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开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4&rec=61&run=13

【概述】1984年,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部分专家、学者经过长期调查研究之后,
提出了加快开发黄河三角洲的建议,得到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1988年
6月28~7月4日, 在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及东营市等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黄
河三角洲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东营市召开,惠民地区派员参加了会议。
通过一系列活动,黄河三角洲开发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并批准自1989年起实
施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第一期开发范围只包括东营市及惠民地区的沾化、
无棣两县。 为争取国家将惠民地区全部列入黄河三角洲开发范围,1989年5月,中共
惠民地委、行署、政协工委邀请民盟山东省委员会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民盟总支等20名
专家学者来区内考察,形成了“民盟山东省委关于把惠民地区全部列入黄河三角洲经
济开发区范围的考察报告” 并报民盟中央。1990年7月,由全国政协常委余湛带队的
全国政协视察团一行17人,在山东省副省长张瑞凤、省政协副主席郑伟民的陪同下,
对黄河三角洲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了考察座谈,提出了加快开发的八点建议。为切实加
强惠民地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协调实施等方面的工作,1991年,
中共惠民地委第17次委员会议决定,成立“惠民地区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围绕把惠民地区7县市全部列入黄河三角洲开
发范围,在中共惠民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办公室积极工作,
努力推动, “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于1992年1月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了
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研讨会。会上,副省长王建功代表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致开幕
词,宣布“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南岸,包括我省的东营和惠民两个市地,
共12个县(市、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514万。”至此,黄河三角洲的范围
有了新的明确界定。1992年,中共山东省委五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把“黄河三角洲
开发” 和“海上山东建设”确定为全省两大跨世纪工程。1993年5月,“黄河三角洲
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第一次全体理事大会在滨州和东营召开,参加大会的有原国务
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洪及各界领导、 学者200多人。1994年,山东省八届人大常委
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由省计委牵头制定的《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实施意见》。
1994年9月,中共滨州地委、行署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全国人大常委
委员冯之浚及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专家近20人在滨州召开了“黄河三角洲滨州跨世
纪发展
战略研讨会”。会后,费孝通又以民盟中央主席的名义致信国务院并李鹏总理,
建议国家对滨州地区及整个黄河三角洲实施综合开发,并建议国家尽快建立外向型黄
河三角洲经济区,把黄河三角洲纳入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范围,享受经济特区的政策;成
立黄河三角洲开发银行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基金;加快滨州港、德烟铁路、滨州电厂等
基础设施的立项建设步伐。1995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确定建设黄河三角洲
商品粮棉基地,山东省政府组织专门力量编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建设1000万亩
商品粮棉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务院。为切实推进这一跨世纪工程的实施,
中共山东省委、 省政府1996年4月调整充实了“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协调委员
会”,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宋法棠任主任,副省长邵桂芳及孙光远、林书香、黄可华、
闫启俊、王宗廉、陆人杰任副主任,省直29个单位的负责人和潍坊、淄博、德州市的
一名副市长为成员。同年5月2~4日,宋法棠在滨州和东营主持召开了委员会第一次会
议。这是自黄河三角洲开发以来山东省首次从发展区域经济的角度具体部署开发工作。
参加会议的有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协调委员会成员,滨州、东营两地市和胜利石油管
理局的负责人。宋法棠、邵桂芳发表了重要讲话。滨州、东营、胜利石油管理局、省
计委、省经委和省农委的负责人介绍了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情况,与会代表实地考察
了滨州、东营、胜利油田部分工农业和基础设施开发建设项目。滨州地区行署专员王
宗廉代表中共滨州地委、行署在会上发言。会议议定了一批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解
决了多年来制约开发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滨州港航道治理、滨州--博山高速公路、
小开河引黄灌区扩大治理工程、滨州市东郊水库等。会议议定的滨州地区项目共24个,
其中开工建设项目18个(包括水利8个,农业6个,工业4个),前期工作项目6个。1997
年3月, 副省长邵桂芳主持召开了第二次协调会议,使黄河三角洲开发这一跨世纪工
程获得了实质性进展。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以来,全区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
一,励精图治,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逐年增强。1997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
达到206亿元,比1990年增长4.94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2亿元,比1990年增长2.9倍;
农民人均纯收入1956元,比1990年增加1460元。三次产业比例由1990年的45:32:23调
整为30:44.3:25.7,长期欠发达的面貌得到较快改变。
一、农业综合开发大见成效,大规模开发的区域框架基本形成。1988年以来,滨
州地区通过实施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世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
累计完成投资9亿多元,改造中低产田14万公顷,开垦荒地4.7万公顷,扩大改善灌溉
面积20多万公顷,建成各类开发建设项目186个,初步建成了粮棉、畜牧、林果、水产、
蔬菜、工艺品等六大生产出口基地。全区7县市全部被列入全国产棉百强县,3个县列
入全国棉花大县,邹平县被列为全国粮食基地县。林果已形成万公顷无棣金丝小枣、
1.7万公顷阳信鸭梨、1.7万公顷惠民短枝红富士苹果、0.2万公顷沾化冬枣生产基地,
全区果品产量达到31万吨。畜牧业发展迅速,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37.7
%;渔业已建成8700公顷海水养殖、1万公顷淡水养殖基地, 全区水产品产量达到15万
吨; 以草、柳、苇、腊、地毯为主的工艺品出口基地已具相当规模,出口品种达2000
多个,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蔬菜生产发展势头迅猛,全区产量达到180万吨。
二、工业水平不断提高,大规模开发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1997年,全区工业增
加值达到91.3亿元,比1990年增长6.64倍。基本形成了纺织、化工、机械、食品等四
大支柱产业, 大中型企业发展到103家,利税过千万元的达到26家,培植起了一批诸如
鲁北化工总厂、滨州化工厂、山东活塞厂、滨州印染企业集团、魏桥棉纺织集团、邹
平琥珀啤酒厂等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全区原盐生产能力达到
260万吨。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了突破和发展。
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大规模开发的承载能力明显提高。1997年,全区沥青路
达7175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3718公里,6县1市全部实现村村通柏油路,沿海已建成
500到1000吨级泊位5个,3000吨级泊位2个,吞吐能力达到130万吨。全区完成邮电业
务总量2.41亿元,比1990年增长24.8倍,实现了通讯程控化,移动电话实现了全国联网,
电话普及率达到4部/百人。全区建有25万千瓦火力发电厂1处,110千伏以上输变电站
18座,全区实现了户户通电。引黄工程渠首设计引水能力达到355立方米/秒,已建成
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平原水库7座,库塘蓄水和河道拦蓄水能力达到2亿立方米以上。
四、对外开放领域日益扩大,大规模开发的外向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区已与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对外开放已由过去单一的对外贸易发展成多层次、
多领域、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有149家企业享有进出口经营权。滨印集团、滨州针
棉集团、魏桥棉纺织集团、长威电子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和三资企业出口拉动作用日
趋明显。 1997年,全区出口总值达到1.5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完成7573万美元;实
际利用外资5138万美元。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370个,实际利用外资额达1.6亿美元。
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的态势初露端倪。无棣“大
鹏农牧有限公司” 、沾化中澳合资1万公顷土地农牧综合开发项目、滨州“金汇玉米
开发有限公司”等较大型利用外资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对优化区域农业经
济结构、发展外向型农业和实现农业产业化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五、科技教育及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为大规模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7
年,全区各类科技人员达到5.8万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6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的4项, 国内先进和领先水平的81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明显提高。教
育事业蓬勃发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多种
形式的技术培训,尤其是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区青壮年已全部实现扫
盲。此外,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得到了较快
发展,有的步入了全省先进行列。

(刘传佳)

【《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完成】1992年,中共山东省委五届九
次全委(扩大)会议将黄河三角洲开发确定为全省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为了切实实施
黄河三角洲开发这一跨世纪工程,按照中共滨州地委、行署的要求,地区黄河三角洲
综合开发办公室会同地区计委, 从1993年8月开始,着手编制《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
纪工程实施方案》(滨州地区1993~2010年),至1994年9月编制完成,并经地委、行署
领导同意,印发全区,指导全区的开发建设事业。该《方案》的编制,以地区黄河三
角洲综合开发办公室先前编制的《黄河三角洲滨州地区开发建设综合规划》和《黄河
三角洲滨州地区海洋产业发展规划》为基础,既与省政府制定并经省八届人大常委会
第五次会议(1994年)审议通过的《黄河三洲开发跨世纪工程实施意见》相衔接,又充
分考虑了滨州地区实际。该《方案》共分五部分:资源优势和开发建设现状;主要任
务、发展目标和实施原则;黄河三角洲滨州地区二十大开发建设工程;实施步骤和投
资计划;措施和建议。同时附有滨州地区2000年前新开工重点项目表。该《方案》的
编制完成,为全区的开发建设绘制了蓝图,廓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和措施。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协调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协调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于1997年3月13~15日在东营市和滨州地区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省黄河三
角洲开发建设协调委员会成员,滨州地区、东营市和胜利油田的主要负责人;济南、
青岛、威海、潍坊、烟台、淄博、德州市政府和市计委的负责人;三联集团、山东海
化集团、齐鲁石化总公司、山东农药厂、中国轻骑集团、烟台张裕集团、济南钢铁厂、
三株药业集团、高唐时风集团、张店陶瓷厂10大企业的领导人。会议由副省长邵桂芳
主持。会议总结了1996年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工作,部署了1997年的开发建设任务,讨
论通过了重新修订的《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实施方案》。滨州地区行署专员王
宗廉在会上回顾了滨州地区1996年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情况。第一次会议议定的滨州
地区24个项目, 已完成和基本完成11个,正在建设中的7个,正在进行或完成前期工
作、待开工的6个。第一次协调会对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议议定滨州地区1997年开发建设项目29个, 其中水利项目8个,农业项目10个,工
业项目6个,基础设施项目5个。总投资15.5亿元,其中1997年投资9.7亿元。

【副省长邵桂芳谈黄河三角洲开发】 1997年3月13~15日,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开发建
设协调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滨州、东营召开。会议结束时,副省长邵桂芳作了重要讲
话。其主要内容是:
一、黄河三角洲全面开发初见成效。(1) 开发领域已从单纯农业开发转向全面开
发。(2) 开发行为开始转向全民的自觉行动。(3)上下联动,共兴区域经济。(4)内外
结合,以开放促开发的步伐不断加快。(5)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拓宽了开发的路子。
二、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进程。(1) 开发黄河三角洲是全
国经济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2) 黄河三角洲是山东省规划的四条产业聚集带之一,
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3) 开发黄河三角洲是加快山东省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必然选
择。(4)黄河三角洲开发是开拓山东省农村市场,实现家业产业化战略的需要。(5)开
发黄河三角洲是完成山东省“九五”扶贫攻坚计划的需要。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同心协力做好1997年的开发建设工作。(1) 1997年开
发建设工作的总任务和总盘子。(2)推行项目目标责任制,狠抓项目落实。(3)进一步
拓宽融资渠道,内外联动,共同开发。(4) 各方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提高综
合效益。(5)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曲发斌 冯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