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0&rec=72&run=13

【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 2011年, 全市粮食喜获丰收, 小麦单产、总产分别达到
440.61公斤和总产149.4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2.4%、5.3%;玉米单产、总产分别达到
487.3公斤和16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5%和4.0%;全年粮食单产和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实现了连续九年丰产丰收。棉花单产、总产分别达到78.8公斤和15.7万吨,同比分别
增长12.1%和18.8%。 瓜菜面积、 总产分别为63.8万亩、 229万吨,总产比上年增长
3.1%。粮、棉、菜品种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全市小麦、玉米、棉花优质率分别达
到了95%、91%和92%,同比分别增长2%、1%和1%。

【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2011年,全市积极培植农业龙头企业,组织举办了滨州首
届涉农银企洽谈会, 签订信贷合同项目210个, 达成合作意向金额413亿元(其中,
中小涉农企业155.53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2家,全市已发展到625
家, 其中,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4家和5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列全省
第4位。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1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271家。新增农民
专业合作社135家, 总数达1150家,农民组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延长了
产业链,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民收入的60%以上来自产业化经营。

【农业科技含量稳步提高】 2011年,开展科研攻关项目,全市农业系统共获得市级
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6项。积极开展科技服务,重点推广了小麦精播、半精播及氮肥后
移高产栽培、夏玉米“一增四改一晚”、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绿
色控害、农作物秸秆还田、农村沼气应用七大实用技术。培训农民15万人次,引进作
物新品种17个,建立示范基地155处。健全完善了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为企业和农民发送信息1000余条,受益农民5万多人。
【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2011年,通过建立完善市、县、乡、企业四级农产品质
量监管体系,强化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季抽检、季
通报和质量安全责任制等措施, 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至6月,全
市农产品质量省级抽检平均合格率达到98.8%, 居全省前列。新增农产品“三品”16
个, 全市认证总数已达258个,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全市已培育形
成“沾化冬枣” 等一大批优势名牌农产品,200多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农产品市场
竞争能力明显提高。

【保护农民权益工作】 2011年,坚持依法行政,扎实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年内共争
取并向农民兑现粮食直补等惠农资金4.5亿元。创新服务机制,全市所有90个乡(镇、
办)已全部建立“三农服务中心”, 2月17日,新华社内参清样刊发了滨州市各乡镇
办“三农服务中心” 建设在全省、全国率先实现全覆盖的做法与经验,3月21日,中
央七台又作了专题报道。至年底,所有县(区)已全部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庭,
各乡镇依托“三农服务中心” 已建立农村土地承包调解庭80个,占总数的89%;建立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85个,占总数的95%。以“三农服务中心”为平台,
积极开展土地承包、土地流转、集体资产、农村财务、农民负担管理等服务工作,有
效维护了农民切身权益。开展农资市场整治,查处假冒伪劣农资195吨。

【高效生态农业快速发展】 2011年,全市积极发展农村沼气,构建生态循环农业模
式, 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4.9万个。 强化农资监管,实施了18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
1500万亩次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和210万亩秸秆还田工程,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3%,减少
了农药、化肥用量,促进了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各类农产品标
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180万亩。 邹平芳绿科技公司、无棣黄河岛农业园区先后被评为
“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为山东省荣获此称号的仅有
的两个农业园区,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亮点。
(高立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