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rec=816&run=13

雷鸣玉 惠民县人, 1920年出生,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惠民中
学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11月,日军犯县境,
学校解散,他跋涉千里,赴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1938年10月,任山东分队特务团文
化教员。1939~1945年,先后任机枪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山东纵队二支队二营副教
导员、教导员、纵队野战医院政委、滨海军分区临沭县大队副政委、莒南县筵宾区委
书记、芦山县委书记等职,在战斗中指挥果断,身先士卒;在工作中坚定执行党的政
策,充分发动群众,为发展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1945年冬,奉命赴吉林省,任盘
石县委书记。1946~1948年,在敌强我弱的困难处境下,率领地方武装打游击,协助
主力部队抗击了国民党军队的猖狂围剿。1949~1966年春,他先后任中共延边地委组
织部长、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室主任、省委组织部长、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1968
年12月19日,受迫害含冤而死。1978年5月,中共吉林省委为其平反昭雪。

宋中 原名宋锡英, 号春堂,沾化县人,1923年5月出生,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1937年考入唐山教会学校丰滦中学。1941年,胞兄宋彦人 (时任晋冀鲁豫边区农
林局局长) 将其接到太行山区革命根据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翌年参加八路军。1971
年,调国家体委任国际司副司长、中国乒乓球协会代主席,负责与日本乒乓球协会就
中国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问题进行会谈,并组织参加了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
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夺得4项冠军,轰动世界。比赛期间,中国代表团邀请英
国、加拿大等5国球队赛后访华,美国闻讯主动提出访华意愿,宋中立即向国内汇报,
并于4月7日奉命向美方发出邀请,一举打破中美关系20多年的僵持局面,被国际论坛
誉为“乒乓外交”“小球震动了地球”,宋中也被誉为“乒乓外交”的杰出使臣。为
了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及其他单项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合法席位,宋中足迹遍及五大
洲, 最多时一年走访38个国家,奔波奋斗6年,终于在1979年10月25日赢得重返国际
奥委会的胜利,开创了在其他领域解决国际组织会籍问题的先例。1981年,宋中突发
脑血栓。1984年,亚乒联盟各国代表一致通过决议,授予其亚乒联盟终身名誉主席称
号。 1989年获国际乒联荣誉奖章和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银质勋章。1989年9月21日病
逝。

王哲 沾化县人,1900年4月出生。191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早年参加革命活动,
1925年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4月回国,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在白
色恐怖下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7年10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起,历任延安
大学预科部主任兼图书馆主任、华北联合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辽东军事大学副校长。
1949年4月任山东省政府行政委员会委员、 教育厅厅长,后改任中共山东分局文教委
员会副主任。 1956年8月任山东省副省长兼山东医学院院长,1963年12月任政协第三
届山东省委员会副主席,1977年12月任政协第四届山东省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12月
离职休养。1990年1月1日病逝。

张鼎 原名张兰玉, 邹平县人,1920年11月出生,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考入长山县立初级中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学校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抗
日主张, 参加游击训练班,1938年2月参加本地的抗日游击队,旋被编入山东抗日救
国军第五军(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 ,6月任9团1营政治宣传员,12月被
选送去鲁南沂水岸堤干校学习。1939年5月任池上教导队政治指导员,9月回邹平县,
先后在邹(平)长(山)地方抗日武装中任指导员、政治协理员、武工队队长、县大队副
大队长、独立团参谋主任等职。旧口战斗中,带领两个排生俘日军3名,缴获机枪1挺,
受到军分区表扬。 1942年,在最艰苦的环境下,活捉伪6团副团长高竹筠,与叛变投
敌的长山独立营营长朱庆云作坚决斗争。在朱叛变后,作了大量的工作,将跟随的不
明真相的大部战士拉了出来, 减少了抗日力量的损失。1944年3月,带领队伍化装奇
袭青阳店敌据点。 1945年,用两个半月歼灭700名匪特,为开辟和保卫清河抗日根据
地作出了突出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部队升编,曾任28军250团参谋长,参加了
济南、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福州等战役,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建国后,张鼎调
南京军事学院学习。 1952年9月,任南京高级步校主任教员。1959年起,任南昌步兵
学校训练部长, 福州军区步校副校长兼训练部长。1964年7月,任福州军区司令部军
训部长。 1969年11月任福州军区副参谋长。1981年7月,任福州军区司令部正军职顾
问,带病坚持工作。1984年离职休养。1990年7月6日,因心肌梗塞病逝。

张维滋 邹平县人, 1917年2月出生。1937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黑铁
山抗日武装起义,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宣传员。1938年起,历任八路军山东
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特务营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等职。1942年起,任
长山县委书记兼县长及独立营政委,八路军山东纵队3旅2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等职,
受到渤海军区司令部通令嘉奖。1945年8月,任渤海军区警备7旅13团政治委员,此后,
又任军区特务2团、山东解放军第7师2团政委。1947年2月后,历任华野10纵29师85团
政委,28军84师副政委,83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济南、淮
海、渡江、上海、福州等重大战役,转战南北,屡立战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31军92师政委、 师长兼政委。1956年6月起,历任福州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28军
副军长、31军副政治委员。1970年起,任福州军区炮兵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部主
任。1983年离职休养。1992年6月6日,因突发心脏病逝世。

马千里 博兴县人, 1901年出生,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兴县立高级小
学毕业后前往北平求学,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弃学从军,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
大革命失败后,脱离旧军队回故乡。1932年任中共博兴县委军事部长,组织和领导了
同年“八四”博兴武装暴动。暴动失败后,与县委、省委失去联系,在敌人通缉、妻
子被捕入狱、幼子惨遭杀害的白色恐怖下,历尽险阻奔赴苏区。1935年冬参加红军。
1936年入红军大学学习。 1938年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7团副团长、团
长。1939年8月任八路军清河军区独立团政委。1940年1月任清河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9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参谋处长, 1941年7月兼任清中军分区司令员,参与领导
了清河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扫荡” 、反“蚕食”的游击战争。1945年8月任
周村特别市市长。1946年任渤海行署秘书长、渤海区剿匪司令员,在几个月的时间内
肃清了匪患,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地方政权。1948年初,无辜受株连被调离渤海
区到铁路部门工作, 历任济南铁路警备部队副司令员、 济南铁路局公安处长等职。
1953年4月任铁道部第六工程局代理党委书记、 副局长。1954年任铁道部通讯信号公
司副经理。1958年任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副局长。1960年任铁道部生活管理局副局长。
“文化大革命”中曾遭诬陷被下放劳动。1978年任铁道部视察员(副部级)。1982年离
职休养。1992年6月9日在北京病逝。

伏伯言 曾用名王兴国, 邹平县人,1907年11月出生,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1937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
第五军司令部秘书、 宣传科长。1939年7月任清河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临淄县政府
县长。 1940年5月任清河专署副专员,后任清西办事处主任兼邹平县长、清中专署专
员兼临淄县长。1944年3月任渤海行署粮食局局长。1945年2月任渤海区第六行政专员
公署专员, 9月任第三专署专员,组织领导地方抗日武装工作,积极配合主力部队出
色地完成作战任务。1948年9月任华东支前司令部粮食部副部长,随军南下。1949年7
月任浙江省粮食局局长, 后任浙江省交通厅副厅长、省农产量调查队队长。1978年1
月任浙江省粮食局顾问,1983年3月离职休养。1992年6月18日病逝。

韩光 原名韩万德,邹平县人,1917年12月出生。长山中学毕业后任教员半年。
1938年2月参加抗日救国军第五军,5月随廖容标南下沂蒙地区,一直在鲁中工作,为
开辟和创建鲁中抗日根据地作了大量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军13纵工作。1951
年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调总政治部联络部工作。1958年调福州军区。“文化大革命”
中受迫害,被下放劳动。1974年调江西省军区,后到南昌陆军学校工作。1983年回福
州军区工作。曾任总政联络部部长、师政委、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陆军学校副政委、
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委员、中纪委委员。1994年6月病逝。

吴鸣岗 沾化县人,1916年出生。北平燕京大学毕业后,在济南从事教育工作。
1948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济南扶轮中学校长,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
员会副主任,济南市民政局副局长、局长,济南市文化局长,政协济南市第一至第八
届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山东省第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常委,第六、七届委员会副
主席。1995年3月病逝。

刘顺元 原名王学博, 号溥泉,1934年被捕时化名刘顺元,博兴县人,1903年5
月出生。童年时期敏而好学,过目成诵,被乡人称为“神童”。1918年陪同学投考青
州山东省立第十中学,自作主张参加考试,竟以高分被录取,虽家贫,父辈也只好同
意其入学。1922年中学毕业后,投考有公费资助、但极难录取的北京师范大学,在山
东应考的500多名学生中, 一举夺魁,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学习。1924年,进入北
京师范大学英国文学系读书,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和国共合作的鼓舞,于1926年
加入中国国民党。1928年大学毕业后回博兴县,团结一大批进步青年,开展轰轰烈烈
的反恶霸、打土豪的农民运动,发展农民协会会员近万人,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土
豪劣绅,被国民党解除了县党部常务委员职务并悬赏捉拿。1930年,去济南市第一女
子中学教书, 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1931年5月,经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周恩
来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1936年,先后任中共济宁特别支部书记、中共博兴
县委委员、中共中央支部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共江苏省委沪西巡视员、中共陕南特委
书记、 中共上海局组织部干事等职。在此期间,先后3次于济宁、上海被捕入狱,经
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经中共代表团营救,从南京国民党中央军人
监狱获释,担任中共代表团干部审查组组长,负责出狱干部的审查工作。他与王鹤寿
等人一起,先后接待和审查出狱干部一千多名,将一大批干部送赴延安,成为开辟各
个抗日根据地的一支中坚力量。1937年10月,刘顺元去汉口,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组织
部干事, 并协助陶铸在湖北应城县开办“抗大”式干部训练班。1938年6月,为配合
新四军深入华中敌后建立根据地,由长江局派赴安徽地区,此后历任中共安徽工委组
织部长、书记,皖东工委书记,苏皖省委书记,淮南津浦路西省委书记,淮南津浦路
东省委书记,淮南区党委副书记,新四军淮南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政治委员,淮南津
浦路东参议会议长等职,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建立、巩固和壮大淮南抗日根据
地作出了突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辽东省委副书记,旅大地委第二书记兼关东公署副主席。
他对当时驻旅大苏军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扰民行为,公开表示了强烈不满,针锋相对地
批评和抵制苏方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粗暴干预和对中华民族利益的损害,被迫离
开东北。1948年3月任华东局宣传部长,同年9月,与曾山、谭震林共同负责接管全国
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大城市济南,任济南特别市委书记、济南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他
参与制订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措施,迅速安定了社会秩序,使以生产为中心的各项工
作很快走上正轨。济南接管工作的十条经验,为人民解放军顺利接管其他大城市提供
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1949年7月,由于在工作中抵制山东分局负责人康生的许多错误
决定和两面派作风,康生利用旅大事件和苏方影响,污蔑刘顺元为反苏分子,将他排
挤出济南市委的领导岗位,此后至1954年,先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规划局
副局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秘书长、人事部副部长、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954
~1966年,历任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代理第一书记等职。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残酷迫害,丧失自由达7年之久。1973年底获得自由后,
闭门谢客,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仅《列宁全集》就通读了两遍。“文化大
革命”结束后,恢复工作,先后担任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中央纪律
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浙江省委顾问、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为全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
出了贡献。是中共八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十四大特邀代表。他积极响应中共中
央关于建立干部退休制度、实现干部新老交替的重要决策,是党内率先主动向中央提
出离职休息申请的老干部之一。 1982年退居二线后, 回到工作多年的江苏省定居。
1996年2月14日病逝于南京。

陈璞如 原名霍树贵, 博兴县人,1918年2月出生。1932年8月4日,参加博兴县
“八四”暴动,暴动失败后,在白色恐怖下,隐蔽在博兴县和大连,当店员和工人。
1935年11月, 经中共党组织介绍到东北军53军116师学员队当兵, 开展革命活动。
“七七”事变后,经与党组织联系,回到家乡参与组建博兴抗日志愿军,并担任小队
长。 1938年7月,到中共山东分局军政干部学校军事队学习,任党支部组织委员;同
年11月受中共山东分局组织部派遣,到国民党69军3旅8团开展工作,建立党的组织。
1939年1月, 任中共山东分局组织部巡视员、干事;同年10月任山东分局第一区党委
巡视团主任。 他多次穿越敌占区,冒着生命危险,出色地完成了巡视任务。1941年1
月, 到冀鲁豫湖西地委组织部任副部长,同年4月任部长,兼任地委青年工作委员会
书记、敌工委员会书记、湖西战勤指挥部政委等职。1942年7月至1943年8月,入山东
分局高级党校学习,学习结束后,回湖西地委工作。1947年10月,任湖西地委书记兼
湖西军分区政委,领导湖西军民积极配合野战军作战,承担了艰巨繁重的支前任务。
1949年1月,任南下支队三大队政委,同年5月任江西浮梁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兼
景德镇市委书记、 军管会副主任。同年9月,随二野进军西南,11月任贵州省遵义地
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军管会主任,直接领导军事斗争和统战工作,取得了剿匪斗争
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1950年10月, 调任贵州省工商厅厅长, 后又任省财经委副主任、省计委主任。
1956年任贵州省副省长,后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候补书记、书记等职,在相当长的
时间内主管贵州省的计划工作、经济工作和工交工作,对贵州省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
要贡献。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被监禁长达6年多。1972年恢复工作后,任贵
州省革委会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兼省工交办主任。1975年到国家计委工作,参与起
草工业二十条, 与左倾错误路线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77年2月,任中共辽宁省
委书记处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2月任辽宁省省长。1982年4月,任铁道部部
长、党组书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放、联、通、多”的铁路改革方
针和“三上一下两杜绝”的生产经营思路;支持在广深线改造工程中自筹资金、自主
经营、浮动运价、单独核算的改革措施,成功地走出了被称为“广深模式”的新路子。
1983年,执行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将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严格把握政策,使整
个并入工作进展顺利。他直接领导了中国第一条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重载铁路--大同至
秦皇岛运煤主通道的修建, 并兼任国务院大秦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1985年7月退
居二线后,仍继续领导大秦线的修建工作,该线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优秀设计
金质奖和重大技术装备特等奖三块金牌。是中共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在党的十
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8年12月11日在北京病逝。根据其生前遗愿,
家属将遗体送医院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