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计划编制与实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rec=590&run=13

一、年度计划
1979~1980年,计划重点是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加强农业,加快发展轻纺工业,
缩短基本建设战线,调整积累与消费及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加强宏观调
控,调减指令性计划范围,理顺重大比例关系,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通货膨
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1982年起,年度计划由编制国民经济计划
改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5年起,指令性计划范围进一步缩小,年度计
划由几十项减少至十余项,主要有:农村经济发展计划、工业交通计划、固定资产投
资计划、土地利用和环保计划、主要物资计划、对外贸易发展计划、利用外资计划、
财政金融计划、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计划、教育事业发展计划、主要商品收购调拨计
划等。
1986年,年度计划重点是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保持工业稳步
发展,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确保市场和物价稳定。由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改为编制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总规模实行指令性计划,集体和个体
投资实行指导性计划。1987年,重点是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和工业产品结构,
集中财力和物力保重点建设,加快城乡市场建设。商品房建设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管理,
属指令性计划。国家建设、集体建设和农村建房三项非农业建设下达用地指标,实行
指令性计划。1988年,重点是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
厂长(经理)负责制;继续控制投资规模,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压缩非生产性建设;
加强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开始实行自筹投资购买重点企业债券。
1989年,针对出现的经济过热情况,按照中共中央“治理、整顿、调整、改革”的要
求,计划的重点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严格控制总需求,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
社会集团购买力,增加有效供给,缓解总供需之间的矛盾;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
秩序。计划工作开始对全民基建和技改项目实行省、地两级指令性计划管理,不再层
层切块,而是自下而上申报项目,由省审批。对化肥、农药、农膜等实行专营,对重
要物资实行最高限价。1990年,重点是突出抓好水利建设,大抓棉花生产;调整产品
结构,继续贯彻有保有压的方针,深入开展“双增双节”(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
拓宽销售渠道,强化产品经销;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1991年,重点是按照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
结构调整为重点,强化农业基础,增强工业意识,加快科技进步,培植发展后劲,增
强经济实力。开始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并实行投资许可证制度。自有外汇
进口计划开始纳入地区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借外贸体制改革的时机,强化外贸企业,
促其发展。各行各业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1992年,重点是突出抓好经
济结构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开放力度,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
业。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指标体系,加强国民经济总量平衡计划,强化计划的导向作用。
1993年,重点是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改革
计划管理体制。计划体制转变为以建立中长期计划为主体,突出计划的宏观性、战略
性、政策性,增加计划的信息量和对经济走势的分析和预测。1994年,重点是深化农
村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行国有企业公司制改
革;按照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合理划分各级投资权,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
强化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物资计划指标只下达数量,
使用方向由各县市、部门统筹安排。1995年,重点是必须把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
首位,着重抓好粮棉生产;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企业集团;拓宽融资渠道,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保重点建设;配套搞好三大体系 (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服务体
系、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设,加快二、三产业相互渗透;改善宏观调控,抑制物
价过快上涨。
1996年,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为目的,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农业基础,
突出工业兴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
运行质量。新建的生产性项目一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资本金制度。1997年,贯彻
中共十五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方针,突出发展主题,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巩固和完善宏观经济环境,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努力使全区
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1998年,重点是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培植和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村产业化水平;以企业改革和结构
调整为重点,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广开融资渠道,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
实施科教兴滨战略, 尊重、 培养、 引进和使用人才;放手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
1999年, 以改革为动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稳定和提高农业,加强国有骨干
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千方百计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
伐,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国家继续采取积
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的时机和地区“借港兴滨”战略实施的机遇,制定加快投资
责任制和激励制度,加快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2000年,全区在三次产业构成实现由“二、一、三”型向“二、三、一”型转变
的基础上,在面临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的情况下,重点发
展市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用足用活债权转股权、利用财
政债券贴息搞技术改造、扩大股市直接融资三项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健康
发展;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培养和招聘高素质人才;抓好
重点项目的实施,做好项目资金的筹集,启动和扩大个体、集体投资;扩大居民消费
需求,开拓市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实施科教兴滨和可持续
发展战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出口总值增长14%,实际利用
外资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二、中长期计划
“六五”期间,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计划中缩小了指令性计
划,扩大了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并从对生产的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改变重产
品数量忽视产品质量的管理方法。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对粮棉等作物的总产开
始实行指导性计划。
《惠民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指导思想是:进一步搞好经济
体制改革,使改革与建设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积极发展多种
经营,实行“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利
用外地优势加快本区经济发展;坚持以工业为主导,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一
批骨干企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逐步建成相对集中的畜牧和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
产品基地;加速发展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把计划和市场、
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全面振兴;加强精神文
明建设。任务和要求:按1985年不变价格计算,1990年社会总产值60亿元,国民生产
总值32.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7.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5.5亿元,财政收入2亿元。
经济布局:全区划分为四个经济区,一是以滨州市为中心的集中工业区;二是以发展
粮、棉、油和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沿黄经济区;三是以水产、畜牧、林果及饲料、
食品加工为重点的沿海经济区;四是邹平县建成以发展经济林果、建筑材料、纺织为
重点的经济区。
《滨州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及第八个五年计划》目标任务是:在提
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第三
个翻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经济布局:形成一个中心和三个经济开发区的经济
格局,即全区以滨州市为中心,强化中心区域发展,使其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力和辐射
功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个经济开发区:沿黄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
邹平山区经济开发区。主要奋斗目标: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
达到44.5亿元,2000年70亿元,实现翻三番。
《滨州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到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
总任务是:加快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加快经济
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全面提高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整体素质,为到世纪末实现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指导原则:坚持
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工业兴区”,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坚持
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强化农业基
础,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发展第二产业,重点培植化工、纺织、食品、机械
电子、建筑建材等五大优势产业链;积极开发新兴产业,加快海洋产业、新兴材料、
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的开发步伐;繁荣发展第三产业。区域布局:按照“一、二、
三”格局展开,强化一个中心(滨州市),培植两条产业聚集带(德烟铁路和205国道),
发展三个经济区(滨州港、沿黄和邹平经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是:以
小康建设总揽全局,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坚持“工业兴区”,确保工业总量和技术素
质上一个新水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尽快实施外向带动
战略,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发展建筑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积极兴
办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继续实施“科教兴滨”战略,全面提高国民整体素
质。“九五”奋斗目标: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比1995年再翻一番,
达到315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亿元,三次产业比
例26∶50∶24。2010年远景目标:国内生产总值1000亿元,出口总值30亿美元,三次
产业比例调整为13∶58∶29,城镇化水平达5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
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

三、重要专题规划
《惠民地区综合国土规划》 1986年8月,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全省及
各地、市国土规划的统一部署,行署正式提出编制全区综合国土规划和18个专题规划
的任务。 1988年底,综合国土规划以及各专题规划编制完成。规划的期限为1988~
2000年, 某些重大开发整治任务,展望到2030年;地域范围包括全区7县1市全部面
积及北部沿海渔业作业海域。规划从分析全区国土资源的特点、优势和问题入手,系
统地勾画出国土开发整治和建设布局的总体蓝图,提出重大开发整治要求,明确重点
开发地域的发展方向,制定实施规划的重大政策与措施。
《奋斗十年, 再翻两番--惠民地区十年经济发展的设想》 1991年6月,根据地
委、行署的部署,由地区计委牵头完成。规划的奋斗目标是争取到20世纪末,国民生
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在1990年的基础上再翻两番。规划以稳定农业、重
点发展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发展重点,努力改善软硬环境,走“科技兴惠”的
路子,确保规划任务的实现。
《黄河三角洲滨州地区开发建设综合规划》 1992年6月,根据地委、行署的要
求,完成编制工作。规划从辩识区情出发,提出立足资源优势,依托中心城市,全面
规划、合理布局,实行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突出对开发方向、重点
和目标的研究,力求做到起点高、路子对、操作性强。规划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
为规划期,部分重大开发建设项目展望至2020年。
《滨州地区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 1992年8月,按照国务院和省农业区划委
员会的统一部署和行署的安排,地区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力量,在全区完成农
业开发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编制工作。规划着眼于全区农业后备资源
的优势,坚持深度开发与广度开发相结合,以深度开发为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实行
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方针,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既讲经济
效益,又讲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规划旨在通过农业大开发,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规
划方向以改造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分区与分期相结合,加强基础建设,加大科技投入。
《黄河三角洲滨州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规划(1991~2000) 》 1992年8月,根据
地委、行署的要求,由地区计委组织多个部门完成。规划在分析地区经济现状、资源
优势和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主要发展内容: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
投资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创汇农业;加快外向型工业发展,增加工业品出口总
量和比重;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黄河三角洲滨州地区第三产业“八五”及十年发展规划》 1992年10月,根据
地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由地区计委组织编写完成。规划主要对商业、交通运
输业、邮电通讯业、房地产业和城乡公用设施、对外贸易、旅游业、金融保险业、科
教事业、信息咨询业、文化、体育、卫生事业等行业的发展重点及主要政策措施作出
说明。
《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实施方案(滨州地区1993~2010年) 》 1994年9月,
按照省政府制定的《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实施意见》和地委、行署的要求,由
地区计委牵头完成编制工作。方案提出黄河三角洲开发这一跨世纪工程的主要任务、
目标和战略重点,并着重规划了20项开发建设工程,比较详细地设计了2000年前重点
建设项目,提出了工程实施的政策措施。
《山东省滨州地区“借港兴滨”工程实施规划》 1998年底,根据省委、省政府
的指示和省计委的具体要求,地区计委组织专门力量完成编制工作。规划以神华工程
之朔黄铁路、黄骅港建设为背景,以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振兴滨州经济为目标,以
建设和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为重点,辅之以工农业及城市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勾画1999~2010年滨州地区、尤其是鲁北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支柱产业发展的
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