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0&rec=119&run=13

【概况】 2011年,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所:滨州医
学院、 滨州学院;专科院校3所:滨州职业学院、滨州技术学院、滨州技师学院。滨
州医学院、 滨州学院、 滨州职业学院在校生4.65万人,当年招生1.32万人,教职工
3562人,专任教师2797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1.76万人,当年招生0.47万人。

【中共滨州市委高等院校工作委员会成立】 2011年2月,经滨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
复同意,设立中共滨州市委高等院校工作委员会,与滨州市教育局合署办公,为财政
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责:管理市属高校及各类民办高校的党建、纪检、统战、群团、
人才等工作;管理指导各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全稳定
工作。
(崔方锋 王 蕾)

【何川获“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 称号】 何川,四川省东汽技校学生,2008年汶川
地震后与另外19名同学转移到滨州技术学院就读。在校期间,何川学习勤奋、待人真
诚,后被分配到东营一企业校外实习。2011年3月29日晚上8点,同厂的一名职工不慎
掉入了厂区内的人工湖里,随行的两名同事大声呼救,并跳入湖中营救,正在上夜班
的何川听到呼喊立即冲到湖边,来不及拿出手机和钥匙就奋不顾身跳入冰冷的湖水中,
将落水者从水中救出。天黑情况复杂,另外两名营救人员仍被困在水中,紧要关头何
川不顾个人安危再次奋力游向另外两名同事,最后由于体力不支不幸遇难。事发后,
学院组织了对英雄何川的学习宣传,学院党委出台了学习文件,全院各系组织了专题
班会、征文比赛等纪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何川同学见义勇为、不怕牺牲的英
雄品质,弘扬新时期的英雄精神。年内,何川的英雄事迹被市委宣传部列为重点宣传
对象,在《中国教育报》等中央、省市媒体得到集中宣传,何川被追授为“四川省优
秀共青团员”“东营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滨州市道德模范”和“感动滨州2011年
度人物”。
(崔志勇)

【滨州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是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有滨州、烟台两个校区,占
地1589.5亩,总建筑面积62.9万平方米。设有10个院(系),21个本科专业(方向),
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省级重点学
科7个、 重点实验室3个、人文社科基地1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6
个、 精品课程15门。全日制在校生1.47万人,教职工976人。“十一五”以来,承担
自然科学基金29项、省部级课题151项,获省部级奖励12项,其中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
项、 三等奖7项;编辑出版学术期刊《中国医院统计》和《滨州医学院学报》。固定
资产总值1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图书馆藏书232万册。有直属附属
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教学医院、实践教学医院130余所。
教学工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积极调研启动医学专
业认证工作, 17项教改课题获省级立项。加强专业建设,3个新上专业开始招生。推
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以“单考单招”方式招收视障学生工作通过教育部批准。质
量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新成绩,新增省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精品课程7
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筹建点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加强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
新增非隶属附属医院3所、实践教学医院2所、教学基地10个。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在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华东赛区团体一等奖、全国总决赛团
体三等奖。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实践相
结合, 立项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课题12项,获省级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1
项。 首次开展在职研究生教育,招生330余人。成人教育稳步发展,新增省级成人高
等教育特色课程2门,顺利通过了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专项检查。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加强学科建设,新增“泰山学者”设岗学科2个、“十二
五”省级重点学科3个。加强学位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目录外二
级学科4个。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新增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人文社
科研究基地1个, “临床营养与代谢省市共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通过省科
技厅评审验收。立项上级科研课题16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省部级39项;
获科研成果奖励127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结题鉴定课题60项,
举办学术活动40多场次。制定实施《滨州医学院服务滨州发展行动计划》,深入社会
和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科普宣传等社会服务活动,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获“全国R&D
资源清查工作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重点学科专业领域,引进双聘院士1人、“泰山学者”特聘
专家2人。 人才队伍建设“三大计划”顺利推进。录用博士、硕士学位人员26人,聘
请国内外知名专家、 教授4人为客座教授。师资队伍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增教育
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滨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3人, 4人获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 3人获国内访问学者资助,1人获
“滨州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年内,顺利通过全省高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
核。
学生工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依托
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平台积极推进学生素质拓展;思想政治
理论课顺利通过省委高校工委、 省教育厅评估。 深入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修订了
《学生手册》,编写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指南》,完善学生干部、团干部培
养体系。全力促进学生就业,顺利通过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加强学生
资助服务平台建设,设立大学生重特大疾病爱心救助基金,为重病学生孙菲菲提供救
助基金15万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和学生宿舍服务平台建设,
为学生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试行目标管理模式,积极构建职责
明确、决策科学、管理规范、权责统一、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
深化,制定《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方案》和相关配套规定,严格标准和程序,基本完
成了对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的分级聘任工作。
办学基本条件建设。校区建设继续推进,完成滨州校区改造与建设规划,烟台校
区两幢高层学生公寓楼开工建设。加强财物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国有资产管理,
积极做好基建修缮、财务审计和经济监督工作。后勤保障工作不断加强,获“全国高
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山东省高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示范单位”等称号。
推进“节约型”校园、数字化校园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获“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
院校”“山东省节水型优秀单位”等称号。
对外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范围不断拓宽,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韩国
全北大学正式建立友好校际交流关系,与德国梅因兹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建立学术交
流关系,与日本学校法人育英馆成功开展护理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
学院、韩国加图立大学校中央医疗院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和意向。与驻地政府和兄弟院
校的联系合作进一步加强,举办“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2011年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分
会年会”“第一届中美耳鼻喉和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研讨会”等学术性会议。
校友工作取得新进展,成立了北美校友会和北京校友会。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学习型党
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举行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在全校营造了热爱党、
跟党走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承诺、践诺、评诺”和领导点评、民
主评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4个基层党组织、7名共产党员、1名党务工作者分别受省
委高校工委和滨州市委表彰。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完善干部在线学习中心,选派3名
年轻团干部到县区挂职锻炼。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出台《关于推进
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状况良好。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光
明日报》 、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等媒体对滨州医学院宣传报道200余次,28项
理论成果和新闻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创办《每周舆情摘报》并
编发25期。统战、工会和离退休工作取得新成绩。“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深化,校
园环境安全稳定和谐。
(颜廷海)

【滨州学院】 2011年,滨州学院占地1970亩,校舍建筑面积36.4万平方米,固定资
产总值12.1亿元, 仪器设备总值9217万元,图书馆藏书183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78
万人。设有21个系(院、部)、40个本科专业、38个专科专业。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
范中心1个、筹建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至
年底, 教职工总数1260人,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在编教师907人,其中正教授46
人、 副教授15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3人、硕士学位的629人。有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
津贴、 14人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有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3人、山东省千
名知名技术专家1人、 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建有全省地方院
校中第一个招收飞行技术专业的飞行学院、全国高校第一个中国孙子研究院、第一个
安全文化研究中心、第一家李大钊研究所,拥有“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
验室” 等11个省部级科研机构。承担国家级课题19项、省部级课题158项,获国家级
科研成果奖1项、 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2项。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
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群众性体育先进单位”“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
“山东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山东
省服务业先进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山
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高校平安校园”“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全省教育
系统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标准化食堂优秀单位”“山东省高校宿舍管理
工作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等
媒体对学院办学情况进行过报道。
办学条件建设。争取省市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投入,生均拨款增加到7000元,达
到省政府新建本科院校实现体制转变的有关要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法律
实训中心建成使用, 5.1万平方米的工程训练中心、公共教学楼建设按计划进行;科
学开发东扩区土地, 学苑花园按时开工建设。 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化解债务
3.3亿元,“奥贷”项目正式签署合同,新增仪器设备740余万元。购进图书10万册,
黄河三角洲和孙子研究特色数据库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支持项目。推进
校园信息化建设,“数字校园”初步形成。新增中法合作办学财务管理本科项目,填
补全省同类院校空白,首届招生70人。新增中国国际货运航空公司为联合办学新伙伴,
与国内外10家航空公司、 6家航校建立合作关系。孙子研究文化研修班培训外籍学生
20人,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完成招生5000余人,组织各类培训、资格认证3000余人次。
依托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17所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硕士53人。
招生就业工作。学校招生计划、录取人数、报到人数和新生报考率、报到率均创
历史新高。 2011年全日制招生计划6110人,其中本科计划3480人(含专升本计划680
人) ; 本科二批一志愿整体报考率121.8%,录取全日制学生6109人,其中本科学生
3483人;新生报到5509人,报到率90.92%,其中普通本科新生报到率96.25%。2011届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5.22%,其中正式就业率83.01%,同比分别增长3.78%和16.08%。
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紧缺专业博士3人、硕士31人,71名在职教师获得博士、硕
士学位,博士、硕士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72.5%。新增省级教学团队1个、滨州市优秀
创新团队1个; 5人被评为滨州市优秀教师,10人荣获滨州市青年科技奖,外籍教师1
人荣获“齐鲁友好使者” 荣誉称号;评选校级教学名师5人、学科带头人13人、师德
标兵14人, 优秀教学团队9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4个。聘请院士8人、知名学者和行
业、企业专家90余人担任学校名誉院长、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教学工作。围绕“黄蓝”两区开发建设和滨州“六大支柱产业”,调整和新上专
业。 4月1日,车辆工程、土木工程、市场营销和法语等4个本科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
审批备案,同年招生。新增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企共建工科专业1个,新增省级精品
课程5门。 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强化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学校被列入山东省教师教育
基地“十二五”建设单位。制定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出台《滨州学院人才培养质
量保障工作条例》。坚持开展教学工作自评,完善校系两级督导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
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工作检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飞行学院民用航空类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被评为省级首批人才培
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化学与化工系荣获“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称号。
加大实验室共建和开放力度, 新增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筹建)、10个实践教
学基地。 2007级考研升学率达到40.3%,名列全省高校第一。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
竞赛,获国家奖51项、省级奖150余项。
科研工作。 应用数学、生态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通过评审;新增“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山东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基地”“山东省高校航空信息技术
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孙子兵法与兵学研究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东省黄
河三角洲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省部级重点科
研平台达到11个; 争取到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45项、市厅级课题30项、横向
课题13项,参与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2项,到账科研经费428.9万元;出版学术著
作9部,发表论文720篇(其中SCI、EI、CSCD、CSSCI收录152篇);取得鉴定成果5项、
专利52项;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5项。《滨州学院学报》“孙子研究”栏目入
选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学报“名栏工程”。
学术交流。5月15日,滨州学院举办“‘黄蓝’叠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
区域腹地有关高校、党校、研究机构的领导与专家参加了研讨会。9月5日,结合山东
省孙子研究会、滨州市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孙子文化节”,承办“孙子思想大型歌舞
艺术展演——《兵法艺韵》”研讨会、“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孙子兵法思想友谊辩
论赛”,台湾中华孙子兵法研究总会会长傅慰孤、山东孙子研究会执行会长赵承凤及
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年内举办各类学术报告87场、学术方法
指导报告4场。
后勤服务工作。学院被评为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省高
校食堂管理“示范单位”和“饮食工作先进单位”。接收滨州市各县区及泰安市泰山
区捐赠绿化树木及景观石价值200多万元。 学院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校园绿化管
理工作示范单位”。
对外交流与合作。 3月8日, 法国雷恩高等商务管理学院教务主任Leina ABOU
KASSM女士一行34人到滨州学院进行友好访问, 就2010级合作办学学生注册以及开展
新的合作办学项目等事宜进行深入探讨, 达成合作共识,并签署会谈备忘录。4月12
日,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校长拉扎列夫一行3人到学院参观访问,
正式签署中等职业教育联合办学协议书。11月23日至24日,法国南锡经济管理学校副
校长Jean Claude Grass先生一行2人到学院进行友好访问,就合作办学、师生交流、
孙子兵法研修项目、在南锡经济管理学校设立孙子兵法研究办公室等事宜进行深入探
讨,并达成合作共识。12月14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周孙铭到学院考察交流。
服务地方工作。制定实施《滨州学院服务滨州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年)》。
2月24日, 市委、市政府在滨州学院召开全市深入推进滨州学院服务滨州科学发展动
员大会,滨州市五大班子领导出席会议。校领导带队与县区进行新一轮对接。新签重
点服务项目5项, 《山东省区域文化通览·滨州卷》等服务项目顺利结项。实施领导
干部到基层挂职服务和一线教师到基层顶岗锻炼的新举措。成立黄河三角洲技术转移
中心(滨州) 、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12月1日,《中国经济导
报》在第2187期(B4版)以《发挥优势,牢记使命》为题,对滨州学院服务地方科学
发展情况进行报道。
(薛 萍)

【滨州职业学院】 2011年,滨州职业学院占地面积2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万平方
米, 固定资产总值7.1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6亿元,图书馆藏书184万册。
有教职工1089人, 其中,高级职称346人、博士8人、硕士271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
贴的专家7人、 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各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滨州
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25人。在校生1.8万人。设12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
招生专业41个,涵盖理工、农、医、财经、信息科学、建筑、艺术、航海等门类,涉
及57个专业方向, 初步形成了适应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群。建设3门
国家精品课程、 25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省高校特色专业点、2个
省级主体专业、1个国家财政支持的实验实训基地、5个省级教学团队。年内获得“国
家技能型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
先进团委”“山东红十字会模范学校”“全省高校绿化示范单位”“全省住房城乡建
设教育培训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山东省无偿献血先进集体”、省公安厅荣记二等功
并授予“优秀护卫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 制定《滨州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和
《任务书》,成立滨州市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了滨州市国家骨干高
职院校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出台《滨州职业学院关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实施意
见》等规章制度近50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重点检测的5个方面,11个一级项目、
52个二级项目、 232个三级项目、1037个观测点全部达到或超过教育部、财政部建设
标准, 年度阶段性任务高质量完成。接收延安职业学院2名干部挂职锻炼,与秦皇岛
职业学院等省内外90余家职业院校开展合作交流,承担全国高职和中德医疗卫生国际
师资培训项目5个,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等高职院校建设考评工作6人次。《中
国教育报》、“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先后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
设等经验进行介绍推广。
教学资源建设。新上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冶金技术、汽车服务技术与营销、机械
制造与自动化等4个专业。制定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调整专业布局,
使现有专业更加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数控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应
用化工技术、园林技术两个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
服务能力”项目,获中央财政支持500万元。3个课程群及1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
程。教师中1人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晋升教授,12人晋升副高级职称,23
人晋升中级职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畜产品加工
技术》和《C语言程序设计》分获第二届山东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二等奖。
举办承办大型活动。 4月14日至15日,“全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暨山东省高
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1年年会” 在滨州职业学院召开。8月20日至23日,首
届全国护士(英语)执业水平技能竞赛在滨州职业学院举行,大赛由卫生部人才中心
主办,滨州职业学院、北京卫人伟业国际医药研究中心、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协办,
全国53家院校59支参赛代表队的236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滨州职业学院获高职和中职
组团体一等奖。中南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等院校选手获理论、技能竞赛一等奖。10
月16日,滨州职业学院建校55周年暨合院10周年庆典隆重举行,中宣部部务委员、秘
书长、滨州职业学院名誉院长官景辉以及友好院校代表、校友代表及社会各界和学院
师生1万余人参加庆典。 期间,先后举办校企合作论坛、学院发展建言献策座谈会、
校友报告会22场,与山东珍贝瓷业、渤海活塞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9份,涉及联合办
学、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实习设备捐赠等多个方面。
校企合作。成立了生物技术专业理事会、会计专业理事会、护理专业校企合作董
事会、城建产业联合理事会、电气工程学院董事会、轻纺化工理事会、滨州市校企合
作指导委员会。与魏桥铝电、盟威集团、西王集团等大企业进行对接,新增合作企业
44家, 开展共建课程、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顶岗实习、就业等合作项目206项;引进
社会资金5000余万元,建设滨州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出台《滨州职业学院兼职教师聘
任与管理暂行办法》,实行专兼教师AB角制,初步构建“校企互通、双向流动”的兼
职教师建设机制,全年聘任兼职教师309人次,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超过22.8%,支付
兼职教师津贴108万元。 与美国麻州大学、加拿大麦瑞·维多伦学院等10余所大学签
订合作交流协议。建设企业工作站15家,103名教师到行业企业研修锻炼,121人次参
加国家级师资培训;选派各级干部80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培训和考察交流。
招生就业工作。2011年报到新生4904人。通过组建订单班、聘请兼职教师、校企
共建、顶岗实习等形式推进学生就业,组织顶岗实习和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23场。
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8.32%,正式就业率80.37%,签约率46.86%。根据财政部、教育部
《关于对玉树地震重灾区学生实施特别资助政策的通知》精神,由山东省教育厅和青
海省教育厅协商安排,2011年9月15日,青海玉树州八一职业技术学校的147名藏族学
生,到滨州职业学院就读。
学生教育与管理。实施学生管理人员入住学生公寓制度,学工处、各院主要负责
人带头入住学生公寓, 及时化解矛盾, 解决实际问题,保证学生安全。评选表彰了
“十佳大学生”“十佳优秀学生干部”“十佳技能先进个人”以及“三好学生”1470
人、 优秀学生干部243人,推选省级优秀毕业生1098人。为1269名学生办理助学贷款
739万元,安排勤工助学岗位112个,发放各级各类奖、助学金648.9万元,为275名中
专学生免除学费, 补偿应征入伍学生学费53.07万元,为3795名新生办理了城镇居民
医疗保险。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网络,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心理情景剧
和“心语心愿微博大赛”获省委高校工委三等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和“‘五
重’‘六爱’教育管理活动的初步实践”两个学生管理项目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优秀成果二等奖。
科学研究。立项省发改委重大课题1项、省教育规划课题3项、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研究会课题1项、 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2项、市科技计划项目9项、省职成教规划课
题5项、 市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各1项、市软科学课题3项,共获资助经费10
万元。 争取横向课题7项、创收89万元。鉴定结题课题23项。获得省高校科研优秀成
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市科技进步一
等奖2项、 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市社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
13项。发表学术论文234篇,其中22篇被国际重要检索工具收录。获批国家专利23项。
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71项。
社会服务。制定实施《滨州职业学院服务“两区”行动计划》,建设黄河三角洲
高技能人才实训广场和培训中心;启动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再就业金钥匙”培训、
新型农民培训、船员培训、成人学历教育,采取集中办班授课、技术讲座、技术咨询
与服务等多形式、多途径开展职工在职培训,完成培训5.3万人次,培训收入677万元;
构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推行“产学研用”一体化,
开发盐碱地改良与修复、生物粉体技术、纺织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优质抗虫棉新品
种选育等12个技术项目研究和推广。积极融入国家“一城两区百园”高科技农业发展
战略,全面参与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的清大粉体技术研
发中心被列为滨州市十大创新平台。
技能大赛。“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和“机器人技术应用”两个团队代表山东
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并获三等奖,在山东省“鲁商杯”大赛中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4
项;年内,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多项,参加全
省技能大赛获一等奖5项、 二等奖多项,获奖层次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技能大赛项
目团队被市教育局等7部门联合表彰,李国新等8名国赛、省赛指导教师被评为“滨州
市2011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个人”,刘杰等11名国赛、省赛选手被评为“滨州市
2011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技能标兵”,李权、刘洪波被评为“滨州市2011年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优秀组织者”。
办学条件建设。建成院史展馆1个;新增水面2万平方米,调运土方20万余方,栽
植大白杨等9000余株,灌木及各种花卉10万多株,新铺绿地22万平方米;对范公文化
园、孙武文化园、太阳广场等进行改造提升,初步形成了“一轴二山三区四湖五园”
的校园文化布局;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投入使用并被确定为“滨州市体育
训练基地” , 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的高技能人才实训广场5月份开工; 建筑面积
6.63万平方米的“黄河三角洲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8月23日动工。
(仝丙昌)

【滨州技术学院】 2011年,滨州技术学院狠抓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规范化管理再上新水平,各项事业整体推进、健康发展,被评为
“全省技工教育先进集体”,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复评。
思想政治工作。学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完善政治学习制度,丰富党员组织
生活学习形式。建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委成员联系点制度,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带
头到联系点指导工作,确保了创先争优活动各项工作目标得到有效落实;成立创先争
优活动督导组,通过对标定位、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方式,找准创先争优服务中心
的着力点;广泛开展校园红歌大赛、专题讲演、感恩教育、经典诵读大赛等形式多样
的特色活动; 进行“先进基层党组织” 和“优秀共产党员” 评选展示活动,对4个
“先进党支部”和20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了表彰。在全院范围内深入开展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制定创建活动的计划和实施方案,细化文明创建活动评分考核标准,组
织开展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评选授予实训中心、化工系、机械与数控系、招生就业
指导中心4个部门为首批院级文明单位, 为学院内部的文明创建树立了标杆,实现了
文明创建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年内,学院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复评。
招生就业工作。学院继续采取全院动员、全员招生的招生办法,借助“两区”建
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大宣传,深入中学组织宣讲,通过新闻、专题、广告等形式宣传
学院的办学优势,成立滨州市化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扩大了社会影响,招生工作
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共招收各类学生2700多人。积极做好就业安置工作,进一步健
全就业网络,完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校企沟通与合作,学生一次性
就业率达到98%。
教学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开展有针对
性的专项评估和教学检查, 组织开展为期2个多月的教学观摩活动和首届技能大赛,
进行说课比赛和教学能手的评选工作; 科研工作得到提高,全年发表科研论文150余
篇,取得国家专利2项,科研成果评比荣获省级一等奖1项、市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8
项;进一步加强技能鉴定工作,积极开展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工作,扩展培训范围。全
年组织开展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及培训1300人次。
学生管理工作。坚持制度化建设,提倡亲情化管理。继续实施院长带班、中层干
部值班制度, 确保学生管理工作24小时无缝隙、360度无死角;加强班主任、辅导员
等学生管理人员的管理与考核,完善《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等有关制度,强化培训、
提高应对处理学生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的能力; 规范公寓化管理, 开展“文明宿舍”
“和谐楼层”评选等活动,推进公寓文化建设;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与
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有机结合,开展“感恩教育”等主题活动,积极组织新生军训、迎
新生暨教师节晚会、秋季体育运动会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社会培训服务。发挥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培训能力,拓宽社会培
训范围,全年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友创业、人才初始创业等各类培训3450
人次;金蓝领培训80人次、技师培训67人次、高级技师培训97人次。开展多层次、多
渠道办学形式,与山东大学合作的网络教育、成人函授,与青岛科技大学、滨州学院
联办的函授招生实现新的突破, 年内招生414人;设立附属义务教育学校,盘活教育
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成立附属小学申请获市政府同意。
行政后勤管理。学院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管理职能,学生餐厅由对外承包改为学
院自主经营,实行自我管理,降低饭菜价格,保证了饮食卫生安全。财务管理继续强
化,合理调度资金,财务支出严格执行零星开支申报制度和重大项目开支集体决策制
度,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益,确保了人员经费和教学运行。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着力构
建平安校园,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方针,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
动,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工作,加强了安全稳定隐患的排查整治,
构建起校园安全立体防控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学院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完善办学条件。全年
投资125万元新增设微机房5个、仿真化学实验室2个及多媒体教室5个;积极争取世行
贷款1000万元, 其中第一批60万元汽修设备、125万元机械设备、26万元电气设备和
18万元电子设备投入使用;投资28万元对校园进行了绿化和美化,校园面貌大为改观。
(崔志勇)

【滨州市技师学院】 2011年,滨州市技师学院被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部、财政部正式批复为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被山东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山东省技工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被山东省教育厅评
为“山东省电大开放教育办学先进集体”;在全国第八届“文明风采”活动中获得优
秀组织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中心被评为“山东省科技场馆协会先进集体”荣誉称
号。
师资队伍。 有教职工401人,专职教师309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98人,
“双师型” 教师达到70%以上。年内,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创新教师选聘方式,选
聘工作组织严密,要求严格,开展有序,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师选聘工作;积极做好青
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先后派出3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其中,18
人参加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 3人参加省技工院校百强专业建设师
资培训, 1人参加幼儿教师心理学培训,2人参加财会技能大赛培训,6人参加技校教
材教法师资培训;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加强学习交流,多次邀请国内知
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座;积极开展师德建设,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涌现出许多爱
岗敬业的先进典型。
社会培训。积极开展成人教育,继续同山东科技大学、鲁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济宁医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院校做好长期联合办学工作,在学
院设立教学点,满足各行各业人员进修深造的需求。开设多种形式、各种技能的短期
培训班,年内完成短期培训3200人次,其中,再就业能力培训、创业培训2000人次,
退伍军人岗前培训、金蓝领技师培训、特殊工种培训、家政保姆培训及香驰上岗培训
等1200人次,提高了社会从业人员的就业能力。
招生就业。学院常规教学班招生2874人,成人教育招生1100人,短期培训3200人,
招生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春季实行考试入学的办法,确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在社会上
形成较好影响。学生实习、就业形势良好。学院深化校企合作,与滨化集团、愉悦家
纺、渤海活塞股份公司、京博集团、华兴集团、香驰集团、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7家大型企业在基地建设、 联合办学、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签订校企合作
协议书,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学院技能鉴定中心扎实做好学生技能鉴定工作,完成
在校生鉴定659人, 一次鉴定合格率达100%;组织举办学生就业推介会,组织42家企
业来学院招聘学生,提供岗位2952个。经过企业推介、学生现场观摩企业双向选择,
一次就业率达98%,就业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
教学科研。(1)高考成绩优异。年内,学院共有182名同学参加对口高考,其中
33人考取本科,专科上线率达100%,创历史新高。(2)技能竞赛成绩突出。在山东
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技师14名选手参加现代制造技术、焊接技术、现代会计、计
算机应用技术4个专业8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0个、
优秀奖1个; 在滨州市教育系统组织的全市技能大赛中,技师38名选手参加比赛,获
得16个一等奖、 16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现代加工技术、焊接技术专业囊括全市第
一、二名。(3)科研成果显著。年内,学院组织申报国家级课题10项,省级课题3项。
其中,“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
村社区教育研究”为省级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
验”被教育部批准为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
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国家青年专项资金支持,“中等职业学校财经商贸类
专业理论有效教学研究”获教育部重点课题一等奖。学院申报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
利3项、 实用新型26项、外观设计5项。学院有2名教师获市第九批“学科带头人”称
号。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范围内遴选地方和行业特色鲜明的改革创新示范教材活动中,
学院教师吕波所编写的《SIEMENS802C\S数控编程》 从全省数百本参评教材中脱颖而
出,位居全省上报教育部参评教材25本中的第十一位。
(刘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