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开发论点摘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4&rec=136&run=13

【王建功谈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地位与条件】 1992年1月23~24日,黄河三角洲经济社
会发展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山东省副省长王建功代表中共
山东省委、省政府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
南岸,包括东营和惠民两个市地,共12个县(市、区) ,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
514万。 环顾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凡是大江大河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都是各国
经济繁荣发达,或者优先进行开发的地方。我国的长江三角洲是这样,珠江三角洲也
是这样。建国以来,黄河三角洲虽然也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速
度不快,目前在全省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全面开发黄河三角洲,不仅是改变这一地
区落后面貌,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一步,而且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和作用,对国家也将作出更大的贡献。我省经济发展从总体上看已具备一定的水平,
但东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加快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对于带动整个西北部欠发
达地区的经济振兴,实施“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促进“二、三、六”
经济格局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必要的。同时,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
岛环抱的渤海的地理中心,是山东半岛和京津唐两大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结地带, 又是
环渤海经济开放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因此,这一地区的全面开发与经济发展,
对于环渤海地区和沿黄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黄河三角洲大规模综合开发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路子已经开
通。
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大规模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这里有
广袤的土地资源。 全区土地总面积2650万亩, 人均5.2亩。 有耕地1299万亩,人均
2.58亩,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中低产田,增产潜力很大。这里还有大量可开发利用的
荒地和后备土地资源,区内有荒碱地1000万亩,其中宜农荒地有600多万亩,天然草场
240多万亩。同时,由于黄河泥沙淤积,入海口处平均每年造陆约4万亩,预计本世纪
末可新增土地50万亩,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这里有丰富的石油矿藏资源,石油天
然气储量不仅为全国海滨之最,而且居世界五大河口三角洲之冠(其它四大河为尼罗河、
密西西比河、叶尼塞河、长江) ,胜利油田经过近30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我国第二
大油田。该区西南丘陵地带还有储量丰富的花岗岩、麦饭石、优质矿泉水和特富性铜
矿。这里有比较辽阔的浅海滩涂资源,该区两面环海,海岸线长达496公里,负10米浅
海面积1000万亩, 宜开发的滩涂270万亩。地下卤水资源也很丰富,具有发展水产养
殖业、盐业和盐化工的良好条件。这里淡水资源非常丰富,黄河流经该地区280公里,
年均径流量317亿立方米,加上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总量达182.3亿立方米,这就
为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证。
二、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为大规模的开发奠定了比较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水、电、
路、讯等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引黄能力达600个流量,蓄水能力达3.4亿立方米。公路
四通八达,密度居全省首位。东营、惠民均已开通程控电话,还先后建成了滨洲港、
黄河港、胜利电厂、东营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石油工业比较发达,轻纺、机械、化
工、建材、食品加工工业等稳步发展,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全区有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3万人,大中专院校发展到23所,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
都有较大提高。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在国内,已同20多个省市的80多个市地进行了经
济协作,同全国4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并参加了环渤海经济协作区
和中国北方30个城市郊区协作网。在国际上,已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
联合开发的大格局正在形成。
三、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为大规模开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近几年,国家在这
里实施了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和综合开发实验项目均取得很好
的效果。 开荒植棉每亩投资400元,开荒种稻每亩投资500元,改良草场每亩投资150
元, 当年即可收回投资的60~80%,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农业开发的成功,为今后全面综合开发创出了路子,培养了人才,提供了经验。
四、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关注、支持,为大规模开发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近年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多次来这里视察工作。中共山东省
委、省政府已把该地区的开发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国许多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也
不断前来考察指导。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已经进入了国家决策层,被列为全国八大农业
开发区,粮棉油商品基地建设也作为全国20项重点工程之一列入国家计划。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条件十分优越,前景十分广阔。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
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开发步伐。初步设想是:在改革开放
总方针的指引下, 立足资源优势,依托中心城市,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梯次推进,
滚动发展,在继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同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推动这个地区国
民经济的全面振兴、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要加快以14万吨乙烯工程建设为骨干的油
气开发利用,带动机械、轻纺、盐化工、食品等地方工业的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
协调发展,主导产业与其它产业联姻、具有本区特色的工业体系;以水利建设为龙头,
以中低产田改造和草场建设为重点,水、田、林、路、草综合治理,逐步建成优质高
产高效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积极争取德龙铁路和滨洲、黄河两大港口的及早立项和
建设,逐步形成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相结合的运输网络;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把
东营市和滨州市建成交通方便、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环境优美的经济、政治、文化
中心。

【徐经泽论黄河三角洲的合理发展】 1992年1月,在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
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研讨会上,山东大学社会科学系著名教授徐经泽与讲师米克荣发
表了题为“关于黄河三角洲合理发展的几个问题”的论文。其主要内容是:
一、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不仅能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而
且它对山东经济的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国家发展看,
有利于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黄河经济带以及整个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全国石油
开采的现状看,近期内我国原油的增长也主要靠黄河三角洲这块油田的开发。从山东
发展来看,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对于山东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具有举足轻
重的作用。从本地区发展来看,有利于本地区600多万人口脱贫致富,尽快实现小康。
二、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黄河三角洲的进一步发展,有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各类专家的关心和指导。有许多有利条件。这里石油、天然气资源、土地资源、滩涂
和浅海资源、淡水资源、其他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条件好;有一定的技
术力量;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当然要实现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解决资金问题。根据本地
区的一些特点,资金的筹集可采取以下几个途径。(1) 请求政府多给一些“含金量较
高的政策”,如请求政府开放这一地区,现在全国沿海都开放了,唯独占山东海岸线
1/3的黄河三角洲没有开放, 这里已经具备了开放的条件,只要能开放,就能吸引外
商来投资。还可请求政府给一些优惠政策,象减少税利让地方多留一些等。如果每吨
原油能提出2元钱的附加开发费,则每年即可得到近7000万元的开发资金。(2)可采取
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鼓励集体和个人投资搞开发,要调动一切积
极因素,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地吸引和筹集资金, 建立起国家、地方、集体
和农户相结合的投资体制。(3) 可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团体和企业来本地
区投资办厂建项目。(4)作为本地区的开发,应根据“开发动力学”原理和“生产力时
序”原理,对本地区的各个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做出科学决
策,一般来讲应先发展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这样便可快速积累资金,再根据
开发顺序滚动使用,最终达到全面开发的目的。
三、如何实现合理发展。合理发展的实质是一个协调发展的问题,所以它是多方
面的,既包括纵向的协调,也包括横向的协调。(1) 要处理好各方面需要的关系。要
把中央调控和地方的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就是国家需要和地方需要结合起来,
这是从纵的方面来讲。从横的方面来讲,还要把当地的需要与外地投资者以及外商的
需要结合起来。对外来投资者,不能采取“杀鸡取卵”的政策,要让他们“下蛋”,
要让他们有利可图。因此,一定要把各方面的需要合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有
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搞好开发工作。(2) 要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
关系。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要树立整体观念。东营市和惠民地区
应避免各自从自己的局部利益出发而影响到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整体效益。山东省应加
强对黄河三角洲开发的领导工作,进行统一领导, 综合开发,合理布局。只有这样,
才能合理地配置各项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取得最佳的综合社会效益。(3) 要处理好
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是一项长期工程,因此,既有长远发
展规划,又有近期开发重点。如果我们单纯地追求眼前利益,片面地开采石油,而不
利用石油资源和资金积极地发展替代产业,那么将来石油资源开采完毕后,胜利油田
的几十万职工及其家属将如何安置?当地居民又怎样生存?原苏联的巴库油田就是一
个很好的教训。相反,美国的洛杉矶油田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当前
胜利油田也进入了中兴时期,因此在黄河三角洲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在发展石油工
业的同时,努力发展替代产业,使黄河三角洲地区持续发展和全面繁荣昌盛。(4) 要
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如果只顾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即使经济效
益暂时提高了,到最后还会由于较差的社会效益使经济效益降下来,可谓得不偿失。
尤其是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更应注意这个问题,因为这一地区将来有可能建成一个较大
的石油化工基地,所以污染问题必须从一开始就要引起重视。在制定规划时,要充分
考虑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要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维持这一地区的生物资源和生
态平衡。既要提高经济效益,又要提高社会效益,两者不可偏废。(5) 要处理好重点
项目与基础设施的关系。黄河三角州在实施整体开发过程中, 要注意基础设施的配套
建设,如公路、铁路、港口、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要跟上去,否则就会影响到重点
工程项目的利用和整体效益的提高。(6)各种条件的结合要合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
要把多种条件合理地结
合起来,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提高开发的综合效益。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
牧则牧,宜渔则渔。总之要因地制宜,要把几种条件,各种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不能
根据一两种条件就来决定开发项目。(7) 产业结构要合理。黄河三角洲地区目前的状
况是第一产业不落后, 而落后的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时,
应增加对这一地区第二、第三产业的投入。(8) 技术力量要合理流动。最主要的是如
何建立一个让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环境和机制。现在普遍认为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我们认为只有调动起掌握现代知识和现代技术的人的积极性,科学技术
才能变成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再先进,如果不能物化在具有较大积极性的人的身上,
也不能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如何实现技术力量的合理流动,如何建立一个让
科技人员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机制,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应当注意研究的一个问
题。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引进人才也好,自己培养人才也罢,一定要注意各层次人才
的合理结合,不能片面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引进和培养一些
中层次甚至低层次的人才。只有各个层次的人才都具备并实现合理结合,才能促进开
发和建设工作协调前进。

【王涛、 李光友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战略设想】1992年1月,在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
发展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王涛、李光友发表了
题为“开发黄河三角洲的战略设想及其制约因素”的论文。其主要内容是:黄河三角
洲是祖国的一块宝地,她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该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但
是直至今天黄河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仍处于缓慢而又落后的状态,其中唯一发展较快的
是仅仅以石油为目标的石油开采业,建成了我国第二大油田,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
了一点活力,然而它既没有石油深加工能力,也没有钻采石油机具及材料的自给能力。
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1) 黄河尾闾频繁
摆动,使三角洲无安定的生产环境。(2)交通不发达,河流不能通航,海港不能建设,
阻塞了经济发展和先进技术交流。(3)长期没能引导发展商品经济。(4)近期经济发展
未能利用胜利油田迅速发展的巨大的生产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迅速发展服务于油田
建设的产业,使大量财源外流,延误了当地经济的振兴。
一、在国家和地方支持下,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由自然资源开发型经济建设
开路,逐步建成以石油化工、盐化工、轻纺及食品加工为四大支柱产业的现代化、外
向型、多功能的黄河三角洲新经济区。黄河三角洲开发是与胜利油田的建设息息相关
的。因此有些人甚至个别权威人士提出,当地的发展要与油田相依为命,与油田共兴
衰。无疑在三角洲前期开发中必将对油田有极大的依赖,油田也将在物力、财力上给
予极大的支持。但是,黄河三角洲的建设不能完全与油田建设捆绑在一起,更不能与
油田共兴衰。三角洲地下的油气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绝对不能再走巴库油田
的老路,应当效仿洛杉矶石油名城的建设模式。所以研讨黄河三角洲经济技术和社会
发展战略的时候,必须为她勾画出明确的蓝图。这就是通过几十年努力, 依赖当地资
源优势,将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不完全依赖抽采油气,而以炼油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
盐卤化工工业、轻纺及食品加工工业为四大支柱产业的现代化、外向型、多功能的黄
河三角洲新经济区。作为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应当先依据当地资源的优势全面发展自
然资源开发型的经济建设,黄河三角洲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总结起来主要有,土地资
源、海洋资源、油气资源、盐卤资源及淡水资源,这些资源的全面合理开发必将推动
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上述将形成的四大支柱产业提供充足的工业原料。发展资源
开发型的经济开始起步容易,规模可大可小,而且见效较快。更为重要的是,在开发
当地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发展以当地资源为原材料的深加工工业,才能带动三角洲
的经济迅速、稳步而永续发展。在此应特别指明,胜利石油管理局绝对不应是掠夺性
的当地油气资源的抽采队,应当在抽采当地油气资源的同时照顾当地人民的长期经济
利益,应在油田兴盛时期在财力、物力和技术上对当地经济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也
要有目的地创建一批长期稳定的产业(包括石化工业)。为将来油气资源萎缩时仍使当
地经济继续繁荣下去打下稳固的基础,这也是为油田职工的子孙后代造福进行长期投
资,不然则是短视的。可以预料,黄河三角洲新经济区的建设,随着原料深加工工业
的发展,当地的经济将逐渐脱离对油田的依赖,原油天然气产值在新经济区的总产值
中的比例将越来越小。到那时,新经济区的发展将以自身形成的特点独立地向新的经
济目标奋进。
二、分期将滨州港建设成深水大港,为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打开海上通道。
三、挖沙降河与修防相结合稳定住黄河流路。

【王元京论黄河三角洲发展政策】1992年1月,在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成立
大会暨首次学术研讨会上,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王元京发表了题为“黄河三角
洲经济发展政策探索”的论文。其主要内容是:
一、黄河三角洲的产业政策问题。目前,中央政府尚未制定出与行业发展同样明
确的区域性产业政策。各地已有的产业发展计划往往与中央的地区发展构思相矛盾,
从而使产业政策地区化目标难以实现。问题的关键在于,产业政策只有建立在经济区
划而不是行政区划基础上,才能推动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黄河三角洲在经济区划基
础上探索了几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使产业政策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对于地区
经济的合理发展来说,带有广泛的示范效应。就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战略而言,目前有
三种方案:(1)“以石油、农业并举带动其他部门全面发展”的方案。(2)“以石油化
工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带动其它部门全面发展”的方案。(3) “以石油化工、农业
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的方案。黄河三角洲既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环境,又有发
展石油化工、农业的比较优势,选择第三种发展战略,制定出相应的产业政策,不失
为正确的选择。
二、黄河三角洲的筹资政策问题。资金筹集和使用是区域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两个
基本问题。黄河三角洲属于准备大规模开发的地区,广泛地开辟资金筹集渠道,提高
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率,已成为最紧迫的经济问题。(1) 适当提高积累率。作为
一个新兴工业地区,黄河三角洲所需的大量发展资金不能完全依赖外部资金流入,而
要通过挖掘本地资金潜力来取得。这样,适当提高资金积累率是扩大资金来源的基本
条件。 从全国来看,1979~1991年,资金积累率年均达33%左右,推动国民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8%左右,黄河三角洲的经济增长基数较低,资金积累的潜力很大,因此,在
大规模开发阶段,黄河三角洲的资金积累率和经济增长速度都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否则,投资建设的强度就会过低,经济增长难以实现产业政策的既定目标。(2) 不断
开拓资金来源渠道。改革开放以来,建设领域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资金供给渠道形成了
多源化格局。对于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来说,一方面应尽可能发挥现有的多源资金渠道
的功能,包括积极争取“拨改贷”资金、银行贷款资金、利用外资、煤代油资金、能
交基金、财政及企业债券、地方和企业自筹资金、部门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联合投
资等多种形式的资金,使全国各地已经采用的筹资途径及方式得以广泛“移植”;另
一方面还应开辟新资金来源渠道。黄河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开发中,可以选择经济效益
好,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或项目作为股票发行单位,向全省或全国发行具有吸引力
的股票,使这个地区的资金实力迅猛膨胀。
三、黄河三角洲的投资政策问题。作为新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在投资使用方向上
需要加强综合平衡和计划调控。一方面要根据地区财力、物力的可支配程度来确定投
资规模,避免急于求成,把建设摊子铺得过大,建设战线拉得过长,造成投资供求失
衡,工程进度缓慢,投资效益低下。因此,在国力许可的范围内来确定年度和在建投
资规模是不容置疑的。另一方面要根据地区发展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投资次序,集中投
资于产业政策所确定的主导产业,使建设项目尽可能达到规模经济标准,避免“一窝
蜂”地乱上项目,资金使用面面俱到,过度分散而忽视重点建设。因此,不断优化投
资使用结构成为搞好黄河三角洲开发的重要任务。
四、黄河三角洲开发的贸易政策问题。黄河三角洲无论是在内贸还是外贸方面都
应敞开大门,允许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行开放式的贸易政策。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应
当走出区域经济的限制,通过区际贸易,推动地区之间的经济联合,弥补本地财力、
物力、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不足,扩大地区开发的规模。此外,在发展外向型
经济的过程中,黄河三角洲地区应当吸取经济特区的经验,积极创办“三资”企业,
并在投资、 收益分配、 税收、项目立项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 为本地和
“三资”企业出口创汇创造良好环境。
五、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市场政策问题。从区域经济的未来着眼,黄河三角洲应该
逐步构造地区性的市场体系,包括中长期资金市场、物资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务市
场、批发市场等等,这样可以使地区经济充满生机活力,各个经济主体的收益与风险
相对称,激发旺盛的发展动力。同时,黄河三角洲还应建立健全一整套市场规则,包
括证券交易法、投资法、房地产买卖法等等。此外,面临千头万绪的地区开发,黄河三
角洲的政府应该在加强宏观调控中,多采取间接调控办法,少采取直接干预的手段,
为企业自主发展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和利益导向。

【王建功谈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第一次理事会会议成果】1993年5月7~12
日,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第一次理事会议在滨州、东营召开。研究会名誉
会长、 高级顾问、会长、全体理事、部分特邀代表和新闻单位共200多人参加会议。
会议结束时,山东省副省长王建功发表了重要讲话, 对会议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总
结。其主要内容是:
一、对开发黄河三角洲战略意义和紧迫性有了进一步认识。30多年来,随着胜利
油田的开发建设,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作出了巨
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地处黄河三角洲的东营市、滨州地区作了
大量艰苦卓著的工作,使这一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因经济基
础脆弱、政策体制等制约因素,目前在全国、在山东尚属欠发达地区,和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的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相比,黄河三角洲的经济社会发
展还在起步阶段。专家们一致认为,黄河三角洲是胶东半岛和京津唐两大经济发达地
区的连接地带, 又是环渤海经济开发区和沿黄经济带的交汇点,在全国区域经济的布
局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尽早开发,尽快开放。许多专家提出,沿海
地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将构成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重心地带。因此,黄河三
角洲开发问题,不仅关系到两个市地以及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
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进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重大的经
济社会课题,应当尽快进入国家决策。早进入,早主动,早决策,早得益。有的专家
认为,经过多年来的努力,黄河三角洲已经搭起了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框架,
有了发展基础,得出了许多带规律性的认识, 经济腾飞的条件已经成熟,应当抓住机
遇,尽快发展。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承担起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历史重任。
二、对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思路和对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许多专家认为,黄
河三角洲开发是一项跨世纪工程,要实施总体开发战略,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全面规
划、分步实施、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的原则;着眼于黄河三角洲的战略地位,进行区
域开发的原则;借鉴外地经验, 发挥当地独特优势,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培养
发展当地自己的生长点的原则; 以油田的开发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使油气资源开发
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统一,一、二、三产业相协调的原则;开发与开放相结合,以开放
带开发、以开发促开放的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
效益相一致的原则;基础设施包括治理黄河口先行的原则。有的专家提出,应加快东
营市和滨州市的建设,使其尽快形成聚集效应,成为三角洲地区政治、经济、科技、
文化的中心,带动和辐射整个区域的全面开发。还有的专家强调,当前开发黄河三角
洲要把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盐化工、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发
展的位置,加快建设步代。大投入拉动大发展,这是客观规律。黄河的现行入海流路,
经过治理可能稳定30~50年。这为三角洲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但由于三角
洲地区经济基础较差,自身投入能力有限,国家和省应制定含金量较高的优惠政策,
强化向这里投入的倾斜度,将一些适宜在这里发展的较大项目放在这里。从当地讲,
则要因地制宜,从短、平、快项目抓起,特别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在黄河三角洲的
开发方式上,专家们认为,必须摒弃那些封闭式的均衡开发的模式,实施重点发展战
略,推动开发由松散型、低水平向聚集型、高起点转变;由内向型、封闭式向外向型、
开放式转变,尽快把黄河三角洲开发推向国际经济大舞台。目前,要着手选择资源密
集、区位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连片区块,创造较高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逐步
建成高产高效的开发示范区。许多专家还建议,滨州地区是黄河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
分,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尽快将滨州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实行政策上的倾斜,以便更
多地引进国外资金、人才、技术和设备。有些专家提出,加快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这
一跨世纪工程的关键,一是资金,二是人才。为此,应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建立黄
河三角洲开发基金, 设立为之服务的融资机构。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并制订更
加优惠的政策,广招有志有识之士,积极发展教育事业。
三、对“研究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黄河三角洲开发取得了共识。黄河三角洲的
全面开发需要理论的支持。“研究会”的成立, 适应了黄河三角洲开发的需要,是时
代的产物,它的主要任务是抓住当前的大好发展机遇,为三角洲开发的一些大的方略
进行咨询论证,着重探索一些重大理论课题,并给予舆论上的支持和正确导向,做到
理论研究、舆论宣传和实际工作“多轮驱动”,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沿着科学的轨道运
行。这次会议,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理论研究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今后“研究
会”更好地服务于黄河三角洲大规模综合开发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引导。

【陈述澎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投资环境】 1993年5月,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学部委员陈
述澎,在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第一次理事会议上发言指出:重要的是实事
求是,深入实际地分析黄河三角洲的地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生产与经
济发展的阶段及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要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科学分析论证投资环境,
让国家领导部门决策时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让海内外的企业家们看到我们的现代化管
理水平,以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满怀信心来投资。
一、要转变黄河是一条害河的观念,消除投资者的恐惧心理,树立其安全感。黄
河是母亲河,今天它不再是灾害的根源,而是宝贵的资源。应该向投资者说明今天的
黄河三角洲已经有能力摆脱黄河灾难的岁月。因为上面有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的调节;
山东有东平湖的分洪, 黄河的流量在洛口以下,可以有条件控制在最高10000、中等
7000以至于最低几百个流量。这样三阶的河槽或河床,既不让它泛滥成灾,也不会让
它白白地流到海里去。黄河的水源分配总体上讲是不足的,对三角洲尤其迫切:洗碱、
发展水稻、果粮间作和改良草场都需用水。此问题可通过南水北调来解决,因为东线
的调水在河北是有争议的,但引水工程已达到南四湖(即微山湖等),很快就可以经过
东平湖到小清河往东走到黄河三角洲了。这无人有原则上的争议,包括引黄济青工程,
这对山东和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二、宣传黄河三角洲在省、地、市领导下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三角洲不再是一
片荒芜不毛的盐碱滩地,也不是一块沉睡的处女地。可用三角洲人民所创造的奇迹,
用生动的事实来树立投资者的信心。要说明土地和资源的承载力,就是单位土地面积
的升值是会很快的,是有利可图的,这对我们争取投资,有利于上规模、上水平,达
到集约经营、优质高产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水平。
三、要适应信息时代的新概念,要加强用信息流来加速物质流与能量,加速资金
的流通,提高现代化的管理水平。
总之,建议把黄河三角洲的许多自然资源与环境优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功经
验组合起来,把零星分散在各部门、各地区的科技成果和科学储备组织起来,把地下
油气资源开发与地上的农、林、牧、副、渔生态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把公共设施的
信息沟通起来,把自然环境保护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统一起来,建立一个黄河三角洲的
信息网络系统,建成一个统一的黄河三角洲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持续
发展的总体蓝图。这对引进资金,争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大宗投入是非常重要的。黄
河三角洲必须当作一个总体来考虑,这样的话,企业家就更加满怀信心,国际公司的
投入也就迅速增加。

【费孝通论黄河三角洲开发】 1994年9月25日,黄河三角洲滨州跨世纪发展战略研讨
会在滨州召开。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民盟中央和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研究室、国家科委等国家机关的领导、专家、学者,中共山东省委、省人大、
省政协及有关省直单位的负责人,滨州地区的负责人以及国家、省、地新闻单位的工
作人员出席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认
为:黄河三角洲是一个经济区域概念,不要把黄河三角洲同黄河口混同起来,要把黄
河口周围的地区都包括进来,建立一个开发区。最近中央提出加快环渤海经济区的开
发,这就要求我们站的更高,看得更远,要打破过去的老观念,把从丹东到青岛的这
个“Ω”形地区看成一个经济区。要把渤海湾建成我国北部的经济中心,建一个港口
群的经济区。作为环渤海湾港口群里的一个,滨州要正确估计自己在这个大格局中的
地位,不要去争,不要估计过高,过高了做不到,也不要估计过低。在这个港群里你
占什么位置, 要靠自己努力,首先是发展。因此,我提一个意见,滨州要北联黄骅,
东联东营、威海,建立有协作、有分工的合作伙伴关系,千万不能对立,对立起来大
家都没有好处。一个地区有了港口, 并不是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有了港口、有了铁路
是发展的条件,重要的是发展腹地。要想在环渤海地区的港口群中占有一席之地,不
那么容易,要依靠大家的力量,壮大这一地区的经济实力。有了口,有了结实的腹地,
再有发达的中心城市,这个地区才能发展起来。接下来就是怎样营造结实的腹地,其
实很简单,就是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宋法棠谈黄河三角洲开发】 1996年5月2~4日,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协调委
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滨州、东营召开。会议结束时,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宋法棠就黄河
三角洲开发的有关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其主要内容是:
一、正确地估价黄河三角洲开发工作。黄河三角洲开发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包括
开发范围的界定和建国四十多年来开发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开发建设中,各级各地
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项目带动,连片综合开发;
企地结合,联合开发;政府创造条件,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开发;坚持开发开放相
结合。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领导的力度还不够,规划、协调、指导的力度
还不够。地区之间、县市区之间、省直部门与市地之间关系磨合不够,许多方面还没
有形成开发的合力;开发的层次比较低,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不高, 经济效益不够理
想;投入机制不健全;对外招商开发和内联开发的力度不大,等等。
二、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黄河三角洲作为沿海尚待
大规模开发的地区,将是我省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搞好黄河三角洲开发,无论对
当地人民的脱贫致富,还是对全省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
要的战略意义。目前,黄河三角洲开发面临着良好的机遇:(1) 环渤海经济区已被国
家列入“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成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全国重点发展
区域。(2) 去年国家确定把黄河三角洲列为全国新建的五大粮仓之首,并正在付诸实
施。(3) 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资源的配置关系将发生很大变化,特
别是胜利油田与地方的优化组合,将形成这一区域崭新的经济增长点。(4) 黄河三角
洲开发也日益受到国际上的瞩目。 黄河三角洲开发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规划,
认真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开发建设进度,力争“九五”期
间初具规模,再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建成以农牧渔业、石油化工、盐化工为特
征的比较发达的外向型经济区。
三、按照两个转变的要求,确立正确的开发指导思想。黄河三角洲开发在指导思
想上,必须按照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适
时地把工作着力点由粗放型开发,逐步转移到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开
发上来,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全方位、高效益的开发格局。在实际工
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坚持效益第一。(2)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开发。(3)坚持按
市场经济规律办事。(4) 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对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要有足
够的认识,对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面临的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5)坚持自立更生为主。
(6) 坚持突出重点。当前一个时期开发的重点是,要突出解决好制约整个地区经济发
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水的问题;要搞好河口治理,稳定黄河流路;要把农牧渔业的
综合开发作为重要的任务抓好;要在工业上抓好具有带动作用的优势产业骨干项目建
设,尤其要抓好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等项目的实施;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力度, 使港路配套,排灌成系,电力和通信满足需要。(7)坚持企地结合。(8)坚持依
靠科教促进发展。(9)坚持以开发促开放。(10)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曲发斌冯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