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军分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3&rec=34&run=13

【思想政治工作】滨州军分区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坚
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强有力
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军心,始终保持了部队、民兵预备役队伍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1986年以来,各级紧密联系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一系列重要会议、
文件精神,深入进行了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优良传统、革命人
生观、爱国奉献、尊干爱兵和艰苦奋斗等教育,特别是重点抓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制定并坚持了党委中心组、机关理论学习周、书记负责制等
行之有效的制度, 先后有527人次参加了军地举办的理论学习班。11年来,广大官兵
和人武、专武干部政治信念坚定,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广大党员、
干部立足武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建功立业,保持了良好的精神面貌,经受住了
国际风云急剧变幻、国家重大改革措施出台以及部队调整精简的考验。注重了党委和
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了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精神,抓了党委的组织、思
想、作风和廉政建设,加强了集体领导,党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党
风廉政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1994年以来,军分区党委连续三年被省军区表彰为先进
师级党委,1996年滨州市人武部党委、无棣县人武部党委也被省军区表彰为先进团级
党委。1994年滨州市人武部被省军区树为全面建设的典型,宋风先部长荣立一等功;
1995年分区政治部干部陈福林被济南军区评为优秀党员,滨州军分区党委做出了《向
优秀机关干部陈福林学习的决定》;1996年分区士兵队专业军士王福贞被济南军区评
为优秀党员。
11年来,全区努力加强民兵的思想建设,深入开展学雷锋、学徐洪刚、学李国安、
学吴国良等英模的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如“抗洪民兵英雄”王云岭,舍己
救人的好民兵刘连刚、苏建房、吴跃东,见义勇为的好民兵安建星,优秀专武干部曾
文芹,先进民兵连长张平生。其中刘连刚为救儿童英勇献身,被省政府和省军区追认
为烈士,并追记一等功,苏建房被地区行署、军分区记二等功一次。

【党管武装工作】1986年,县级人武部收归地方建制后,各级党委、政府继承和发扬
党管武装的好传统,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
指示精神,坚持把方向,抓根本,解难题,党管武装工作取得可喜成果。地、县(市)、
乡各级党委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各级制定并坚持了党委
议军、党政领导过军事生活、县(市)委书记定期到武装部办公、书记交接武装工作等
制度,保证了武装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1986年惠民地区首创的党政领导过“一日
军事生活”制度,很快推广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1987年由于地方党政机构精简,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大潮,对武装工作影响、冲击很大,为此,地
委及时召开专题“议军会”,研究健全机构,稳定思想问题,确保了武装工作机构不
撤、任务不变、地位不降。滨州市及时作出《关于加强城市民兵工作的规定》,主动
争得有关部门同意,在地区物资、商业、重工业等10个局成立了武装部,进一步理顺
了关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各级武装部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特别是滨州市人武部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人武部,被评为全省民兵预备役建设“一线
指挥部”的典型。1992年全区召开人武、专武干部工作会议,对人武、专武干部的培
养使用和调整交流作出了安排,走出了一条注重质量、进出有序的武装干部交流路子。
1996年,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中,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1995]12
号文件,较好地完成了留地方的61名人武干部和32名职工的安置任务,达到了交、接
单位和本人“三满意”。在地方的10年中,全区6个人武部建起了办公楼,5个武装部
建起了宿舍楼。1995年地、县(市) 投资440万,完成了两级民兵装备仓库的新建和加
固改造, 安全设施明显改善。各乡镇、企事业单位平均每个武装部投资1万元,使全
区基层武装部全部达到正规化建设标准。11年来在党管武装工作中全区涌现出了大批
的先进人物受到各级的表扬。滨州市人武部部长宋风先1994年被评为山东省关心国防
建设“十佳”新闻人物,1995年被评为全国关心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佳新闻人物,原
滨州市委书记林则懋坚持对武装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其事迹被《中国国防报》、
《中国民兵》 等多家新闻单位宣传,全区先后有5名地县主要领导被列入省委、省政
府、省军区表彰的百名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先进人物。全区有370多名党政和企业领导,
因党管武装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地区以上表彰。

【民兵带建工作】1986年以来,军分区组织全区民兵、预备役人员,自觉服从国家经
济建设大局,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兵带建活
动,为稳定滨州、建设滨州、振兴滨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人武部与有关部门协作,
在城乡建立“青年民兵之家” 或“科技文化育才中心” 5130个,培养各类致富人才
25.7万多名,提高了广大民兵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当地工农业的发展。军分区、
人武部深入到贫困村调查研究, 制定扶贫计划,实行了扶贫责任制,全区560名武装
干部和27.4万民兵参加扶贫、脱贫活动,全区5000多个民兵连普遍建立了1~3个扶贫
点,开展了帮、扶、包、联系一体化扶贫和开发式扶贫帮困活动。先后对生产困难户
帮耕、 帮种、帮收45万多次,1万多名民兵采取结对子一帮一扶贫活动,对老英模、
老党员、老民兵、烈军属、五保户重点帮扶,涌现出一大批脱贫致富的先进单位和先
进个人。全区10万多个民兵便民服务队、义务帮工队活跃在城乡,义务为群众做好事,
涌现出了舍己救人的好民兵刘连刚等一大批英模人物,为民兵群众树立了榜样,全区
有2万多户民兵被评为“六星” 、“十星”文明户。组织了民兵巡逻执勤,在防止违
法犯罪,消除不安全因素,巩固社会的安定团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6年,惠
民县李庄镇民兵营在破获“三、二”盗枪案中做出突出贡献,有15人立功受奖,其中
两人被省政府、省军区记一等功。县、乡和大中型企业人武部都组建了民兵应急分队,
村里成立了治安执勤巡逻队,把重大节日、大型集贸会作为防范的重点时机,采取夜
间巡逻、集市巡查、联防联营、区域承包等形式,护厂、护矿、护村、护路,先后配
合公安部门开展专项斗争、集中严打行动、打击犯罪团伙、制止和破获各类案件1500
多起,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每当遭受旱、涝、雹等严重自然灾害时,广大人武干
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发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冲锋在前、争挑重担的精神,在二百
多项重大工程建设中, 圆满完成了任务,特别是在1996年8月的抗洪抢险中,全区民
兵成建制上阵,哪里有危险哪里有民兵,为黄河、小清河、漳卫新河、徒骇河安全渡
汛做出了重大贡献。

(齐学峰)

【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1986~1996年间,全区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工作,自觉服从
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严格落实各项训练制度,全部实行基地集中训练,圆满完
成了训练任务。
1989年,根据参动字第41号文件精神,重点加强了民兵干部和专业技术兵训练,
训练形式由“冬季式、一次性、大批量”改为“全年式、多批次、小批量”,训练时
间由20天改为22天(含政治教育2天),增加了训练的灵活性,保证了训练人员、时间、
内容和质量的落实。1992年,全区专业技术兵由各县市少而全的分布状况调整为每县
市2~3个技术兵专业,为提高训练质量创造了条件。
各县市民兵训练基地于1985年开始兴建,1986年相继投入使用。总投资380万元,
总面积17769.9平方米, 均建有射击场、战术场、操场、普通教室和电教室,达到了
六有(宿舍、食堂、教室、专修室、电教室和文体活动室)、四通(水、电、路、电话)、
三配套(教学、场地、生活)的要求,并大力开展以劳养武活动,不断提高自养能力。
到1992年底,分区教导队及6县1市均通过省军区检查验收,被评为民兵训练基地建设
达标单位。
1986~1995年,教练员队伍建设本着“以人武干部为主,专武干部为辅,吸收少
量民兵干部和退伍军人”的原则,逐步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素质过硬的
“四会”(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教练员队伍。各县市每年组织1~2期教
练员集训,几年来,全区培训教练员共933人,其中“四会”教练员878人,有效地保
证了教学质量的落实。1996年,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全区配备专职教练员73人。
针对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总结过去经验和广泛征求
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训练计划、训练会议、备课试教、示范教学、跟
班作业、考勤、考核验收、登记统计、训练奖惩等训练制度和早操、作息、操课、内
务卫生等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了良好的训练生活秩序,保证了年度训练任务的落实。

(王宝峰)

【抢险救灾】1990年7月,滨州地区连降暴雨,全区平均降水量372.5毫米,重灾区阳
信县降雨558.7毫米, 沾化县470.1毫米,已超过1962年发生涝灾232万亩的降雨量。
全区雨后积水面积339万亩,成灾244万亩,323个村庄被水围困,毁坏房屋26219间。
在严重的灾情面前,军分区机关,全区人武系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全力以赴投入抗洪
救灾。军分区司令员张秀生、政委孙云山、参谋长张吉文带领工作组,亲临抗洪现场
指挥,县市人武部领导带领排涝抢险突击队备战在抗洪第一线。协调组织济南军区舟
桥部队两个连,在阳信、沾化、惠民等灾区,运送群众8978人次,运送面粉、副食40
万斤, 柴油、 煤炭、 药品、塑料布145吨,麻袋9000多条、竹竿7000根,开挖河道
2100米。协调济南军区医疗队巡诊16个乡镇,75个村庄,救治群众7682人。分区医疗
队7月27日至8月8日,共巡诊8个乡镇、69个村庄、医治病人1560人,抢救危重病人80
人。
1993年11月30日4时, 滨州瀛云宾馆大楼失火,分区士兵队的战士在士兵队长杨
佃勇的带领下,从接到救护命令到救护现场仅用10分钟,军分区首长、机关干部相继
赶到现场,他们将冰冷的水浇湿全身,冒着生命危险,冲进浓烟滚滚的楼房,救人灭
火,与消防、武警官兵协同作战扑灭了大火,受到了地委、行署和人民群众的赞誉。
1996年7月29~30日,滨州地区连续降雨12小时,平均降雨量达138.5毫米。据统
计,全区农田受灾面积350万亩,成灾260万亩,倒塌房屋7820间,倒塌院墙15082米,
冲毁树木14500株。 滨州市区、博兴、沾化等地积水都在40厘米以上,全区35家企业
被迫停产, 50多家企业半停产,不少仓库进水,大批物资被淹。8月10日后,黄河、
小清河、漳卫新河、徒骇河告急,黄河第一号洪峰到达滨州地区后流量每秒4400立方
米,水位22.7米左右,漳卫新河无棣段水位达7.14米,流量为每秒1400立方米,形势
异常严峻。军分区在地区防指的统一指挥下做了大量工作:修改完善防汛方案,调整
力量,准备民兵班(队)5406个,组织准备民兵126888人,建立了无线电台、有线电话、
移动电话三套通信网,保障不间断指挥;司令员张吉文、政委于水田等分区主要首长
始终靠在抗洪第一线,掌握汛情,分析研究对策,及时协调调度兵力,先后动用现役
军官、专武干部300多人,汛期高峰期黄河防汛调度投入民兵49850人,内河防汛投入
民兵44500人, 抢修险工险点649处, 搬运土石方351135立方米,组织救护迁安群众
18895人。

(单吉庆)

【武器装备管理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历来重视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
多年来,始终贯彻总部和两级军区的指示精神,坚持军地一体、逐级负责、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狠抓库房设施、保管员队伍和规章制度三项建设,达到了上级规定
的武器装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要求,连续保持了15年安全无事故。1989
年被济南军区评为民兵武器装备安全管理先进单位,1990年在军区召开的民兵预备役
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1991年博兴、邹平两县民兵武器装备仓库被省政府、省军区授
予安全管理先进单位,1995年在省政府组织的全省民兵武器装备仓库正规化建设检查
验收中,全区所有武器装备仓库全部达标,其中地区装备仓库、惠民、阳信两县装备
仓库被省政府、省军区评为达标先进单位。加强武器仓库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条件有
显著改善。 1993年7月,全区在邹平县召开了分管县市长和人武部长参加的现场会,
行署和军分区制定了武器仓库分批次、两步走的三年规划。各县市政府和人武部按照
会议要求,积极筹措经费,加强仓库基础设施建设。截止1995年底,各单位投入经费
达500多万元,新建标准库房9栋3020平方米,利用现有库房加固改造4栋684平方米,
新建生活用房1735平方米,达到了“四有、四通” (有坚固的库房、有优美的环境、
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有配套的生活设施,水通、电通、电话通、道路通) 的要求,基
本实现了库房建设标准化、仓库管理制度化、库管人员专业化、库区环境花园化的综
合性目标。
建立武器装备质量监控和检修机制,装备完好率明显提高。全区从1986年开始,
用两年时间,圆满完成了民兵轻武器封存任务,经军区检查验收,封存质量全部符合
标准。1996年又按照总部要求对部分留用武器进行了重新封存。军分区和县市人武部
还重视加强了对训练武器的检修保养工作, 使训练武器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保障了全区民兵战备执勤和军事训练的正常实施。
完善武器装备管理制度,建立正规的管理秩序。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武器装备
管理骨干;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条例》,结合本单
位实际,普遍制定了管理细则,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管理秩序更加正规;在编装备
严格落实了擦拭保养、登记统计、使用封存等制度,库存装备做到了分类明确、堆放
科学、备件上架、标志清楚、帐物相符,有效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管理水平。

(戴惠球)

【民兵组织建设】1986年以来,全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1985]22号文件精神,按照
民兵预备役工作“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的基本方针,服从服
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对民兵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整改革。
(1) 认真落实省军区赋予的“八五”期间基干民兵发展任务,按照《民兵工作条
例》 的有关规定,在全区所属行政村和362个大中型厂矿企业单位建立了民兵组织。
坚持了一年一度的民兵整组制度,突出抓了基干民兵营集结点验和民兵连大会的落实。
结合形势、任务对基干民兵进行教育,并重视发挥民兵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卫士作用
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民兵队伍的整体素质。(2) 严格按
照任免权限和标准条件,择优选配民兵连长,并普遍重视了对民兵干部的教育和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军事技能和工作能力。(3) 1990年从全区抽调基干民兵组
成了139个民兵应急分队, 配合公安积极开展了维护社会治安活动,为稳定全区局势
作出了积极贡献。(4) 适时把乡镇企业的民兵组织建设摆上位置,并在与军事专业对
口的有关单位建立了相应的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加大了民兵组织的技术含量。 (5)
建立了以民兵连为主、乡镇企业为辅的双向管理机制,加强了对民兵的管理。通过
对民兵工作的一系列调整改革,民兵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规模进一步压缩,质
量有了新的提高。 11年来,全区有2个县市、1个乡镇和7名个人,先后被济南军区和
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王延胜)

【军事设施保护】全区各级政府及军事部门非常重视军事设施保护工作。自接收国防
工程管理任务以来,地、县 (市) 、乡相继成立了国际工程维护管理工作领导机构。
“七五”期间按照上级要求,自1986年初开始对所管护工程全部进行了封堵伪装,至
1988年底结束。邹平县人武部被济南军区及山东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国防工程封闭伪
装和维护管理先进单位。“八五”期间,突出抓了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和《军事设施保
护法》的落实。辖区内军事设施“两区”(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划定自1990年10月
展开, 经过现场勘察、核实,于翌年1月完成登记、统计,上报山东省军事设施保护
委员会批准后,及时进行了标志牌的设置工作,至1993年底“两区”划定工作全部完
成。
1996年,在“八五”期间国防工程维护管理的基础上,狠抓了军民共管工作落实。
按照总部《军民共管质量评定标准》和《档案工作规定》,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各项
制度。各级政府和军事部门积极筹集资金,对所属管护工程按《标准》普遍进行了维
护保养,整理完善了地、县(市)、乡三级管护档案资料,设置了界桩、警示牌、标志
牌等。 经省军区检查验收,所属工程全部达标,邹平县人武部及3名同志分别受到济
南军区及山东省政府、省军区通报表彰。

(赵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