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1&rec=64&run=13

【粮食生产实现丰产丰收】 2012年,全市粮食喜获丰收。粮食总播种面积649.48万
亩, 总产量295.02万吨,小麦单产、总产分别达到436.63公斤和142.7万吨,玉米单
产、 总产分别达到477.10公斤和150.5万吨。年内,全市棉区遭受多年少遇的风暴、
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棉花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棉花单产、总产分别为59公斤和总
产11.1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5%、29%。瓜菜面积、总产分别为82.09万亩、255.51万
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8.7%、11.4%。全市粮、棉、菜种植结构更加优化合理,生产能
力不断提升,向建设“吨粮市”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
快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2012年,全市粮食直补、粮棉良种补贴、小麦“一喷三
防”等惠农资金5.5亿元全部落实到位。(1)大力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全市小麦、玉
米、棉花投保面积分别为74.48万亩、167.63万亩、26.25万亩,投保农户达42.5万户,
赔付资金8431.4万元,为抗灾救灾、稳定农业生产、保护农民收入发挥了显著作用。
(2) 全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3.63万亩,同比增加12.96万亩,
占全市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总面积的10.02%。 (3)积极反应全市棉花受灾情况,为棉
农争取了五级棉收储优惠政策。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水费监管,防止农民负
担反弹。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促进了农村集体资金安全、资产
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农业产业化助推农民持续增收】 2012年,全市认定第十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3家,
增加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 全市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4家、
61家和301家。 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评选第一批农民专业合作
社市级示范社28个,7个合作社被评选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个合作社被表
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至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227个,发展
成员10.03万个, 带动非成员农户18.79万户,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60%的农
产品实现了加工增值,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沿黄示范带建设】 2012年,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积极开发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
示范区,依托沿黄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全力打造成国家级现代农业高效生态经济园
区,《滨州市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经国家级专家评审,总体规划
以“产业布局合理、组织方式先进、资源利用高效、保障供给安全、综合效益显著”
为发展原则,按照“一带、两轴、三核、四区、七业态”(一带:以黄河为中心,将
南北大堤之间的区域为“高端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带”。两轴:沿着黄河南北两条大
堤淤背区,建设两条“滨州黄河百公里高效生态园林绿化轴”。三核:指以滨州东部
高新区、滨城区、开发区三区为中心,分别建设现代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现代农
业中心物流港和滨州现代农业科技城。四区:即西部优质高效粮棉产区、中部蔬果花
卉产区、东部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区和东南部生态畜牧水产养殖区。七业态:通过“一
带两轴三核四区”的布局,形成了示范带内七个业态:包括优质高效粮棉种植业态、
绿色高效设施蔬菜花卉业态、经济林果业态、健康生态养殖业态、农产品加工业态、
农产品物流业态和休闲观光农业业态)进行整体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通过“线、点、
面、核”相结合,构筑面上有核心、线上有重点,互为支撑,相互融合的格局。年内,
总投资5亿元, 规划建设各类基地和园区面积18万亩,建成11个达到“十有”标准的
高效生态农业生产基地,认证“三品”25个,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2012年,全市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农业科研项目13项,取
得农业科技成果11项,引进示范推广作物新品种25个,建设良种繁育基地22万亩,主
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 开展“三大”农民培训工程和“春风计划”等活动,
举办培训班1000余期,培训农民15万人次,培养了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
型农民。 7月,组织开展了农科对接洽谈活动,邀请了全国78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的300多名领导、 专家参加,共推出356项农业科技成果,签约158个合作项目,拉动
农业科技投入12亿元以上,对于滨州市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合作及农业科技含量
提高发挥了推动作用。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农工作的实施意见》《关
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两个文件,为全市科技兴农特别是种植业发
展明确了工作思路和方向。年内,全市新增标准化基地20万亩,总面积达到210万亩。
认证“三品一标” 52个,总数达到316个。严格实施农药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销
售制度, 蔬菜质量抽检平均合格率达到98.5%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加大乡镇监管机
构和县级质检中心建设力度,覆盖全市的市、县区、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
络初步形成。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 2012年,全市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
用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初步形成了“秸秆、食用菌、沼气、有机肥”等高效、生态、
循环农业模式,涌现出山东芳绿、滨州绿洲等一大批特色明显、影响力强的循环型农
业龙头企业。10月,农业部在滨州市召开了全国秸秆循环农业现场经验交流会议,向
全国推广滨州市秸秆利用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实施了20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500万
亩次病虫害综合防治和210万亩秸秆还田工程, 减少了农药、化肥用量,促进了高效
生态农业建设。抓好现有14处重点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强督促服务,促进园区健康
快速发展,在全市考核中位居前列。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亮点纷呈】 2012年,全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通
过整合资源、完善设施、规范管理、强化服务,积极打造新亮点,初步形成了“一线”
贯穿、“五星”闪耀、“众园”带动的良好格局。“一线”是指“黄河三角洲农业风
情游”精品路线,从邹平县的山东芳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终点为无棣县的山东
神力黄河岛休闲农业示范园,串联11个农业旅游景点,贯穿全市南北,被评为“2012
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五星”指山东芳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神力发展企业有限公司2个“五星级”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
无棣千年古桑园、 阳信七仙女休闲旅游度假村、博兴国丰农业科技公司3个全国“四
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众园”是指通过开展农家乐”星级创建工
作,评选出27个星级示范园,遍布各县区,带动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曹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