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3&rec=79&run=13

【综述】滨州地区城乡建设委员会,是综合管理全区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基本建设、
重点工程建设和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勘察设计业、建材业、测绘业的
职能部门。下设14个科室站所和房地产管理局、建筑工程管理局、建筑勘察设计研究
院、 规划设计研究院、建材工业管理办公室、测绘管理局6个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有
青龙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地区建筑公司、地区工程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总公司、
建设集团公司5个委属企业;有地区建筑安装总公司、地区装饰装修总公司2个委办实
体。
1986~1996年,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地区建委带领全区建设战线广大干
部职工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各项建设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全区政
治、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基本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自1986年以来,全区基本建设、重点工程建
设有了较大的进步。 “八五”期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8亿元,超过前40
年的总和,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7亿元,其建成和基本建成大中型项目40多个。扩建了
小开河引黄工程,兴修3千立方米以上的平原水库3座;改建和扩建了205、220国道、
大济路、永馆路、辛沙线等骨干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88.7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
达到670公里, 邹平、博兴、惠民、阳信、滨州五个县市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
港口吞吐能力达130万吨,滨州港2个万吨级泊位已经国家批复立项;长途电话线路达
4680条, 县以上全部实现程控化,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6.67万门,新建110千伏以上
变电站16座,发电装机容量达25.6万千瓦,实现了全区户户通电。
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截止1996年底,全区总人口352.90万人,规划区总人
口62.9万人, 建成区人口48.7万人,非农业人口34.6万人,城市化水平近30%,规划
区面积315.8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达到61.3平方公里,建制镇已达到了55个,占乡
镇总数的50%。 滨州市从基础设施到城市功能、从规划设计到城市管理都有了很大提
高,6县城的建设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辐射力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城市规划的编制已基本完成。根据省建委的要求,1994年全区开始着手新一轮城
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确定了博兴、沾化、惠民为第一批试点,在全区普遍展开。
至1996年底,博兴、惠民、沾化、滨州市已编制完成,博兴、惠民、沾化并经省政府
批复。邹平、无棣完成总体规划方案,阳信完成总体规划大纲,并均通过省内专家评
审。在市、县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各县市及时地开始了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至1996
年全区各县市详细规划覆盖率达50%,专业规划完善率为70%,基本满足了各类建设和
房地产开发的需要。规划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由“人”治向“法”制、由不规范到规
范的转变。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原则,
在规划区内严格实施了“一书四证” (选址意见书、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规划许可
证、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制定了从项目的立项、选址、
定点、会审、发证、放线、验线、建设监督、竣工验收、建档等一条龙的审批程序,
有力地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树立了规划的权威性。
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县市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开展市容达标活动,
每年重点治理一条街或几条街,并大抓旧城改造上水平,实行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综
合开发率达到78%,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居民的居宅环境质量有了大的提高,城
市面貌大为改观。 截止1996年底,滨州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连续4次夺得
“齐鲁杯” , 博兴县连续3年、邹平县连续2年夺得“齐鲁杯”优胜奖,无棣县夺得
“齐鲁杯”先进奖,滨州市被省政府授予“城徽奖”,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城市环境
综合整治优秀城市”。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1986~1996年城市自来水厂由8个发展
到11个, 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由9921立方米增至27.3万立方米,年供水能力由362
万立方米增到9964.5万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由68%增至98%,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由45
升增到155升, 1996年用于城市供水的总投资达8917万元,6县1市全部完成了引黄供
水工程。在抓紧供水工程建设的同时,各县市狠抓了节约用水工作,城市工业用水重
复利用率由0达到14.6%。
结合旧城改造,新建、改建了一批标准高、质量好的道路、桥梁等骨干工程,道
路骨架基本形成。 城市道路以每年26万平方米的速度增长,11年共增长147公里。到
1996年底,全区实有城市道路长度268公里(面积367.8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0.65
平方米),桥梁42座。城市路灯总数由600增至5638盏,道路照明密度为每公里98盏。
1986~1996年间,城市排水工程与旧城改造、道路改造、园林绿化结合,以每年平均
30公里的速度增加, 11年共增加309.35公里。 截止1996年底全区共有下水道长度
348.5公里, 排水管网密度6.1公里/平方公里, 排水服务率为90%;城市污水排放量
9262万吨, 污水处理率由0增至2.4%。有的县市建成较完善的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
流,进行污水处理和河道疏通。城市公共交通从无到有,至1996年底已有营运车辆25
辆, 平均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5标台,城市公交营运线路长47公里。同时,全
区部分县市开展了出租汽车业务。
城市燃气事业从无到有,到1996年底全区已拥有18家燃气公司,年供气量4780吨,
城市用气人口27.1万人, 供气普及率达70%以上。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只有滨州市部分
采用集中供热,供热面积21万平方米。
全区普遍开展了全民植树活动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以道路、河岸、街心和庭院
为重点掀起了群众性绿化热潮。 1986~1996年全区城市园林绿地面积由85公顷增至
1049公顷, 人均公共绿地由2.2平方米上升至6.71平方米。滨州市兴建了两处公园,
绿化美化了黄河八路;邹平县兴建了黄山公园和街心广场;无棣县建设了幸福河两侧
绿化景点等。与此同时,一大批规模不一,形式多样的各种专业公园也纷纷建成,更
有小巧玲珑的街心花园和小区绿地星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截止1996年底全区共有公
园10个,占地170.9公顷。
城市环境卫生工作11年间得到了不断发展。到1996年底,全区拥有各种环卫机械
90辆,垃圾粪便清运机械化程度达75%以上,年清运垃圾24.73万吨,粪便12万吨。全
区共有公厕105座,其中,水冲式公厕占总数的75%。同时,城市的垃圾收运基本实现
了容器化,并向垃圾袋装压缩收集清运发展。
住宅建设成绩显著,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1992年以来,全区城市和县
城累计完成住宅投资6.6亿元, 建成住宅200万平方米,近3.3万户居民喜迁新居。全
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已由1980年的8.6平方米增加到1996年的12.8平方米, 并已建成
了11个规划合理、设计新颖、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
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全区对外开放整体布局上,城市一直是
招商引资的主要阵地。 依托滨州市和县城,全区兴办了6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开放开
发试验区,成为全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滨州市及县城周围,
形成了一大批卫星城镇,城镇工业项目的科技、人才向周围区域扩散、转移、辐射,
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围区域商品流通和市场繁荣,
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
城市管理得到加强。各县市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同时,逐步加强了城市管理工
作。城建监察队伍从无到有,截止1996年底已发展到7支,总人数达167人,依法行政、
文明执法已初见成效。同时,全区还从法制建设入手,出台了13个城市建设管理规章,
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城管队伍进行严格的培训,11年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会) 132期,
1996年4月份开展的“向济南交警学习, 树城管队伍新形象”活动受到了省、地领导
表扬。
村镇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1年来,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方筹集资
金,加快了村镇供水、道路、农贸市场、工业小区和商贸小区建设,总投资达20亿元,
小城镇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到1996年底,全区属于村镇建设管理范围的有100个小城
镇(其中49个建制镇)、5003个村庄,总人口达325.24万人。自1990年开始对村镇规划
进行调整完善,至今已有50个小城镇2336个村庄调整完善了规划,调整完善率分别为
50%、 46.7%。截止1996年底,全区小城镇已建成住宅898.9万平方米,其中楼房29.6
平方米, 乡镇驻地人均居住面积为12.67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510.34万平方米;生
产建筑面积297.44万平方米。装铺道路长度1351公里,道路面积达1033.71万平方米。
有9个小城镇建了自来水厂,其余小城镇均建有供水设施,自来水受益人口达到26.79
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8.7%,人均日生活用水量58.93升,铺设供水管道391公里、
排水管道177公里。有9个小城镇建设了公园,面积达5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55公顷,
人均绿地面积1.41平方米。 拥有公共厕所169个。仅1996年全区村镇就完成住宅建筑
面积179.54万平方米,村镇建设总投资达7.84亿元,其中住宅建设投资3.74亿元,公
建投资1.97亿元,生产建筑投资0.81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32亿元。
建筑、建材业稳步发展。11年间突出抓了建安企业的内部改革、经营机制转变工
作,强化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1986~1996年全区建筑施工企
业累计完成产值65.5亿元,施工面积达1900.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117.47万平方米。
到1996年底, 全区建安企业已发展到246个,其中,二级企业17个,三级企业80个,
四级企业90个,五级企业57个,从业人员13万人。1996年完成建安产值达16亿元,超
利税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5127元/人,竣工工程优良率为26.5%,合格率为90.5%。
在1995年的全省建安企业安全大检查中, 滨州地区成绩名列全省第3名。同时,积极
引导施工企业外出施工,努力开辟外地建筑市场。到1996年,全区施工队伍已经打到
了青岛、济南、北京、上海、海南岛等地,并开辟了俄罗斯建筑市场,1995~1996年
全区在外施工人数近3万人,施工产值6亿元。
建材企业在11年中克服了资金困难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困挠,注重科技进步,狠抓
“双增双节”,拓宽了销售渠道,获得了较快发展。截止到1996年底,全区建材企业
已发展546家,从业人数近4万人,完成产值7.5亿元,利税1亿元。
房地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截止1996年底,全区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5家,拥有开发
资金近亿元。 “八五”期间房地产综合开发房屋竣工面积44.3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
1.6亿元,普通居民住宅和商贸用房占80%以上。1980~1995年全区住宅基本建设投资
达21亿元,建成住宅500万平方米,到1996年底全区人均居住面积6平方米以下的住房
特困户已全部解困。 在房改工作方面,1993年7月后按省批方案,本着以售房为重点
的原则,地直和各县市按步骤、有计划地先后推进了售房工作。1995年制定了《滨州
地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政策,进一步拓宽了房地产抵押评估
业务。 截止1996年底,全区共出售公有售房资金1.2亿元,其中地直78万平方米;全
区筹集售房资金1.2亿元,其中地直3700多万元。
勘测设计事业和测绘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全区
勘察设计事业逐渐发展壮大。截止到1996年底,全区勘察设计人员已由1984年的不足
百人, 增加到1013人,持证勘察设计单位已由1984年的2个增加到26个。其中甲级设
计院1个,乙级设计院4个,丙级设计院(室) 18个,丁级设计室3个,含规划、建筑、
勘察、装饰、水利、纺织、化工、建材、制盐、采油、电业、公路等12个专业。全区
勘察设计队伍已初具规模,成为全区城乡建设的主力军。地区测绘管理办公室自1987
年成立以来,努力开展业务工作,严格履行管理职能,向社会各界提供了一系列综合
性技术服务。 “八五”期间,全区测绘系统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300幅,成图面积
19平方公里,为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480张,各种挂图1.2
万幅。
法制工作得到加强。全区建设系统先后出台了46个份量重、可操作性强的文件。
如《滨州地区深化勘察设计改革的意见》、《滨州地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条例》、
《滨州地区建设工程监理条例》、《滨州地区建筑市场管理办法》、《关于繁荣设计
创作重奖勘察设计人员的规定》、《关于优良工程奖励办法》、《关于搞好小城镇建
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见》、《滨州地区测绘管理实施办法》、
《滨州地区建筑企业劳保费用行业管理办法》等。这些文件和法规的出台,增强了建
设工程的权威性,为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张海)

【全区党政机关中第一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地区建委座落在繁华的滨州市中心,占
地面积13.7亩, 院内有办公楼、宿舍楼7座。现有干部职工230人,居住人口430人。
多年来,地区建委不断地在干部职工中普及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加大卫生设施
投入,努力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实现了大院的三化、三无,即:环境硬化、绿化、美
化、,无烟头、无纸屑、无果皮,出现了“建委院里有三怪,下楼提着垃圾袋,自行
车排在宿舍区外,瓶子、纸盒等废品有专人买”的现象。1995年被评为地级卫生先进
单位,1996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其主要做法:(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形
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平时的主任办公会注重研究和解决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领导
制订了一系列卫生制度,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卫生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自1995年
院内基建结束后,仅1996年用于改善卫生设施的投入近20万元,硬化路面,安装了路
灯,建成了喷泉,修砌了喷池,购置了卫生设备等。(2) 强化专职人员和住户居民两
支队伍。一支由卫生所、门卫和投饵员、消杀员组成,另一支由院内住户居民组成。
(3) 严格执行车辆管理、环境卫生和经常性检查三项制度。住户的自行车、三轮车集
中存放在车棚内,院外工作人员及来客的自行车统一停放在路边的指定位置,一字排
开,机动车存放在划定的位置,宿舍区内一律不准停放任何车辆。环境卫生由门卫负
责,实行巡逻清扫、全天保洁制度,对乱丢果皮、烟头、纸屑者有权制止并罚款。花
园管理也由门卫承担,定期进行浇水、施肥、修剪、除草等。对大院环境卫生、办公
区卫生、宿舍区卫生实行周五检查日制度,节日期间或有重大活动都是随时检查督促,
检查情况及时上墙公布,对成绩好的单位通报表扬,成绩差的点名批评,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4)把餐厅、环境、室内卫生和消灭四害当作4个卫生重点,始终抓在手上。
餐厅四防措施到位,禁烟标志和健康教育宣传品完备,没有变质、不洁食品,生、熟
食品及刀、案、容器分开,出售熟食用夹,食堂周围无蝇、无蛆、无鼠,食品分类存
放。截止1996年底,从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院内硬化、绿化率达到100%。修砌了排
水沟、暗沟200米,消灭蚊蝇滋生地和卫生死角8个,焊制了密封式垃圾箱,封堵了宿
舍楼垃圾道,垃圾集中存放及时清运,无坑洼积水,厕所全部水冲式,并定期喷药。
院内设立了新颖别致的园林景点和喷泉,放置了果皮箱,院内外杜绝乱堆、乱放、乱
建、乱摆、乱画现象。经常开展卫生达标活动,达到楼梯走廊、洗刷间、办公室无痰
迹及废物,卫生洁净。

(张海、刘汉卿)

【全区第一次开展测量标志大普查】为贯彻执行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长期保护测
量标志的通告》 和省政府办公厅[1987]1号文件《转发省测绘局〈关于加强测量标
志管理工作报告〉的通知》以及省测绘局《关于开展全省测量标志普查的通知》,地
区行署以惠行发[1989] 42号文件部署,从1989年4月19日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区测
量标志大普查, 于1990年圆满结束,对527个完好标志重新办理委托手续,明确委托
保管人,建立了地、县、乡三级管理档案。

(尹秀琳、刘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