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3&rec=59&run=13

【综述】1986~1996年,滨州地区的水利工作保持了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水
利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一、加大重点水利工程投入,强化水利基础设施。1986~1996年,全区共投入重
点工程其本建设资金2.72亿元,先后对簸箕李、韩墩、道旭、小开河等引黄灌区进行
了技术改造和扩大治理,修建了无棣县芦家河子、王山子、三角洼和沾化县毛家洼、
滨州市东郊等蓄水量1000万立米以上的平原水库,对秦口河、徒骇河海口段进行了疏
浚治理,并于1996年冬开始对小清河、潮河实施治理。1996年底,全区拥有水利固定
资产5亿元。
二、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代伐,确保农业丰收。1986年以来,滨州地区农田水利
建设积极实施“引、蓄、节、排、碱、荒、沙综合治理”的治水方略。1986~1996年,
全区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92亿万元,投工3.01亿个,完成土石方4.96亿立方米,疏
浚或新开挖田间灌排干、支、斗渠1.02万公里,配套机井2.63万眼、机电排灌站1078
座,修建中小水库62座,总灌溉面积达306.48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79.50千公顷,
除涝面积237.90千公顷, 改良盐碱地面积106.24千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30千
公顷。解决了农村60.80万人、10.47万头大牲畜的吃水困难。
三、实施“一头两翼三带动”战略,壮大水利经济。进入八十年代后,在水利部
“两个支柱(即水费改革和综合经营),一把钥匙(即建立健全经营承包责任制)“发展
水利经济的理论指导下,全区水利系统在贯彻执行“加强经营管理,讲求经济效益”
水利工作方针的同时,坚持“转轨变型,全面服务”的改革方向,积极开展水利多种
经营, 相继开展了建筑安装、 预制、制管、凿井、维修、养殖、服务等经营项目。
1986年全区水利多种经营产值达211.8万元,创利税76.44万元。1990年后,滨州地区
水利经济走上了“一头两翼三带动” (以依法收费为龙头,以城乡供水和多种经营为
两翼,带动地、县市乡(镇) 三级全面发展)的发展道路。到1996年底,全区水利多种
经营产值达1.5亿元, 利税1300万元,分别是1986年多种经营产值、利税的70.8倍和
17倍。
四、加强水利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水,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
轨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了办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出台
了《惠民地区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滨州地区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
法》、《滨州地区水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滨州地区水土保持管
理办法》、《滨州地区实施〈山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收取标准和使
用管理暂行办法〉细则》以及《滨州地区实施〈山东省河道维护管理费使用管理办法〉
细则》等法规性文件,水利法制建设已初具规模,水资源管理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五
统一” (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
水质) 管理,先后荣获水利部及省的表彰奖励,并被授予全国“取水许可先进单位”
及山东省“水资源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到1996年底,全区依法处理水事案件累
计536起,责令赔偿损失或罚没款106万元,水利依法行政已得到进一步加强。
五、坚持抗旱防汛两手抓,为全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滨州地区淡水资源匮乏,
人均占有量为376立方米, 仅为全国人均占有数的15.7%及全省的89.5%,素有“十年
九旱”之说,又有“春旱夏涝晚秋又旱”的旱涝交替规律,旱涝灾害是制约全区经济
发展的关键因素。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确保工农业用水之需,全区抗旱重点抓
了以下四项工作:①下大力气搞好引黄工程建设,扩建与挖潜相结合,突出一个“早”
字,尽量多引黄河水;②坚持引蓄结合,开源与节流并举,走“库塘调蓄,以河补源、
以井保丰、节水灌溉”的新路子;③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工程搞会战,
一般工程年年干, 不断提高供水保证率; ④多方集资投劳,充分使用好劳动积累工
(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20个积累工)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投入。
在抗旱的同时,全区防汛工作始终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
全力抢险”的方针。①积极推行行政首长和工程技术人员防汛责任制;②立足于夏汛
春防,防重于抢,早部署、早行动、早检查、早落实,及时搞好河道险工、险段的修
复加固; ③适时疏挖河沟,实现田间“四通”排水,确保日降雨200毫米不成灾;④
做好防汛料物、队伍的落实,防患于未然;⑤利用科学手段搞好雨情、水情的预测、
预报,制定科学的防洪除涝方案,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抗旱防汛工作两手抓,
为抗灾减灾、确保农业丰收提供了保障,为全区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淑忠)

【防洪排涝河道工程用地确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国家土地管理
局《关于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等有关规定, 滨州地区水利系统自
1991年4月至1994年5月, 先后完成了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以及小清河4条防洪
排涝河道滨州地区段的划界确权任务。 总计确权河道长度301公里,堤防长度596.93
公里, 确权国有土地面积13.53千公顷。涉及7个县市的42个乡镇,603个自然村,共
计埋设水泥界桩1885个,灰桩99个。划界确权后的各防洪排涝河道国有土地与集体所
有土地之间权属清楚、界限明确、资料详实完备。河道工程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规化、
规范化的轨道。

(李淑忠)

【徒骇河海口段治理工程】徒骇河海口段治理工程是山东省“八五”重点水利建设项
目之一,也是滨州地区黄河北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州5县(市) 防洪除涝的关
键工程。徒骇河海口段治理工程包括秦口河干流治理和徒骇河坝上闸以下河段治理两
大部分。 ①秦口河干流治理1991年2月10日开工,自下而上分三期施工,由惠民、阳
信、无棣、沾化、滨州承担施工任务。一期河道裁弯取直,打开洪水入海通道;二、
三期河道疏浚、 筑堤,增强行洪排涝能力,解决海潮侵袭问题。到1993年6月15日第
三期工程竣工,累计工期272天,治理河道长87.4公里,疏挖土方1076.39万立米,筑
堤土方393万立米,完成辅助工程土方157.2万立米,新建生产桥1座、涵洞6座,总计
上工人数达4.40万人(次),动用各类工程机械2458台(次),共计完成工程投资5808.4
万元。②坝上闸以下治理工程分1993年冬和1994年春二期完成。冬季工程于1993年10
月5日开工, 12月31日竣工; 春季工程于1994年3月2日开工,5月31日竣工。总工期
176天。由黄河北惠民、阳信、沾化、无棣、滨州施工。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河道切滩、
裁弯、新修垛瞿阝至过河道子大堤、险工加固、建筑物配套富固旧桥至垛瞿阝大堤整
修加固等,全部采用机械化施工,共上民工与技工4118人,动用各类机械1191台(套),
架设电力线路35.9公里,安装变压器141台,工程占用耕地5816亩,完成土方966万立
米,新修涵洞(闸、管)9处,共计完成工程投资4781.76万元。

(李淑忠)

【引黄灌区建设】 全区有引黄灌区12处,均始建于50年代,设计引水能力355立方
米/秒,设计灌溉面积280千公顷。由于灌区投入不足,配套差,效益差,很不适应
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988~1992年,滨州地区利用世行贷款和“两黄”开发 (黄淮
海平原开发和黄河三角洲开发) 机遇,先后对簸箕李、韩墩、白龙湾、道旭、张桥、
大道王、胡楼等灌区进行了技术改造。调整了渠系比降,加大了干渠输沙能力,尽量
将引黄泥沙输送到田间,使干渠基本达到了冲淤平衡。对簸箕李二干、韩墩总干、白
龙湾总干和东干等渠道改造了卡脖子工程,保证了渠道畅通。并推广节水技术,对韩
墩总干,簸箕李总干,白龙湾、道旭、胡楼灌区的引水渠和部分地上支渠进行了防渗
衬砌,总长度达55公里。韩墩总干渠长22公里,衬砌后水的利用系数由75%提高到90%,
按年输水2.5亿立方米计, 可减少损失4000万立方米。同时,推广了田间工程配套、
平整土地、小畦灌溉等常规节水灌溉技术。至1996年,全区引黄灌溉面积由1987年的
131.25千公顷增加到306.48千公顷, 平均亩次毛耗水量由1987年的155立米米下降到
122立方米。
在改造已有流向的同时,从1993年开始,在簸箕李、韩墩两灌区之间的高亢地带,
开始进行“小开河引黄灌区扩大治理工程” 。该灌区包括滨州、阳信、沾化、无棣4
县市的21个乡镇557个自然村、30.3万人。渠首引黄闸设计流量60立方米/秒,加大流
量85立方米/秒, 干渠长82公里,年引水量4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10万亩,同时
可为沿海滩涂综合开发及其它兴滨工程建设提供充足水源。山东省水利厅批复工程总
投资1.6亿元。 至1996年度,该灌区已建成渠首引黄闸一座、干渠过徒骇河与沙河渡
槽各一座,累计投资2839.62万元。

(王凤博)

【水土保持】滨州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是控制山区水土流失和治理平原风沙灾害。
①邹平县南部山区有水土流失面积225.0平方公里,包括5个乡镇,耕地年均侵蚀深度
2.3毫米。 为防治水土流失,山区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闸山沟,修坝垒堰,整修
水平梯田, 发展水利灌溉, 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使原来水土流失面积有所遏制。
1986~1996年, 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9.0平方公里,促进了农业、牧业、林业的全
面发展。②全区有风沙区面积1605.2平方公里,包括惠民、博兴、沾化、阳信、滨州、
邹平6县市35个乡镇。 风沙区的形成是由黄河历史上的多次决口、迁徙、改道和引黄
渠道清淤弃土造成的。1986年,地区制订了风沙区治理规划,确定了以林为主,农、
林、牧、副全面发展,沙、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路子。风沙区群众采取整平土
地、翻淤压沙、营造防风固沙林、发展林粮间作、兴修水利设施等措施,至1996年底,
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4.0平方公里,已治理区林木覆盖面积由1986年的20.0%提高到
39.0%。 有效地控制了风沙危害,减轻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但由于投入不
足,治理速度缓慢,全区尚有1021.2平方公里风沙区急需治理。

(李兆平王凤博)

【水资源管理】滨州地区水资源总量年均13.1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76立方米,
皆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991年起,地区陆续出台了水资源管理、取水许可、水
资源费征收、使用等规范性文件。地区、县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广泛宣传并贯彻落实
水资源法规,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编制了全区水利规划、水资源评
价、水长期供求计划、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依法进行水资源统
一管理。并且还完成了滨州地区入河湖库排污口调查、黄河三角洲开发水资源供需平
衡分析、水资源利用和开发问题研究、水资源污染与保护研究、地表水污染与防治研
究等,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制定发展战略和指导生产实践提供了依据。1989年,
博兴县开始在油区征收水资源费。1992年,地区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开征水资源费。至
1996年底, 全区共发放取水许可证6736份,全区年征收水资源费达到269.7万元。在
1995、1996两年分别受到了省水利厅和水利部的表彰。1995年地区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与邹平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被山东省人事厅、水利厅授予“山东省水资源管理先进集
体”称号。

(李桂兰 牛加明 王凤博)

【平原水库建设】1990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需水
量越来越多,而区内诸河水资源匮乏,尤其是主要客水资源黄河已成为季节河,黄河
水可用不可靠。为了丰蓄枯用、冬蓄春用黄河水,滨州地区大力发展平原水库。按照
“千、百、十”(即地区与县市抓千万方、乡镇抓百万方、村抓十万方蓄水工程建设)
的蓄水工程建设要求, 1996年,全区已建成库容1000万方以上的平原水库5座,分别
是:无棣县的芦家河子水库,在山子水库、三角洼水库,沾化县的毛家洼水库,滨州
市的东郊水库。同时建成中小库塘闸500座,蓄水能力达2亿立方米。
在平原水库建设中,吸收了50年代所建平原水库造成周围土地次生盐碱化的教训,
采取了垂直铺塑和在水库周围开挖截渗沟等措施防止侧渗。为防止水库蓄水对大坝的
淘刷,东郊水库对坝坡进行了砼板护砌。同时,加强了对水库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无
棣县利用平原水库进行名贵水产品的养殖。沾化县利用毛家洼水库实施“百村十万人
供水计划”,利用管道向农村供水,李家乡整建制实现了社会化供水,结束了30个村
(2.5万人)世代吃苦咸水的历史。

(王凤博)

【科教兴水】随着水资源的日渐紧缺,滨州地区及各县市开展了多项以节水为重点的
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邹平县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试验探索了井灌区节水灌溉的
可行之路,韩墩引黄灌区被水利部列为试点灌区节水技术改造高质量完成,韩墩引黄
渠道憎水防渗防冻害复合衬砌材料的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泥沙河流新型橡胶
坝引水防沙工程研究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国家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及英国皇
家水利科研机构合作进行的簸箕李引黄灌区泥沙运行规律的研究取得成功;簸箕李灌
区扩建配套工程获省优秀设计一等奖。1991年,邹平县被水利部确定为“水利技术推
广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1986~1996年,全区获地区以上科技进步奖18项,优秀勘
测设计奖26项。地区水利职工中专学校走联合办学的路子,为全区水利及其它行业培
养本、专科与中专毕业生894名。科技教育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王凤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