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统一战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rec=98&run=13

1978年, 全区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服务。
1981年3月, 地委成立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对台宣传教育,联系台胞、台属,指
导各县、各有关部门涉台工作等。1986年,成立地区政协联络组,副县级单位,设在
地委统战部,负责省政协委员的联络、组织学习、开展活动及指导县市政协工作等。
1988年,成立山东省政协惠民地区联络组,原地区政协联络组并入。同年,境内第一
个民主党派组织--民盟惠民地区支部委员会成立。1989年,建立地区黄埔同学联络组。
1991年, 地委组织部、统战部加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同年,党外人士中有1人
任副专员, 2人任副县长。1994年9月,地区海外联谊会成立。1995年5月,成立地区
工商业联合会。 1999年,成立地区社会主义学院。行署和7县市政府全部有党外领导
干部。同年,在统战系统和统一战线成员中实施以智力帮扶、知识转化、为民办实事
办好事、为振兴滨州献计策为主要内容的“智力惠民”工程。至2000年底,全区共有
民革、民盟、民建、农工党、九三学社5个民主党派、168名成员;除沾化县外,地区
及其它6县市均恢复建立工商联,会员发展到3358人;科以上党外干部342人;初级以
上职称非党知识分子达4.5万余人。

一、落实统战政策
1979年,全区对389名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中的233人按有关规定落实了政策。至
1980年7月, 全区把原工商业者中的劳动者区别出来的工作全部结束,列入“区别”
范围的261人, 区别为劳动者的239人,占91.6%,并为其中122人落实了原工商业者
政策。 对受错误处理及受牵连的1467人作了妥善安置:因受错误处理收回安置的491
人; 办理退职、退休、离职的209人;补发丧葬抚恤费的123人,共补款35050元;给
予定期补助的95人;复工复职的8人;退还财物的5人。因错误处理受牵连家属子女收
回安置工作的73人; 办理退职、退休的10人;收回城镇落户的156人;子女办理知青
手续和招工的209人;就地办理农转非的88户、379人。至1986年底,党的各项统战政
策得到全面落实,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

二、民主党派、工商业联合会工作
1978年,境内无民主党派组织,只有因工作调动由外地转入的民主党派成员9名,
其中民革1人, 民盟7人,农工民主党1人,均直属民主党派省委领导。地委统战部严
格掌握政治标准,帮助各民主党派发展新成员,不断加强组织建设。1979年,建立民
盟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小组。 1988年,民盟建立支部委员会。同年4月,地委批转统
战部《关于恢复和建立县级工商联的报告》。是年,邹平县建立工商联。1989年,地
委批转统战部《关于全区贯彻落实省委[1988]12号文件情况的报告》,要求进一步
加强多党合作的规范化、 制度化建设,促进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同年6月,
民革建立惠民支部委员会。 是年, 博兴县、惠民县、滨州市相继恢复建立工商联。
1990年11月, 民盟建立地区委员会,共有盟员67人。1992年7月,九三学社建立地区
支社。至1993年,全区工商联会员发展到1451人,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1008人,占
69.5%, 在乡镇建立分会37处、 联络组13个。1995年5月,成立地区工商业联合会。
1998年12月,农工党建立滨州支部委员会。2000年3月,民建建立滨州支部委员会。

三、党外干部和非党知识分子工作
1984年,全区共有19名党外干部担任县市政府及地直有关部门、县级事业单位的
领导职务, 9名党外干部走上大中型企业的领导岗位。1988年,对全区非党知识分子
情况进行调查,聘请41名非党知识分子作为重点联系对象,建立联络员制度。同年,
在党外干部和非党知识分子中,有1人被推选为七届全国人大代表,9人被推选为省人
大代表,18人被推选为省六届政协委员。1989年,地委要求地区行署和县市政府领导
班子中要抓紧配备党外干部;行署和县市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中,特别是教育、
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农林、经济管理、司法、监察等部门要积极选配党外人士
担任领导职务;大专院校、医院、科研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有一定数量的党外人士
担任领导职务。
1991年,地委组织部、统战部加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工作。同年,非党人士
任副专员1人,任副县长2人。1996年,统战部、组织部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党外干
部工作,各级党委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
际问题,对已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积极支持,生活上
关心帮助,为党外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1997年,地直新增正县级党外干部2人。
1998年,根据全区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发展变化,重新聘请25名高中级职称的党
外知识分子担任联络员,建立联络员小组,举办首期党外科级干部培训班,对48名党
外优秀科级干部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同年,在非中共知识分子中,推选九届全国人
大代表2人,八届省人大代表5人,推荐省八届政协委员9人。1999年5月,以地委党校
为依托成立地区社会主义学院。 至年底, 行署及7县市政府全部有党外领导干部。
2000年7月, 委托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对全区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部分党外县级领导
干部进行培训。 同年12月,筹备滨州撤地建市,推荐市七届非中共政协委员207名,
占委员总数的60%,其中常委39名(含副主席4名) ,占总数的65%;推选非中共七届市
人大常委8名(含副主任1名) 。至2000年底,全区共有科以上党外干部342人,初级以
上职称非党知识分子4.5万余人。

四、民族宗教工作
全区各县均有回族居民,主要集中在阳信、无棣两县。1988年,召开全区民族团
结进步表彰大会,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年检、登记工作,举办宗教界普法学习
班。 1989年,对影响民族团结的非法出版物进行清理。1999年9月,地委、行署下发
《关于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项
社会事业;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切实加强少数民族村级班子建设;依法加强
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年11月,地委统战部会
同地委组织部、地区民宗局、司法局、农委分别在阳信、无棣举办少数民族乡镇、村
干部培训班,对52名少数民族乡镇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
行为期一周的培训。是年,地区成立天主教爱国会,对宗教界人士进行了为期三天的
培训。2000年6月,地委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决定》,
要求进一步形成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坚持和改善党对民族
工作的领导。同年10月,召开全区宗教界人士座谈会,学习《外交部声明》《国家宗
教局发言人谈话》《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声明》,揭露、抵制梵蒂冈“封圣”活
动,挫败其政治图谋,维护社会稳定。至2000年底,全区共有少数民族群众18286人,
信教群众40173人,宗教活动场所87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