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3&rec=107&run=13

【综述】滨州地区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地区科协)是党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1986
年,地区科协设办公室、科普学会工作部和科技咨询中心,共有干部、职工16人。所
属地级学会(协会、研究会)24个,有会员2275人。县级学会62个,会员3912人。1991
年中共惠民地委办公室以惠办发[1991]29号文转发地区科协《关于在深化改革中进
一步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的报告》,使全区基层科协组织得到了充实和加强。1993
年县级机构改革中,全区7个县市科协都保留了独立建制,乡镇科协80%被合并或撤销。
1994年乡镇科协又得到了恢复,配备了专职或兼职乡镇科协主任。到1996年底,地区
科协设办公室、学会工作部、科普工作部、科普宣传站、科技咨询中心,共有干部职
工18人。所属地级学会43个,会员6621人。县级学会73个,会员5493人。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举荐人才工作。1986~1996年,围绕地委、行署的中心工作,
地区科协组织各学会召开不同类型学术交流会议450次, 参加学术交流的科技工作者
3.6万人次, 共交流论文9300篇,提出合理化科技建议8000余条,编印学术期刊12万
册。1993年10月,地区科协首次编印《专家建议》内部刊物。到1996年底,在《专家
建议》 上刊登了环保、水利、气象、水产、蔬菜、食用菌等学科专家建议9条,其中
大部分建议被行署及有关部门采纳。《关于在全区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的建议被行署
采纳后,已在全区县市得到了实施,到1996年底,已设高炮67门,可防护减灾面积达
600万亩, 产生社会经济效益2.25亿元。1993~1995年,地区科协组织了两届“全区
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共有71名有科技成就的青年获此荣誉。同时,向省科协推荐
了3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其中2名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经地区科协和省科协的推
荐,沈志强同志获“全国第五届青年科技奖”。按照省科协要求,地区科协还推荐选
拔了3名科技工作者出国深造,在科技人员中产生了较大影响。1995年9月,地区科协
组织有关单位召开了“建设海上滨州学术研讨会”,40多人参加了会议,交流论文20
篇,会上所提建议受到地委、行署的重视。1996年4月,地区科协组织蔬菜、生物等6
个学会召开了“滨州地区菜蓝子工程建设学术研讨会” ,与会科技人员300多人,会
上交流学术论文25篇,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为领导抓菜篮子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依
据。11年来,地区科协为了弘扬全区科技工作者的业绩和倡导敬业精神,先后组织了
向钱学森和李秀峰同志学习的活动,推动了科技界的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工作。科普宣传:从1986年开始,地区科协每年都组织
两次“科普宣传月”或“科普宣传周”活动。春夏结合农时,以宣传科学种田为主要
内容。秋冬结合城镇特点,宣传科学生活,反对封建迷信为中心。为了使科普宣传活
动有声有色,在滨州市内组织了两次大型的“科普一条街”活动,直接受到教育的群
众达7万人次。 1990~1995年,地区科协组织有关专家,先后编印了《棉花栽培新技
术》、《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果树栽培技术》、《科学施肥》、《食用菌
栽培新技术》、《滨州青少年科普知识问答》等科普读物,并向广大农民和中学生无
偿分发8万余册。 同时,印发科普报15万份,散发《身边科学系列知识》科普宣传材
料2万份。 科技培训:11年来,地区科协狠抓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开办各
种培训班、 地头班、农民科技夜校及函授教育,使150万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培训。仅
通过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培训的农民就达2万人,其中80%以上的学员成为农村技术
骨干,不少受培训的农村党员干部成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雁。新技术推广:地
区科协系统重点推广了叶面施肥、生物农药(BT)、立体种值、庭院经济、综合防治棉
蛉虫等农业实用新技术。 仅1991~1993年, 地区科协系统推广中华肥王“喷施宝”
300万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000万元。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从1994年以来,地、县、
乡三级科协都创办了各自的科普示范基地。地区科协着重抓了惠民县陈集乡食用菌科
普基地建设。通过派技术员办班培训、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到1996年底,基地已发
展到10个村、 500个养菇专业户的规模。产香菇12万公斤,银耳10万公斤,平菇40万
公斤,年户均收入5000元以上。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工作:11年来,滨州地区农村专
业技术研究会得到了发展和巩固。 到1996年,全区已成立650个农研会,有些已发展
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的较高层次。如惠民县申桥养牛协会,经常组织会员
交流养牛经验,共同商讨遇到的难题,并努力解决肉牛销售问题,受到省科协表彰。
青少年科技活动:地区科协与教育部门联合,在中、小学中开设了科普活动第二课堂。
1986~1996年,组织了三届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开展了“小发明、小创造、小论
文、小建议、小制作”科技竞赛活动,有些科技小作品在全省和全国的竞赛中获奖。
1992年3月, 地区科协与地区环保局联合举办了“全区青少年环保知识竞赛”活动。
通过层层竞赛选拔,滨州地区代表队在全省竞赛中夺得第一名,并代表省参加全国环
保知识大赛, 取得了好名次。 1995年9月, 地区科协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了全区
“青少年科技传播”活动,李秀峰等5位科技专家向500名中学生作了科普知识报告,
并向青少年赠送了500本科普图书。

【评选优秀学术成果】1990~1996年,地区科协组织了三届优秀学术成果评选 (前两
届称优秀论文评选) ,这在全区广大科技人员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一届评选是从
1990年开始的。共从地直36个自然科学学会(协会、研究会)中征集学术论文1120篇。
经评委会反复评审, 评出一等奖33篇,二等奖86篇,三等奖433篇。1993年进行了第
二届论文评选工作。 这次共征集论文760篇,评出一等奖28篇,二等奖87篇,三等奖
253篇。 1996年,地区科协与地委组织部、地区人事局、地区财政局联合开展了全区
第三届优秀学术成果评选。从征集到的620篇论文中评出优秀学术成果217项。其中一
等奖12项, 二等奖60项,三等奖145项。从第三届开始,决定以后每两年举办一届优
秀学术成果评选,并明确规定,科协评出的优秀学术成果,在评选地区拔尖人才和专
业技术职称晋升中,与科委评出的科技进步奖起相同的作用。三届优秀学术成果评选,
对促进滨州地区学术繁荣,加快人才培养,推动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农函大滨州地区分校建校招生】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简称农函大),下
设省、 地、 县三级分校。滨州地区农函大于1992年首先在无棣县成立县分校并招生
650人。1993年,地委、行署办公室以滨办发[1993]1号文批转了地区科协《关于开
办中国农函大滨州地区分校,加快人才培训的报告》,经地区教育局批准,正式建立
了中国农函大滨州地区分校。同年,各县市分校成立,各乡镇都建立了农函大教学辅
导站。1993年底,滨州地区农函大招生5300人。按照总校办学宗旨,坚持“实际、实
用、实效”的方针,并实行了统一招生、统一教材、统一结业的管理方法。农函大学
制一年,通过自学和辅导,学员都能掌握一两门农村实用技术。农函大招生对象主要
以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为主。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地区还成立了农业实用技术讲师团,
定期到县乡进行辅导。 到1996年底,全区农函大招生总人数突破2万人。其中农村党
员和基层干部占总人数的70%。 在全国农函大十年校庆大会上,滨州地区农函大分校
被评为全国25所地市级重点分校之一,博兴、无棣、惠民分校也被评为全国先进县级
分校。还有39名同志分别被中国科协、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农函大授予先
进工作者称号。

(赵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