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3&rec=18&run=13

中共县委书记曹兴宽
副书记步乃章
于秀峰*
刘培才
刘鲁生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房英杰
副主任徐德元
王奎明
孙文炳
张介生
陈树信
范天禄
县长步乃章
副县长安丰科*
刘士合
邴玲(女)
张子华
荆韶山
何凤岐
邓建东
王延明
县政协主席张景兰(女)
副主席刘清义
王荣让
李树申
白保堂
马相荣
郭忠歧
梁玉泉
中共纪检委书记刘德成

【县情综述】 沾化县位于山东省东北部, 黄河三角洲腹地, 濒临渤海, 总面积
2214.57平方公里。 全县辖5镇9乡1个办事处, 443个行政村。 1996年底全县总人口
37.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9万人。居民有汉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壮族、
白族、 达斡尔族等8个民族,汉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9.99%。1996年,全县国内生
产总值13.12亿元,比上年增长23.2%,比1990年增长155.3%,6年平均年递增23.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7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28.5%、 18.8%、17.4%,比1990年增长158.6%、76.0%、280.0%,6年
平均年递增率分别为23.7%、 18.4%、 29.9%;工农业总产值21.15亿元,比上年增长
65.0%, 比1985年增长253.8%,11年平均年递增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亿
元,是1990年的4.36倍,1985年的4.60倍;财政总收入469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333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4%和48.3%,两项增幅均居全区第一,总收入比1990年
增2.8倍, 年均递增24.9%;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34元,比上年增加451元,比1985~
1990年的平均数400.3元增1233.7元。 按1995年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测算,全县小康
实现程度达到60.4%。
1986年以来, 农业稳定发展。 199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9.89亿元,比1985年增加
6.31亿元,11年年均递增9.68%。粮食总产量从1993年连续4年超过18万吨,1995年达
到历史最高水平21.6万吨,1996年为20.2万吨。小麦连续7年获得丰收,产量均在7万
吨以上,平均8.6万吨,1995年达10.75万吨。农业内部林牧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
比重发生根本变化。 1985年,林牧渔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20.0%,到1990年其比
重增到50.3%, 1995年再增到66.9%,1996年达到68.4%。1996年林、牧、渔业产值,
比1985年分别增长12.2倍、9.6倍、7.0倍,比1990年分别增长7.9倍、4.4倍、2.3倍,
比1995年分别增长100.9%、6.0%、116.2%。
沾化是山东省实施“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开发”两大跨世纪工程的主战场
之一, 处滨州地区前沿。已先后完成3期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任务,开发改造荒
碱、低产田35万亩,完成引黄过徒工程和毛家洼平原水库建设,实现了南水北引、东
水西调的宏伟计划,被评为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县。沾化是全国良种棉基地县,亦是全
国植棉百强县之一;先后被列为全国五大羊毛生产基地县、百万只肉羊开发县、桔杆
养羊示范县,被评为全省畜牧强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冬枣之乡”,冬枣密植园已
达1.1万亩; 是中国毛虾的主产区,产量居全省第一,也是中国三大文蛤产地之一,
文蛤的分布面积及产量均居全省第一, 对虾养殖面积稳定在7万亩左右,也居全省首
位。
由于工业基础较差,沾化工业发展比较缓慢,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40亿元,
1986~1993年平均2.99亿元,其中1993年最高为4.54亿元。从1994年高举“工业兴县”
的旗帜,以培植地方财源“台柱子”企业为重点,加大企业改革力度,使工业得以长
足的发展。1994年完成技改投资0.6亿元,有50多个项目竣工投产;1995年投资0.9亿
元, 完成技术改造49项;1996年完成技改投资0.7亿元,开发新产品15种,10多个财
源建设项目竣工投产, 工业总产值达到11.26亿元, 比1993年增加6.72亿。 1994~
1996年平均工业总产值8.15亿元,是1986~1993年平均值的2.73倍。现已形成机械、
化工、 食品、 纺织、油棉加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山东省金丝枣酒厂是中
(二)型国有企业、全国生产枣酒的唯一厂家,金丝枣酒是省优质产品、轻工部优质产
品,年生产能力6000吨,畅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沾化机械厂亦是中(二)型国有企
业,其主产品T-12拖拉机转向节总成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80%,全国总产量的25%,是
全国产量最多的厂家。
按照强化农业,重点发展工业,放手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调整优化一、二、
三产业结构,使之日趋合理,1996年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48.8∶25∶26.2。第三产业
不断发展, 市场体系逐步完善,集贸市场和商业网点遍布城乡,除县城外,有6个乡
镇建成高标准商业一条街,全县个体和私营业户发展到近万户。市场经济正向着纵横
两个方面健康发展。
外向型经济有突破。 1995年,新增外资企业5家,完成出口货值4500万元,县进
出口公司获得自营出口权。至1996年全县有中外合资企业14家。1996年,中澳合资开
发沾化万公顷土地项目达成协议,总投资2.48亿元人民币。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公路晴雨通车里程726公里。205国道、省道纵贯南北,
辛沙路、永馆路横穿东西,县、乡村公路交织成网,村村相通。沾化已成为连接京津
与东南沿海、北部沿海与内陆各省市的交通枢纽。水路交通亦十分便利,有3000吨级
和1000吨级泊位码头各1处, 可与青岛、大连、上海等地通航。有长话电路1100路,
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达到7712门,县、乡(镇) 两级实现程控化,139个村亦安装了程
控电话。
“八五”期间,全县共取得各类获奖科技成果86项,其中地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2
项,星火奖11项,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41.45%,1996年沾化县跨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
县行列。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创新局面,县城区基本实现“三化四配套”,下洼镇被
省政府授予全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卫生工作得到加强,沾化被确定为世界妇幼保健
新增项目县,县城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上档次、上水平、
位次前移的目标,1996年人口出生率为6.69‰,自然增长率为0.23‰。新中国第一代
《沾化县志》出版发行,起到了“资治、存史、教化”的作用。
全县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正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刘荣昌)

【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显著成效】198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黄淮海平原地区和
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决策,给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沾化县带来千载难逢
的发展机遇。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标准要求,沾化县项目区范围涉及13个乡镇,
211个行政村, 17.2万人。项目区以综合治理旱、涝、碱为重点。农田水利以建设方
田为中心,引蓄节排相结合,沟渠路林桥函站全面配套,打破行政区界限,进行科学
规划, 连片开发。到1996年底,沾化县“两黄”农业综合开发已完成3期工程,累计
完成投资7961.8万元, 其中国家和省投资4176万元,地区投资150万元,县配套资金
1193.9万元, 县以下自筹资金1999.9万元,农发贷款442万元;共开发土地35万亩,
其中改造中低产田13.9万亩, 开垦宜农荒地19.3万亩,改良草场1.8万亩;共开挖修
筑沟、渠、路15190条,长8169公里,新建中小型水库7座,年调(蓄)水量5862万立方,
修建桥涵闸扬水站等建筑物5232座(个) ,完成土石方2823万方,群众投工618万个;
新建农田林网30.25万亩,枣农间作17.25亩,经济林0.9万亩,共植树409株;购置推
土机、拖拉机等各类机械及配套农机具123台(件);发展多种经营与龙头项目6个。
沾化的农业综合开发经过探索和实践,找出了适合沾化县情的开发路子。第二期
工程,毛家洼七万亩盐碱地综合治理,被省评为优质工程;下洼镇张王洼万亩盐碱荒
地综合治理被省评为全省样板工程;下洼镇被确定为省农业开发办公室的联系点。第
三期工程,连续3年被省定为重点开发县,国家、省、地领导多次到开发区视察指导,
菏泽、德州、济南等8地市、25个县市来沾化参观,达2350人次。
9年的农业开发取得显著成效。35万亩碱荒地和中低产田,变成田成方、林成网、
沟渠通、路相连、土地平整、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据统计,中低产田治理后,亩
增粮食250公斤,亩增棉花15~25公斤,宜农荒地开垦后亩产粮食400公斤,亩产棉花
50公斤;项目区年增产粮食6.82万吨、棉花3750吨、肉蛋1800吨、果品1600万吨、蔬
菜2万吨; 年增产值26995万元,增收16197万元。1996年,项目区农民比开发前人均
增收847元,比非项目区高450元。

(刘荣昌 李金林)

【畜牧业生产大发展】1986~1996年是沾化县畜牧业稳定发展时期,尤其1994年以来
获得长足发展。
1988年, 中共沾化县委、 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扶持发展畜牧生产的几项规定
(试行)》,制定出解决好畜牧业发展资金、扶持畜禽专业户政策、价格保护政策、保
护畜禽良种资源、大力发展畜禽产品加工、保护畜牧专业户的合法权益等规定;提出
稳定发展鸡猪,大力发展草食畜的方针。此后,以羊、牛为发展重点,饲养量逐年增
加。为开发畜牧资源,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1993年,县人民政府又行文发布《关于
加快发展畜牧业的意见》。在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建设生产基地、发展规模经营,
优化结构、强化服务、科技兴牧,加快市场建设、努力搞活畜产品流通,兴办服务实
体、发展外向型畜牧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畜牧的投入,切实加强对畜牧业领
导等7个方面提出具体工作意见。 同时制定出《关于1993年畜牧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
个人的评选条件和奖励标准》、《沾化县畜禽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
畜牧业产值及大牲畜、牛、羊猪存栏数均有大幅度增长。1994年由于国家优惠政策和
市场价格等因素的激发,畜牧年产取得突破性进展,畜牧产值及大牧畜、牛、羊、猪
存栏数均实现比上年成倍增长;沾化县被评为山东省畜牧业强县,河贵乡、利国乡、
冯家乡、齐瞿阝乡被评为山东省畜牧业强乡(镇),有22个村被评为山东省畜牧业
强村。
为巩固1994年畜牧业生产成果,进一步加快全县畜牧业发展速度,中共沾化县委、
县政府将1995年定为全县“畜牧年”。县委行文发布《’95年全县畜牧年活动实施意
见》要求进一步落实政策,加大措施,使畜牲生产再上台阶。1995年畜牧业产值实现
了3.35亿元,大牲畜存栏22.32万头、牛18.63万头、羊47.35万头、猪15.74万头,分
别比1994年增长28.10%、 7.36%、22.65%、10.27%、14.06%。1996年,沾化县畜牧业
又有新的发展,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3.55亿元,大牲畜、牛、羊、猪存栏数分别比上
年增加3.05万头、2.44万头、5.24万头、1.82万头。

【水利建设迈入新时期】沾化县由于受地理、自然、经济等条件的影响,水资源人均
有量仅及全国水平的14.8%,1986年考查全县70%的水工设施处于老化退化与带病运行
的状态,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的发展。自80年代后期抓住国家“两黄”开发和世界银
行贷款投资的机遇,全力实施“水利兴县”,“水利脱贫”发展战略,水利建设迈入
新时期。 到1996年,10年时间多方筹措共投入建设资金1.4亿元,投入劳动积累工、
义务工4600多万个,完成工程量1.07亿立方米,新建、维修、治理、改造各类水利工
程设施1896处。 对境内徒骇河、秦口河、潮河、胡营河、洚河5条骨干河道进行大规
模清淤治理。自90年代初开始将引黄补源工程建设作为整体水利建设的重点,改造原
引黄干渠29公里, 新建35万亩引黄过徒灌区,使引黄能力增加1.2倍,受益范围扩大
至全县境域的4/5。1991~1995年引黄量连续5年超过1.2亿立方,1996年达到2.6亿立
方。1992年以来全县相继建成中小型畜水设施36处,总蓄水能力达到5000万立方。农
田工程逐步配套,方田面积已达45万亩。全县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0万亩,扩大除涝
面积30万亩。利用毛家洼平源水库向边沿区严重缺水的百村十万人集约化管道供水工
程已近尾声。1996年,全县累计完成土石方1080万立方,并在全区率先完成引黄清淤
和潮河治理一期工程,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

(刘荣昌 贾建成)

【引黄过徒灌区工程】沾化县因自身水资源严重不足,引黄补源成为解决供需矛盾的
主要途径。原引黄工程标准低,规模小,受益范围狭窄。中共沾化县委、县政府反复
研究论证,决定修建穿徒骇河底部向西引调黄河水工程。该工程分一期土方工程、过
徒倒虹建设和二期配套工程3部分。自1993年8月正式开工至1995年12月全面竣工。干
渠东起韩墩引黄工程季姜联合闸,西至傅家河,横贯县境中部。设计过水流量20m3
/s,全长22.4公里。共动用民工0.6万人,调用机械近100台,累计投资2000万元(90%
为群众集资和地方自筹),完成土方120万立方米,修建各类配套建筑物12处。该工程
使沾化引黄实现“南水北引, 东水西调”的新格局,使引黄受益区域由东部5乡镇增
至11乡镇,可扩大农田灌溉面积35万亩,解决7乡镇12万群众和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并为毛家洼平原水库等21处蓄水设施提供较充足的水源保证。

(刘荣昌 贾建成)

【电信事业大发展】1986以来,尤其“八五”期间,沾化电信事业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上设备,先后开通程控交换、微波传输、移动通信、无线寻呼等新业务,改变了沾化
通信落后局面,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1991年从日本引进2000门C460纵横制交换机,实现设施通信自动化。1993年,为
适应滨州地区C4网的同步建设, 从比利时引进S24-1240程控电话2000门,1994年4
月一次割接成功。随着微波通信的光纤通信的建成,沾化电话通信产生质的飞跃,具
备模拟和数字两种传输手段。电信的发展为市场经济注入活力,繁荣的市场经济又对
电信事业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到1994年底,2000门程控电话装机暴满,设施增容全县
经济发展的急需。1995年8月,3000门程增容完工,装机难问题得到缓和。乡镇电话,
1995年、1996两年内全部开通程控交换和微波传输,进入全区C4网,交换机总容量
2500门,安装用户近1300门。

(刘荣昌 侯振德)

【中澳合资经营万公顷土地农牧综合开发】1996年12月18日,中澳合资沾化万公顷土
地农牧业综合开发项目签字仪式在济南隆重举行。山东省长李春亭、副省长杜世成,
滨州地区专员王宗廉、副专员周清利,沾化县长步乃章及省有关部门负责人,澳大利
亚南澳洲总督、澳大利亚驻华大使等澳方贵宾,出席签字仪式。沾化粮油总公司总经
理郭维升、南澳--山东农业开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安德鲁代表合同双方在合同书上签
字。合同签字前,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赵志浩会见澳大利亚客人。
为实施该项目,南澳洲政府成立南澳--山东农业开发控股有限公司(SASACO),中
共沾化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由沾化粮油总公司与其合作。经双方友好协商,项目区
确定在沾化县城规划区以北5公里外的徒骇河东西两岸,总面积1万公顷,徒骇河将项
目区分为东、西两区。西区面积6392公顷,东区面积3608公顷。该项目合资期限30年,
经初步测算,总投资约2.48亿元人民币。项目注册资本1.18亿元人民币,其中澳方出
资8500万元(含技术入股1500万元),中方出资3300万元(含技术入股300万元)。

(刘荣昌 李涛)

【毛虾产量居山东省首位】 1986~1996年, 沾化县毛虾总产量达231592吨,年均产
21054吨, 在山东省各县市居第一位。其中,1986年17415吨,1990年16604吨,1995
年33233吨,1996年为30762吨。用新鲜毛虾加工而成的虾皮,味道清香可口,食用方
便;经发酵制作的虾酱,味道鲜美,倍受人们喜爱。沾化虾皮、虾酱遐迩闻名。

(王慎武)

【对虾养殖面积居山东首位】 沾化县从80年代初开始人工养殖对虾。有养虾池7.5万
亩, 年均养殖7万亩,产量1157吨。养殖面积居山东省首位,产量居滨州地区首位。
1986~1996年, 人工养殖对虾产量12725吨, 其中, 1986年625吨,1990年996吨,
1995年660吨,1996年680吨。远销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

(王慎武)

【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社】李家棉花生产合作社1996年11月21日,召开第一届社员代表
大会。出席代表64名,其中农民代表48名;民主选举产生专业合作社社务管理委员会,
由9人组成,其中农民代表6人;通过专业合作社章程,设立生产、经营、服务管理机
构; 制定《民主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股金管理及保息分红办法》、
《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聘任制度》等。入股社员2055名,其中农民2053
名;吸收社员股金85.27万元,其中农民社员股金63.27万元,李家供销社股金12万元,
县第二油棉厂股金10万元。合作社始终坚持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激励
社员积极发展棉花生产。至今实现购销额3664.4万元;为社员增收2109.6万元,社员
人均收入2273元;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14.7万元。
下洼养殖合作社和蔬菜合作社1996年12月24日召开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出席代
表分别为27名、34名,其中农民代表分别14名、31名;民主选举出专业合作社社务管
理委员会,分别由9人、7人组成,其中农民代表分别为4人、5人;通过专业合作社章
程,设立生产、经营、服务管理机构;制定民主管理、财务管理、股金管理等管理制
度。入股社员分别为339名、392名,其中农民社员分别为337名、391名;入社股金分
别是106.97万元、 19.93万元,其中农民社员入股股金分别为0.67万元、8.78万元。
养殖合作社以发展良种兔、牛为重点。建立良种兔繁育推广站和良种牛示范场,新建
规范化兔舍700个,标准化牛棚251间;建起颗粒饲料加工厂和容量达千方的青贮饲料
池; 成立两个科技服务部。推广站兔存栏1100名,示范场良种牛存栏150头。良种兔
品种有哈尔滨、 新西兰肉食兔和上海2071长毛兔。蔬菜合作社种植日本大叶菠菜250
亩,回收种子;种菜葫芦250亩,加工葫芦条,出口日本。

(刘荣昌 丁钦三)

【山东沾化发电厂连续安全生产1564天】沾化电厂以创建社会主义一流发电企业为目
标,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始终如一地开展查禁违章、季节性安全预防检查及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安
全活动。1986~1996年,共举办各类安全培训班20次,培训人员80人次,举办知识竞
赛和安全工作规程考试15次,开展各种季节性安全大检查40次。充分发挥质保质监两
大体系的作用,严格“两票三制”和设备检修质量管理,重点治理设备的跑、冒、滴、
漏,使设备一类率达98.74%,主要设备及主要辅助设备完好率实现100%,设备渗漏率
仅0.18‰,达到省一流火力发电厂的要求。大力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安全
第一责任者, 落实21个部门、234个岗位的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安全工作到位标准,
强调各级安全第一责任者的工作到位。坚持安全生产重奖重罚制度,建立二级违章个
人档案,设立二级违章曝光栏,及时处罚和曝光各种不安全现象。1993年被能源部考
核为“全国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企业” ,实现无泄漏工厂。至1996年9月
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564天的历史最好成绩,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五位。

(刘荣昌 都燕铭 张磊)

【沾化一中1993年高考成绩居滨州地区榜首】1993年,沾化一中高考成绩突出。文、
理两科本科上线89人, 体育本科上线7人,计96人;文科英语、政治、数学、历史,
理科语文、 政治共6个单科成绩获全区第一名。本科上线数及单科第一数在滨州地区
省、地重点高中中高居榜首,创造沾化县高考成绩最高记录。省教委、省人事厅授予
“教书育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滨州地区教育局授予“辛勤耕耘,多出人才”锦旗;
中共沾化县委、沾化县人民政府给予记集体一等功一次,奖励17000元;《滨州日报》
以《高考状元》为题作报道。

(刘荣昌 张洪昌)

【高会英发明的计数板获国家专利】沾化县教研室副主任高会英发明的小学教学教具
绒布计数板,属国内独创,1989年获山东省创新教具三等奖,1991年获国家教委三等
奖,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
计数板,原名计数兜,能代替绒板、磁板、投影仪使用,制作简便,科学实用。
计数板教学法,由国家科委命名,方法简捷。沾化全县推广,受到小学教师的普遍欢
迎。采用计数板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1992年和1993年,沾化县连续囊括滨州地区
小学优质课一等奖;1993年,在山东省小学数学研究会上,永丰乡小学教师路用喜代
表滨州地区利用计数板教学,夺取优质观摩第一名。之后,在全省推广使用。1994年
4月, 计数板及其教学法在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举办的《中国妇女与科技发展》展览并
载入中国画报社出版的大型画册,发行世界各国。

(张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