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科技专项计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rec=669&run=13

一、攻关计划
1979年起,攻关计划进入按年度编制执行的规范化实施阶段。1986~1990年,确
定农业、林业、水产、畜牧、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利用、纺织、化工、食品、机械等12
个方面的重大科技攻关任务,64个科技攻关专题,共组织实施205项,拨款597.8万元,
其中省级38项,拨款222.8万元,省科委拨款249万元;地区级167项,拨款126万元。
这些项目完成后,平均每年增产粮食1亿多公斤,棉花750万公斤,增加新产品、新材
料30余种,年新增产值1.5亿元,利税3000多万元。
1991~1995年,重点组织农业、工业、高新技术及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关键技术
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引进,共组织实施274项,拨款1060.5万元,其中国家级2项,拨款
15万元;省级92项,拨款697万元,省科委拨款157.5万元;地区级180项,拨款191万
元。 这些项目实施后,新增产值39.6亿元,利税9.3亿元,增产粮食4.87亿公斤,棉
花25 5万公斤,肉类36万公斤,水产品15万公斤,果品1.15亿公斤,瓜菜2.98亿公斤,
节煤1.22亿吨,节电343万度,节水454亿立方。
1996~2000年,主要进行农业、工业、海洋、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等五大领域的
重大技术攻关, 共组织实施2 04项,拨款3189万元,其中国家级7项,拨款366万元;
省级87项, 拨款903万元;地区级110项,拨款1920万元。19 98年,实施《滨州地区
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计划》,先后启动实施禽用蜂胶灭活疫苗、车用活塞精密数控加
工成套设备等1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 总投资3.27亿元, 其中拨款
1003万元、专项周转金1500万元、贷款7060万元(包括贴息贷款1000万元)、单位自筹
2.31亿元,达产后年新增产值22.2亿元,利税7.88亿元,创、节外汇3800万美元。至
2000年底, 科技攻关计划共组织实施1089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级257项,地区级
819项, 投入研究、 中试、新产品开发科技三项经费5467.2万元,增加产值92.44亿
元,增加利税19.96亿元, 创、节外汇4.49亿美元,增产粮食6.73亿公斤,增产棉花
1.31亿公斤。

二、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是1985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
经济发展的计划。1986年,地区制定《1986~1990年惠民地区星火科技发展规划》,
确定星火计划重点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短、平、快”项目,农业方面:重点开发小
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畜牧方面:重点开发渤海黑牛
综合养殖及洼地绵羊杂交育肥技术;化工方面:重点开发油田助剂、油田机械等先进
适用的新技术;工业方面:重点研究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以及轻工业新技术、
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七五”期间共实施各级星火计划项目75项,总投资3亿元,
获经济效益7亿元,创、节外汇800万美元。
1991年,制定《1991~1995年惠民地区星火科技发展规划》,确定“八五”期间
由单项开发向区域性开发转移,由“短、平、快”项目为主向高新技术、规模化和外
向型项目为主的“高、群、外”转移,把星火计划定位于先进、适用上。围绕全区农
业、 林业、畜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加大开发力度。“八五”期间,实施星火项目296
项,投入7亿元,获经济效益20亿元,创、节外汇2000万美元。
1996年,制定《1996~2000年滨州地区星火科技发展规划》,以建立星火计划密
集区、星火龙头企业、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和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等为主要目标。农
业方面,重点研究主要农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开发和主要经济作物冬枣、鸭梨高产技
术开发;畜牧方面,主要研究渤海黑牛、绵山羊繁育等综合技术开发。至2000年,全
区建立1个星火计划密集区, 发展星火示范企业98家,星火示范乡镇42个,星火明星
企业家92人, 星火青年带头人921人。“九五”期间共完成星火项目185项,投资5亿
元,获经济效益17亿元,创、节外汇1200万美元。至2000年底,全区共组织实施各级
星火计划项目556项。 其中,国家级37项,省级207项,地区级312项。项目总投资15
亿元,获经济效益40亿元,创、节外汇4000万美元。

三、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是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 由国家科委负责组织实施,旨在促进高新
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一项指导性开发计划。火炬计划项目分为国家级
和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级两种,实行国家和地方两级管理,重点
在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与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等高新
技术领域实施。1991年,地区制定《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意见》。是年,境内
第一个火炬计划项目--“陶瓷活塞生产开发”开始实施。1992年,地区制定《关于运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我区实现跨越发展的意见》。1998年,启动实施《滨州
地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计划》。至2000年底,全区共组织实施火炬计划55项,
其中, 国家级11项,省级44项;总投资8.73亿元,新增产值26.43亿元,利税9.46亿
元; 培植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高新技术生长
点8家,省级技术创新龙头企业1家,省级技术创新带动企业3家。

四、推广计划
1988年,地区开始设置推广计划,旨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将一大批先进、成熟的
科技成果推入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动员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力量在农
村、工矿企业中大范围、大面积组织实施,尽快形成规模效益,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
密结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至2000年底,全区共安排国家、
省、 地推广计划项目324项,投入无偿资金50万元,科技贷款1601万元。“九五“期
间的119项推广计划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产业化率达80%以上,有三项列为全
省重点推广项目,并在境内建立山东省畜禽用蜂胶疫苗研究开发中心、山东省洼地绵
羊繁育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和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软件研究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