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3&rec=108&run=13

【综述】气象系统实行“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领
导管理体制。滨州地区气象局为全区气象系统的领导管理机关,下设气象台、业务科、
人事科、计财科、办公室、气象咨询服务中心。下属三个经济实体;蓝天实业开发公
司、白云包装有限公司和华云科技开发公司。1989年底,撤销沾化县弯弯沟(海防)气
象站,其基本业务转到新建的东营市河口区气象局。1990年1月1日开始,高青县气象
局划归淄博市气象局管理。1994年1月1日,原由滨州地区气象局管理的广饶、垦利、
利津县气象局和东营市河口区气象局转到新建的东营市气象局管理。至1996年底,惠
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和邹平县各设县气象局,负责各自辖区的气象业务和气
象服务工作。滨州市的气象服务由滨州地区气象局代管。1996年底,全区气象系统在
职职工133人, 其中干部121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0人,占职工总数的30%,
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有48人, 占职工总数的36%。无棣埕口盐场设气象站一处,
按统一的气象规范进行气象观测,主要为盐场服务,业务上接受地区气象局的指导。
气象基本业务主要包括气象观测、天气预报、气象通讯和农业气象。惠民县气象
站是全国统一部点的国家基准气候站,每小时进行一次气象观测,它又是国家基本气
象站,每天定时拍发天气报和补充天气报,参加国际天气资料交换。其它县气象站均
为一般气候站,每天进行3~4次气象观测,积累气候资料。惠民、沾化县气象站还承
担航空天气报和危险天气报拍发任务,供军航和民航使用。地区气象台定期制定短期
气候预报,每天定时制作中短期天气预报,同时运用天气雷达和卫星云图接收设备随
时进行天气监测。各县气象站结合本地情况对上级制作的天气预报进行补充订正,开
展天气预报服务。惠民县气象站、地区气象台分别承担着为国家农业气象基本站、省
农业气象基本站按规范进行农业气象观测的任务,全区各县气象站均开展农业气象服
务工作。气象系统通过当地电信部门传递各类气象报,同时运用系统内部的辅助通讯
网和计算机网络进行气象业务信息交流。1996年全区气象测报、天气预报、农业气象、
气象通讯等基本业务质量,按省气象局统一的综合考核标准验收达一级,在全省各地
市中列第四名。1996年11月在全省第四次测报技术比赛中,滨州地区代表队获团体总
分第二名,较上次(1991)提高一个名次;沾化县气象局刘宝文获全省个人全能第一名,
发报技术第一名;地区气象局张其德获“优秀教练员”称号。邹平县气象局李华被中
国气象局授予“优秀测报员”称号,惠民县气象局被省气象局授予“地面测报集体优
质单位”称号。
气象服务。地区气象台每年定期发布年、季、月的短期气候预报,供各级领导和
有关部门内部参考。地县两级气象台站每年都定期编发气象旬、月报,及时向领导机
关和有关部门提供实时气象资料和中期天气趋势预报。地县气象台站根据不同农时季
节,严密监视天气变化,把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作为重点,充分运用各种通
讯手段和传播媒介及时向各级领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开展全方位气象服务。
1991年3月13~14日, 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与地区气象局、地区气象学会在滨州联
合召开“‘八五’期间暨1991年旱涝趋势研讨会”,对1990年鲁北地区出现洪涝灾害
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未来几年的旱涝趋势作出预报,供领导决策参考。1991年
4月29日, 惠民地区行署以惠行发[1991]56号文件批转地区气象局《关于组建全区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的请示》,同意把天气警报服务系统作为传输工具,建立全区农
村科技信息服务网。 1993年9月20日,滨州地区行署以滨行办函[1993]22号文批复
地区气象局、地区科协,同意他们提出的《关于在我区实施人工防雹工作的请示》报
告,由地区气象局与各县协商,着手组建全区人工增雨防雹系统,标志着气象服务开
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更好地为防灾减灾服务。1994年12月下旬,行署召开全区气象工
作会议, 对全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建设和人工增雨防雹工作进一步部署。1995年2
月24日,地区气象局向行署提交《滨州地区减灾兴农气象保障系统工程项目建议书》,
建议行署尽快建立“地区防灾减灾中心”并完善全区减灾系统,受到行署领导和有关
部门的重视。1996年初,地区气象台预报春季雨水偏少,并建议各级政府组织好引黄
蓄水工作,为春季抗旱取得了主动。1996年6月5日,地区气象台对麦收期间的天气进
行分析, 作出6月中旬雨日较多对麦收不利的预报,并向行署汇报,行署把这一预报
意见转发各县、 市,促进了麦收进度和动员群众做好防雨准备,使6月中旬的阴雨天
气对麦收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1996年7月29日~8月11日连续出现了三次全区性暴
雨或大暴雨,地区气象台都提前24~48小时作出准确预报并及时向行署汇报,为领导
组织防洪排涝提供了决策依据。1996年8月10日~8月24日,地区气象台每天制作未来
5天的天气预报向行署领导汇报,以适应防洪排涝工作需要。1996年9月12日,中共滨
州地委以滨普发[1996]59号文件授予地区气象局“抗洪救灾先进单位”称号,授予
阳信县气象局局长李玉标“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1996年10月,省政府给予地区
气象局副局长王广元二等功奖励。 1996年地区气象台与邮电部门协同开辟了“121”
天气预报电话自动答询服务业务,这是继电台、电视台广播天气预报之后建立的又一
种公众气象服务渠道。至1996年底,专业气象服务已涉及到农业、工业、城建、交通
运输、商业、盐业、保险等10多个行业,有力地促进了气象科技同经济部门密切结合,
气象服务更加深入、广泛。有偿专业气象服务得到巩固,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气象
部门开展的防雷避雷工程和氢气球广告宣传服务有较大发展。
气象部门改革。八十年代初,气象部门进行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由地方政府领导
转变为“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为
了解决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后出现的一些问题,1988年11月26日,惠民地区行署以惠行
发(1988) 140文件向各县市人民政府、行署有关部门转发地区气象局《关于气象工作
几个问题的报告》,要求各县市进一步加强对当地气象工作的领导,帮助解决气象台
站建设和气象服务工作中的困难,搞好气象观测环境保护。气象工作进一步得到各级
政府的重视,地县两级财政每年都给当地气象部门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气象现代化
建设或基建经费补助; 气象观测场环境保护也得到加强。1992年8月,省政府以鲁政
发[1992]99号文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地
方气象事业,建立省、地(市)、县三级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现有地方气象事业项目所
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列入预算,气象部门职工工作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由地方政府统筹
解决。以上政策措施逐步在全区气象部门落实,推动了全区地方气象事业的迅速发展。
1993年6月, 地区气象局进行事业结构调整,精干基本业务,加强专业气象服务,组
建了“蓝天实业开发公司”,初步形成了基本业务,科技服务、综合经营“三大块”
的事业结构框架, 以适应外部市场经济环境。 1995年9月, 滨州地区气象局下属的
“滨州白云包装有限公司”成立并正式投入运营,综合经营进一步发展。
气象现代化建设。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气象仪器装备更新较快。1986年1月1日
惠民县气象站开始使用PC-1500袖珍机编发气象报。 1987年地区气象局和惠民县气象
局各引进一套天气警报服务系统,直接将气象服务信息传递给各类用户,大大提高了
服务效能,是年,全区地县高频电话辅助通讯网建成。1992年地区气象局实现微机自
动填图,替代了繁重的手工填图和天气图分析工作。1993年,地区气象局进行预报会
商室改造,建立了省地远程微机工作站,省地间气象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有很大提
高。1994年,为适应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地区气象局和博兴、无棣、惠民县气象局各
购置微机一台并进行地县微机联网,地区气象局组成局域网络。1995年春,地区气象
局的测雨雷达进行数字化改造;是年,沾化、阳信、邹平购置微机,实现全区气象系
统微机联网。1996年4月,地区气象局安装卫星云图接收设备;8月,进一步改善了地
区气象局微机局域网络。通过以上气象装备现代化建设,全区气象部门对天气的监测
预报水平、信息传输能力和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都有很大地提高。
气象台站基本建设。1986~1992年,地区气象局和惠民、博兴、阳信、沾化、邹
平县气象局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约143万元, 其中地方投入约45万元。1993年,惠民县
气象局由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60余万元, 征地12.5亩,建房530平方米,站址由
大崔农科所搬迁到东关街东首北侧。无棣县气象局由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80余万
元, 征地10余亩,建房600平方米,站址由县城西北搬迁到院前街东首南侧。1995~
1996年,地区气象局通过住房改革集资、观测场易址、争取地方财政支持等各种途径
筹措资金600余万元, 建房近6000平方米,观测场由地区气象局机关搬迁到东李村以
南约500米处。 1996年,邹平县气象局通过地方政府和部门投入以及住房改革职工集
资等方式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建房1650平方米,同时进行观测场地搬迁。

【人工增雨防雹】 针对1992年出现的全区严重干旱和1993年6月29日,惠民、阳信、
滨州、 博兴等县市遭受严重风雹灾害,1993年8月,地区气象局、地区科协联合向行
署提出《关于在我区实施人工防雹工作的请示》 报告。1993年9月中旬,行署第五次
专员例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于20日以滨行办函[1993]22号文批复地区气象局、地
区科协,同意他们的请示报告,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分县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
由地区气象局与各县协商,着手组建全区人工增雨防雹系统。1994年,地区和博兴、
无棣、惠民、邹平县总投资约200万元购置双管三七高炮17门,修复高炮四门,在以4
个县的20个乡镇布设炮点并配备相应通讯设备;组建了地县人工增雨防雹指挥机构和
作业队伍,初步形成全区人工增雨防雹系统。是年,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19次,其
中增雨14次;共动用高炮70门次,实发炮弹1063发,据各县上报资料统计增雨防雹经
济效益约8000万元。 1995年7月26日,滨州地区行署召开“加强人工增雨防雹工作专
题会议”并发会议纪要,进一步推动了全区人工增雨防雹系统建设。新增高炮26门,
炮点总数达到46个, 全区7个县市都开展了这一工作,通讯设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
步加经,基本形成了消雹防护面积20万公顷。组织人工增雨防雹作业17次,其中消雹
作业12次, 共动用高炮137门次,实发炮弹4333发,根据各县市上报资料统计,增雨
消雹经济效益达4亿元以上。 1995年12月5日,滨州地区行署以滨行发[1995]194号
文件,授予无棣县、博兴县、滨州市人民政府和地区指挥中心预报科“人工增雨防雹
先进单位”称号,授予全区11个炮点为“人工增雨防雹先进炮点”称号。1996年又新
增高炮10门,增雨防雹炮点达到56个,使防雹覆盖面积扩大到26.7万公顷;组织增雨
作业14次,投入作业高炮136门(次),施放炮弹1601发,作业影响面积累计101.3万公
顷,增雨效益约1亿元,开展消雹作业13次,有149个炮点 (次) 参与作业,施放炮弹
4694发,防护面积累计达74.7万公顷,估算减少雹灾损失4.3亿元。1996年5月5~6日,
“全省人工防雹工作现场会”在滨州召开,地区气象局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全区人工增
雨防雹工作情况, 与会代表参观了地区增雨防雹指挥中心和部分炮点。 地区气象局
“关于在我区实施人工增雨防雹工作的建议”在全区第三届优秀学术成果评选中获一
等奖(省科协二等奖)。

【组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 1991年4月29日,惠民地区行署以惠行发[1991]56号
文件批转地区气象局《关于组建全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的请示》,要求各县市按照
“总体设计,分步实施,边建设边服务,逐步配套完善”的原则,把天气警报服务系
统作为重要传输工具,建立全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向广大农村开展包括天气预报
在内的广泛的科技信息服务。 1992年5月中旬,博兴县率先把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普
及到全县12个乡镇的446个行政村, 实现全县乡村联网,向广大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服
务,深受群众欢迎。他们的建网、用网、管网经验在全省各地市推广。1994年12月下
旬, 行署召开全区气象工作会议,并以滨行发[1994]227号文件下发《关于加强农
村科技信息服务网建设的通知》,对全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建设进一步部署。使全
区建网工作进一步形成高潮。1995年6月6日,举行全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联网通播
仪式,国家气象局、省气象局领导参加。全区96%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都可以通过这
一服务网络传播或获取各种科技信息。地县两级气象台站充分发挥农村科技信息服务
网的作用,根据农时季节每天定时向广大农村广播天气信息和农业科技知识,为广大
农民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科学种田服务。农村科技服务网的建立,为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95年7月下旬,全省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会议在滨
州召开,地区气象局在会上介绍了建设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的经验。滨州地区农村科
技信息服务网的建设速度、普及率和管网、用网经验进一步在全省推广并影响全国,
被列为中国气象报1995年度十大新闻之一。 1995年12月5日,滨州地区行署以滨行发
[1995] 194文件,授予无棣县,邹平县,滨州市人民政府及16个乡镇政府“农村科
技信息服务网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96年,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进一步得到巩固和
发展;健全领导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充实信息编播人员,有力地保证了信息服务网
的正常运转和效能的发挥。据不完全统计,除每天定时广播天气预报、警报等气象信
息外,全区共播发农业科技信息3800余篇。不少县市和乡镇还利用科技信息服务网指
挥防灾减灾,指导农副业生产,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信长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