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2&rec=66&run=13

【概况】 2013年,全市共完成成片造林1.49万公顷,新建农田林网化面积1.84万公
顷,新建绿色通道446.9公里,完成水系绿化367.8公里,育苗1.64万公顷,幼林抚育
5.8万公顷, 成林抚育6.1万公顷, 苗木产量1.72亿株,实现林业产业产值201亿元
(林业统计口径)。至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5.89万公顷,农田林网面积31.35万
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64万立方米,灌木林地面积1516公顷,疏林地面积113公顷,未
成林造林地面积1.12万公顷,村镇“四旁”树木6416万株,林木覆盖率达30.84%,比
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林业苗木产业快速发展。按照生态、效益、质量优先原则,全市以高效、生态为
重点,以园区为载体,实行政府建园区、龙头带产业、协会加农户的产业格局,强抓
支柱特色产业。借助黄河三角洲(滨州·惠民)绿化苗木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为平台,
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从“扩规模、做精品、强品牌、细服务”上再突破,
引导全市苗木产业走上了特色化、精品化、园区化发展之路,为农民增收,农民致富
找到了一条好的发展之路。2013年,全市新增育苗面积13.6万亩,林业育苗总面积达
到24.6万亩,苗木总产值达36亿元,苗木产业实现了大发展。

【特色林果产业】 2013年,滨州市27家企业、公司、合作社的59个产品获得了国家
绿色果品类认证,面积达到20万亩。与沃尔玛、新合作等大型超市和果品公司建立果
品“农超对接” “农企对接”直采基地面积1.5万亩,成功举办了第六届“林茂杯”
冬枣赛枣赛园活动,绿色控害技术应用面积达60万亩,果品“三品”认证面积达27万
亩, 获出口证书果园面积2.4万亩。特色林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为滨州市果品
开拓市场、扩大出口带来了无限商机。2013年,因受大风涝灾影响,果品略有减产,
产量为86.1万吨,但减产不减收,果品直接产值52.1亿元。果品年出口量5.16万吨,
占果品总产的6%。至年底,沾化冬枣、阳信鸭梨等果品进入全国各地市场,出口到加
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泰国、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加大对来自
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超市的果品进行了农残抽样监测,对可进行套袋防药处理的苹
果、鸭梨等大果型果品进行定性检测,对难以进行套袋处理、易受农药污染的冬枣等
小果类果品进行定量检测。共监测抽检样品542个,合格率达到98%以上,全市未发生
果品质量安全事故。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空间,积极发展多种林下种养、种植模式,
林下种养规模迅速膨胀,全市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13.07万亩,林下经济产值5.2亿元。

【创新造林机制】 2013年,全市深入实施“林水会战”,突出打造“粮丰林茂·北
国江南”品牌,坚定不移地持续开展以生态林场、绿色通道、湿地修复与保护、林业
产业发展、城市森林公园为重点的“五位一体”生态工程建设,不仅使昔日盐碱荒滩
变为生态美丽滨州,产生了巨大生态效益,而且还有效盘活了林地林木资源,促进林
农增收致富, 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1)探索建立了“政府租赁土地、公司化造林、
专业队伍管护”的造林新机制。将造林质量与造林者的利益挂钩,解决了以往因产权
不清、利益不明等因素造成的投入不足、造林成活率较低等问题。机制创新激发了造
林绿化活力。 至年底,全市采用新机制造林面积超过20万亩,造林成活率超过90%。
政策的推动,机制的创新,成功破解了长期困扰滨州市“绿化速度不快、造林成活率
不高、 管护不够到位”的难题。(2)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造林”的路子。
政府将土地流转后,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发包给企业进行工程造林,企业直接获得土
地使用权。年内,全市千亩规模以上流转土地造林面积达8.55万亩。企业的大规模进
入,为林业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博兴县博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两
处生态林场造林面积达2.3万亩, 占该县合格造林任务的135%;无棣县合格造林任务
为2.4万亩,其中98%的任务由企业和大户完成。

【林木资源保护工作】 (1) 美国白蛾防控。2013年,全市美国白蛾累计发生面积
9.35万亩,范围涉及六县一区和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54个乡镇办,
防治作业面积累计181.21万亩,其中飞机防治164.75万亩,人工防治面积4.32万亩,
生物防治面积2.85万亩,释放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达到10亿头,实现了无公害防治率
100%,监测覆盖率100%,种苗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100%的目标。全市各级财
政列支专项资金1570余万元,为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各县(区)共
购置高压机动喷雾器、车载式喷雾机、烟雾机等1933台,高枝剪2535把,灭幼脲等无
公害药剂175.55吨, 完成了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责任书规定的目标。(2)湿地修
复与保护工程。 2013年12月31日,博兴麻大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获批。7处湿地
公园晋升为省级湿地公园。 (3)森林火灾实现零发生。滨州市实行森林防火包县区
责任制,市林业局多次开展专项行动,通过加大防火宣传教育,加强值班巡查,加大
火灾隐患排查力度,严格管控野外用火,积极主动消除火灾隐患。全市未发生一起森
林火灾, 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遏制涉林案件。先后组织开展了“天
网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立案涉林
和野生动物刑事案件7起,刑拘11人,取保11人,批捕2人。通过对各种破坏森林和野
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整治,震慑了犯罪,保护了林木资源安全。

【第二届黄河三角洲绿化苗木博览会】 2013年4月26日,由山东省林业厅和滨州市人
民政府主办,惠民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黄河三角洲(滨州·惠民)绿化苗木博览
会在惠民县皂户李镇开幕。山东省林业厅表彰了“山东省苗木百强镇”和“滨州市苗
木产业十佳带头人”。举办了主旨为“苗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山东省苗木花卉百强
镇镇长论坛。 此届苗木博览会吸引了来自黑龙江、 辽宁、广东、北京、天津的500
多家省内外客商前来参展, 参展人数超过1800人,观众流量达到6万人次,落实外来
投资、 贸易等合作项目460多个,签订了以《惠民县政府、山东省林科院技术协作框
架协议》和《惠民县林业局、天津市静海县林业局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为主的新技术
新品种研发推广等合作项目8个,交易额达到1.15亿元。

【“林银合作”见成效】 2012年9月18日,滨州市林业局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滨州市
分行成立了“林银携手促发展”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了阳信县和沾化县为
试点县,至年底,阳信县实现林权抵押贷款达2050万元。尤其是被确定为邮政银行抵
押贷款试点县后,首笔200万元邮政银行林权抵押贷款于4月即成功发放,首开了滨州
市邮政银行林权抵押贷款先河。林权证抵押贷款使公司“活树”变成了“活钱”,解
决了企业扩大规模和发展中的资金瓶颈,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2013年,各金融机
构共为全市8户林农和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30亿元, 贷款余额1620万元,林权抵押贷
款林地面积1.22万亩。

【湿地保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13年,滨州市新增惠民月亮湖湿地公园、沾化思源
湖湿地公园、 滨州北海湿地公园、 秦皇河湿地公园、小开河湿地公园、打渔张新河
湿地公园、白鹭湖湿地公园7处省级湿地公园。滨州市大力实施湿地修复与保护工程,
累计投资1.13亿元。 至年底,滨州市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共14处, 湿地公园面积已达
1.07万公顷,5206.36公顷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湿地保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滨州市新添3家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 2013年6月11日,经山东省林业厅组织专家
评审委员会评审, 并经公示无异议,确定100家林业专业合作社为2013年度林业专业
合作社省级示范社。阳信县彩云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无棣俊棣树木种植合作社、无
棣慧众竹柳专业合作社成功入选。阳信县彩云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生产、经营新梨
七号梨、新梨七号苗木、鸭梨、其他梨及苗木等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面积2400亩,
年经营总收入865.53万元。主要开展鸭梨及早香梨等名特优梨基地建设、贮藏保鲜、
销售、技术培训等工作;无棣俊棣树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600万元,是无棣
县最大的白蜡苗繁育重点农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以劳动力、土地、资金三种形式入
股, 吸纳社员116人,发展苗木基地3000亩,带动全镇1200户群众发展白蜡、国槐种
植;无棣慧众竹柳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培育美国竹柳种苗、栽植美国竹柳成材林,生
产销售美国竹柳苗于一体的综合基地。公司对美国竹柳、竹柳苗、竹柳、抗盐碱植物、
中华红叶杨等抗盐碱林木栽植深入研究,苗木基地是鲁北地区耐盐碱种植繁育基地。

【滨州市3处果树标准化示范园获评为省级示范园】 2013年11月26日,经山东省林业
厅验收,滨州市阳信县金地果蔬食品有限公司、沾化县守林冬枣专业合作社、无棣雪
翠冬枣专业合作社被批准为“省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阳信县金地果蔬专业合作
社主要从事果品、蔬菜等农产品的贮藏、加工及销售,在全县组建了80多个果品收购、
贮藏点, 带动周边农民2.5万户,出口鸭梨基地1370亩,年产鸭梨4110吨;沾化县守
林冬枣专业合作社座落于沾化冬枣的原产地、中国冬枣之乡山东省沾化县下洼镇,主
要进行沾化冬枣生产、科研、销售、服务等,共有绿色种植基地1000亩,辐射带动周
边2万余亩, 在生产技术方面统一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成功
实施“农超对接”,实现了国内外联超销售订单化;无棣县雪翠冬枣专业合作社拥有
占地220亩, 冬枣树1.8万株,年产冬枣44万公斤,销售收入440万元的冬枣采摘园。
合作社实行统一农资采购、统一品种改良、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定价、统一商标
包装、统一产品销售、统一技术培训。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质
量认证,着力提高冬枣的市场竞争力,冬枣已走进国内较大型知名超市。在合作社科
学经营下, 冬枣产量比单户粗放式经营提高了20%,价格提高1至2倍,农民收入大幅
度增加。
(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