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3&rec=10&run=13

【综述】1986~1996年,中共滨州地委、滨州地区行署认真贯彻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
方针、政策,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放权让利到企业承包经营,从深化企业内部
改革到公司制改造等,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发展。进入1996年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企业改革有了新的突破。(1)公司制改造步伐加快,全区组建公司制企业148
家,资本金总额9亿多元。1996年5月,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在滨州和济南
两地首期发行股票,7月2日,“鲁北化工”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山
东省1995年额度上市公司。在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方面,滨州印染集团公司、渤海活塞
集团公司两户省级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已起步运行。(2) 县域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全
区县属企业925户, 已改制489户, 占53%; 乡镇办企业1003户,已改制516户,占
51.5%,县乡统算,改制面达52.2%。(3) 企业集团发展势头较好。到1996年底全区
企业集团发展到52家,联结核心层和紧密层企业403家,半紧密层企业185家。企业集
团已成为支撑滨州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二、农村改革稳步推进。(1)农业产业化开始起步。全区已发展龙头企业318家,
区域化生产基地151个,联结带动农户47.8万户。(2)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
稳定农村基本政策前提下,各县市试行的“两田制”(口粮田、承包田) “四荒”(荒
山、荒水、荒滩、荒坡) 拍卖及合作开发等改革,正由点向面稳步推进。全区有33个
乡镇和近1/3的行政村推行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耕地面积达150万亩,占全区承包田
总面积的26%。(3) 农村合作基金会成效显著。全区95%的乡镇建立了农村合作基金
会,可融通资金14.22亿元。(4)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加快。全区有87%的
乡镇实行了农村财务村、乡两级管理制度。(5)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健全。全区
社会化服务组织达12551个,形成了县(市) 、乡、村三个层次、多种经济成份、多种
服务方式构成的服务网络。
三、流通体制改革有了新的进展。(1) 内贸企业改革。商业、粮食、物资、
供销等系统的企业改革,力度明显加大,在组织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本
结构等方面,发展势头良好。通过多种形式改组、改造,放开放活小企业有了新的发
展。连锁经营、代理、配送、联购分销、分购联销和直销等新的营销方式迅速推开,
集约化经营程度不断加强。 截止1996年,全区流通领域组建企业集团9家,股份制企
业204家,兼并企业16家,租赁企业门店358家,出售115家。发展连销店123个,仅粮
油、 农资系统的连锁店就达70个。农村专业合作社达42家,入社社员21000户,发展
社员股金1.3亿元。(2)外贸体制改革。对外贸易格局已由过去的单一外贸企业统一对
外,发展为外贸企业、自营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三路大军全面对外的经贸新格局。
1996年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2亿美元, 其中进口达2084万美元,出口达1.02亿
美元。招商引资平稳增长,年内新批“三资”企业33家,实际利用外资2645万美元,
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 市场体系建设。在巩固和完善已有的专业
批发市场,综合集贸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科技、信息市场的同时,1996年
全区证券市场交易活跃,万通证券有限公司滨州证券营业部的股民发展到5000余人。
齐鲁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滨州期货咨询服务中心的期货经营和咨询服务业务进入运作阶
段。全区首家产权交易机构阳信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运营。
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深入。(1) 社会养老保险。1996年全区县以上国
有和集体企业全部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 收缴保金9576万元。农民养老保险有110万
人投保,累计收取保金6000多万元。(2)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区有44.2万农民参加
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已达30%以上。(3) 农村互助保险。1996年收取保费近
300万元,储金127.4万元,赔付率达77.8%。(4) 住房制度改革有了新的进展。1996
年,地直和7县市新的房改方案经省批准后已付诸实施。

【改革开放试点县经济发展迅速】自1993年始,为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问题,中
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实施改革开放试点县工程,采取“六方结合”(即:
省领导、省直部门、强市县、大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试点县) 方式,促进试
点县经济赶上全省经济运行的步伐。阳信、无棣、沾化、博兴四个县先后三批被列为
全省改革开放试点县,立足各自实际,在合作领域上大搞突破。省领导李春亭、陈建
国、 邵桂芳、王玉玺分别把4个试点县作为各自的联系点,先后10多次到试点县考察
和现场办公, 解决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到1996年底,4县与结对各方已办成合
作项目37个,争取项目87个,资金1.2亿元。4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
入分别比试点前的1993年增长1.5倍和0.8倍。

【52家企业集团发展势头良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全区各县
市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发展规模经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促进了地方国有经
济的发展。 1996年底,全区已组建企业集团52家,联结核心层和紧密层企业403家,
半紧密层企业185家, 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结构调整,提高了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形
成了以资本为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 全区企业集团共实现产值57.03亿元,销售
收入51.79亿元, 利税4.12亿元,分别占全区乡及乡以上企业同项指标的40%、37%
和35.2%。

【公司制企业已发展到148家】 自《公司法》颁布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为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增强企业活力, 加快了企业公司制改造步伐。经过
“领导推动,设计方案,制定政策,审慎操作”等阶段的艰苦努力,到1996年底,公
司制企业已发展到148家, 在企业体制上形成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现代
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公司制企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撞击性的
综合效应。企业由单一的“工厂制”企业体制向多样化公司制体制过渡,产权结构由
单一的国有资产变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企业的治理结构也逐步形成了相互并存、相
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1996年,青龙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省政府规范确认,随
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有些股份有限公司将陆续经省政府规范确认。

(纪象启 赵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