建立的滨州东
郊水库自来水有限公司和滨州滨泰自来水有限公司, 总投资分别为990万美元和
659.48万美元,已签订合同,正在实施。广东三峡经济发展公司投资1500万元参与建
设秦台水库二期工程项目等均已签订了意向书。
科教兴市成效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积极探索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相
结合的有效途径,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工作共取得成果70项,科技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提前两年实现了省“两基”目标,市直中学布局调整顺利
完成。普教、职教、成教协调发展,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服务水平
不断提高。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重点区域治理取得较大成效,环境质量显著提
高。从严控制占用耕地,狠抓了荒碱地的复垦与开发。巩固和发展了国家卫生城市、
无鼠害城市成果。深入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兴建启用了
公安指挥中心,配套建成了110报警服务等七大网络单位,提高了防监控能力。民政、
文化、广播电视等其它社会事业均有较快发展。
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北出口、西出口、南出口道路拓
宽改造工程已先后竣工通车,东出口改造已接近尾声。将新兴市场进行了搬迁,完成
了渤海六路黄二至黄四段道路修建工程。全市人民盼望多年的渤海七路改造工程已基
本完成拆迁,北端已经打通。完成了二水库护坡工程,建成了库容1600万立方米的东
郊水库。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184公里,新增76公里。黄河浮桥建成通车。邮电
程控装机总容量达到5000门。黄河滩区村庄搬迁(筑台) 进展顺利,已搬出村庄5个,
筑村台的村庄23个。对20多年来未经治理的潮河、徒骇河、秦台干沟进行了彻底治理。
对张肖堂干渠进行了治理,潮河节制闸已建成使用。库容1200万立方米、控制灌溉面
积7万余亩的秦台水库一期工程已建成蓄水。

【《滨州市小康村志》付梓】为了落实中共十五大会议精神,加快全市奔小康的步伐,
促进农村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 滨州市史志办编纂了《滨州市小康村志》 ,并于
1997年底交方志出版社付梓。
《滨州市小康村志》是一部反映滨州市优势和特色的市情书。它记载了首批小康
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在中共滨州市委、滨州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
线,坚持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率领村民勤劳致富奔小康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业绩。它
的问世将为全市农村在本世纪全面实现小康奋斗目标,使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
生活提供了非常直观和现实的经验借鉴。
本书收入了52个小康村、镇(办),既有久负盛名的古镇,又有改革开放以来依靠
乡村工业发展致富的小康村,它是滨州市17个乡镇(办) 916个村发展变化的缩影。从
这些小康村镇中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滨州市农村
所走过的道路,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这部书的出版将有利于外界了解滨州市,
也有利于滨州人更好地了解滨州市的市情。
《滨州市小康村志》也是探索滨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方向的参考书。此
书所收录的小康村富庶文明,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理想,它们不仅物质生活富裕,
精神生活也充实,两个文明建设齐发展得到了充分体现。《滨州市小康村志》的出版,
将会促进全市农村奔小康步伐的加快发展。

【《郝家居委会志》付印】《郝家居委会志》的编修工作,经过孙清亮、孙建忠同志
与郝家村民的共同努力,于1997年12月修撰完毕,交方志出版社印刷。《郝家居委会
志》上限老祖立庄,下限1996年,全面记述了郝家村民所创造的历史,热情讴歌了郝
家村民勤劳朴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
颂扬了社会主义,使我们从这部历史的长卷中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
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第三油棉厂多种经营创新路】滨州市第三油棉厂是两台型油棉加工企业,干部职工
196人, 固定资产1300万元。由于纺织业和棉花产量滑坡,导致棉花加工业不景气,
面对严峻形势,第三油棉厂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积极开辟经营渠道,走一业为主发
展多种经营的路子,搞活了经济,扩大了再生产,已形成以棉、绒、油生产经营为主,
食品、木制品、饲料加工和养殖为辅的综合性经营企业。1997年,生产皮棉1.5万担,
短绒600吨,卫生油300吨, 加工各类食品2100吨,冰糕棒3000万支,饲料6000吨,生
猪育肥出栏12000头, 繁育仔猪3200头,实现产值1300万元,销售收入1483万元,创
利税44万元。被省经贸委、省企管协会评为省级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奖,被省供
销社、省体改委命名为养猪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

【蓬勃发展中的杜店镇乡镇企业】 滨州市杜店镇位于滨州市西郊,紧靠220国道,总
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6.8万亩,辖109个行政村,人口5.3万。镇党委、政府把大力
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切入点,形成了以陶瓷、建筑、
化工等为主的镇办企业和以农产品加工,养殖为主的个体、联体企业共同蓬勃发展的
经济格局。实现了发展与速度、产值与效益的同步增长,连续三年被地委、行署评为
“发展乡镇企业强乡镇”,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全镇
共有企业2407家,从业人数8737人,占人口的18%。1997年实现产值5.57亿元,创利
税4188万元。其中,镇办企业产值5000万元,利税501万元;村办企业产值5830万元,
利税448万元; 个体私营企业产值4.48亿元,创利税3239万元。杜店镇的大型骨干企
业永生陶瓷有限公司,1997年生产熔块8000吨,实现产值2000万元,创利税200万元,
被滨州地区评为“强企业”。公司产品还有硝酸钾、农药助剂等产品。华星建筑有限
公司是集建筑、安装、预制为一体的镇办企业,每年承建的楼房面积达20000平方米,
工程质量全部通过质检,在社会上创造了良好的公司形象。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杜店
镇的个体、联体私营企业也进一步发展。该镇的养殖业和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馒头房、
面粉厂、饲料厂等已走出原来家庭作坊模式,走上了“以行业协会促联合、以经济联
合闯市场”的新路子,形成了形式多样、发展后劲强劲的农村产业。

【各业并举齐奔小康】 滨州市东办事处位于滨州市东北近郊,205国道纵贯南北,是
胜利油田的腹地,总面积34.8平方公里,耕地16229亩,总人口36678人,其中农村人
口18925人。199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34亿元,比1996年增长12.1%,财政收入324
万元, 增长30%;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97元, 增加198元。被市委、市政府评为
“经济工作先进乡镇”,顺利通过小康乡镇验收,被地区行署命名为“农村小康办事
处”,并勇夺地区“致富杯”,跻身全区经济强乡镇(办)行列。
市东办事处始终把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
结构调整。 1997年累计投资180万元,优先安排坑塘挖潜,新增蓄水能力90多万方,
解决了发展农业的瓶颈制约。 林、 牧、渔、菜四大产业全面发展,全办林木覆盖率
16.2%,大牲畜存栏达到1.1万头,生猪存栏9600头,淡水养殖1100亩,蔬菜面积1200
亩,养殖、种植等各类专业村达到15个,专业户1800余个,种植业比重降低到了占农
业总产值的40%以下。通过开展“项目年”活动,着力抓了一批附加值高、技术含量
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项目,蓝天公司的宣嘉制衣、电线电缆厂的无氧铜连铸等项目
被确定地、 市级重点项目。1997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95万元,新上和技改项目8
个,新增产值3000万元,创利税360万元。狠抓企业制度和管理形式创新,对电线电缆
厂等26家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出台实施了处、村企业十项管理细则,企业整体素
质全面提高。1997年乡镇企业发展到1567个,创利税6496万元。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
到1494家,从业人员6800多人。

【农信社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 滨州市农村信用联社于1994年5月组建
(原与市农业银行合署办公)。三年多来,市联社紧紧围绕为“三农”服务这个中心,
把信贷支农工作放在首位,有效地支持了全市“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和农业开发,促进了滨州市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1997年底, 全市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5.28亿元,三年增长3.3亿元;各项贷款余
额3.71亿元,其中农业贷款占46%以上,占全市各家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85%以上;
三年累放农业贷款15.5亿元。各项业务指标完成均列全区同行业前茅。为做好新的支
农工作,农信社坚持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立足农业、各业并举,出台了一系
列的支农新举措。 年内全市信用社累计发放抗旱贷款达360多万元,帮助购买井灌设
备近万台(件)、新打机井1800多眼。夏季,滨州市遭受百年不遇的暴风雨袭击,全市
信用社积极行动, 投入到抗灾自救工作第一线,投放支农贷款420万元。全市信用社
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77亿元,重点支持了蔬菜、林、牧、渔业的发展;支持了全市蔬
菜基地的发展和规模养殖。积极支持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市联社积极调整信贷结构,
累计发放乡镇企业贷款2.98亿元,把资金重点放在贸、工、农一体化和产、加、销一
条龙的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和村级组织上来,拓宽了支农领域,确保了新的
资金的“三性”营运。

【秦台水库建成供水】为彻底解决滨州市东北部贫水区用水困难问题,市委、市政府
决定在张肖堂三干渠以东、秦台干沟以西的“秦台”脚下建设一座平原调蓄水库。水
库占地约4441亩,设计库容1200万方,概算总投资4000万元,建设分两期工程进行。
1997年3月正式开工,在全市人民的支持下,水库建设者们努力奋战,不到7个月的时
间,水库一期工程基本完成,10月10日举行蓄水典礼,12月开始向金汇玉米淀粉厂供
水。秦台水库的建成,是滨州市水利史上的重大突破,直接受益村达25个,有效灌溉
7万亩, 近4万人、4万多头(只)大牲畜饮用水彻底解决;每年可为市毛巾厂供水200万
方, 为金汇玉米淀粉厂供水600万方,为自来水公司等其他单位供水200万方,年综合经
济效益1451万元。

【山东新华责任有限公司跨入印刷先进行列】山东滨州新华责任有限公司 (原名山东
滨州新华印刷厂)拥有职工近500人,固定资产5088万元,占地面积26927.5平方米。是
书刊印刷国家定点企业,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定点印刷厂,山东省造纸印刷企业集
团董事成员之一,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指定印制商标单位,滨州地区印刷行业龙头
厂。主要生产书刊、挂历、高档画册、包装装潢等系列产品,并多次获得部、省优质
产品称号,部分产品出口中东、欧州及东南亚等国。
该企业投入资金1700万元, 先后引进了德国产HellC399电分机、 GTP烫金机、
115EMC波拉刀、SORZ双色胶印机, 日本产拷贝机、显影机,华光激光照排系统,电分
机高端联网技术和桌面制版系统,并购入了世界九十年代末期先进技术水平的德国连
诺·海乐DC3000电分机、海得堡CD102V印刷机、KS1000高速自动糊盒机等先进设备,
从制版、精印刷到包装装潢业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都
有了新的飞跃,并筹集资金500多万元,购进了国产北人JJ103双面单色和PJS4880-01
型双面四色胶印轮转机, 为彩印包装配备了自动瓦楞机、自动贴面机、行动模切机和
台湾产高速糊盒机等设备,加之原有的上、压光机、复膜机、北人胶印08、05机等,
形成了年制版8000块/对开,激光照排1亿字,印刷80万/对开色令,装订10万令,大包装
盒1000万个,小包装盒2.5亿个。印制的主要书刊、包装产品覆盖山东、天津、北京等
地,并部分出口。印刷产品、包装产品连续三年获得省优、部优奖。

【城镇建设又有新突破】1997年,滨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开展新一轮“齐鲁杯”创
建现代化城市和村镇建设“十百千”活动为契机,深化建设事业改革,推动全市各项
建设事业的发展。
城市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编制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完善率也达到了80%。同时完成了荷花湾公园、渤海七路标志性地段、标志性建筑群、
标志性建设物的设计。严格规划管理,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
管理一个法” 的原则,全面实行了“一书两证”,使双违率控制在1%以下,查处率
达100%。 在财政十分困难、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投资5529.8万元,加大了城市
建设力度。一是完成东郊水厂一期工程及管网配套,并向市区输送工业用水,新增供
水能力4万吨。 二是及时兑现里程补贴,及时更新报废车辆,新增公交车辆16辆,新
开线路6条。三是以道路建设为重点,完成了西出口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渤海六路(黄
二至黄四) 道路恢复工程,打通了渤海七路北端。四是加大了城市防洪河道、排水设
施的清淤、维护。对市区主要行洪河道秦台干沟、滨南支沟、北大沟彻底进行清挖治
理。同时对市区75公里排水管网多次清淤,使市区排水管网、行洪河道的排水泄水能
力大大提高。 五是投资100多万元,新建污水处理池等设施。六是加大绿化建设管理
措施。 完成了黄河三路、渤海六路、渤海七路、205国道南北出口绿化工程及地区出
版局、地委党校等景点建设,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6%。强化城市管理工作,
进一步理顺了执法体制,加大对城市管理的投入,保证了城市规划建设的顺利实施,
维护了城市正常的秩序。
村镇建设水平有所提高。本着功能区分明确、布局合理的原则,调整完善了全市
第二轮村镇规划。同时坚持量力而行、群众自愿、适当超前的原则,突出道路、给排
水、 电力和通讯设施的建设。全市小城镇道路达到133公里,路灯498盏,自来水厂3
个,自来水受益人口达4.84万人。60%的村庄安上了程控电话,村镇人均居住面积达
到12.5平方米。 黄河滩区搬迁工作共完成搬迁村庄5个,改筑村台的村23个,完成建
设面积4.3万平方米,安置搬迁户522个,基本完成了预定搬迁任务。

(刘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