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档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rec=702&run=13

1978年, 全区馆藏档案共3.7万卷, 其中, 地区档案局存34个全宗,8729卷。
1984年4月,地区档案局改为档案处,建立档案馆(县级事业单位) ,处、馆合署,归
地委办公室领导。 1985年8月,地区档案处改为档案局,县级事业单位,各县市档案
局撤销的一律恢复,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利用两种职能。1988年1月1日,《中华
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档案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1996年6月8日至9月15日,
为庆祝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在北京召开,地区档案局组织百日宣传活动,包括万人
签名、书画展览、《档案法》执法检查、十年档案进馆、成立地区档案学会等。是年,
地区档案馆接收地直91个立档单位1980~1990年形成的档案1.1万卷。 至2000年底,
全区8个综合档案馆全部晋升为省级先进档案馆, 馆藏档案达24万余卷,资料12万余
册;各县市(除阳信县外)均建起1000平方米左右的档案馆楼,全区档案馆建筑面积达
8222平方米;农村建档率达100%,走在全省前列。

一、馆藏与设备
1978年, 全区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3.7万卷,多是文书档案,门类单一,结构不
够合理。 1981年3月,为丰富馆藏和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地区档案馆从1949年以前垦
利地委、 专署两个全宗的革命历史档案中选择320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文件、资料
归纳为十大类,编辑成《专题目录》。1987年,抄写馆藏5个大全宗的文书卡片4万余
张和地委组织部、地区人事局管理的副科级以上干部任职情况卡片1万余张。1996年,
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在北京召开,地区档案局以此为契机,组织建馆规模最大的一
次档案进馆活动, 共接收地直91个立档单位的档案1.1万卷。1998年,开展黄河三角
洲档案资料馆的筹建工作,地委、行署成立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黄河三角洲档
案资料收集工作实施方案》,选择土管、史志、水产三个系统进行试点。同时,征集
照片700余张,挑选400张整理成册,建立照片档案。至2000年底,地区档案馆馆藏档
案44326卷, 资料1.69万册;全区馆藏档案24万余卷,资料12万余册,主要有文书档
案、 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纪检档案、照片档案等门类。全区8个综合档
案馆拥有微机22台, 复印机8台,空调12台,去湿机13台,消毒机3台,吸尘器9台,
有电视机、照相机、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及消防器材等多种所需设备;邹平县档案馆还
配置扫描仪、防磁柜等先进设备。

二、社会档案
乡村档案 70年代末,地革委档案局在惠民和滨县开展大队建档,但规模很小,
后间断。 1995年7月,地区档案局在邹平县召开农村建档试点现场会,全区农村建档
工作全面铺开。是年,共有581个村建档,占行政村总数的9.89%。1996年11月,全省
农村档案工作现场会暨华东地区档案工作协作组会在滨州召开,推广滨州地区农村建
档工作的经验,《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等国家级档案专业报刊
均为山东及滨州的乡村档案工作设专版、 专页作了报道。至1997年,全区105个乡镇
的档案工作全部实现综合管理,87个乡镇进入省级先进行列,2423个行政村建立档案
室,占行政村总数的42%。沾化、邹平、博兴、无棣4县行政村建档率达100%。至2000
年底,全区农村建档率达100%,有92个乡镇机关档案室通过省级规范化目标管理认定,
占乡镇总数的87.6%; 有1947个行政村的档案工作通过了地级规范化目标管理认定,
占行政村总数的36.2%;所有乡镇均建起档案管理站,配备专、兼职档案员。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 1981年11月,举办一期由地、县两级较大厂、矿、
企、事业单位科技档案员和部分县档案局专职干部参加的全区科技档案学习班,共48
人参加,系统地学习技术档案整理、归档等内容,参观了地区活塞厂和地区黄河修防
处档案室。 1985年9月,地区档案局对地直单位的档案工作开展检查评比,参加评比
的单位68个,评出先进单位18个。1989年,档案部门按照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机关档
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在全区开展档案综合管理和达标升级活动。同年,随着全国
企业升级工作的开展, 全区开展企业档案工作升级。1991年4月,企业档案升级工作
停止。 1993年4月,开展企业档案工作认证活动,改变企业档案工作升级停止后出现
的档案工作停滞不前的状况。1995年,国家档案局制定《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办法》,
全区开展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目标管理活动。至1997年底,机关档案工作全部实现综
合管理, 504个单位跨入省级先进行列,15个系统被评为省级先进系统。1998年,按
照省档案局新颁发的规范标准,开展规范化目标管理认定活动。至2000年底,全区有
124个机关的档案工作被认定为省级先进, 42家企业、科技事业单位被认定为国家级
和省级先进单位,18个系统被评为省级先进系统。

三、档案利用
1978年, 档案利用工作主要是被动查档。1981年3月,以馆藏为基础,选编有关
行政概况和农业生产统计资料(1949~1980),报地委、行署领导参考。同年11月,根
据有关单位查档后的信息反馈编写《档案利用效果汇编》。1987年8月、1991年8月和
1999年2月,美国客人先后3次到邹平县档案馆查档,为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发挥了一定
作用。 1997年5月,以馆藏档案为基础,广泛搜集资料,编辑出版《滨州古今名人事
略》一书,简略记载了滨州籍198位古今名人的事迹,为宣传滨州发挥作用。1998年6
月,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用户查档时间,编写《滨州地区档案馆指南》。之后,又
陆续编辑《滨州地区重要社会经济数字汇编》《滨州地区旅游景点简介》《滨州地区
自然灾害略述》等25种编研材料,约120余万字。各县市也编辑出版大量的汇编资料,
邹平县档案馆编写《邹平县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优惠政策文件汇编》《档案利用效果实
例汇编》 ,惠民县档案馆与史志部门联合编辑《古邑沧桑》等。至2000年底,8个综
合档案馆共编辑内部资料230种, 788万余字,公开出版15种,426万余字;地区档案
馆开放1970年前的档案46个全宗,5840卷;全区档案部门共向社会提供档案资料24.9
万卷(册),接待利用者4.7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