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群众科技队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rec=659&run=13

1980年,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以县农科所、公社农科站、大队农科队、
生产队农科组构成的“四级农科网”基本解体。一大批有文化、懂经营的农民靠科学
创高产,广开生产门路,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成了农村中有影响的科技户。1981年春,
阳信、惠民等县顺应科技户的发展,组建成立联产农科网。同年11月,地区科委、农
办、团地委、科协联合制定《关于对农民技术员进行考核、定级、发证的意见》,随
后在博兴、 阳信、邹平、沾化等县的10个公社进行试点。1982年8月,全区考核评定
农民技术员工作正式展开。 至1983年7月,全区共评定一、二、三级农民技术员1000
余名,全区联户农科网发展到415处。
1986年,全区开始注重农村科技体系建设,各乡镇全部建立科委,选配科技副乡
镇长111人,562个管区全部配备科技网长,4739个行政村均选配科技村长或科技副主
任,全区先后选聘科技副县市长10人。1988年,地委、行署确定“科教兴惠”战略,
全区掀起“科技兴农”热潮,各县市通过农业函授大学、农业广播学校等形式加大农
村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群众性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989年10月,无棣县进行首次农
民技术职称评定, 成立农业、林业、畜牧、水利、水产、农机、农电等7个评审委员
会,评出农民技师157名,农民助理技师92名,农民技术员39名。
1991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中对科技多元化需求的变化,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
系有了蓬勃发展。是年,邹平县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试点县,
以“提高县级、强化乡级、完善村级”为指导,以农机、农技、水利、林果、畜牧服
务为重点,向“组织网络化、设施标准化、服务体系化、经营实体化、管理制度化”
的方向发展。三年建立和完善各类服务组织5668个,其中龙头服务组织1115个,畜牧、
林果、资金和科技信息四大专业性服务组织已具规模。全区六县一市以县级农口各类
专业部门和乡镇推广站为主体,以农、林、渔、果、水及农业科技信息和技术推广为
重点,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通过咨询指导、物资供应、集团承包等
多种形式,开展技、物结合的综合配套服务。
1992年,阳信县在全区率先实行“绿色证书”制度,对经过培训确实掌握了一至
两门先进适用技术的农民,由县、乡对其考核认定,县科委颁发农民技术员资格证书,
即“绿色证书”。是年,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广大群众开始在自愿互利基础
上自发形成农民专业技术学会、 协会、研究会。1998年4月,滨州市小营镇水稻研究
会,为解决黄河枯水期适时育秧的难题,专门邀请日本专家生沼信次先生来滨州传播
水稻育秧稀植栽培技术。至2000年底,全区农村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达1208处,
其中县级80处,乡镇级456处,村级672处,吸收会员7.58万人,其行业涉及到种植、
养殖、林果、桑蚕、水产等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科技服务组织达1322处,从业科技
人员达3.45万人。 全区农民科技队伍发展到8.3万人, 其中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达
8700人,被省、地级评为“科技大王”称号的32人。农村科技示范户发展到11.5万户,
占全区总户数的15.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