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0&rec=71&run=13

【全市农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11年,市委、市政府围绕“粮丰林茂·北国江南”
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先后实施了
林水会战、“七个一批”建设、农村环境整治、路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举措,农村的
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综合致富能力和农村综合
发展能力得到明显增强。2011年,农业农村发展赢得了粮食与收入“双增”、强基与
惠民“并进” ,统筹与改革“互促”的可喜局面。(1)粮食生产续写辉煌。总产单
产双双刷新历史纪录, 实现“9连增” 。(2)农民收入再攀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
8744元, 增长21.5%, 连续三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02元。
(3)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4家和53家,省级个数列全
省第四位。农民收入60%以上来自产业化经营。(4)高效生态农业迅速崛起。58家示
范园区总资产57亿元,年产值80亿元。标准化基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68.15%。
(5)农村基础建设持续加强。林水会战取得历史性突破,2008年以来累计投入36.89
亿元,初步构建起了以路为骨、以水为魂、以林为韵、林水相宜的农村基础建设新框
架; 生态文明村创建实现阶段性突破, 年内全市累计投入整治资金1.3亿元, 创建
“五化” 示范村517个;路域综合开发治理迈出实质性步伐,规划编制和示范区建设
顺利完成。

【林水会战】 2011年,全市林水会战取得新突破,完成水利工程464项,新增和恢复
蓄水能力4500万方; 完成合格造林18.6万亩,绿色通道建设1352公里。(1)健全完
善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冬春林水会战以奖代补长效机制的意见》《全市
林水会战考核验收办法》《全市林水会战以奖代补资金分配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逐
步形成了按程序进行、逐环节控制、规范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市县乡三级均成立林水
会战指挥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切
实做到定人员、定职责、定标准、定时间、定任务。创新完善现场观摩、评分排名、
考核验收、以奖代补、总结表彰五大机制。市里每年组织两次以林水会战为主要内容
的现场观摩,当场打分、动态排名,半年检查评比,年末考核验收,表彰先进,兑现
奖补资金。 (2)高标准建设。按照“道路村庄绿荫化、灌排水系生态化、基本农田
方田化、重要节点景观化、资金投入多元化”的总体要求,抓住关键环节,严格“六
个一”的标准。即:沿路林带宽50米,不能有一处降低标准;沿路林带实现全覆盖,
不能有一处缺垄断档;路边沟渠全畅通,不能有一处“堵塞”;严禁填沟建房,新建
路边房一律留出绿化带;林水相依,重要路段和节点一律打造成“北国江南”新亮点;
林地政策要到位,绿色通道林下一律不再种植农作物。对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等绿色通
道造林用地,一律由政府承租造林或返租倒包造林,落实好林地产权,彻底破解制约
林业发展的瓶颈。建立招投标造林机制,大胆引入市场机制,对所有绿色通道精品工
程实行公开招标,选择专业绿化公司造林,聘请专业监理公司进行施工监理,确保林
木成活率。标准化方田建设坚持做到沟渠路林桥涵闸综合配套,达到田成方、林成网、
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把工程质量作为林水会战的生命线,严格
把好材料采购关、队伍选择关、监理监督关、竣工验收关。对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控
制,切实做到工程质量不达标准的不予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返工,确保建设一处
工程、 打造一处精品、发挥一处效益。(3)多渠道融资。自2008年开始,市委、市
政府确定连续五年加大财政性引导资金投入,每年度至少安排32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
用于林水会战, 并随财力增加逐年提高,2011-2012年度冬春林水会战共安排5500万
元奖补资金。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重大
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筛选编报项目,争取国家和省政策资金支持。对农业、
林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不同渠道的资金,做到统筹安排、有效整合,确定主投
方向,发挥综合效益。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路径,逐步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充分
发挥土地、水利、林业资源优势,鼓励和吸引单位、集体、大企业、大公司投资水利
和林业生产。采取BOT等方式,吸引深圳华强集团、北京水控公司投资1.7亿元建设完
成了西海水库及供水工程,中国水务总公司投资近亿元建设完成了邹平韩店供水工程
和沾化恒业、惠民恒洁供水工程。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11年,滨州市部署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态文明村
工作。部门结对帮扶,重点打造以绿化、净化、硬化、美化、亮化“五化”为标准的
市级示范村。是年,市县(区)确定“五化”标准生态文明村达517个(市级100个,
县级417个),100个市级创建村全部验收合格。期间,各县区对其他村庄积极开展了
以绿化、 净化“两化”为标准的整治工作。(1)高度重视,推进有序。在生态文明
村创建工作上,滨州市始终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总结、一推进”的工作方法,每月
召开一次调度会或现场推进会,确保创建工作不松懈、不停顿、快推进。市县成立由
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办公室,具体负责进展调度、
情况督导、沟通协调等。各帮扶部门、单位也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
专门小组,现场指导,舍得投入,真帮实扶。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包重点道路、县区
领导包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包村(居)”制度。包重点道路的市级领导深入一线,
现场调度;各县区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及时督导;各帮扶部门单位定期深入基层监督
检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乡镇街道积极行动,不等不靠,搞好与帮扶部门配合,
加强对辖区村庄的具体指导。 (2)办法灵活,投入有力。各县区、乡镇(街道)、
帮扶部门, 发挥自身优势,体现创建特色。无棣县投资700余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
整治, 对验收合格的生态文明村按每村1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沾化县拿出200万元
启动资金, 为每村拨付6万元,用于配合帮扶部门做好基础性工作。市公路局、农业
局为帮扶村建设沼气池,从源头杜绝“三大堆”的产生;市卫生局整村实施改厕工程,
受群众欢迎;市委政法委、市联通公司为帮扶村安装监控摄像头,建设固定电话平安
互助网,创造平安和谐的人居环境。为保证环境整治顺利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千方
百计筹措整治资金, 全力解决资金难题。年内,全市累计投入整治资金1.3亿元,其
中,市级财政投入“一事一议”资金1000万元,各县区投入3170万元,乡镇(街道)
投入4333万元, 市县(区)直帮扶部门到位资金4562万元。(3)完善机制,整治有
效。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保持,实现了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的同步推进。滨城区、
无棣县、邹平县、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实行村收集、乡镇
(环卫部门)清运、县区处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各乡镇(街道)建立环卫队伍,
定期实施垃圾清运。各创建村均制定并落实管护制度,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签
订了“门前三包”责任状。年内,全市共清理“三大堆”16372处,清理坑塘835亩,
拆除乱搭乱建2558处, 设置垃圾桶3046个,植树119万株,新修道路65万平方米,粉
刷墙壁11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289盏,建设活动场地15万平方米。

【路域综合开发治理】 2011年,滨州市实施路域综合开发治理,主要是沿境内国省
道、高速公路和各县城通往市区主干路两侧进行开发治理,率先实现城乡规划、建设、
管理、水务、绿化“五个”一体化,搭建起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主体框架,打造城乡一
体化先行示范区和对外形象的展示区。重点突出“两带两区两体系”建设,即路域绿
色生态景观带、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带、组团式园林型商贸物流区、新型农村社区、城
乡一体化生态水系和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 (1)坚持规划先行。市政府专门召开全
市路域综合开发治理规划专题会议, 对各县区的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按照
“沿路定位、带状开发、综合治理、组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土地集约、产业集中、
人口集聚”的原则,聘请省内外有资质单位,集中利用一个多月时间,编制完成了各
县区《路域综合开发治理控制规划》 和《示范区详细规划》。(2)坚持示范带动。
各县区按照市委、 市政府部署要求,均确定不少于1公里的示范区,集中力量,高标
准建设,打造路域综合开发治理样板段,各县区示范区建设顺利完成。邹平县庆淄路
绿化5个施工队同时开工, 进展快,标准高;高新区205国道拆迁资金2亿多,实施难
度大, 但工作实、效果好;经济开发区黄河五路西延段每平方米绿化造价200元,力
度大、标准高。同时,沿重点路域展开环境综合治理,对直接影响美观的废品收购点、
污水沟、残墙烂房等进行清理规范;对沿路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牌匾杂乱等“老大
难” 问题限期整改清除。(3)坚持突出特色。各县区结合各自的经济条件、地理环
境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彰显路域综合开发特色。
滨城区围绕205国道滨北段路域绿色景观带和商贸物流区建设, 打造了绿树成荫、宜
商宜居的示范区。阳信县围绕滨阳路路域绿化及环境整治、鼎龙古家具商贸区建设,
打造了古色古香、凸显文化的示范区。滨州经济开发区围绕黄河五路西段路域高档次
绿化、 220国道绿化提升工程及西海风景区建设,打造了品位高雅、风景秀丽的示范
区。 无棣县围绕205国道路域绿色景观带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打造了高效生态、特
色精品的示范区。

【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2011年,全市深入推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1)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把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国际国内市场需求
为导向,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出口创汇型农副产品加工企
业的培育和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企业625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53家、
市级271家,市级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达23家。(2)切实抓好标准化基地建
设。进一步打响沾化冬枣、阳信鸭梨、无棣小枣、店子西红柿、三河湖韭菜等特色农
产品基地品牌。市级以上各类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168个,基地面积180万亩。“三
品”认证总数258个。(3)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在工商部门备案的农民专业合作
社达1150家,成员总人数达9.92万人,出资总额达25.08亿元。(4)加快高效生态农
业园区建设。以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打造国家农
业物联网开发中心。为加快国家农业园区建设,重点培植了58家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
区,市财政列支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园区建设进行奖补。58家园区占地总面积17.1
万亩,总资产57亿元,年产值80亿元。其中畜牧养殖园区14家,水产养殖园区10家,
特色种植培育园区14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20家。
(王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