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经济技术开发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rec=534&run=13

1992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决
定(试行)》,全区掀起扩大开放的高潮,利用外资项目明显增多。根据省发展外向经
济“划区布点”的总体要求,全区把开发区建设列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先后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滨州开放开发试验区和博兴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基础设施建
设形成初步规模。由于在领导、资金、项目、人才等环节上存在许多问题,开发区发
展始终比较缓慢。1998年,全区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开发区作为利用外资项目的良
好载体,再一次受到全区各级领导的重视,阳信河流建起工业园区。至2000年底,全
区共有省级开发区2个--滨州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和博兴县高新技术开发区; 发展较
快的外向经济园区主要有阳信河流国际工业园区。

一、滨州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
1992年11月,滨州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成立滨州开放开发综
合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受滨州市政府委托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定编30人。
1994年7月,开发区管委会上交行署管理。1996年2月,交回滨州市政府管理。滨州开
放开发综合试验区在规划上,本着吻合市区总体规划、突出新区特点、合理规划、高
起点发展的原则,对开发区地域进行具体规划,在滨州市的规划范围是:西起渤海二
路, 东至朝阳河,南起黄河大堤,北至黄河八路,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起步区为1
平方公里,西起渤海二路,东至东外环路,南起黄河三路,北至黄河六路。为吸引投
资、 加快建设,滨州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万元,硬化路
面6.5万平方米,长4.8公里。同时,对起步区内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做了配套
建设, 协同电业部门建成110千伏的东郊变电站。由于隶属关系的频繁更迭,工作衔
接出现较多问题,影响了滨州综合开放开发试验区的启动和发展。至2000年底,滨州
综合开放开发试验区未真正启动起来。

二、博兴县高新技术开发区
1994年,博兴县高新技术开发区经省政府批准兴建,位于博兴县城以北,山海关
--广州公路(205国道)两侧,与县城相连,规划开发面积7.8平方公里,分为工业园、
配套服务区两部分。至2000年底,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水、电、路、通讯及商业服务区
已基本配套,电力调度中心、电信大厦已建成运营,具备了投资办厂的良好条件。开
发区工业园已开发面积3.2平方公里, 华润博信油脂化学有限公司、渤海油脂工业有
限公司、兴粮玉米加工有限公司、亚洲布拉有限公司、宏顺织造纺织有限公司、上海
大众、长春一汽维修站等十多家企业建成投产,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其中,华润博
信化学有限公司是香港华润公司与博兴县合资兴建的一家精细化工企业, 总投资3亿
元人民币,全部设备从国外引进,主要生产脂肪胺、脂肪酸、甘油等系列产品;渤海
油脂工业有限公司是新加坡投资的一家油脂化工企业,年产精炼油30吨,年加工大豆
(菜籽)70万吨,年产豆粕46.8万吨。

三、阳信国际工业园
1997年9月, 阳信国际工业园经阳信县委、县政府批准设立,成立管理机构--阳
信国际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阳信国际工业园位于河流镇,规划占地12.93平方公里。
至2000年底,阳信国际工业园总人口为8100人,建成三纵三横的柏油路18公里,铺设
10公里自来水管道,35千伏安变电站增容到6800千伏安,改造了程控交换机及通讯线
路,新建了电信大楼、邮政大楼、国地税征税大楼,并规划建设了110座商品住宅楼。
累计投资2800多万元,达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入驻工业园外商
独资企业4家,合资企业5家,其他外向型企业14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5500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 年均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年均实现产值4.5亿元,利税
5000万元。主要产品有电子元件、不锈钢系列产品、皮制手套、皮革、抽纱工艺品、
箱包、牛肉制品等二十几个品种,产品畅销美、日、英、加、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