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粮食作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rec=283&run=13

一、小麦
1978年, 全区种植面积530.72万亩, 总产60.32万吨, 平均亩产113.50公斤。
1980年起,全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小麦生产的投入增加,管理水平提高。
至1983年, 小麦平均亩产跨上200公斤的台阶。80年代末起,大面积推广小麦精播、
半精播技术,同时配方施肥、化学除草、节水灌溉、根外追肥等多种实用新技术也得
到普遍推广应用。1991年起,全区引进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进行试种示范。1993年起,
全区实施小麦良种繁育“125工程”(麦田总面积万分之一的原种圃、千分之二的一级
种子田、百分之五的二级种子田) ,建立健全了良种繁育和供种体系。至1997年,统
一供种率达到6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是年,全区优质小麦种植面积40万
亩。1998年,阳信县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优质专用小麦基地示范县和优质专用小
麦繁育种子基地,被山东省列为实施跨越计划工程项目实施县。1999年,全区小麦平
均亩产380.2公斤, 总产135.13万吨,均为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全区小麦种植面
积351.48万亩,总产110.75万吨,平均亩产351.53公斤;其中优质小麦120余万亩。

二、玉米
1978年,全区种植面积357.64万亩,总产50.48万吨,平均亩产141公斤。1990年
起,由于大面积推广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以及套种面积扩大和栽培技术提高,单产提
高到300公斤以上。 1998年,全区玉米单产达到384.2公斤,总产超过100万吨,是历
史上单产最高的一年。同年,惠民县试种高油玉米。1999年,邹平、博兴等县也引进
种植高油玉米。 2000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278.80万亩,总产99.91万吨,平均亩产
358.40公斤;其中高油玉米发展到2万多亩。

三、大豆
1978年,全区种植面积112.40万亩,总产6.61万吨,平均亩产59公斤。大豆主产
区在沾化、 博兴、 无棣三县,其他县市种植面积较少。1984年,平均亩产首次突破
100公斤。 90年代起,通过推广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原有的种植习惯有较大改变,
由宽行播种改为小行播种,由不追肥改为大豆分枝期追施一次氮肥,间苗、定苗技术
也逐步得到推广。 1994年起,推广的主要品种有鲁豆4号、鲁豆2号、科丰6号、鲁豆
11号、 鲁豆13号等。 2000年, 全区种植大豆58.02万亩,总产6.31万吨,平均亩产
108.73公斤。

四、水稻
1978年, 全区种植面积11.71万亩,总产2.64万吨。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沿黄部
分乡镇,以种植春稻为主,1990年起,逐步改种夏稻为主,品种皆为粳稻,推广的新
品种有京引119、豫粳6号、冀粳10号、中作93等。1991年起,由于黄河断流时间提前,
断流次数增多, 水源无保障, 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95年,全区仅1.86万亩。
1999~2000年,水稻面积又有回升,主产区在小营、蔡寨、乔庄等几个乡镇,“小营
大米”品质优良,远近闻名。2000年,全区种植面积4.57万亩,总产2.03万吨。

五、高粱
1978年,全区种植面积109.23万亩,总产6.85万吨,平均亩产62.5公斤。种植区
域主要分布在沾化、无棣两县,多种植在旱地、碱地和低洼易涝地,管理粗放。随着
其它高产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高粱面积迅速下降。至1988年,降至5万亩以下。1995
年起,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种植面积略有回升。2000年,全区种植面积4.08万亩,
总产7528吨,平均亩产184.6公斤。

六、地瓜
1978年, 全区种植面积69.92万亩,总产14.26万吨,平均亩产204公斤。1980年
起锐减。1990年,全区种植面积仅5.70万亩。9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
食结构的变化,鲜瓜蒸煮和烘烤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地瓜的栽培品种也随之变
化,糖度高的品种、烘烤型品种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1994年,邹平县首次引进脱毒
种苗。1996年,邹平县成立两薯(甘薯、马铃薯)脱毒种苗研究所,繁殖地瓜脱毒种苗,
年推广面积2万多亩。2000年,全区种植面积4.29万亩,总产1.59万吨。

七、谷子
1978年,全区种植面积20.62万亩,总产2万吨,平均亩产97公斤。80年代初,面
积降至20万亩以下。由于推广夏谷优良品种,产量有较大提高。至1985年,种植面积
回升到40万亩。此后,随着夏播玉米面积的扩大,谷子面积又逐年回落。2000年,全
区种植面积6.11万亩,总产1.29万吨,平均亩产210.8公斤。

八、其他
主要有绿豆、红小豆、黍子、白小豆、花小豆等,种植面积小,产量不高,一般
为间作种植。