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耕作制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rec=286&run=13

一、熟制
境内农田多实行一年两熟制、一年一熟制或两年三熟制,以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
为主。一年两熟的种植方式主要是小麦--玉米,或小麦--大豆、小麦--谷子、小麦--
花生、小麦--地瓜、小麦--棉花等。一年两熟的地块实行秋耕,种麦时深耕施底肥,
夏播时不再翻耕,夏播作物以追肥为主。一年一熟制主要是棉花一作一收,春玉米、
春大豆、春谷、高粱、春地瓜,河滩地小麦也实行一年一作一收。两年三熟的主要种
植方式有:春播玉米(大豆)--秋播小麦--夏播玉米(大豆);春播棉花--秋播小麦--夏
播玉米(大豆)。高产田多实行一年两熟制,中低产田多实行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制。
改革开放后,不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以及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
用,尤其间作套种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提高,熟制也随之发生变化。一年两熟的
面积逐渐扩大。9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年三熟和一年四熟制。

二、间作、套种与轮作
间作 境内农作物间作的主要模式有:粮棉间作、粮粮间作、粮果间作、棉瓜菜
间作。粮棉间作主要是棉花间作绿豆,棉花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100~110厘米,小
行50~55厘米,大行中间种一行绿豆,与棉花同期播种,选用早熟矮秆绿豆品种,棉
花开花前收获。此种模式从80年代中期兴起,各县市均有施行。粮粮间作主要是玉米、
高粱间作大豆、绿豆、谷子等矮秆作物,以矮秆作物为主体。由于玉米新品种的推广
和单产的提高,玉米纯作面积增加,此种间作模式已不多见。棉瓜菜间作以棉花为主
体作物, 间作西瓜、马铃薯、圆葱、大蒜、甘蓝等。棉花间作西瓜,180厘米为一种
植带, 建成斜坡型畦面,坡底种一行西瓜,坡面种2行棉花;西瓜2月下旬育苗,3月
底至4月初移栽,搭小拱棚,4月下旬直播棉花。棉菜间作170~180厘米为一种植带,
做成高低畦, 高低相差10~12厘米,高畦种2行棉花、行距50厘米,低畦为菜畦,秋
冬或早春栽植蔬菜,采用地膜或小拱棚等保护措施。粮果间作主要指枣粮间作,此模
式起始于无棣,80年代发展缓慢,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扩展至境内其他县市,
总面积近百万亩。
套种 境内套种的主要形式是小麦套种玉米,另有小麦套种大豆、花生、棉花等。
70年代, 开始推广麦田套种玉米,种麦时预留套种行,宽35~40厘米,套种时间为5
月下旬至6月上旬。 麦田套种棉花始于1984年引种夏棉品种中棉所10号。此后,又出
现麦套春棉,棉花产量高于夏棉。麦套夏棉多采用三一式,即三行小麦一行棉花;麦
套春棉采用三一式或四二式,根据以棉为主还是以粮为主的种植需要确定行比。麦棉
套种缓解了粮棉争地矛盾,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至80年代末,随着棉花生产滑坡,
植棉面积减少,麦棉套种面积已很少。小麦套种花生,种植方式一般是40~50厘米等
行距播种小麦,小麦行间套种1行花生,5月底至6月初点播,每亩1万墩左右。此模式
在惠民县生产区采用较多。
轮作 境内高产田多以小麦--夏玉米(大豆)为主要轮作方式。中低产田多以春玉
米(大豆)--小麦--夏玉米(大豆)或棉花--小麦--夏玉米(大豆)的种植方式进行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