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4&rec=15&run=13

中共县委书记姜银浩*
崔建平
副书记李炳众
崔其忠*
赵玉德*
宫敬宝
刘士合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元德
副主任王景山
尹兆明
王荣嘉
王泽云
史绪海
县长李炳众
副县长赵玉德*
刘安芳
李泽岭
国兴庭
方守金
刘来河
王桂香(女)
县政协主席杨秉海
副主席贾玉忠
傅东岳
李允贵
李汝义
曲延庆
李志华
中共县纪检委书记宫敬宝

【县情综述】 邹平县辖15镇2乡858个行政村,总面积1251.75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
积7.3万公顷, 人均耕地0.11公顷。199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亿元,按可比价
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
16.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8.8%、11.8%;
完成农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4.8%,工业增加值14.3亿元,增长8.7%,全年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2亿元, 增长2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亿元,比上
年略有减少;实现外贸出口总额8亿元,增长32.9%;全年共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15
亿元, 增长33.3%,财政支出1.778亿元,增长28.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
入4292元,比上年增加2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12元,比上年增加304元。1997年底
全县总人口为677977人,比上年末增加5445人,增长0.8%,其中农业人口619522人,
非农业人口58455人,人口出生率12.82‰,自然增长率为6.79‰。
农业战胜灾害获得好收成,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7年农业总产值实现13.52亿
元,比上年增长9.6%。粮食总产47.44万吨;棉花总产1.54万吨,比上年增长20.3
%, 是1992年以来的最好水平;蔬菜总产41.69万吨,比上年增长21.5%;建成畜
牧小区182个, 畜牧业产值达到6.0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完成成片造
林3200亩;果品总产5.23万吨,比上年增长26.7%。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显著,完
成了小清河干流治理土方工程和建筑物配套工程;加强水土综合整治,路域面貌大为
改观;完成了引黄西水东调一期工程;第三期黄河三角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通过
了省级验收;青阳至西董两镇翻山路全线贯通。全县小康建设步伐加快;减轻农民负
担工作力度加大,保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97年经国家计委批准,邹平县被确定为
国家“九五”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199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0.29亿元,
增长34%,其中县属工业总产值14.65亿元,利税2.56亿元, 利润1.16亿元,分别增长
18.4%、13.3%和20.5%。培植了魏桥棉纺织厂、琥珀啤酒厂、亚视集团、电力总公
司等“台柱子” 企业。乡镇企业总体实力增强,乡镇办工业实现总产值17.83亿
元,增长9.4%。
财贸金融运行平稳,城乡市场繁荣活跃。连续11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1997年地
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3.47亿元,贷款余额21.63亿元。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亿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4%,居民消费价
格指数上涨1.6%,涨幅回落了6.3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54亿元。滨州地区第一
座热电联产企业——邹平热电厂建成投产,琥珀啤酒技改工程、鲁扬化工厂扩建、第
四油棉厂全价饲料蛋白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并发挥效益。西周路、孙刁路拓宽工程竣
工通车。完成重点输电线路35公里,村村通电话率达80.3%。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
取得了新的成绩。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农业加快产业化进程,粮食、棉花产业链基本形成。企业股
份制改革成效显著,县属企业达到61%,乡镇企业达到75%。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
完善,全县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圆满完成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和参照
管理工作。加大再就业工程力度,妥善安置近千名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外向形经济发
展加快,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73万美元,完成出口商品供货总值8亿元,增长32.9%,
其中“三资”企业自营出口2800万美元,增长5倍。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科技教育等项事业不断进步。1997年全县取得科技成果
67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被命名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教育事业迈出新步伐,高考本科录取首次突破200名大关。电视专题片《卡特在邹平》
获全省精品工程奖。体育事业有新的发展,1997年在全国举行的各类比赛中,获金牌
1枚,铜牌1枚和赛艇第五名。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9‰。严
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强化综合治理,社会秩序稳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狠刹行
业不正之风,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机关工作效率的提高。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访问邹平】应中国外交学会邀请,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及
其夫人罗莎琳·卡特一行17人, 于1997年7月25日至27日,对邹平县进行了访问。卡
特是美国第三十九任总统,在任期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实现
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卡特这次来访,主要是了解我国农村的民风民俗、基层农村选举、
宗教信仰、计划生育、水利灌溉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中国外交学会会长梅兆荣、
山东省外办主任武钟恕陪同卡特一行到邹平访问。 7月25日晚,邹平县政府在卡特下
榻的黛溪山庄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26日卡特一行在中国外交学会、省外办、滨州
地区行署、外办、邹平县政府、外办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先后到西董镇北禾村、邹平一
中和县福利公司考察访问。在北禾村卡特一行与村负责同志交谈,到农户家中作客,
询问他们的生活、生产和村干部的选举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情况,很有兴致的了解
了“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挂牌情况,并题词留念“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在邹
平一中,卡特来到教室与学生们用英语交谈,并在黑板上用粉笔用英文书写“非常感
谢大家,我们美国人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我们欢迎你们有机会到我们美国去”的赠言。
在邹平县社会福利公司巨铃皮鞋厂,卡特与两名正在工作的残疾人交谈,了解他们的
生活、 工作和家庭情况,赞扬他们福利企业办得好。7月27日,卡特一行上午到韩店
镇西王村、邹平热电厂考察访问,下午与孙镇冯家村、邹平镇东关村、好生镇宗家村
的党支部书记座谈,会谈后卡特说,他这次访问邹平对中国农村基层情况有了更深的
了解,特别是弄明白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卡特夫人单独访问了邹平县妇
幼保健站、邹平镇东关村卫生院并与县计生委、县妇联负责人交谈,她赞扬了我国妇
幼保健工作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对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表示理解。27日卡特
夫妇一行还专程到县城基督教堂作了礼拜,并与牧师交谈。卡特一行来访,取得圆满
成功。

【魏桥棉纺织厂荣获全国供销系统工业第一名】1997年,邹平县魏桥棉纺织厂共完成
产值8.5亿元,完成销售收入10.25亿元,实现利税15027万元,实现利润9202万元,出
口创汇达5332万美元,同去年相比分别增长30.1%、27.3%、24.95%、25.8%、
32.7%,各项指标在全国供销系统居第一位。1997年11月,全国供销总社在魏棉召开
经验交流现场会,推广学习魏棉经验。同月,淄博海关在魏桥举行保税仓库授牌仪式,
标志着滨州地区第一家备料型保税仓库在魏棉建成并投入使用。魏棉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是牢固树立发展的思想,不断培值新的经济增长点。1997年共投资1.7亿元完成技改
项目6个,均实现了当年立项施工,当年投产见效,投入产出比平均达1:5,最高达1:
7,是省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经过技改逐步建成了“纺织、染整配套合理、系列化生
产、 多层次增值”的生产格局。自1990年至1997年底,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了28倍,
固定资产增长67倍, 利税增长15倍,资产负债率由85%降到49%。二是建立起了低耗
高效的生产经营机制,在生产中全面推行成本否决法,同时减员增效,降低劳动用工
成本。 三是根据IS09000系列国际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网络,出口棉纱全部达
到国际乌斯特公报25%-5%的水平,棉布入库一等品率达99%以上,出口产品商检合
格率保持100%。到1997年底,企业拥有固定资产总值6.8亿元,棉纺28万纱锭,织机
4000台,员工9976人,用工总数是同规模企业的1/3,管理人员仅占1.6%, 吨纱成本
费用比省内其他企业低3000~6000元, 产品拥有五大系列230多个品种,销往国内十
几个省市和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魏棉厂长张士平199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1997年被推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企业于1997年5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
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邹平热电厂建成投产】 邹平热电厂始建于1996年1月,经过县电力总公司一年零六
个月的艰苦奋斗,于1997年7月1日建成投运。它是邹平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项
工程,也是整个滨州地区兴建的第一座热电联产企业。
邹平热电厂, 是经中国节能公司和省计委批准的重点项目, 一期工程投资额达
1.834亿元。HG-75/3.82-FM型煤粉炉三台,C12-3.43/0.981-2型汽轮机和QF2-15-2型
发电机各二台,额定容量2400KW,最大发电能力达30000KW。年供热160万吉焦。采用
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三电场静电除尘及复合膜反渗透等高新技术,集先进的计算机管
理、集中控制和自动化调度系统于一身,具备了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机制,有非
常好的环保效益。 全厂现有职工360人,中级以上专业人才占10%左右,大专以上学
历者占40%,中专及技校学历者占50%,高素质的职工队伍,金字塔形的人才层次,
为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新型热电企业夯实了基础。热电厂投产后,对节约能源、保护
环境、缓解用电紧张,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邹平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
的作用。

【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邹平县地税局坚持依法治税,加大税收征管,
强化税务稽查,大力培植地方财源,稳定地方税收,自1994年以来,地方税收收入年
均递增为45.63%, 连年完成或超额完成地方税收计划。1997年,实现地方财政
收入10146万元,比上年增长33.3%,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地税局实施税收征管改革,
在城区,建成并启用办税服务厅,设微机六台,并与建行联网,使用“龙卡”征税专
用卡, 提高了办税效率。城区300余户全民、集体企业全部纳入了征税大厅管理,全
面推行“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
的新征管模式;在农村,积极推行“厅式”服务,设立申报、征收、咨询等各类窗口,
实行“一条龙”服务,同时,建立和完善税收管理委员会19个,协税护税组织38个,
协税人员68人,建成覆盖面广、上下结合、纵横交错的综合治税网络。截止1997年底,
全县已有6260户纳税业户纳入地税机关的规范管理,自觉纳税申报率达95%以上。大
抓队伍建设和行风廉政建设,1997年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承诺制度,严格办税标准,明
确服务时限,实现了由管理向服务的根本转变,提高了办税效率,树立了良好的服务
形象。1996、1997年,在全县行风评比中,地税系统连续荣获第一名,1997年又被评
为“全省地税系统先进单位”。

【中共十五大代表--肖爱珍】肖爱珍,女,1945年生,邹平县九户镇秦家村人。196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邹平县实验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滨州地区专业技术
拔尖人才、十佳校长。1992年当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1997年再次当选为中共十五大
代表。
1979年肖爱珍受命创办县实验小学, 7年后,她就将一所落后的农村小学改造成
为集学前、小学、初中三部为一体、在校生1400余名的综合型实验学校。1993年,在
第一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基础上,肖爱珍又创建了实验中学。在长期的实践中,她创造
出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与管理方法,《中国教育报》以《治校讲
究科学》为题进行了报道。她把系统理论运用于管理实践,讲求管理的科学、和谐、
高效。她提出的“适合教师职业心理特点,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以人际关系管理为辅
助,以扶持教师走事业成功之路为主体”的教师管理方法,得到了国家教委的肯定。
1995年,她主持的“和谐教学”实验通过省级鉴定,初步形成为一种低负担、高效益
的和谐教学新模式。1997年,“和谐教学”、“合作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与心理素质训练”等三项由实验中学承担的科研课题均被列为国家“九五”规划重点
教育科研课题。科学治校结硕果,邹平县实验中学先后被评为省教育先进集体、教学
工作先进单位、 校产校舍设施维护管理优秀学校, 被誉为“地区‘窗口学校’中的
‘窗口’”,接待了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参观者约两万余人次。
肖爱珍重视理论水平的提高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 十余年来, 她参与编写了
《心理学纲要》 、《教育学纲要》等8部教育专著,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1篇,
先后被聘为山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理事、滨州地区教育学会副会长、心理学会理事。
肖爱珍的办学事迹被《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广为宣
传报道。

【邹平县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县】1997年经国家计委批准,邹平县被确定为
国家“九五”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
邹平县是山东省粮食作物高产区之一,1997年全县小麦和玉米总产分别达到2.56
亿公斤和2.18亿公斤,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35亿公斤,为支援国家建设作出了较大贡
献。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商品粮源供应,邹平县被批准作为国家“九五”
第一批商品粮基地进行建设。该项目建设总投资884.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80万元,
省配套96万元, 地方自筹508.4万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田间节水灌溉工程及灌区
建筑物配套和维修工程,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和农业机械配套服务
体系建设。项目建设期限为1997、1998两年,项目建成后,可年产良种1200万公斤,
年净增粮食2.5亿公斤。这是滨州地区唯一一个国家“九五”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

【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第三期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1997年4月,山东省农业综合
开发验收组,对邹平县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第三期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验收。
验收组认为:邹平县第三期农业开发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工程标准质量较高,管
护措施到位,效益显著,属全省一流项目。
邹平县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第三期项目涉及焦桥、韩店、孙镇、魏桥、码头、
明集、礼参七镇乡,项目计划总投资4415万元,实际完成4646.5万元,其中中央、省、
地财政拨款935万元,县配套105万元,贷款1100万元,县以下自筹2605万元。实际改
造中低产田5万亩, 治理涝洼地1.5万亩,完成多种经营及龙头企业建设项目5个。土
地治理项目共开挖疏浚沟渠187条,333.5公里,整修生产路120条,203.9公里,配套
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470座,新打机井333眼,修复旧井63眼,动用土石方519.8万方,
完成工日286.3万个; 新建高标准农田林网6.5万亩,植树63.4万株;整地改土3.3万
亩,深耕改土2.8万亩,配方施肥6.5万亩。按计划完成了三万吨玉米淀粉扩建项目、
邹平县肉类加工厂建设项目、良种猪繁育与加工项目、邹平兽药厂建设项目和盈博畜
牧场建设项目。通过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扩大
灌溉面积1.3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4.7万亩,增加除涝面积2.3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了0.2个百分点, 达到了1.1%,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粮食单产由原来的650
公斤增加到900公斤,棉花单产由60公斤增加到80公斤;林木覆盖率增加了7个百分点,
达到20%;经营项目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邹平县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了农民致富奔
小康的步伐。三年开发累计增产粮食1430万公斤,棉花5000担,增加效益4676万元,
利税287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200元,达到2400元。

【全县农民麦收实现机械化】 1997年,邹平县农民有小麦联合收割机470台,割晒机
3100余台,除山区部分地块及部分麦棉、菜棉套作地块不能进机作业外,其余麦田机
收面积达到100%。 邹平县十分重视各类农业机械的推广,早在1986年就开始推广割
晒机,九十年代初开始推广联合收割机,但真正大面积的推广是近两三年的事,农机
人员带着农机作业的录像带深入全县农村巡回放映,使农民对小麦机械化收割的好处
有了充分的认识,加之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农民手中也有了钱,农民购买联合收
割机的热情空前高涨。麦收前,苑城镇西宰村农民一次就添置联合收割机31台。为使
农田作业机械发挥最大效益,邹平县加强了农机服务工作,5月下旬组织100多名联合
收割机操作机手参加了技术培训班,传授联合收割机的结构、原理、操作、调试及故
障排除等知识;组织各镇乡对农机进行了全面检修,统一调配了下田作业机械。县农
机局派员到江苏、 安徽、河南等小麦成熟较早的地区联系,全县300多台联合收割机
到外省作业。 农机局还抽调15名技术骨干组成5个农机服务队,深入各镇乡昼夜进行
巡回服务。1997年,邹平县用一周时间完成了麦田收割工作,比往年人工用镰刀收割
缩短了三分之二的时间。

【邹平镇工业兴镇奏凯歌】 1997年,邹平县邹平镇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13.72亿元,
实现利税7500万元,外贸出口交货值6000余万元。
落实一把手工程责任制,实行激励政策,为工业兴镇创造了宽松的环境。镇、办
事处、村三级一把手年内每人新上了一个投资分别在30万元、20万元、10万元以上的
项目,并一包到底,列入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镇设立工业发展基金,对创办企业成
绩突出者实行奖励,形成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浓厚氛围。
突出规模带动,实施“强强”战略。在人才、技术、资金、能源等方面加大扶持
力度,对纺织、机械加工、建材、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重点倾斜,使20个产
值过千万元的企业、20个工业产值过千万元的村实现了规模效益。
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培植新兴产业。1997年,镇政府从资金、用电、工商、税收、
征地等方面为新兴产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使玄武岩石料开发、木器家具制造、塑料制
品加工三大新生产业销售收入达到了1.5亿元。
大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飞翔巾被有限公司、东景汽车标准件厂、东景制锁
总厂、中意家俱公司、鑫铭化工厂等20多家企业完成了股份合作制改革。
依托县城优势,以城区为中心,以交通干线和近效公路为纽带,大力发展第三产
业。

【礼参镇两个文明建设成果丰硕】1997年,邹平县礼参镇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为
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狠抓领导班子和基层
党组织建设,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务实创新,锐意进取,各项工作蓬勃发展,
两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全年乡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4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元, 比上年增长18.2%;预算内财政收入实现237万元,比上
年增长48.1%。在全县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创优升位活动中,获全县镇乡各项工作综
合考核第二名,比1996年上升11个位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获全县第一名;乡镇企业、
小城镇建设获第二名;精神文明建设获第三名,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7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9100万元,比上年增长
28%;粮食总产1.8万吨。蔬菜面积1.1万亩。建起了全县乃至全区最大规模的养
猪场、 长毛兔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林网发展到3.3万
亩。完成了邹长路路域治理,并获县一等奖。全镇又有21个村,达到了小康标准。
盘活存量资产,乡镇企业上台阶。礼参镇坚持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整个农村经济
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对企业实行改制,强化实施“一把手”工程,
积极吸引外资,制定优惠政策等,使乡镇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县实现总产值3.57亿
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利税1698万元。
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镇1997年重点抓的八件实事已全部完成,
此外, 还投资220多万元硬化了镇驻地集市路面,建成了邹平家具城。基础设施的建
设,改善了镇容、镇貌和投资环境,搭起了商贸一条街的框架,礼参镇逐步向布局合
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经济小城镇迈进。
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通过开展各种创建活动,广
大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大大提高,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教育事业健
康发展,镇中心初中升学率按万人比居全县前列。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三为主”推行
“三结合”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医疗卫生、文化
等各项事业有了大的发展。

【山东省教育先进集体--邹平县实验中学】邹平县实验中学是一所国办初级中学,前
身是邹平县第一实验学校初中部,1993年独立建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生1643名,
教职工164人。
十余年来,实验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教育理论为指导,追求“科
学、和谐、高效”,改革传统的管理和教育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了学校规
模与教育效益的同步发展,教育质量连年提高。先后被评为省教育先进集体,省教学
工作先进单位、 省校舍校产设施维护管理优秀学校, 被誉为地区“窗口学校”中的
“窗口”。校长肖爱珍作为这所先进学校的代表,两次出席全国党代会,被评为全国
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十年磨一剑”,实验中学在长期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科学治校的办学特
色。学校将系统科学引入学校管理,构建起适合初中生年龄特征的行政管理体制:块
块管理与条条穿插相结合。在管理实践中贯彻整体、反馈、有序三大原理,保持学校
工作始终处于螺旋式前进状态。针对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探索出一条“以制度管理
为基础,以人际关系管理为辅助,以扶持教师走事业成功之路为主体”的教师管理之
路,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80年代末,提出了“向科研要质量”的口号,1990
年制定出第一个教育科研五年规划。1995年,“和谐教学”实验通过省级鉴定,初步
形成了低负担、高效益的“和谐教学”新模式。1997年,学校承担的“和谐教学”、
“合作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与心理素质训练”等三项实验课题均被列为国
家“九五”规划重点教育科研课题。与科研同步,以科研导常规,以常规促科研。教
师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 有10名教师在全国、省优质课评比中获一、二等奖,2名
教师被评为省教学能手,20名教师被评为地区教学能手,16名教师成为地区“跨世纪
学科带头人”;几年来,全校教师累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会议交流论文161篇。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科学施教,引导学生主动活
泼地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和谐统一。采取种种措施“让每一个学生
抬起头来走路”,通过心育课、心理健康咨询、学法课、活动课、班会及社会实践等
方式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
生观和积极的自我观念,在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非智力因素,
使他们始终充满信心地前进。实验中学培养的学生以“智商高、潜力大、活动能力强、
素质全面”受到高一级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其办学经验在《中国教育报》、
《大众日报》、《山东教育报》、《中学生报》上广泛刊载。

【电视专题片《卡特在邹平》获全省“精品工程”奖】邹平电视台摄制的外宣类电视
专题片《卡特在邹平》荣获1997年度全省精品工程奖,实现了滨州地区在全省精品工
程影视类奖项评选中零的突破,邹平电视台也成为全省第一个制作出获省精品工程奖
电视专题片的县级电视台。
1997年7月25日至28日,美国前总统卡特对邹平县进行了为期3天的深入考察。抓
住这一有利的外宣题材,邹平电视台的创作人员对主题进行了深入挖掘。为保证制作
质量,邹平电视台投资50余万元新上了国内先进的编辑录制设备。经过精心策划和制
作的《卡特在邹平》被送到精品工程评委会后,经过初评、中评、专家评三轮评比,
在与全省50多家电视台选送的60多部外宣类电视专题片的竞争中获第二名并最终以比
较大的优势获全省精品工程奖。

【全县企业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实行社会化发放】邹平县社会劳动保险处从1997年10
月起,对全县企业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作为
离退休金社会发放的协作单位,受县劳动保险处的委托,代发养老金。他们根据企业
离退休人员居住的实际情况,采取就近就简的原则,在全县设立了17处发放网点,网
点设在各镇乡农行储蓄所和县工商行储蓄所。 企业劳资人员每月5日前将离退休人员
花名册及离退休金数额报县劳动保险处审批,由县劳动保险处汇总后将款拨到各发放
网点。每月10日后,粮食、供销系统离退休人员可在所居住乡镇的农行营业所,县直
企业离退休人员可在县工商银行储蓄所凭本人身份证和核发的离退休证领取本人离退
休金。外地离退休人员由银行负责电汇,确保了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自己的养老
金。

【张士平荣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邹
平县魏桥棉纺厂党委书记、厂长张士平光荣地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张士平生
于1946年,邹平县魏桥镇魏桥村人。1964年参加工作,在魏桥棉纺厂先后担任生产科
长、 副厂长,1981年3月任厂长。十几年来,他团结带领全厂干部职工,艰苦创业,
拼搏奋进,在全国棉纺织行业不景气的形势下,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进入九十年代以
来, 利税连年超千万元。1997年,魏桥棉纺厂实现利税1.5亿元,为邹平经济建设和
财政收入做出了突出贡献。 是年5月魏桥棉纺厂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张士平
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1月,全国供销工业工作会议在邹平召开,在会上魏桥棉
纺厂被誉为全国供销工业的“邯钢”,并号召全国供销工业学习魏棉。

【李灿国荣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邹平县公安局车管所所长李灿国,1997年
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李灿国参加公安工作20多年来,勤奋工作,为维护社会治安做出了突出贡献。他
先在刑警队,后到基层派出所工作。1992年,他由派出所长改任看守所长,在他的带
领下,看守所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其本人也被地委、行署授
予“十佳人民警察”、“优秀看守员”等荣誉称号。李灿国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
他在看守所工作5年, 没过一个囫囵节假日,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工作上。他紧紧
抓住提高干警的整体素质这个环节不放,带出了一支过硬的看守队伍。他把看守工作
作为教育、挽救、感化人犯的重要阵地,狠抓对人犯的思想改造,创出了一流的狱政
管理水平。 5年中,获得各类违法犯罪线索200余条,协助侦破案件100多起。为确保
监所安全,他筹措资金80多万元,将提审区、监室、放风场进行了周密细致的改造,
使监室狱所管理全部用上了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实现了对看守所全方位的声像监控。
1997年1月他调到车管所后,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腔热忱地为用户服
务。 过去,车管所每月集中办一次证,从报名、考试到领到证需5天时间,用户要跑
四、五趟。为方便用户,他改为每天都办理,将办证时间缩短为一天。过去挂牌的各
道程序分散进行、用户挂新牌至少半天时间。为此,他将工作人员集中到一个办公大
厅,用户只需半个小时,就可办完全部挂牌手续,这样不仅方便了用户,而且还增强
了办公的透明度。由于他的精心管理,车管所的面貌焕然一新。

(李福林 马秀娟 赵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