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3&rec=72&run=13

【综述】1986~1996年间,滨州地区乡镇企业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弱变强,成为
国民经济任何产业都无法替代的重要方面军。特别是“八五”以来,中共滨州地委、
滨州地区行署坚持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先后召开了12次全区乡镇
企业工作会议或乡镇企业专题会议。 地委、行署和两个办公室先后出台了5个有关乡
镇企业的政策性文件,鼓励和扶持乡镇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乡镇企业完成了以起好
步、打基础为特征的第一次创业任务。
一、 经济总量迅速膨胀,整体效益持续上升。1990年,全区乡镇企业达到79574
处,比1985年增加16603处,从业人员达305648人,比1985年增加64306人;完成乡镇
企业总产值21.93亿元(80年不变价) ,实现利税3.37亿元,分别为“六五”末的2.56
倍、2.1倍。其中乡镇工业产值11.55亿元,为“六五”末的5.22倍。到1995年,全区
乡镇企业发展到10.8万处, 比1990年增加28426处,从业人员达到56.4万人,比1990
年增加25.84万人,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69.8亿元,实现利税18.7亿元,分别为“七
五” 末的5.6倍、 4.6倍, 其中乡镇工业产值98.3亿元,比“七五”末增长6.1倍。
1996年,乡镇企业处数达到119974处,比1995年增加11974处,比1990年增加千万处;
从业人员58.04万人, 比1995年增加16430人,比1990年增加27.48万人;完成乡镇企
业总产值214.42亿元制税达21.6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26.3%、15.3%,比1990年
增长7.4倍、5.4倍。其中乡镇工业产值136.7亿元,比1995年增长39%,比1990年增长
8.9倍。
二、规模水平明显进步。“六五”末,全区仅有邹平、博兴、惠民三个县乡镇企
业产值过亿元,最高的邹平县1.56亿元;产值过千万元的乡镇32个,最高的邹平镇不
到五千万元,产值过百万元的村30个,最高的寨郝村998万元。1990年全区有3个乡镇
产值过亿元(邹平镇1.4亿,博兴镇1.22亿,曹王镇1.04亿),7个村和10个企业产值过
千万元。 1995年,全区有72个乡镇产值过亿元,160个村和99个企业产值过千万元,
分别比“七五” 末增加69个、153个和89个。到1996年,各县市乡镇企业产值均超过
了10亿元,最高的邹平县达65.8亿元,已有48个乡镇过2亿元 (其中90年不变价5亿元
的9个:邹平镇、长山镇、好生镇、兴福镇、博兴镇、曹王镇、彭李办事处、寨郝镇、
临池镇。过10亿元的2个:邹平镇、长山镇) ,最高的邹平镇11.15亿元;已有23个村
过五千万元(90年不变价过亿元的村8个:博兴县寨郝镇寨郝村、柳桥村、兴福镇赵马
村、 赵赵村、 滨州市北镇办事处姜家村、六街、胜利村、郝家村) ,最高的寨郝村
1.87亿元;有8个企业产值过亿元(现价) ,最高的滨州市天华公司达3.34亿元。1993
年全区尚无一处地级乡镇企业集团,到1996年地级以上集团已有16个,其中省级集团
5个。
三、企业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六五”末,全区乡镇企业初级职称以上的各类人
才占乡村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为0.3%, 1990年达到3.3%, “八五” 末达到7.98%。
“六五”末,全区乡村企业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仅有6人,中专文化程度的仅有40人。
“七五” 末,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46人,中专文化程度的1000多人,中级以上
职称的700人。 到1996年,全区乡村企业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1651人,中专
文化程度的5735人,技工文化程度的14518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4059人(其中高级
职称278人) ,初级职称7130人。“八五”期间,累计开发新产品325项,比“七五”
增加190项;获省以上科技进步奖5个,获地区科技进步奖18个,获省以上优质、名牌
产品奖21个,分别比“七五”增加190项、4个、12个、19个。
四、对外开放领域拓宽。1990年,全区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4053万元,尚无一处
“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项目。1995年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5.18亿元,比“七五”
末增长11.4倍,累计“三资”企业已达62家,实际利用外资2232.4万美元。到1996年,
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5.49亿元,比1995年增加3050万元,比1990年增长12倍。
五、 发展后劲逐步增强。“八五”期间,全区乡村企业累计设入21.15亿元,比
“七五” 期间高出9.2倍。1996年乡村企业投入8.7亿元,比1995年增长47.8%。全区
乡镇企业拥有固定资产50亿元, 为1985年的18倍,1990年的7倍。1996年,全区乡村
集体企业已经改制的累计达592家, 占到乡村企业总数的17%, 其中股份合作制企业
354家,租赁143家,拍卖75家,有偿转让20家。
六、主要产品类多量大。1996年,全区乡镇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为:原盐59400吨,
比1990年增加26000吨; 砖34.39亿块, 比1990年增加11.77亿块; 瓦2.97亿片,比
1990年增加2.23亿片; 石灰5067吨,比1990年增加2837吨;水泥5万吨,比1990年增
加4.37万吨;大理石板材66004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65930平方米,植物油24192吨,
比1990年增加15336吨,粮食加工115.51万吨,比1990年增加57.4万吨;白酒44558吨,
比1990年增加42712吨;混合饲料37.58万吨,比1990年增加36.36万吨;布4.23亿米,
比1990年增加3.74亿米;机制纸及纸板40048吨,比1990年增加31926吨,工艺美术品
71991万元,比1990年增加67269万元;塑料制品54941吨,比1990年增加51648吨;化
肥29114吨,比1990年增加24745吨。

【乡镇企业家队伍发展壮大】乡镇企业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带领农民兴办乡镇企业,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企业家。为充分肯定他们所做出的贡献,
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动作用,1989年,经过严格的层层考察评选,地区行署命名了第一
批农民企业家,共47人(含高青县3人)。1992年6月,行署命名了第二批农民企业家,
共30人。1993年10月,行署命名了第三批农民企业家47人。1996年,行署命名了第四
批乡镇企业家,共57人。在这些乡镇企业家中,有16人先后受省政府表彰命名,成为
省级农民企业家,他们分别是郝进然、王在忠、徐汉林、曹同庆、郭兰英、马林、韩
安正、张秀堂、李继祜、袁金香、巩向民、李学博、高传宝、武士清、曹同荣、卢延
孟。由于种种原因,25人被取消了地区乡镇企业家资格。到1996年,全区共有地区级
以上乡镇企业家153人。

【全区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第一镇--河流镇】阳信县河流镇自然条件差、基础薄弱,发
展乡镇企业困难很大。但河流镇靠着全新的观念,良好的服务水平,走出了一条通过
依靠“外向型”发展乡镇企业的路子。1991年,河流镇有了第一家外向型企业阳信北
方福琛餐具有限公司。到1996年,全镇已有外向型企业10家,实际利用外资达1200万
美元,主要出口产品有:电子原器件、不锈钢餐具、索具、链条、抽纱、草柳编、尼
龙、塑料制品等十几个品种,三百多种规格,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出口交货
值4430万元, 创汇533万美元,成为全区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第一镇,发展外向型经济
的排头兵。

【“争三强创十佳”活动成效显著】为了推动乡镇企业实现新的腾飞,1994年10月,
滨州地委、行署作出了开展“争三强、创十佳”活动的决定,到1996年,取得了明显
的实效。 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214.4亿元, 比1993年增长93.3%, 在3年净增的
103.4亿元产值中,强乡镇占到了73%。强乡镇完成的乡镇工业产值占到全区的67.6%。
乡镇企业实现利税21.6亿元, 比1993年增长98.2%,在净增的10.7亿元中,强乡镇占
到66.4%。 为表彰“三强、十佳”作出的突出贡献,地委、行署授予邹平县邹平镇等
24个乡镇“全区发展乡镇企业强乡镇”称号,博兴县寨郝村等19个村“全区发展乡镇
企业强村”称号;山东天华集团总公司等32个企业“全区乡镇企业强企业”称号,沾
化县永丰乡“最佳位次前移乡镇”称号,邹平县临池镇、邹平镇“最佳经济效益乡镇”
称号,滨州市彭李办事处、博兴县寨郝镇“最佳规模投入乡镇”称号,邹平县邹平镇
“最佳科技进步乡镇”称号,阳信县河流镇“最佳外向经济乡镇”称号,博兴县兴福
镇“最佳民营经济乡镇”称号,惠民县爱迪森电气有限公司“最佳个体私营大户”称
号,邹平县韩店镇“最佳职工教育乡镇”称号。

(郭益民 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