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惠民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rec=32&run=13

一、建置沿革
境域惠民县位于黄河北岸, 北纬37°6′~37°36′,东经117°16′~117°49
′。东与滨州市接壤,西与商河县、济阳县毗连,南隔黄河与高青县、邹平县相望,
北与阳信县为邻。南北长51公里,东西宽46.5公里,总面积1357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西周至春秋战国为齐国地。秦置厌次县,县治在今桑落墅北。西汉改为
富平县,王莽新政时称乐安亭,东汉复为厌次县。北魏时县治迁马岭城 (今何坊二郎
堂村北) 。北齐并入阳信县。隋复置厌次,县治迁至今辛店先棣州村一带。先后曾隶
属棣州、沧州、渤海郡。621年(唐武德四年)复属棣州。625年(唐武德11年)属沧州。
643年(唐贞观十七年)再属棣州,州治驻厌次,742年(唐天宝元年)改棣州为乐安郡。
758年(唐乾元元年)改乐安郡为棣州,厌次皆为附廓。907年(后梁开平元年)县治随州
治迁于厌次东南(今清河镇古城马村一带)。1015年(宋大中祥符八年)厌次县治迁至阳
信县界乔子镇之八方寺(今惠民县城址)。1368年(明洪武元年)废厌次县,域地入棣州。
1403年(明永乐元年) 改棣州为乐安州。1426年(明宣德元年)改为武定州。1734年(清
雍正十二年) 升州为府。1913年废武定府,惠民县改属山东省岱北道。1914年改属济
南道。1925年置武定道,道治设于惠民县城。1928年废武定道,惠民县直属山东省。
1936年, 于惠民县城置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2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冀鲁边区抗日武装在商河、惠民两县边界地区建立商惠县抗日民主政府。1944年10
月,渤海区建立惠民、济阳、商河三边县。1945年,分别建立惠民市和惠民县,仍属
渤海行政区。 1948年4月,撤销惠民市并入惠民县。1950年改属惠民专区。1958年11
月, 惠民县与滨县合并称惠民县, 属淄博专区。 1961年4月,惠民县、滨县分治。
1978年7月属惠民地区。 1992年惠民地区改名滨州地区,惠民县随属。2000年,惠民
县辖12个镇,9个乡,1282个行政村(居委会),1303个自然村。人口为61.88万人,其
中非农业人口5.64万人。 有汉、回、满、佤、拉祜、白、傣、蒙古、水族9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300多人。县城城区面积13.3平方公里,6万多人。

二、自然条件
地貌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决口、泛滥,沉积物交错分布,加之风力和人为
活动影响,致使县境大平小不平,岗、坡、洼相间。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地
面标高变化范围为8~20米(海拔) ,地面坡度为1/5000~1/7000。有微斜平
地129.75万亩、决口扇形地36万亩、浅平洼地16.05万亩、沙质垄岗地11.55万亩、河
滩高地7.35万亩、 背河槽状洼地3万亩。沙质垄岗地及决口扇形地多分布在中部、南
部,背河槽状洼地呈带状分布于黄河堤下,形成堤下相对洼地。其它各类均星状分布
于微斜平地的腹地。
河流有4条河流过境。黄河由西向东,流经县境南缘46.28公里,为县内主要灌溉
水源。 徒骇河由西向东,流经县境南部45.2公里,流域面积460.5平方公里,水量充
足,水质良好,系县内排洪、灌溉的主要河道。沙河由西向东,流经县境北部41.5公
里, 是县内主要排洪河道,流域面积562.3平方公里。土马河自西部入境后为南北走
向,流长15.2公里汇入沙河,流域面积232平方公里。
土壤分为3个土类, 5个亚类,9个土属,69个土种。风沙土土类面积4605亩,占
土地总面积的0.28%,土壤养分量低,易风蚀,分布于大年陈乡,宜发展林果业和种
植大豆、 花生等农作物。潮土类面积153.7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4.87%,分布于
各乡镇,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小杂粮、瓜菜等作物和发展林果、畜牧生产。
盐碱土土类面积7.8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85%,分布各乡镇;其表层和土体中含
有较多的可溶性盐,对作物有较大危害。
植被人工植被145.5万亩,占总面积的70.45%;自然植被58.5万亩,占总面积的
28.48%。 覆盖在潮土、盐化潮土、沙质潮土上的主要是栽培植物和少量野生植物;
覆盖在白潮盐土上的主要是野生耐盐植物。在多年的综合治理过程中,逐步把全县分
为3个人工植被区: 北部棉、粮、林区,以植棉与种粮为主;中部粮、棉、林区,是
全县的主要粮食基地;西南粮、油、林区,以种植粮食、根瘤系油料作物及人工灌木
林为主。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全县耕地面积110.25万亩,林地33.75万亩。
水资源: 可利用总量为4亿立方米。其中徒骇河、沙河及蓄水坑塘内的地表水常
年蓄水量0.2亿立方米; 地下水多年平均埋深2.4米,可利用总量1.7亿立方米;引用
黄河水量多年平均2.1亿立方米。
矿藏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砖瓦用粘土、矿泉水等矿藏资源。
动物资源:野兽有10科20种,野禽有28科60种,昆虫有153科600多种,蛛形动物
有23科74种。害虫的天敌有70多科200多种。水生动物有40多种。
植物资源:木本植物38科122种,草本植物50多科230种,其中农作物中的禾本科
作物12种,瓜菜25种。真菌植物28科150种,药材168种。

三、经济状况
1978年,全县实现社会总产值1.85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6.84万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712.9万元,财政收入915.6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6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9元。1979年,全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起步。至1981年,全县农
村大部实行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县4040个生产
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占98.7%。1984年,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承包期一般延长为15年, 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1986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优质棉生产和出口“双基地县”,至1989年,是全县棉
花生产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棉花播种面积稳定在38万亩,年均总产皮棉2.48
万吨,增加了农民收入。1987年起,全县经济体制改革,从搞活企业、开发新产品、
转变政府职能三个层次推进和深化,在全区率先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实行经营承包
责任制。1993年,全县提出一年整顿,二年起步,三年改观,五年大见成效的工业总
体发展思路。县委、县政府制定只管三个一的意见:一个法人代表、一个上交利税、
一个资产增值,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增强了企业的自主权。同年,县委、县政府
提出稳定粮棉,发展“三园一牧”(菜园、果园、桑园,畜牧业)和高效经济田的农业
结构调整思路。1996年,实施“123”工程(发展10万亩桑园、20万亩果园、30万亩蔬
菜)。至1997年,“三园”总产值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32.17%,为农民人均增收200元,
为县、乡财政提供农林特产税447万元;畜牧业总产值6.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8%。
2000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6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7亿元,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6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1.18亿元、支出1.5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13.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78元。

四、社会事业
1978年,全县有科技人员784名。幼儿园156处,入园幼儿7981人,教职工398人;
小学1075处, 在校生8.57万人,教职工3059人;中学195处,在校生2.96万人,教职
工1919人;师范1处,在校生750人,教职工140人。县电影放映站、广播站、文化馆、
图书馆各1处。县医院、保健站、防疫站各1处,公社医院14处,卫生技术人员317人。
1979年,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工作开始起步。至1987年,校改结束,通过地区验
收。全县总投资2972万元,实现了“一无两有” (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
课桌) ,结束了“黑屋子,土台子”的历史。1988年,全县开展以加强学校内部设施
配套为重点的农村中小学规范化建设,同时实施合班并校,扩大办学规模。至1991年,
建成规范化农村中学12处、小学142处,购置仪器、图书及桌凳总计599万元。1988~
1994年,教育系统先后实施“三制”改革 (校长招聘制、教师定编聘任制、岗位目标
责任制)和“五定四制”改革(定经费、定规模、定编制、定工作量、定岗位,校长负
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 ,健全了乡镇教育机构,
理顺了教师管理体制,提高了教学水平。至1996年,新建学校34处、楼房20栋、平房
3990间,购置图书、仪器器材总计8300万元,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定标准,“两基”
通过省验收。
1980~1985年,全县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电视剧本等300篇。
胡集灯节书会和石家庄书会、河南马街书会并称中国三大书会,1985年,为繁荣胡集
灯节书会, 胡集镇政府投资43万元建起一座面积971平方米的曲艺大厅,全国曲艺家
协会主席陶钝为曲艺厅题名,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为曲艺厅义演。1986年,胡
集书会盛况空前, 民间艺人200余档,海政、空政文工团、中央广播说唱团等均派员
参加;高元钧、刘兰芳、姜昆、唐杰忠、冯巩等山东快书、评书、相声名家皆登台献
艺。1986~1997年,全县文艺工作者共创作曲艺、小说、散文、寓言、诗歌、美术等
作品4万余件。 其中,张洪霞创演的评书《血浓于水》获文化部“群星奖”,填补了
全区该奖项的空白。1996年,国务院公布魏氏庄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
全县有线电视接收站17个,电视覆盖率100%。
1986~1994年,全县卫生系统先后推行以领导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办医体制、
分配制度和投入与补偿机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五制”改革及乡镇卫生院改革,激发
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技术与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至1995年,全县行政
村卫生室建室率达100%。1996年,经省检查验收,全县初级卫生保健达标。至1997年,
全县投资781万元购置大中型设备320件, 投资854万元建起县医院门诊病房楼,改善
了医疗条件。
1980年8月, 县体育场奠基动工,总面积4.82万平方米。1985年,建成带有看台
的灯光球场。 1992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跨入全国体育先进县行列。县老年门
球队连续6次代表山东省出席全国门球大赛, 获两次冠军、两次亚军、一次第三名、
一次第五名。 1994~1997年,田径项目连续4年蝉联全区团体总分及金牌数第一名;
男子举重以绝对优势于1996、1997年居全区榜首。1995年,县老年门球队出席国际门
球交流赛,以9胜1负棒回“冠军杯”,为国家赢得荣誉。至1997年,申桥镇被国家体
委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有8个乡镇被省体委命名为全省体育先进乡镇。
至2000年底, 全县有科技人员11960人,共取得科技成果272项,其中省级2项。
有幼儿园306处, 入园幼儿1.34万人,教职工515人;小学136处,在校生5.12万人,
教职工2895人;中学29处,在校生3.54万人,教职工1826人;师范1处,在校生800人,
教职工68人;职业中学2处,在校生728人,教职工59人;聋哑学校1处,在校生30人,
教职工9人。 县、乡文化馆、站22个,图书馆19个。有县医院、中医院、保健站、防
疫站、 县直机关医院、 卫生学校、药品检验所及20处乡镇医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1551人; 地区中心医院和地区结核肿瘤医院驻县城。有田径场50个,篮球场730个,
乒乓球活动室600个,门球场50个;共获国家级比赛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1枚,省
级比赛金牌13枚、银牌23枚、铜牌19枚。

五、乡镇慨况
惠民镇位于县境北部,东与何坊、香翟两乡接壤,西与梁家乡为邻,南隔沙河与
皂户李乡相望, 北与省屯镇毗连。 2000年, 全镇总面积57.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86万亩。辖4个办事处,82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 ,6.79万人。全镇经济以商贸服
务型为主。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蔬菜。农民人均纯收入2418元。
骨干乡镇企业有二级施工企业惠民镇工程建筑公司。 有小学8处,在校生2340人,教
师226人; 初中1处,在校生2150人,教师98人。有镇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28人;村
卫生室106处。
省屯镇位于县境北部,西、北两面与阳信县接壤,东与何坊乡相邻,南与惠民镇、
梁家乡毗连。2000年,全镇总面积49.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9万亩。辖4个办事处,
53个行政村,1.94万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为主,桑蚕业是支柱产
业,其它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等。农民人均纯收入2464元。骨干乡镇企业有新
华福利淀粉厂。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末清初道教建筑“泰山行宫”。有小学6处,
在校生1521人,教师105人;初中1处,在校生898人,教师54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
员15人;村卫生室27处。
何坊乡位于县境北部,东、北两面与阳信县接壤,南与香翟乡为邻,西与惠民镇、
省屯镇毗连。2000年,全乡总面积56.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万亩。辖5个办事处,
63个行政村,2.45万人。传统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新型农业以果园、桑
园、菜园为特色。农民人均纯收入2455元。有小学6处,在校生2104人,教师115人;
初中1处,在校生1405人,教师72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22人;村卫生室30处。
香翟乡西靠幸福河与惠民镇为邻,南与麻店镇、皂户李乡以沙河为界,北连何坊
乡, 东与阳信县接壤。2000年,全乡总面积4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4万亩。辖4
个办事处,47个行政村,2.04万人。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瓜菜为主。农民
人均纯收入2380元。小郭村以发展蔬菜生产闻名,有“鲁北第一葫芦村”之称。有小
学6处,在校生1579人,教师84人;初中1处,在校生987人,教师53人。卫生院1处,
医务人员9人;村卫生室47处。
石庙镇地处惠民、 阳信、商河3县交界处,东与梁家乡、皂户李乡毗连,南与淄
角镇接壤,西邻商河县境,北靠阳信县。2000年,全镇总面积70.5平方公里,耕地面
积5.32万亩。辖5个办事处,62个行政村,3.3万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
济作物以棉花、桑蚕、蔬菜、果类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2469元。个体私营企业沙河
酒厂生产的惠华特曲系列被评为全区名牌产品;惠华蝎王酒荣获国际风筝联合会“蓝
天杯世界金奖”。有小学8处,在校生2670人,教师133人;初中1处,在校生1171人,
教师62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39人;村卫生室39处。
梁家乡位于惠民县西部,西接石庙镇,南隔沙河与皂户李乡相望,北与省屯镇和
阳信县洋湖乡毗连。2000年,全乡总面积64.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5万亩。辖4个
办事处,65个行政村,2.52万人。农业以粮、棉、林、果、蔬菜种植为主。农民人均
纯收入2354元。 有小学5处,在校生1908人,教师117人;初中1处,在校生1108人,
教师60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7人;村卫生室35处。
桑落墅镇位于县境东北隅,东临滨州市,北与阳信县接壤,西与麻店镇为邻,南
与陈集乡毗连。2000年,全镇总面积66.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4万亩。辖6个办事
处,59个行政村,2.95万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瓜菜、桑蚕为主。农民人均纯收
入2131元。面粉加工业在全镇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企业有渤海面粉有限公司、
龙凤面粉有限公司。 有小学9处, 在校生2543人, 教师113人;有初中1处,在校生
1511人,教师86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16人;村卫生室48处。
陈集乡位于县境东部,东靠滨州市,西临麻店镇,南临胡集镇,北接桑落墅镇。
2000年,全乡面积73.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4万亩。辖5个办事处,44个行政村,
2.77万人。农作物以粮棉为主,经济作物有桑、蔬菜、瓜果、食用菌,陈集食用菌开
发公司已形成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1997年该乡被评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乡镇”。
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76元。有小学9处,在校生2652人,教师113人;初中1处,
在校生1236人,教师78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30人;村卫生室50处。
麻店镇位于县境东部,东与桑落墅镇、陈集乡为邻,南隔徒骇河与清河镇、胡集
镇相望,西与辛店乡、皂户李乡毗连,北与香翟乡、阳信县为界。2000年,全镇总面
积77.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4万亩。辖4个办事处,72个行政村,2.98万人。农业
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瓜果、蔬菜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2322元。
骨干企业有编织袋厂, 石化配件厂,塑料制品厂。有小学5处,在校生2220人,教师
125人; 初中2处,在校生1336人,教师70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26人;村卫生室
34处。
皂户李乡位于县境中西部,东与麻店镇、辛店乡为邻,西与石庙镇接壤,南与第
三堡乡、淄角镇毗连,北隔沙河与香翟乡、惠民镇、梁家乡相望。2000年,全乡面积
82.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万亩。辖5个办事处,74个行政村,3.3万人。皂户李乡
是省农业厅命名的吨粮乡之一,有惠民“粮囤”之称,农业以小麦、玉米、棉花、大
豆、桑蚕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2439元。骨干乡镇企业有顺夷面粉加工厂,食品加工
业和地毯业成为各村主行业。 有小学6处,在校生2480人,教师145人;初中1处,在
校生1198人,教师81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19人;村卫生室47处。
淄角镇位于县境西部,西与商河县接壤,北与皂户李乡、石庙镇相连,南隔徒骇
河与联五乡、姜楼镇相望,东与第三堡乡为邻。2000年,全镇总面积72.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33万亩。辖6个办事处,68个行政村,2.83万人。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
棉花、 大豆、瓜菜为主。蔬菜种植业为全镇支柱产业,户均1.1个蔬菜大棚,位于镇
驻地占地180亩的“惠民蔬菜大市场”日新鲜蔬菜外销5吨左右,1996年被评为全区十
大市场之一,1997年被列入北京大钟寺批发市场惠民蔬菜基地市场。2000年,农民人
均纯收入2439元。 骨干企业有果蔬保鲜厂,麦高食品有限公司。有小学6处,在校生
3332人, 教师131人;初中1处,在校生1343人,教师81人。中心医院1处,医务人员
43人;村卫生室27处。
姜楼镇位于县境西南,东与李庄、申桥两镇接壤,西与联五乡为邻,北隔徒骇河
与第三堡乡、淄角镇相望,南与大年陈乡毗连。2000年,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耕
地面积6.58万亩。辖5个办事处,87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3.35万人。农业以小麦、
花生、棉花、玉米、蔬菜种植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2820元。绳网加工业为乡镇企业
和个体私营经济的骨干行业,绳网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其中建筑安全网1993年被
国家劳动部劳动保护用品检测中心评为全国第二名;1995在第三届全国乡镇企业出口
产品展览会上获银质奖;1997年“安惠”牌安全网被省劳动厅评为山东省劳动保护用
品优秀产品。 有小学8处,在校生3844人,教师162人;初中1处,在校生1732人,教
师98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30人;村卫生室39处。
联五乡位于县境西南,东与姜楼镇、大年陈乡为邻,北隔徒骇河与淄角镇相望,
西、南与商河、济阳两县交界。2000年,总面积52.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9万亩。
辖3个办事处,31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2.04万人。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
棉花、大豆、瓜菜为主,亦产柳杈、柳杆。以盛产西瓜而远近闻名,建有优质万亩西
瓜生产基地, 年产优质西瓜3000多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519元。有小学3处,在
校生2065人,教师119人;初中1处,在校生688人,教师53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
7人;村卫生室21处。
辛店乡位于县境中部,东北靠麻店镇,西北接皂户李乡,西邻第三堡乡,南连申
桥镇, 东南隔徒骇河与清河镇相望。2000年,总面积74.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1
万亩。辖4个办事处,56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2.37万人。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
棉花、大豆、花生、瓜菜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2227元。地毯加工遍及全乡各村,从
业人员近3000人。有小学6处,在校生2024人,教师111人;初中1处,在校生878人,
教师74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21人;村卫生室30处。
第三堡乡位于县境中部,东靠辛店乡,南连申桥镇,西界幸福河与淄角镇为邻,
北与皂户李乡接壤。2000年,全乡面积72.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5万亩。辖5个办
事处,66个行政村,2.20万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蔬菜、桑、
果等,畜牧业为全乡支柱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2360元。骨干乡镇企业有惠丰面粉厂。
有小学9处, 在校生2053人,教师109人;初中1处,在校生1400人,教师49人。卫生
院1处,医务人员8人;村卫生室30处。
胡集镇位于县境东南部,东界滨州市,西接清河镇,南邻魏集镇、北连陈集乡。
2000年,全镇总面积79.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9万亩。辖4个办事处,56个行政村,
3.09万人。 该镇逢农历正月十二为传统的“灯节书会”,具有700多年历史,被称为
中国三大书会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桑园业为全镇农业经济的重要
支柱,桑园面积达8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360元。工贸型小城镇建设已成形,建有
商品批发市场7处, 每年秋季举办物资交流大会。骨干乡镇企业有镇北融块厂、鲁闽
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惠兴农机销售有限公司、 强力密目网厂。 有小学7处,在校生
2848人, 教师123人;初中1处,在校生1274人,教师82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35
人;村卫生室47处。
李庄镇位于县境南部,东临黄河,西靠姜楼镇、南与大年陈乡接壤,北与申桥乡
毗连。2000年,全镇总面积50.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7万亩。辖4个办事处,57个
行政村(58个自然村),2.47万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畜牧业是支柱产
业,沙珠邢村是全区闻名的生猪屠宰专业村,年屠宰量2000吨以上,产值达12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696元。密目网加工为骨干行业,有密目网厂48家,其中外地客商兴
建的密目网厂32家, 全镇从事密目网加工业3000余人。有小学6处,在校生2303人,
教师129人;初中1处,在校生1253人,教师85人。二级综合医院惠民县人民医院建在
该镇,有医疗用房5680平方米,床位100张,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2人;卫生院1处,
医务人员17人;村卫生室33处。
申桥镇位于县境中南部,东临清河镇,南靠李庄镇、西接姜楼镇、北连第三堡乡。
2000年,全镇总面积50.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3万亩。辖4个办事处,48个行政村
(44个自然村),2.72万人。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瓜菜为主,圆葱种植为全
镇特色,畜牧业是支柱产业。骨干乡镇企业有县特殊耐火材料厂,1996年与武汉钢铁
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矾土尖晶石钢包浇铸料,填补了省内空白。2000年,农民人均纯
收入2484元。 有小学4处,在校生2415人,教师127人;初中1处,在校生1624人,教
师107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3人;村卫生室35处。
魏集镇位于县境东南隅,东临滨州市,西靠清河镇,北连胡集镇,南隔黄河与高
青县相望。 1999年9月建成黄河浮桥连通两岸。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城堡
式民居--魏氏庄园。2000年,全镇总面积53.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2万亩。辖5个
办事处,54个行政村,3.09万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农民人均纯收入
2616元。全镇以传统的木器制作、食品加工为特色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有小学
6处,在校生2808人,教师115人;初中1处,在校生1182人,教师68人。卫生院1处,
医务人员27人;村卫生室59处。
清河镇位于县境南部,隔黄河与高青县相望,东与魏集镇、胡集镇接壤,北隔徒
骇河与辛店乡、麻店镇相望,西邻申桥镇。黄河承压舟浮桥于1991年建成通车。2000
年, 全镇总面积70.4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74万亩。辖6个办事处,58个行政村,
3.4万人。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瓜菜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2429元。
骨干乡镇企业有聚酯瓶厂。 有小学7处,在校生3430人,教师157人;初中1处,在校
生1094人,教师73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22人;村卫生室59处。
大年陈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西部与济阳县接壤,东、南分别与高青、邹平县隔黄
河相望。1998年建成台子--大年陈黄河浮桥连接邹平、惠民两县。2000年,全乡总面
积83.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9万亩。辖6个办事处,83个行政村,3.41万人。传统
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白菜等;林果业是全乡主导产业,优质苹
果、蜜桃、油桃种植面积达4万亩,全乡林木覆盖率46%以上,为全县生态农业示范乡;
“惠红”牌红富士苹果、“惠蜜”牌蜜桃2000年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监测中
心产品认证,填补了全区没有无公害农副产品的空白。畜牧业是支柱产业之一。200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24元。全乡有小学6处,在校生3219人,教师168人;初中1处,
在校生1356人,教师89人。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30人;村卫生室48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