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0&rec=140&run=13

【概况】 2011年,全市民政工作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为目标,以“为民服
务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认真落实全年工作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敬老院“管理服务提升年”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完善
配套设施。滨城区滨北敬老院和邹平县好生敬老院被评为首批“全国模范敬老院”,
53处敬老院被评为省一级院敬老院。积极实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全市共投入3302万
元, 资助1.38万名城市低保对象和14.55万名农村低保、五保等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基
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对1.26万名大病患者实施救助。有8个县区推行了
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出院结算时,在新农合报销
后剩余部分直接享受到40%的医疗救助。 元旦前后,开展了“情暖万家·关爱受灾困
难群众生活” 救助活动,共发放救助款1879万元,救助洪涝受灾困难群众5万多户。
继续实施低保家庭大学新生入学救助制度, 共救助239人,支出救助金95.6万元。至
年底,全市城市人均低保标准349元/月,补助水平256元/月;农村人均低保标准1610
元/年, 补助水平114元/月。 全市在保城市低保对象2.2万人, 在保农村低保对象
10.95万人。
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全市民政工作在全国、全省率先开展了“创建双拥暨爱民固
边模范县”“慈善进军营·情暖子弟兵”“法律援助进军营”等双拥共建活动。驻滨
部队开展了“贡献滨州经济发展”活动,打造“八一”拥政爱民品牌。滨州市再次被
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和“全省双拥模范城” ,成功实现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二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城“三连冠”。优抚政策全面落实。各县区优待金按标准
落实到位,优抚政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优抚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积极探索建立
优抚对象住房保障制度,散葬烈士墓基本实现集中管理。安置工作积极拓展。认真组
织城乡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举办全省首场、全市首届城乡退役士兵招聘会。
切实做好军休干部和随军随调家属安置工作,其中随军随调家属安置实现团以上干部
家属全部安置到事业单位,营职以下干部家属安置到效益好的企业,是全省安置最好
的市之一。
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市委、市政府分别将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列为“1010”工程
和十大民心工程, 确定了滨州市颐寿苑老年公寓等全市首批5处养老服务机构示范单
位,在滨城、博兴、邹平等县区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新建滨城区、阳信县、邹平
县3处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新增养老床位1000多张。加强孤儿保障工作,为753名孤儿
发放基本生活费555.64万元;以市儿童福利院启用为契机,组织了全市孤儿走访慰问
活动,发放款物共计17.5万元。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
对全市慈善事业发展做出总体部署和规范。慈善组织网络建设、慈善募捐和慈善义工
活动走在全省前列。至年底,全市共募集善款6497.42万元、认捐慈善基金累计达8亿
元。全市共支出善款3140万元,开展救助项目20余项,救助困难群众4万余人次。市、
县(区)、乡(镇、办)、村(居)四级慈善组织普遍建立,全市有慈善医院62家,
慈善超市514家,义工组织111个、义工6800余人。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认真指导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工作。 全市有5196个村(居)委会完成换届选举,占总数的98.9%。博兴、邹平、沾
化3个县,7个乡镇,21个村被评为全国、全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全
市已建成城市社区96个、 农村社区597个,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沾化县、滨州
经济开发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实验示范单位”。开展城乡社
区“服务功能提升年”活动,大力拓展服务内容,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全市城乡社区
开办的服务项目达30多项、建设各类服务场所(设施)近3000处,创建全国和谐示范
社区1个、全省城市社区工作示范区1个、示范街道2个、示范社区9个。城市和农村社
区中“精品社区”“一类社区”分别达到70%、30%以上。
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建组织、扩覆盖”活动。在全市1221家社会
组织中指导建立党组织520家。“七一”期间,在全省首家以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名义,
隆重表彰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验
得到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调研组的肯定,被列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社会组织党建
工作观察点。婚姻登记实现了全省(国)联网在线登记,市及各县区均被表彰为“全
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市民政局被表彰为全国、全省“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十
一五’贡献突出单位”。在全省较早实现了针对五保、低保等困难群众的救助性惠民
殡葬政策全覆盖, 邹平县临池镇等8个乡镇街道办率先实现针对辖区全体群众均等化
的普惠性惠民殡葬政策。 市民政局等3个单位被表彰为“全省殡葬工作先进单位”。
启动全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强化对
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
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级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健全完善。渤海革命老区纪念
园完成了大规模绿化美化工程和内部设施提升完善。新建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与
救助管理站、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实现资源整合,全部启用;市社会福利中心已基
本竣工。市优抚中心二期工程正在着手建设,并依托其医疗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市养
老服务中心。县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博兴县新建烈士陵园、社会福利中心和高
新区新建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无棣县、沾化县新建大型老年公寓和养老康
复服务中心。各县区新建成高标准光荣院、敬老院6处,提升改造殡仪馆6处,规范建
设婚姻登记处7处,社区、村办老年公寓已达15处。

【敬老院管理服务提升年】 2011年,全市开展了“敬老院管理服务提升年”活动,
重点是落实供养政策,加强内部管理。对全市82名敬老院院长全部进行集中培训,切
实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市财政投入五保供
养资金360万元, 重点补助财政困难县。各县区也将五保供养资金足额列入当地财政
预算,不断提高五保供养标准,五保对象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至年底,全市共有五保
供养对象8370名, 集中供养率稳定在80%以上,集中供养标准年人均3430元,分散供
养标准年人均2295元。在省厅开展的全省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工作中,全
市有53处敬老院通过省一级院验收,一级院占比达到64.63%。

【城乡社区服务功能提升年】 2011年,全市开展城乡社区服务功能提升年活动,结
合第二届城乡社区分类评选活动,评选出精品城市社区28个,一类城市社区32个,二
类城市社区13个;精品农村社区28个,一类农村社区60个,二类农村社区95个,三类
农村社区38个。 全市城市社区办公和服务场所平均面积546平方米,按照“五室、两
站、一厅、一场所”的标准,设立了社区党建室、文体娱乐室、图书阅览室、社区警
务室、综合活动室,卫生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大厅,室外活动场所,
提供各类服务30多项。农村社区因地制宜,建设实用社区,为村(居)民提供文化教
育、康复治疗、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农村低保、扶贫救助、农资服务、法律咨询等
公共服务。全市社区正向“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迈进。

【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 2012年2月,滨州市分别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和“全省双拥模范城”,成功实现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创建全省双拥模
范城“三连冠”。同时,滨城区、邹平县、博兴县、无棣县、沾化县被命名为新一届
“全省双拥模范县(区)”。滨州市民政局、滨城区民政局被表彰为“爱国拥军模范
单位” ,滨州市公安边防支队被表彰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市有9人被省委、
省政府、省军区记功奖励。

【市儿童福利院揭牌启用】 2011年6月21日,市儿童福利院揭牌成立,同时,市社会
福利院、救助管理站、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新院正式启用。市儿童福利院位于滨城
区滨北镇张富路39号, 2008年8月开工建设,院区占地66亩,总投资3500万元,建筑
面积8200平方米, 设床位350张。儿童福利院的投入使用提高了全市孤残儿童、社会
弃婴、流浪乞讨儿童的生活、医疗和教育水平,标志着全市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进入了
新的时期。

【全市福利彩票销售创历史新高】2011年,全市福利彩票销售管理各项指标再创历史
新高。全市福利彩票发行销量达4.68亿元,列全省第八位,增幅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
一,筹集彩票公益金1.36亿元。福彩文化建设、福彩营销宣传、销售站点管理等多项
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3月,全省福彩宣传工作会议在滨召开,“福彩六进社
区”工作经验向全省推广。《中国社会报》《大众日报》介绍滨州市福彩工作经验。
市民政局获全省福彩发行工作组织管理一等奖,市福彩中心获得销售进步一等奖、销
售总量二等奖、人均销量二等奖。
(李海涛)

【地名管理】 2011年,全市地名工作努力创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省民政厅在
滨州召开地名业务会议,市地名办被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地名普查试点。完成地名信息数据外业采集6000余条和内业数据库录入、修正地
图、 图表关联任务。4月14日,市政府组织收听收看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地名普
查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召开滨州市地名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无棣、沾
化两试点县派员参加民政部“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培训班”和省厅“全省地名普查试点
培训班”,购置普查设备,安装、升级普查相关软件。6月1日,市地名普查试点领导
小组印发《滨州市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调整滨州市第二次地
名普查试点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市财政拨付到位地名普查试点专项资金8万元。
市地名办购置配合地名数据库3.0使用的GPS 4个、 手持GPS 2个分发给无棣、沾化县
使用。6月9日,市地名办印发《山东省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实施细则》《滨州市第二
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合订本300份,发沾化、无棣作为教材。6月10日、11
日,沾化县、无棣县分别召开“全县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动员及培训会议”,培
训普查员240多人。 至年底,试点县(包括北海新区)基本完成外业采集信息数据和
内业数据库录入和工作图标绘、修图关联工作,完成省规定的2011年度阶段性节点任
务。
地名规划。(1)市级城市地名规划。3月,完成《滨州市城区地名规划》报省业
务处所, 并在全省地名业务会上展示交流。8月17日,通过省厅地名专家委员会组织
的评审。 (2)县级城市地名规划。博兴县先行试点更改了县城东部开发区的部分街
道名称,对新老城区65条街道规范命名,编制了《博兴县城市地名规划方案》(博民
字[2011] 6号),修订后报省认可后供其他县区借鉴。无棣县命名县经济开发区街
道18条。
地名设标。修复增补市、县城区街路门牌,积极推进乡镇街路名牌补充、门牌编
码设置、 沿公路村名标牌设置。(1)重点部署推进乡镇沿街道门牌的普查、编码、
制牌、 安装工作。邹平县投入8.7万元在全部乡镇58条街道进行门牌编码4970个,安
装门牌4426个, 投入8.96万元新安装村名牌128个;阳信县通过在门牌和村牌上加广
告位招商的方式, 设置乡镇门牌1800个、村名牌150个;沾化县在冯家镇试点安装门
牌326个,完成滨海、下河2乡沿公路村名牌设置;开发区在里则设新门牌30个;滨城
区普查门牌429个;惠民县、高新区、滨城区、沾化县等县区完成普查编码。(2)县
城区路名牌和门牌增补。 邹平县投资7.8万元增补路名牌78个,博兴县在东部开发区
的13条街道设置路名牌40个并完成沿街门牌编码, 北海新区路名牌120个,高新区门
牌110个,滨城区门牌30个(排查核实2912个),开发区路名牌56。
城区地名标牌维护。配合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在滨州城区横向长江三路至黄
河十四路、纵向渤海五路至渤海十八路范围内的路名牌上,悬挂创城公益宣传口号共
330块,对城区路名牌重新刷漆清洗380个,维修破损路名牌150个,新增路名牌130个。
滨城区在东城区新增路名牌23个,在39个路口悬挂创城公益宣传口号。配合海河迎检、
创建园林城、百日综合整治、黄二路黄五路渤七路改造等活动对路名牌进行补充、整
修。市委、市政府给予记集体三等功奖励。
地名文化建设成果。完成《山东地名故事》滨州发行。博兴县地名办出版《博兴
县村名故事集》,无棣县地名办编印《无棣县地图》,阳信县进行新版县地图的底图
绘制。邹平县地名办与县史志办合作编纂出版《邹平县地名志》,43万字,地图图片
100余幅。落实博兴县在全省首拍《千年古县》专题片的任务。9篇论文入选“省地名
学会换届暨研讨会”论文集,2人被选为省地名学会理事,1人为常务理事。
数字地名建设。 市、县区充实、完善、更新10个地名数据库、8个地名网站、11
个地名触摸屏的信息资料,运行正常。完成“数字滨州”对滨州城区门牌号码的重新
排查登记工作。完成市、县区地名业务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
(周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