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博兴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rec=36&run=13

一、建置沿革
境域博兴县位于北纬36°58′~37°23′,东经118°03′~118°23′。东邻东
营市的东营区与广饶县,南接淄博市的临淄区与桓台县,西与淄博市高青县接壤,北
与滨州市小营镇相连。南北长45.8公里,东西宽29.5公里,总面积900.7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西汉时期,置6县1国,即利县、博昌县、高昌县、乐安县、千乘县、湿
沃县、延乡侯国。东汉初年袭西汉制。公元95年(东汉永元七年) 为5县地:博昌县、
乐安县、千乘县、利县、湿沃县。三国曹魏因之。晋代,千乘县地并入湿沃县。南北
朝北魏时期置乐陵县、阳信县与般县。北齐沿袭北魏制。后周因之。596年(隋开皇十
六年)撤乐陵县、阳信县及般县。600年(隋开皇二十年)另置新河县,大业初年,废,
并入博昌县,湿沃县改为蒲台县。619年(唐武德二年) ,复置乐安县、新河县,连同
原博昌县俱属乘州(以千乘、博昌、寿光3县置乘州)。625年(唐武德八年)废乘州,新
河县、乐安县并入博昌县。669年(唐总章二年) 博昌治所(今寨郝村南)移于乐安故城
即今县城,再未迁址。五代时期,梁朝沿袭唐代建置,后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献祖讳,
改博昌县为博兴县。元朝初年,升博兴县为博兴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博兴州为
博兴县,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清朝沿袭明制。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属惠民专员公署。 1956年3月撤蒲台县,其地域并入博兴县。1958年撤桓台县、齐东
县,其大部地域并入博兴县。同年11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博兴随
属之。 1961年复置惠民专区,博兴县随属。1978年属惠民地区。1992年3月,惠民地
区更名为滨州地区, 随属之。 2000年,全县辖10镇2乡,42个管理区,6个办事处,
448个行政村(442个自然村),总人口46.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28万人,非农业人
口6.29万人。全县共有2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749人,县城城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
城区人口5.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9万人。

二、自然条件
地质地貌地处燕山运动断裂带,渤海凹陷西南边缘与泰沂山区山前冲积平原的交
接地带,齐河至广饶大断裂带从中部穿过,小清河基本上处断层裂隙处,从而将全县
分成南北两个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小清河以北属黄泛平原,小清河以南属泰沂山区
山前冲积平原。形成全境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洼的颠簸状地形特点。平均海拔8米,
最高21.6米,最低5.4米。
河流有黄河、 小清河、支脉河3大水系,与其支系预备河、北支新河自西向东穿
境而过。 兴福河、溢洪河、渔沟子、小河子、三号沟、蒲洼沟、工农河、打渔张河8
条河流为季节性河流。胜利河纵贯南北,对北水南调起重要作用。全境河网纵横,排
灌畅通。
湖泊麻大湖位于博兴、桓台县交界处,境内1.37万亩。入湖河流有乌河、孝妇河、
潴龙河等,是小清河水量的调蓄区。
土壤与植被土壤共分4个大类, 小清河南成土母质为碳酸盐,形成褐土类和砂姜土
类;小清河以北成土母质为硅酸盐,为潮土类和盐土类。全县90%以上的土地土质良好。
褐土:主要分布在湖滨、寨郝镇南部和曹王、兴福镇北部,以及店子镇大部,面
积17.41万亩, 占全县可利用面积的16.24%。土壤呈中性或微酸性,适宜各种农作物
生长。为主要产粮区之一。
潮土:主要分布在麻大湖、小清河沿岸,县境中部河间洼地、浅平洼地和缓平坡
地, 北部为零星分布,土壤呈中性或微碱性,面积为75.32万亩,占全县可利用面积
的70.24%。宜种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农作物和杨、柳、紫穗槐等落叶乔、灌木。
褐土和潮土地表自然植被大致相同,有曲曲菜、青青菜、热蔓子草、苍耳、芦草、
蒿子、麸子苗、苦菜、益母草、苇、蒲等。
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兴福、曹王两镇南部和店子、湖滨两镇局部地区,面积为
8.84万亩, 占全县可利用面积的8.25%。人造植被主要有小麦、玉米、茼麻、黄烟及
深根类乔、灌木等;自然植被主要有苇、蒲、水莲、接骨草、车前子、狗尾草、刺耳
草、苍耳等。
盐土:主要分布在乔庄、纯化、陈户等乡镇,庞家、蔡寨、阎坊乡也零星分布,
面积为5.66万亩, 占全县可利用面积的5.27%。土壤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对一般
作物生长有害。土地自然植被为芦苇、黄须菜、荆条、紫穗槐、碱蓬、盐灰菜、茅草、
苜蓿等;人造植被多为棉花、大豆、玉米、小麦、水稻、花生等农作物及部分阔叶林。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耕地面积66.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9.1%,按土地评级标
准划分,全县无一等地,二、三等地占大多数。
水资源: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天然降水和入境客水。天然降水表现为自产地表径流。
1979~2000年,平水年自产地表径流0.66亿立方米,入境客水7.19亿立方米,地下水
净储量0.65亿立方米,年引黄河水量1.62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09亿立方米。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需水量急剧增加,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大量
减少。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有99科402种。 其中,粮用植物14种;药用167种;饲料用
112种;菜用30种;绿化用上百个品种;观赏用108种;林果用47种。
动物资源:陆生动物有36纲720余种。水生动物有30余种和蚌类10余种。
矿产资源:石油储量丰富,主要分布于陈户、纯化、乔庄等乡镇。

三、经济状况
1978年, 全县实现社会总产值1.03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2万元,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0万元, 财政总收入579万元、支出1079.4万元,各项存、贷款
余额分别为1293万元、 48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元。1982年,全县446个生产大
队全部推行包工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的承包责任制。至1985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
深化和完善,由传统的农业自然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并涌现出近万个重点户和
专业户,约占全县总户数的10%。
1986年起,“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成为县委、县政府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
制定出台挂牌保护企业、重奖企业厂长(经理)、激励效益大户发展规模经济等政策措
施,加快了全县工业发展步伐。1991年1月,全县446个行政村,村村通电,成为全区
第一个村村通电的县。 1993年7月,全县实现村村通柏油路,成为全省第一个村村通
公路县(市)。90年代初,全县在加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的基础上,民营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尤其兴福镇的民营经济以发展快、规模大、效益
高而闻名,被称为“兴福现象”。1994年11月,“兴福现象”研讨会在博兴县召开,
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对博兴县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中
“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
响。至1996年,形成以京博集团为龙头的化学工业,以董公集团为首的轻工业,以华
兴集团为主的机械工业,以兴顺公司、油棉四厂为重点的纺织工业,以圣源水泥股份
公司为龙头的建材工业,以鲁宝厨房设备总厂为代表的厨房设备制造业,以及草、柳、
苇、木等手工艺品加工业,构成全县工业产业的主框架。2000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
总值36.5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6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 支出1.84亿元,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7.2亿元、19.52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50元。

四、社会事业
1978年,全县有幼儿园43处,育红班(后改称幼儿班)62个,入园儿童1906人;小
学561处,在校生7.44万人,教职工2554人;普通中学120处,在校生2.61万人,教职
工1898人;师范、卫生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1处。卫生机构37处,卫生技术人员723
人。体育场1处。
1979年起,全县校舍改造工作采取国家拨一点、社队投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至
1985年,全县新建、改建校舍1.03万间,新置木质桌凳6.71万套,总投资2144.3万元,
校舍“六配套”(大门、院墙、厕所、木质桌凳、教室、操场) 达96.8%。1986~1996
年,全县人民为教育捐、集资8261.5万元,累计投资3.69亿元,先后进行农村中小学
校舍改造、城镇中小学校舍改造、农村中小学规范化建设、“两基”达标等,办学条
件得到极大改善。1986年起,中考成绩在全区连续10年夺冠。1992年、1994年、1996
~1999年,本科上线万人比居全区第一。1999年,被评为全省普通高考优秀县。同年,
全县有4所省级规范化学校, 10所地级规范化学校,3所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2所
省级电教示范学校, 1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县职业中专成为国家级重点职
业中专学校;被评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
1986~1996年, 全县文学工作者共在报刊、 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故事
550篇(首),出版长篇小说3部、故事集2部,获奖110件(次)。1997~1999年,组织文
化下乡12次, 为基层群众送戏20场、图书3500册、书画作品300幅;文学工作者发表
作品160篇(幅) 。全县有业余剧团18个,民间艺术表演队25个。1998年,成立县广播
电视台,是全区首家正式设立的县级台。同年,率先在全区实现有线电视台互联网。
至1999年底,全县有线电视主干线总长240公里,入网用户2.5万户,基本实现全县有
线、无线信号覆盖村村通。
1990年,建成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县传统项目有乒乓球、田径、篮球、举重等。
乒乓球项目闻名全国,多次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比赛。全县有省级传统项目学校5所,
地级传统项目学校3所。 其中县实验小学1991年被命名为“省级传统项目学校”,连
续6次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先进传统项目学校。 1995年,在第十三届全区运动上,囊
括金牌、 总分、人才输送等5个第一名。1996年,以山东省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全国体
育先进县复查验收。1999年,在第十四届全区运动会上,获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第一。
至2000年底,全县有幼儿园300处,入园儿童1.6万人,教职工697人;小学98处,
在校生3.11万人,教职工2259人;中学25处,在校生2.96万人,教职工1739人;职业
中学在校生582人,教职工171人。卫生机构40处,卫生技术人员及职工1402人。田径
场46处,门球场52处,篮球场320处,乒乓球室312处,羽毛球场28处;共获国家级金
牌1枚、铜牌2枚,省级金牌96枚、银牌129枚、铜牌127枚。科技专业技术人员2481人,
共取得科技成果283项,其中省级18项。

五、乡镇概况
博兴镇位于县境西部,东邻陈户镇,南隔小清河与湖滨镇相望,西与高青县接壤,
北与庞家镇相连。 总面积94.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3万亩。1981年改为城关镇。
1984年改为博兴镇。2000年,辖5个管理区,53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 ,4.79万人。
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蔬菜、花卉等。镇办企业有装卸运输、建筑安装、
商品流通、饮食服务、印刷等。农民人均纯收入2719元。有初中2处,在校生1669人;
完全小学12处,在校生2298人;共有教职工463人。设防保站1处,有医务人员40人;
村卫生室92处,村医96人。205国道、张东铁路纵贯全境,潍高公路横跨东西。
湖滨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麻大湖之滨,东邻寨郝镇,西接桓台县,南靠曹王镇,
北连博兴镇。总面积55.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1984年改建为湖滨乡,1994
年改建为湖滨镇。2000年,辖4个管理区,30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4.9万人。农业
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苇、蒲、杞柳、白莲藕为麻大湖区4大特产,毛蟹、
鳝鱼、甲鱼等湖产亦久享盛名。乡镇企业主要有建筑、建材、纺织、运输、木器加工、
铸造、 草柳编工艺品加工等。农民人均纯收入3118元。有初中2处,在校生2830人;
完全小学15处,在校生3558人;共有教职工378人。防保站1处,村卫生室85处,共有
医务人员140人。县结核病防治所在镇境内。张东铁路、205国道两大交通干线穿境。
曹王镇位于县境南部, 东临兴福镇,北接湖滨、寨郝两镇,南与淄博市临淄区搭
界,西与桓台县接壤。总面积50.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万亩。1984年改建为曹王
镇。2000年,辖4个管理区,32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 ,3.84万人。农业主产小麦、
玉米、蔬菜、杞柳等。乡镇企业主要有建筑、建材、轧钢、化工、机械制修、灯具、
印刷、 草柳编及蜡杆工艺品生产等。 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 有初中2处,在校生
2252人;完全小学11处,在校生2604人;共有教职工340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56
人;村卫生室76处,村医137人。张东铁路和205国道纵贯镇境。
兴福镇位于县境东南部,东邻广饶县,南接临淄区,西与曹王镇接壤,北与寨郝
镇相连。 总面积5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2万亩。1984年改建为兴福乡,1985年
改建为兴福镇。2000年,辖6个办事处,36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 ,3.51万人。农业
主产小麦、玉米、杞柳、蔬菜等。个体私营经济发达,主要有厨房设备制造、黑白铁
批发加工、 制胶、化工、柳编等。农民人均纯收入3688元。有初中2处,在校生1618
人;完全小学6处,在校生2105人;共有教职工322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37人;村
卫生室63处,村医65人。博临路纵贯全境,曹纯路横跨东西。
店子镇位于县境东南部,东与广饶县搭界,南临兴福镇,西接寨郝镇,北靠阎坊
镇。 总面积83.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5万亩。1984年改建为店子乡,1994年改建
为店子镇。2000年,辖6个管理区,38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 ,4.54万人。农业主产
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蔬菜等。乡镇企业主要有黑白铁加工批发、粉皮粉条加工、
运输、建筑、建材、针织、棉花加工、地毯加工、酿造等。农民人均纯收入2942元。
有初中2处,在校生2424人;完全小学10处,在校生2884人;共有教职工376人。卫生
院1处, 医务人员56人;村卫生室58处,村医69人。潍高公路横贯东西,曹纯公路纵
穿南北。
寨郝镇位于县境南部,东邻店子镇,西与湖滨镇接壤,北靠博兴镇,南与曹王、
兴福两镇毗连。 总面积46.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2万亩。1984年改建为寨郝乡,
1994年改建为寨郝镇。2000年,辖13个行政村,2.78万人。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
豆、红麻、西瓜等。乡镇企业有建筑、建材、加工运输、石油化工、造纸、皮毛加工、
酿酒等。农民人均纯收入3071元。有初中2处,在校生1432人;完全小学7处,在校生
1763人;共有教职工282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86人;村卫生室19处,村医26人。
205国道、潍高路两大交通干线穿境。
陈户镇位于县境中部,东与纯化、阎坊两镇毗邻,南以引黄济青输水渠与博兴镇
为界,西与庞家镇接壤,北与乔庄、蔡寨乡相连。总面积114.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7.8万亩。1984年改建为陈户镇。2000年,辖5个管理区,57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
5.22万人。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蔬菜、桑蚕、淡水鱼类等。乡镇企业
主要有酿造、食品加工、纺织、印染、食油加工等。农民人均纯收入2338元。有初中
3处, 在校生2275人;完全小学9处,在校生2551人;共有教职工356人。有村卫生室
97处, 村医97人。县第二人民医院设于镇境内。张东铁路、广青公路、乔博公路3条
交通干线穿境。
庞家镇位于县境西部,东邻陈户镇,南接博兴镇,西与高青县接壤,北与滨州市
的小营镇及蔡寨乡相连。总面积68.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万亩。1984年改建为庞
家乡, 1994年改建为庞家镇。2000年,辖4个管理区,50个行政村 (54个自然村) ,
2.71万人。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蔬菜等。乡镇企业主要有五金、建材、
农具、 食品、皮毛加工和工艺美术等。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有初中2处,在校生
1550人; 完全小学5处,在校生1454人;共有教职工232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39
人;村卫生室62处,村医91人。博小铁路、205国道纵贯全境。
阎坊镇位于县境东部,东与广饶县搭界,西与陈户镇接壤,北邻纯化镇,南接店
子镇。 总面积11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5万亩。1984年改建为阎坊乡,1994年改
建为阎坊镇。2000年,辖4个管理区,41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 ,4.46万人。农业主
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桑蚕、蔬菜等。乡镇企业主要有建筑、建材、面粉加工、
食品加工、 冷藏、地毯加工、纸箱生产、运输等。农民人均纯收入2058元。有初中2
处, 在校生2221人;完全小学7处,在校生3088人;共有教职工338人。卫生院1处,
医务人员55人;村卫生室85处,村医102人。曹纯路与阎高路穿境。
纯化镇位于县境东北部,东邻广饶县,南接阎坊镇,西与陈户镇接壤,北与乔庄
乡相连。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万亩。1984年改建为纯化乡,1999年改
建为纯化镇。2000年,辖4个管理区,32个行政村,2.48万人。农业主产小麦、玉米、
大豆、棉花、淡水鱼类等。乡镇企业主要有建材、运输、食品加工、商品流通、工艺
美术等。农民人均纯收入2267元。有初中1处,在校生1419人;完全小学4处,在校生
1564人;共有教职工169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58人;村卫生室45处,村医50人。
张东铁路纵横南北,广青路、郝纯路、曹纯路在镇境交汇。
乔庄乡位于县境北部,东临东营区,南接陈户镇、纯化镇,西与蔡寨乡接壤,北
依黄河与利津县相望。 总面积81.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9万亩。1984年改建为乔
庄乡。2000年,辖4个管理区,35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2.19万人。农业主产小麦、
玉米、大豆、水稻、棉花、瓜菜、桑蚕、淡水鱼类。乡镇企业主要有草编、建筑、建
材、 农机具维修、运输等。农民人均纯收入2108元。有初中1处,在校生1247人;完
全小学5处, 在校生1581人;共有教职工185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36人;村卫生
室58处,村医64人。博乔公路纵贯全境,乔蔡公路横穿东西。
蔡寨乡位于县境北部,东邻乔庄乡,南接陈户镇、庞家镇,西与滨州市小营镇接
壤, 北隔黄河与滨州市梁才乡相望。 总面积52.0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2万亩。
1984年改建为蔡寨乡。 2000年,辖3个管理区,31个行政村,1.25万人。农业主产小
麦、玉米、大豆、水稻、棉花、桑蚕、淡水鱼类。乡镇企业主要有建筑、建材、食品
加工、榨油、工艺美术等行业。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有初中1处,在校生932人;
完全小学4处,在校生760人;共有教职工142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17人;村卫生
室40处,村医46人。蔡乔公路西接205国道,东接乔庄乡。引黄济青渠首在乡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