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渔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2&rec=67&run=13

【概况】 2013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43万吨、产值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
10%,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值370亿元,增长16%,渔业行业总产值131亿元,增长6.5%。
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 增幅为8.4%。年内,市海洋与渔业局荣获全省海
洋与渔业文明执法窗口单位、全省伏季休渔管理先进单位、统计工作规范化先进单位、
海洋环境应急监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三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被市
委、市政府评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荣记集体三等功1次。
海洋综合管理。服务重大项目用海审批。年内审查受理用海项目23宗,确权用海
面积86.8公顷;全市首个国批海域使用项目山东焦化北海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氧化铝赤
泥生产人造石材项目审批进展顺利;滨州港建设用海项目变更程序“一揽子”解决方
案扎实推进;市级《海洋功能区划》和县级《海域使用规划》编制工作全面部署,委
托中国海洋大学启动编制区划和规划。全市海域海岛基础信息普查成果即将投入应用;
海岛监视监测系统实现了国家、省、市互联互通;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管系统日趋完
善。 《滨州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实施方案》及总投资7亿元的项目库获省批
复,海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正海2100t/a裂殖壶藻高效培养与DHA油质提取精制和翰
龙鱼蛋白多肽、鱼骨多肽钙粉及系列产品等3个项目落实省财政补助资金1700万元。
现代渔业。全市建成涵盖三次产业的市级现代渔业园区34处,其中滨化海源、华
隆等9处被认定为省级园区。 无棣、博兴两县“国家现代农业优质鱼产业项目”完成
投资4357万元,新建标准化生态养殖池塘1.6万亩、海珍品工厂化养殖车间3万平米。
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36万亩, 对虾养殖主导地位不断巩固,养殖面积60余万亩,
年产量5.9万吨;海珍品工厂化养殖面积27万平方米,超出“十二五”预定目标35%,
海参、 半滑舌鳎育苗、养殖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新建水产品加工企业2家,总数达
30家; 海旺公司投资1.3亿元的集冷冻、贮藏、加工于一体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厂建成
投产,年加工能力可达3500吨。成立渔业专业合作社36家,发展会员2865户,其中兴
德、 众帮、福海等7家渔业专业合作社获批省级示范社;黄河岛获批全市首家国家级
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三河湖获批省级休闲渔业园区,全市省级以上休闲渔业示范点达
到7处。 新申报10处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基地,开展了52个水产品种的无公害认证
和6个产品的地理标志认证; 14个产品纳入农业部地域特色农产品资料库。水域滩涂
养殖登记发证479本,发证面积6.7万公顷,有力保障了养殖渔民的合法权益。博兴县
和乔庄镇分别被省渔业协会命名为“山东南美白对虾养殖第一县”和“山东南美白对
虾养殖第一镇” 。乔庄镇渔作景观被农业部列为全国7个渔业景观之一,成为全市第
一家中国美丽田园。
生态环保。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意见被省厅采纳,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列入生态红线区。沾化县潮间带高地湿地涵养与恢复项目进展顺利,无棣县贝
壳堤岛与湿地生态整治修复保护项目启动实施。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滨州学院、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签订了“滨州海洋生态站”共建合作协
议,开展滨州市海洋生态特别是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调
查、监测与生态整治修复,并首次利用“无人机”对贝壳堤保护区进行了高空监测。
年内开展了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海水环境质量、海水入侵及土壤盐渍化等监
测任务,取得监测数据8000余个,及时发布年度海洋环境公报,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要
求的海域面积占80.15%。精心组织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和“放鱼养水”行动,在沿海和
内陆水系底播放流中国对虾、 海蜇、三疣梭子蟹等水产苗种2.5亿单位。加大水产种
质资源保护力度, 总面积530公顷的三河湖河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成为滨州市
首家内陆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全市省级以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达6处,超额
完成市政府确定的“两区”建设任务目标。无棣县成为首批10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之一。
科技支撑。海域动态监视监管、渔政渔船指挥、海洋环境监测、水产品质量检测、
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海洋与渔业信息等服务中心建成启用。取得海洋测绘资质,为17
家用海企业开展了海籍调查和建设用海工程海洋环境跟踪监测服务。与国家海洋局北
海分局共建海洋观测预报站,完成了一期工程验潮井、观测场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创
新团队虾蟹类综合试验站落户滨州市。养殖对虾病害综合防控示范基地在博兴建成启
用。中国对虾黄海二号、白斑狗鱼等新品种试养成功,电厂余热海水对虾反季节养殖、
南美白对虾小拱棚暂养等技术应用实现了对虾双茬养殖,亩养殖效益分别达到4000元
和3.9万元, 创历史新高。组织开展了海洋与渔业软科学课题研究和海洋强市、渔业
强市等10余项调研活动,“潮间带高地开发利用研究”列为省海洋与渔业厅重点研究
课题。“黄渤海浅海底层生物资源产业生态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省
重大科研项目在滨州市实施。
行政执法。 全市4艘新建渔政、海监执法船艇下水入列,13名海监人员取得海洋
执法监察证,执法装备和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海监旬巡查、旬报告制度,开展
了海域使用、 海洋环保、 海岛保护、海上溢油等专项执法行动,检查用海项目61个
(次),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份,依法办结违法占用海域案件4起。开
展渔业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提升年、涉氨制冷渔船和渔业企业专项检查、海洋捕捞渔船
信息终端和渔船船员证书证件和“护渔2013”等专项执法行动,出动检查组79次,检
查渔港、 码头、渔船集中停泊点170余处(次),渔船2000余艘(次),排查安全隐
患57处,整改率100%。按照市政府“全对应、全链接、全监管”的要求加强伏季休渔
管理, 全市485艘应休渔渔船全部按时停港休渔,伏休秩序保持稳定。加强涉朝韩敏
感水域作业渔船管理,无违规涉朝韩入渔行为发生。依法查处“毒电炸”鱼等非法行
为和养殖水域污染案件4起, 保障了渔业生产秩序稳定。冬春渔闲和伏季休渔期间举
办安全生产基本技能培训班7期, 培训船员1054人次,提高了渔民渔工的安全意识和
应急防范能力。 积极争取平安渔业项目,完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为全市236艘60马
力以上渔船免费安装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为全市45位渔船船东协调办理了渔船抵押
小额贷款450万元, 缓解了部分渔民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市、县两级协力自筹资金
给予参保渔民15%~20%的渔业互助保险补贴, 提高渔业互保理赔效率,及时为渔民办
理理赔15万元,解除了渔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传递
大风、风暴潮等预警信息40余次,全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省海洋与渔业厅和县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层层签订水产
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书,明确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与养殖业户签订《水产品质
量安全承诺书》,落实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开展了水产品质量安全风
险隐患大排查和无公害、 地理标志水产品标识使用专项检查等行动, 出动检查人员
120人次, 检查水产品生产企业16家、水产品市场(超市、水产品零售摊)70余个,
现场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配合农业部、省厅开展了水产苗种药残、水生动物疫病
专项监控抽样检测工作,446个抽检样品合格率99%。渔政执法机构依法对养殖环节不
合格产品进行了处理,市场环节不合格产品第一时间将检验报告移交市工商局处理。
沾化县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项目获批。
海洋与渔业文化建设。“海洋生物科普馆”建成启用,与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达
成协议共建“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精心谋划开展第二届“山东·滨州渔业节”和第
六届“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组织社会各界3000余人参加了三河
湖放鱼大型群众性公益活动,现场投放了甲鱼、草鱼、鳙鱼、鲢鱼、鲤鱼及河蚌等苗
种近10万尾;联合滨州传媒集团、滨州日报社举办了“海风渔韵”有奖征文,收到全
国各地932件投稿, 从中评选出40余件获奖作品集结成册,通过《滨州日报》等媒体
刊登;邀请部分征文作者参加了全国海洋宣传日广场宣传、执法巡航体验、贝壳堤岛
采风和清洁海滩等活动;举办了“渔歌唱晚”广场文艺晚会,组织大众网“拍客”团
赴沿海进行拍摄活动,与滨州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海洋生态环境公益广告。人民日报等
国家、省、市多家媒体对相关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公众海洋与渔业生
态环保意识,推进了海洋与渔业文化发展。年内,海瓷艺术品荣膺国礼,成为第十届
中国艺术节指定艺术品。

【海域使用权“直通车” 制度在滨州试点】 在省海洋与渔业厅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和大力支持下, 经过2个多月的调研论证、考察学习、多方征求意见和反复讨论研究,
经市政府第十八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 海域使用权“直通车”制度于2013年7月作为
全省试点在滨州正式实施,标志着新的海域使用机制初步建立。新海域机制规定:用
海项目可凭海域使用权证书办理项目立项、建设工程规划和施工许可、房屋产权登记、
申请抵押贷款等,进一步提升了用海建设项目审批效能。
(张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