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4&rec=14&run=13

中共县委书记董吉增
副书记邓文泉
石保利
董书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鲍同兴
副主任王文昌
贾仰三
尚炳信
徐天才
杜金环(女)
盛庆斌
尹涛
县长邓文泉
副县长李在军
梁昌
任晓明
邱云鹏*
安家禹
张国华(女)
县政协主席李传芳
副主席安家政
袁振文
唐少能
曹宝东
卞葆彤
刘春青
程学荣
刘洪明
中共县纪检委书记田光利

【县情综述】 博兴县辖9镇3乡, 446个行政村,总面积900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
4.42万公顷, 人均耕地1.69亩。199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99亿元,按可比价
计算, 比上年增长10.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7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
成7.32亿元, 按可比价分别比上年增长8.9%、 8.47%、16.19%;完成农业增加值
7.79亿元,增长8.9%,工业增加值9.02亿元,增长10.21%,全年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完成7.95亿元,增长19.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亿元,增长17.57%;
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57亿元, 增长31.19%;完成财政收入1.28亿元,连续11
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9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0元,比
上年增加200元。1997年底全县总人口为45.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00人,增长
0.93%,其中农业人口39.61万人,非农业人口6.02万人,人口出生率15.36‰,
自然增长率9.16‰。
农村经济效益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突破。在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和
风暴袭击的情况下,粮食总产30.53万吨,其中夏粮总产20.6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棉花总产8001吨,增长30.6%;畜牧业产值5.32亿元,渔业产值6887万元,分别增长
46.35%、79.98%;蔬菜播种面积9.8万亩,蔬菜及食用菌大棚达到10781个;林业完
成成片造林1.78万亩,新建林网8.1万亩。全县农业总产值15.35亿元,增长8.7%。
城市经济持续增长, 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增强。工业总产值完成36.98亿元,增长
2.2%。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22.88亿元,利税1.83亿元,分别增长21.2%、
5.96%。15家大中型重点骨干企业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县属工业
的92%、95%、98.6%。财贸流通工作成效显著,物价稳定,市场繁荣。财贸企业实
现销售收入10.18亿元, 增长17.8%;利税3142万元,增长20.5%。重点项目和基础
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220千伏博兴变电站工程基本完工。通讯设备扩容6000门,
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4.4部, 村村通电话率达到82%。潍博路、乔博路拓宽改造,
博城五路改造、 乐安大街一期工程全面完成,205国道配套开发工程进展顺利。县城
生产生活设施逐步完善,城区综合治理得到强化,市容市貌有新的改观。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县机械厂和县农业机械
厂规范为经省政府批准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列入首批改制的9家企业改制工作
全面展开。积极推进横向联合和企业兼并,盘活和重组资产近亿元。企业集团发展到
6家。 流通体制改革有新的进展,发展连锁和配送中心2家,专业合作社2家。全县乡
镇企业改制面已达70%以上。住房商品化进程加快,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兴福
白铁、店子黑铁、博兴木材、姜韩家具等市场建设取得新成效。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加工贸易初步破题。兴顺织造公司、山东博大集团取得外贸自营出口权,自营出口企
业发展到4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54万美元,增长45.8%。与兄弟县市的经济联系和
协作有了新的进展,内联项目4个,引资1574万元。
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继寨郝镇之后,兴福、曹王两镇实现小康目标。城乡居
民年末存款余额14.95亿元, 比年初增长23.23%。城镇职工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农村新建住房19万平方米, 小城镇重点工程开工建设3万平方米。大力开展防疫治病
和降氟改水工程,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扶贫攻坚取得重大成绩,30个村实现
整体脱贫,解除贫困人口1万多人。
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有新的进步。全县共实施科技项目28项,完成省、地科技计
划3项。 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逐步提高。粮棉新品种和一批农业先进适
用技术得到推广,工业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改造步伐加快。基础教育开始向素质教育
转轨,高考本科上线万人比居全区第一,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新进展。计划生育工
作稳步发展,计划生育率达99.3%。全民健身运动逐步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成
绩。 县广播电视大楼基本建成,有线电视发展到1.3万户,被省广播电视厅授予“广
播电视先进县”称号。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农业普查取得初步成果,耕地总量基本
实现动态平衡。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民主与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优抚安置、救
济救灾、扶残助残工作取得新的成绩。老龄工作日益受到社会重视。国防教育、民兵
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共建工作逐步加强。计划、人事、劳动、油区、审计、监察、档案、
史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也都取得很大成绩。

【提高村级班子的“科技含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博兴县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投入和
科技培训,提高村级班子的“科技含量”。全县80%以上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掌握了
1~2项实用致富技术, 110名身怀致富“绝技”的党员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为引
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火车头作用。1997年全县组织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98期,受
训人数达6万多人次, 其中,村两委成员全部接受了培训。县委还制定优惠政策,积
极组织村干部参加“农广校” 、“农函大”等学习,至1997年底,已有210人取得了
中专以上学历, 有7328名农民取得了初级以上技术职称,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
职称1660人。在各级科技带头人的引导带动下,全县城乡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尊
重科技、相信科技的热潮。寨郝村委主任郝明带领全村科学养鸡、养兔、养牛,科学
种田,走出了一条科技致富之路,成为滨州地区第一个小康村。庞家镇1100多名掌握
科技致富经验的有联户联富能力的党员,与1500个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已有1080户掌
握了1~2门实用技术,年收入均在万元以上。农村基层组织科技含量的增大,有效地
促进和带动了农民科技致富步伐。 到1997年底,曹王、店子、湖滨、博兴等4个镇,
31个村分别被地委、行署授予全区“奔小康致富强乡镇”、“奔小康致富强村”称号,
党员科技示范户达1500多个,寨郝、曹王、兴福实现了小康镇。

【粮办工业发展势头强劲】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一的粮食流通体制
被打破。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为走好以工业兴粮的路子,博兴县粮食局及
时确定了“工商一齐抓,重点抓工业”的发展思路,把加快粮办工业的发展作为发展
粮食经济的重中之重。他们加大企业内部管理力度,学习借鉴国内先进企业的管理经
验,创造性地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逐步形成了一套严密、科学
的管理体系,如植物油厂从1990年建厂以来,先后推行了“净化意识”、“百检台”、
“启发式”、“目标成本”等管理办法。在总结、完善提高的基础上,在全县粮办工
业企业中推广, 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植物油厂每年可增加效益116万元。县粮食
局的决策者们把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扩大总量规模作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
要措施。 他们投资200万元,改造了可加工花生、棉籽等多种原料的预榨车间,扩大
三条大豆生产线加工能力;兴粮公司先后改造了过程水泥沉淀池、硫磺炉、浸泡缸漏
斗等设备,完善了工艺设备流程,搞了淀粉深加工制糖项目。他们依靠管理和技改这
两个轮子,使全县粮办工业成为全省同行业的佼佼者。以县植物油厂为龙头的大豆深
加工一条龙,以兴粮玉米加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玉米深加工一条龙,以粮食加工供应
公司为龙头的小麦深加工一条龙的粮办工业带动战略,在全县粮食企业中全面实施。

【八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博兴县把确立主导产业培育专业基地,作为促使农业向
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来抓,立足本县实际,围绕八大主导产业,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八
大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是粮食基地。通过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
狠抓中低产田改造, 建成吨粮镇4个,高产田达40万亩。二是优质棉基地。对植棉条
件较好的乡镇实施政策倾斜,全县植棉面积在10万亩左右,总产12万担。三是蔬菜生
产基地。全县蔬菜面积5.6万亩,冬暖式大棚达10781个,蔬菜产量达亿公斤。四是畜
牧生产基地。在鼓励农民自养的同时,狠抓集体饲养和规模饲养,使畜牧业产值达到
5.2亿。五是淡水养殖基地。充分利用地处沿黄,荒洼地多,水资源充裕的有利条件,
大力发展养殖业。全县淡水养殖发展到3万亩,产淡水鱼近万吨。六是果品生产基地。
全县果园面积发展到3.8万亩, 产水果近万吨。七是良种繁育基地。全县有良种繁育
村70个,良繁面积4.5万亩,年繁育良种800万公斤,不仅满足了本县需要,而且也为
周边县市实施良种化提供了方便。 八是柳草生产基地。全县杞柳面积达1万亩,苇蒲
6300亩。

【全县社会养老保险步入正规】为完善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当地经济发
展和社会稳定,博兴县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制度的决定》,并结合当地实际,逐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收到明显成效。
近年来,博兴县养老保险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的保险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但
是,企业拖欠、发放不及时、宣传不到位等诸多弊端制约了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为
此,劳动保险事业处认真落实《决定》的各项政策规定,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并按
照新制度的框架要求,把各项业务工作统一到新制度上来。一是把社会保险事业纳入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县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
缴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企业把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精
心组织抓落实。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职工增强了保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
是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制定各相关制度,使其规范自己的行为,更
好地服务企业。四是积极推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过去实行的“差额结算、企业代管”
基金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1997年下半年重点抓了社会化发放工作,
委托金融部门将养老金直接发放到职工手中, 杜绝了部分企业在“企业代管” 中搞
“特权” 的现象。共有888名离退休人员领到了养老金,占全县离退休人数的43%。
达到了离退休人员拥护、职工支持、社会效果良好的目的。

【第一小学电教设施步入全省一流】博兴县第一小学是1996年新创建的一所学校。为
了把学校建成现代化一流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校领导下大力气抓现代
化教学设备的配置。他们多方筹集资金,很快实现了教室内的“四机一幕”(电视机、
放像机、录音机、投影仪、投影幕) ,为教学改革的实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流电
教设备的购进,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学校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考核,保障正常操作;其次还多次开展评选电教优质课、电教论文的活动,增强了教
师课堂教学能力,使电化教学发挥了更大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接受能力大大提高。家长们交口称赞学校为孩子们做了一件好事。

【县公路局思想政治工作连创佳绩】博兴县公路局注重抓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果,连续十年被省、地、县评为“优秀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会’”,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县公路局始终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自身建设入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
的效果,重点抓了组织、工作、措施三个落实,制定了明确的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
级,一环扣一环,不留死角。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深入开展群
众性思想政治工作,从基层公路站到局机关,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有力地促进了
稳定与发展。同时,他们以职工教育为载体,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重点抓
三个结合,即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提高业务技能相结合,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会建设与争优创先相结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与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相结合。通过
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近十年来,这个局的干部职工,始终保持了工作创一流、
服务创一流、成绩创一流的旺盛斗志,为博兴县公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博兴县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的主要
环节,根据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和市场需求,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一方面积极膨
胀壮大原明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投入,兴办新的龙头企业,
全县逐步发展成了8大龙头型企业群体, 使全县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的经营格局。一是粮食及食品加工企业群体。全县已拥有骨干企业33家,年加工面粉
8.8万吨,淀粉2.5万吨,粮食酒5000吨。二是油棉加工企业群体。拥有油棉加工厂、
纺织厂、服装厂等骨干企业70家,计30多条生产线,年加工转化棉花5000余吨,带起
了10多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三是畜牧产品加工企业群全。主要生产牛、羊、猪、鸡
等肉制品, 年产量3万多吨。四是皮毛购销企业群体。拥有骨干购销企业14家,年购
销皮毛200余万张,成交额1.5亿元,创利税2000多万元。五是水产品购销企业群体。
拥有水产品2专业户2500户, 车辆2200余部,年购销淡水鱼5000多吨。六是苇帘加工
企业群体。拥有骨干企业1处,2000多户农民家庭从事苇帘加工面粉年产苇帘100多万
张,产值近千万元。七是地毯加工企业群体。拥有骨干企业3家,加工点165处,织机
3100台,从业人员4200人,年加工地毯30万平方英尺。八是草柳编企业群体。以县工
艺美术公司为龙头, 在全县形成了20多个加工点,生产15大系列200多个花色品种的
草柳制品,产品远销欧美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店子镇大棚蔬菜生产形成规模】店子镇位于博兴县东南部18公里处,省道潍高路横
穿该镇东西,曹纯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土质肥沃,水质条件好,水资源充足,对
蔬菜、粮食生产极为有利。该镇自古就有蔬菜生产的老传统。自1996年起,店子镇党
委、政府立足当地优势,以大棚菜和食用菌生产为突破口,下大力气,大力发展“两
高一优”农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倾斜扶持,组织广大农民外出参观,完善产前、
产中、 产后服务措施,引导农民种菜致富。1996年,全镇发展蔬菜大棚613个,占地
900亩,获产值600万元,大棚户户均增收5000元。1997年,镇党委、政府在1996年的
基础上,加大了投入,继续完善服务措施。全镇新发展高标准大棚3421个,达到4034
个蔬菜大棚的生产规模, 收入4860万元, 产生了巨大的规模效益。食用菌生产也由
1996年的400个棚,发展到了1000个,收入达500万元, 两项收入可达5360万元。人均
占有1200元, 人均增收500元。为做好售后服务,投资55万元,在董官村南,潍高路
一侧建起了高标准蔬菜批发市场。投资20万元,在镇东北部与东营市广饶县接壤的利
园村建立了一处市场,交易高峰期,日交易量达40万斤。同时,在县科委的协调下,
与滨州新华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建起了博兴县食用菌研究所,为种菇户提供菌种,回收
成品菇。解决了菜农难的后顾之忧。该镇的特色产品--西红柿,已打入北京、天津、
黑龙江、 浙江等9个省市,建立长期业务联系的外地大客户已达30余家。基本形成了
较为稳定的蔬菜销售市场。该镇已成为全区有名的蔬菜生产基地。

(牛万正 刘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