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文化活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rec=687&run=13

1978年,文化活动尚处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转型期,反映改革开放的新
内容、 新样式还未大量形成。1983年6月,省文化厅调集全省的市、地级艺术馆舞蹈
工作者聚集惠民县城,以惠民的大鼓子秧歌为重点,举办挖掘、整理民间舞蹈培训班,
全区的民间舞蹈得以挖掘、整理、提高、发展,也为后来民间舞蹈参加现代文化活动
打下了基础。1985年,地区文化局在滨州举办“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民间
艺术调演,全区各县市派出表演队伍达3000余人。其中邹平县的“芯子”表演队伍近
600人; 无棣县的“竹马”,改变原来无内容的单一动作表演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的表演;惠民、阳信县的“鼓子秧歌”“凤秧歌”,博兴县、滨州市的狮子舞,沾化
县的高跷,滨州市区乡镇的“莲花落”,均做到了花样出新、出奇。同时,滨州市、
博兴县的一些大型企业组织军乐队、鼓乐队加入民间艺术的表演队伍。
1995年,第二次全区民间艺术调演隆重举行,参演队伍达4000余人,表演艺术样
式增加十几种。同年起,地区文化局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滨州之夏文化广场活动。节
目有歌舞、小品、戏曲折子戏专场、文艺家庭专场、企业文化节目、校园文化节目等。
最长的文化广场活动一周演2~3场, 持续近3个月,每场观众近万人。1996年,滨州
之夏文化广场被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评为十佳文化广场。
1999年,全区第三次民间艺术调演举行,参加演出的队伍2300余人。邹平县除了
传统节目“芯子”外,增加大鼓表演;无棣县在传统节目“竹马”表演上增加老年秧
歌队表演;博兴县增加威风锣鼓和狮子舞表演;滨州市在传统节目“莲花落”的基础
上增加龙灯表演;沾化县在原高跷阵容中增加“地秧歌”。至2000年底,地区文化局
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纪
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迎香港、庆回归大型歌舞晚会、庆祝建国50周
年大型文艺晚会、庆祝澳门回归大型音乐会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共30余次。各县市、
各单位、各企业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共1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