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轻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3&rec=70&run=13

【综述】1986~1996年间,全区二轻工业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企
业技术进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七五”末,全区拥有固定资
产原值8012.4万元,净值6065.6万元。199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1亿元,出口交货
值6883万元,实现利税894.7万元,利润421.7万元,各项经济指标5年平均递增27.9%、
33.5%、21.6%、18.2%,提前3年实现“七五”计划目标,是二轻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
“八五”末,全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3亿元,净值1.52亿元。1995年,完成工业总
产值3.2亿元,出口交货值1.62亿元,5年平均递增14.8%和18.6%。1996年,根据机构
改革的需要,地区二轻局改名为“滨州地区二轻总会”,其职能不变。到年底全区二
轻系统拥有工艺美术、塑料、皮革、家具、五金、室内装饰等行业,共有工业企业39
个,职工6558人,二轻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2.52亿元,净值为1.71亿元。完成工业总
产值2.98亿元, 实现利税1805万元,其中利润273万元,出口创汇1569万美元,全员
劳动生产率达到11622元,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全面完成任务目标,被滨州地区行署
评为“1996年工业经济运行先进单位”。11年间,全区二轻工业从小到大,持续稳定
地发展,主要突出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增加适销对路产品。自1986年以来,全区突出抓好塑料
制品、地毯、草柳苇腊、不锈钢制品等四大拳头产品,组成不锈钢制品和草柳苇腊制
品两个企业集团, 逐步形成了产值超3000万元以上,创汇2500万美元,利税过300万
元以上的重点企业,以带动全区二轻工业的发展。(一)塑料制品是新兴行业的主导产
品。11年来,在努力增产支农塑料制品,包装用品、水产养殖制品和扩大出口创汇产
品的同时,集中开发了工程塑料、建筑塑料、日用塑料、工业配件制品,向产品的多
用途、系列化、深加工、精加工、高技术、高档次方向发展。“七五”期间,塑料产
量以年递增42%的速度发展, 1990年产品产量达到3086吨。到1996年全区塑料工业年
产能力达到万吨以上,产值达到3531万元。(二)地毯生产是二轻工业的优势产品。11
年来,主要围绕国际市场的需要,加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配套,不断发展新产品、
新花色,增加高道数仿波斯地毯的生产能力,形成了规模生产。“七五”期间,地毯
产量以年递增52.6%的速度发展,1990年生产6.2万平方米。1995年生产8.1万平方米。
到1996年底地毯年产达9万平方米,产值达0.81亿元。(三) 不锈钢制品是面向国内外
市场具有发展前途的重要产品。通过几年技术改造、上水平、扩能力,不断提高质量
和档次,增加品种种类,狠抓短线缺门,大力开发不锈钢厨具、炊具、器皿等产品,
形成了规模生产,增加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有效供给,逐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
需求。 “八五”期间,不锈钢产品产量以年递增24.9%的速度发展,1995年,产品产
量达1635吨,到1996年底,不锈钢餐具达288万打,年产值达3263万元。(四) 草苇腊
制品是工艺美术行业的传统骨干产品。“八五”期间,以博兴工艺美术公司为龙头,
带动了其它企业,通过基建和技改,引进新技术,提高装备水平,增加技术含量,开
发新产品, 扩大生产规模,发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柳腊制品,产值年均递增26.1%,
1995年达到4500万元。到1996年产值3820万元,创汇415.5万美元。(五) 金属制品行
业以产品换代增加品种,提高档次为重点,积极开发出了畅销产品。1996年产值4955
万元。 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4%。另外,抽纱刺绣工艺品、皮革及制品、家具工业缝
纫工业、装饰行业都有了一定发展。
二、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地区二轻系统坚持高起点、高效益、高
创汇的原则, “八五”期间,全区二轻系统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安排实施投资项
目90个, 比“七五”期间增加投资1.1亿元,增长1.57倍,平均每年完成投资3600万
元。有40个企业得到了不同程度改造,扩建厂房等土建设施约18万平方米,购置设备
约2000台(套),引进国外先进设备40多台(套),通过技术进步工作,二轻产品结构进
一步优化, 短线产品,出口创汇产品发展迅速,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3%。1996年,在
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地区总会调整结构,大力发展外向经济,立足技术改造,扩
张规模,全区二轻计划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6项,已竣工14项,计划投资3145万元,
比上年增长1.24倍, 实际完成2521万元, 新增固定资产2394万元,其中生产性投资
2306万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67.4%和12.4%。全年利用外资嫁接改造项目4个,投资总
额为278.3万美元, 注册资本为217.9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99.76万美元,占注册资
本的45.9%, 同时, 全区二轻系统开发新产品10种,创新花色品种161个,新增产值
5335万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7.7%。
三、深化改革,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全区二轻企业绝大多数是集体企业,规模小、
基础差,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基础工作有了明显加强,
取得了一定成效,素质普遍提高。1992年,进行了职工思想教育轮训,干部岗位职务
培训, 培训率达到89%;对全区初、中、高三级技工的等级培训普遍提高一级。通过
培训, 有20%的高级技工能够达到了技师水平,逐步做到了重要技术岗位先培训、后
上岗,就业前培训达到了100%。1996年,全区二轻系统,解放思想,改革又有了新的
突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中
心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就, 至年底已兼并3个企业,破产3个企业,其中2个破产重
组, 1个破产兼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实现了零的突
破,已有13个企业实行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占企业总数的33.3%。
四、增加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1986~1996年,全区二轻系统积极组织企业解
放思想,扩大开放,抓重点出口产品和骨干项目,实行优先立项,优先落实资金,优
先扶持的做法,并制定了奖励政策。在政策实施后,根据二轻特点,注意抓好出口产
品结构,调整内外销比例,增加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生产。参与国际市场大循环,保
持了全区二轻工业持续、 稳定发展。1990年,出口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41.6%。1996
年,出口产品产值占二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1.5%。完成出口交货值1.26亿元,5
年平均递增9.3%, 占全区出口值的10%。出口创汇企业发展到13家,占二轻企业总数
的33.3%, 出口创汇达1569万美元,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建成投产中外合资
企业9个。

【惠民县地毯厂经济效益居全国同行业榜首】1986~1996年间,惠民县地毯厂强化管
理,深化改革,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一年一个台阶,使一个不足百人、固
定资产不足百万元的小作坊式工厂逐步发展成为国家大型(二)企业。11年间,地毯厂
累计生产东方地毯37.94万米方米, 完成产值3.26亿元,实现利税2861.6万元,出口
创汇4011.44万美元,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榜首,成为全国同行业东方
地毯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品种最多、效益最佳的骨干企业,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
地区,跨入全国三资企业500强行列。
加大设备改造力度,提高企业生产规模。1986年,前惠民县地毯厂产量一直徘徊
在1万平方米左右, 但设备的生产能力已达到了极限。为适应市场竞争,实现科技兴
厂战略, 1987、1988年,共投资200余万元,对影响生产能力的染线、平毯、洗毯车
间进行设备技术改造, 到1990年,设备生产能力达3万平方米,当年实现产值1830万
元,利税194万元,分别比1986年增加了3倍、6倍、7倍,技改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
济效益。 1991年,投资220万元新上毛纺项目,当年投资、当年见效。1993年,继续
扩张生产规模,再投资100万元新上精纺车间,为实现年出口6万平方米东方地毯生产
能力奠定了基础。1994年,与美国诺瑞公司合资成立了“中美合资惠瑞毛制品股份有
限公司”,引进外资50万美元,扩大了企业规模,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到1996年底,惠民县地毯厂已形成从毛纺、染线、织毯、后道工序美化到检验、包装、
出口的全能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平方米。
加快新产品开发。1986年,为适应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惠民县地毯厂成立了科
技攻关小组,挖掘和发展传统工艺产品,提出了“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
的方针, 先后研制出160、200、240、260、300道东方地毯和国际流行的200、240道
丝毛合织高级东方地毯,其中160道东方地毯获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银奖,300道东
方地毯获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到1996年底,已发展到5大系列,200多个品种
规格。
提高产品质量意识。惠民县地毯厂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树起“质量是企业
的生命”的全员意识,完善了厂、车间、加工点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和一系列奖惩措施,
把产品质量与职工收入挂起钩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自1993年起,出口合格率达
100%,优质品率达90%以上,被批准为全省首家地毯出口免检企业。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惠民县地毯厂本着“互惠互利、让利于民、共同富强”
的原则,在全县各个乡镇建立了服务中心,制定了优质服务措施,采取了预先支付加
工费的办法,调动了广大织毯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到1996年底,农村
加工基地遍及全县21个乡镇,发展到600个加工点、3000台织机、1.5万多从业人员。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